墨燃吞下清毒丹不过半盏茶的功夫,指尖的麻意便如退潮般缓了些,只是四肢仍沉得像坠了铅块。沈清秋扶着他往馄饨摊旁的客栈走,木质楼梯被两人的脚步踩得吱呀作响,昏黄的灯笼光顺着楼板的缝隙漏下来,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就这间吧。”沈清秋推开二楼靠里的厢房,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方桌,墙角堆着半捆干柴。他扶墨燃坐在床沿,转身去点燃桌上的油灯,橘色的光团慢慢腾起,将两人的影子映在斑驳的墙面上,忽明忽暗。
墨燃试着动了动手指,指节处仍有些发僵。他望着桌上跳动的灯花,喉结滚了滚:“沈兄,苏倾盏说的话……”
“她被怨恨蒙了心,话里真真假假,不必全信。”沈清秋正从袖中取银针,闻言头也没抬,语气却很笃定,“当年昆仑派围剿妖兽,我虽未在场,但也听闻苏姑娘的兄长苏慕之是自愿断后,与晚宁无关。”他捏起一枚银针,在灯火上燎了燎,“只是人心最易被执念缠缚,她认定了晚宁偏心于你,便容不得半分解释。”
墨燃沉默着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的纹路。他不是第一次听到“替身”这两个字,从前只当是旁人的恶意揣测,可方才苏倾盏眼底的怨毒那样真切,像一把钝刀,在他心上反复划着。他想起初遇时楚晚宁白衣胜雪的模样,想起自己后来刻意模仿他的衣着发式,忽然觉得有些可笑——他总想着离那人近一些,却不知从何时起,这份靠近里,早已掺了满心的牵挂,再不是最初那点懵懂的模仿。
“别多想。”沈清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冰凉的银针已经落在他的腕间,“牵机毒需用银针引毒,过程会有些疼,你忍着点。”
墨燃点头,刚闭上眼,便觉一股细锐的痛感顺着腕脉往上窜,像有无数根小针在皮肉下游走。他咬紧牙关,额角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沈清秋的动作很稳,银针在他的肩颈、手臂等处依次落下,每落下一枚,便有一缕黑紫色的毒血顺着针尾渗出,滴在预先铺好的白帕上,渐渐积成一小滩,散着淡淡的腥气。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风卷着落叶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墨燃望着窗纸上晃动的树影,忽然想起楚晚宁。那人素来畏寒,此刻若是在儒风门,不知有没有添衣?南宫驷对他本就有隔阂,如今儒风门内乱初显,楚晚宁孤身一人,会不会遇到危险?这些念头像藤蔓一样缠上来,让他连身上的痛感都淡了些,只盼着毒性能快点逼出来,好立刻动身去儒风门。
“快了。”沈清秋似乎察觉到他的急切,轻声道,“最后几针,引完毒再服一剂汤药,明日便能动身。”
话音刚落,楼下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店小二的声音:“客官您慢些,二楼有人……”
“沈仙师在吗?”一个年轻的声音打断了店小二的话,带着几分气喘,“我是沈仙师派去儒风门探消息的弟子,有急事回报!”
沈清秋手上的动作一顿,抬眼看向门口。墨燃也猛地坐直身体,忘了身上的痛感,急切地望向门外。片刻后,一个穿着青衫的少年推门进来,脸上沾着尘土,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头上。他见了沈清秋,立刻躬身行礼:“沈仙师,墨公子。”
“儒风门那边怎么样?”墨燃抢在沈清秋之前开口,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发颤。
少年喘了口气,语速极快地说:“回墨公子,楚仙师与南宫门主已于一个时辰前抵达儒风门。只是……儒风门的气氛很是古怪,我们靠近山门时,听到里面有争吵声,像是在为‘请神’之事争执。”
“请神?”沈清秋皱起眉,“儒风门的‘请神仪式’不是要到下月才举行吗?”
“不清楚。”少年摇头,“我们不敢靠太近,只看到不少儒风门弟子守在山门外,神色紧张。还有,我们在山脚下遇到一个砍柴的樵夫,他说昨夜看到儒风门后山有红光,像是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墨燃的心猛地一沉。楚晚宁曾与他提过,儒风门的请神仪式牵扯着上古阵法,若是强行提前举行,极易引发邪祟异动。那后山的红光,多半与这事有关。他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却被沈清秋按住肩膀:“你的毒还没清完,别急。”
“我没事。”墨燃挣了挣,手臂虽仍有些无力,却已能勉强活动,“沈兄,我们现在就走,晚宁他……”
“我知道你担心他。”沈清秋将最后一枚银针拔出,用白帕擦了擦他腕间的针孔,“但你现在这副模样,去了也是添乱。我已让人去煎药,你先喝完药,我们连夜出发,明日清晨便能到儒风门山脚。”他顿了顿,又道,“方才派去的弟子还说,楚仙师到了儒风门后,便一直待在南宫门主的书房,暂无危险。”
墨燃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少年又说了些儒风门附近的情形,无非是山脚下的农户都有些惶恐,纷纷闭门不出,沈清秋一一记下,让他先下去休息,明日一早随他们一同出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少年走后,屋内又恢复了安静。沈清秋去门口取回店小二送来的汤药,碗沿还冒着热气,药香混着苦涩的味道弥漫开来。墨燃接过药碗,仰头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汁顺着喉咙滑下去,呛得他咳嗽了几声。
“慢点喝。”沈清秋递过一杯温水,看着他喝完,才道,“你且歇会儿,我去看看马匹和干粮,我们亥时出发。”
墨燃点头,靠在床栏上。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将他眼底的担忧照得真切。他想起方才少年说的“红光”,想起苏倾盏那淬毒的银针,总觉得这儒风门之行,怕是不会太平。他抬手摸了摸心口,那里还残留着方才被银针惊起的悸动感,可比起这个,他更怕的是楚晚宁出事。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沈清秋的声音:“可以走了。”
墨燃起身,活动了一下四肢,虽仍有些酸软,却已能正常行走。他拿起靠在墙角的短剑,随沈清秋下楼。客栈的院子里,那名报信的少年已牵着三匹马等候,马背上驮着干粮和水囊。夜色浓稠,月光被云层遮住,只有几颗星星在天边闪着微弱的光。
三人翻身上马,沈清秋打了个呼哨,马匹便踏着夜色,朝着儒风门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过青石板路,溅起细碎的石子,在寂静的夜里发出清脆的声响。墨燃坐在马背上,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夜露的清凉,他微微眯起眼,望着前方漆黑的道路——这条路通往儒风门,通往楚晚宁的方向,哪怕前方有再多未知的危险,他也只想快点赶到。
行至半途,忽然听到路边的林子里传来一阵啜泣声。沈清秋勒住马,示意两人停下。那哭声断断续续,像是个孩子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是哪家的孩子迷路了?”少年低声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这荒郊野外的,怕是不安全。”
墨燃也皱起眉,他看向沈清秋,见对方点了点头,便翻身下马,握着短剑朝林子走去。林子里的树木枝繁叶茂,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循着哭声往前走,很快便在一棵老树下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蜷缩在树根旁,肩膀一抽一抽地哭着。
“孩子?”墨燃放轻脚步,慢慢走近。那孩子听到声音,猛地抬起头,露出一张脏兮兮的小脸,大约五六岁的模样,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几处,脚上没穿鞋,脚踝处还沾着泥土和草屑。
“你是谁?”孩子怯生生地往后缩了缩,大眼睛里满是恐惧。
墨燃放缓语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些:“我是路过的,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爹娘呢?”
提到爹娘,孩子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抽噎着说:“我、我跟爹娘来山上采蘑菇,后来遇到了坏人,爹娘让我躲起来,他们……他们被坏人带走了。”
墨燃的心一沉,看向沈清秋和少年的方向,两人也已走了过来。沈清秋蹲下身,从袖中取出一块糕点,递到孩子面前:“别怕,我们不是坏人。你还记得那些坏人长什么样吗?”
孩子接过糕点,小口咬着,怯生生地说:“他们穿着黑色的衣服,脸上蒙着布,手里拿着刀,还说要去儒风门……”
“儒风门?”沈清秋和墨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看来儒风门的异动并非偶然,这些黑衣人多半与提前举行的请神仪式有关,甚至可能就是引发内乱的幕后黑手。
“我们带他一起走。”墨燃道,“先找地方安置好他,再去儒风门。总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
沈清秋点头,起身将孩子抱起来。孩子似乎有些害怕,紧紧搂着沈清秋的脖子,却没有哭闹。三人重新上马,沈清秋抱着孩子坐在马背上,慢慢跟在墨燃身后。
“叔叔,你们要去儒风门吗?”孩子忽然小声问。
墨燃回头看了他一眼,嗯了一声。
“那你们能帮我找找爹娘吗?”孩子的声音带着希冀,“他们说会回来找我的,可我等了好久,他们都没回来。”
墨燃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这样无助地等待过。他放缓语气:“我们会尽力的。你爹娘不会丢下你的。”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靠在沈清秋怀里,渐渐安静下来,许是哭累了,竟慢慢睡着了。沈清秋轻轻拍着他的背,看向墨燃,低声道:“这些黑衣人敢在儒风门附近掳人,怕是早有预谋。我们得加快速度了。”
墨燃点头,双腿轻轻夹了夹马腹,马匹加快了脚步。夜色中,三匹马的身影在道路上疾驰,月光终于挣脱云层的束缚,洒下清辉,照亮了前方的路。墨燃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那是儒风门的方向,他握紧了手中的剑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找到楚晚宁,一定要让所有人都平安。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持续着,像是在为这趟未知的旅途,敲打着前行的节拍。而林子里的风,似乎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悄悄跟在他们身后,朝着儒风门的方向而去。
“就这间吧。”沈清秋推开二楼靠里的厢房,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方桌,墙角堆着半捆干柴。他扶墨燃坐在床沿,转身去点燃桌上的油灯,橘色的光团慢慢腾起,将两人的影子映在斑驳的墙面上,忽明忽暗。
墨燃试着动了动手指,指节处仍有些发僵。他望着桌上跳动的灯花,喉结滚了滚:“沈兄,苏倾盏说的话……”
“她被怨恨蒙了心,话里真真假假,不必全信。”沈清秋正从袖中取银针,闻言头也没抬,语气却很笃定,“当年昆仑派围剿妖兽,我虽未在场,但也听闻苏姑娘的兄长苏慕之是自愿断后,与晚宁无关。”他捏起一枚银针,在灯火上燎了燎,“只是人心最易被执念缠缚,她认定了晚宁偏心于你,便容不得半分解释。”
墨燃沉默着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的纹路。他不是第一次听到“替身”这两个字,从前只当是旁人的恶意揣测,可方才苏倾盏眼底的怨毒那样真切,像一把钝刀,在他心上反复划着。他想起初遇时楚晚宁白衣胜雪的模样,想起自己后来刻意模仿他的衣着发式,忽然觉得有些可笑——他总想着离那人近一些,却不知从何时起,这份靠近里,早已掺了满心的牵挂,再不是最初那点懵懂的模仿。
“别多想。”沈清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冰凉的银针已经落在他的腕间,“牵机毒需用银针引毒,过程会有些疼,你忍着点。”
墨燃点头,刚闭上眼,便觉一股细锐的痛感顺着腕脉往上窜,像有无数根小针在皮肉下游走。他咬紧牙关,额角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沈清秋的动作很稳,银针在他的肩颈、手臂等处依次落下,每落下一枚,便有一缕黑紫色的毒血顺着针尾渗出,滴在预先铺好的白帕上,渐渐积成一小滩,散着淡淡的腥气。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风卷着落叶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墨燃望着窗纸上晃动的树影,忽然想起楚晚宁。那人素来畏寒,此刻若是在儒风门,不知有没有添衣?南宫驷对他本就有隔阂,如今儒风门内乱初显,楚晚宁孤身一人,会不会遇到危险?这些念头像藤蔓一样缠上来,让他连身上的痛感都淡了些,只盼着毒性能快点逼出来,好立刻动身去儒风门。
“快了。”沈清秋似乎察觉到他的急切,轻声道,“最后几针,引完毒再服一剂汤药,明日便能动身。”
话音刚落,楼下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店小二的声音:“客官您慢些,二楼有人……”
“沈仙师在吗?”一个年轻的声音打断了店小二的话,带着几分气喘,“我是沈仙师派去儒风门探消息的弟子,有急事回报!”
沈清秋手上的动作一顿,抬眼看向门口。墨燃也猛地坐直身体,忘了身上的痛感,急切地望向门外。片刻后,一个穿着青衫的少年推门进来,脸上沾着尘土,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头上。他见了沈清秋,立刻躬身行礼:“沈仙师,墨公子。”
“儒风门那边怎么样?”墨燃抢在沈清秋之前开口,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发颤。
少年喘了口气,语速极快地说:“回墨公子,楚仙师与南宫门主已于一个时辰前抵达儒风门。只是……儒风门的气氛很是古怪,我们靠近山门时,听到里面有争吵声,像是在为‘请神’之事争执。”
“请神?”沈清秋皱起眉,“儒风门的‘请神仪式’不是要到下月才举行吗?”
“不清楚。”少年摇头,“我们不敢靠太近,只看到不少儒风门弟子守在山门外,神色紧张。还有,我们在山脚下遇到一个砍柴的樵夫,他说昨夜看到儒风门后山有红光,像是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墨燃的心猛地一沉。楚晚宁曾与他提过,儒风门的请神仪式牵扯着上古阵法,若是强行提前举行,极易引发邪祟异动。那后山的红光,多半与这事有关。他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却被沈清秋按住肩膀:“你的毒还没清完,别急。”
“我没事。”墨燃挣了挣,手臂虽仍有些无力,却已能勉强活动,“沈兄,我们现在就走,晚宁他……”
“我知道你担心他。”沈清秋将最后一枚银针拔出,用白帕擦了擦他腕间的针孔,“但你现在这副模样,去了也是添乱。我已让人去煎药,你先喝完药,我们连夜出发,明日清晨便能到儒风门山脚。”他顿了顿,又道,“方才派去的弟子还说,楚仙师到了儒风门后,便一直待在南宫门主的书房,暂无危险。”
墨燃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少年又说了些儒风门附近的情形,无非是山脚下的农户都有些惶恐,纷纷闭门不出,沈清秋一一记下,让他先下去休息,明日一早随他们一同出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少年走后,屋内又恢复了安静。沈清秋去门口取回店小二送来的汤药,碗沿还冒着热气,药香混着苦涩的味道弥漫开来。墨燃接过药碗,仰头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汁顺着喉咙滑下去,呛得他咳嗽了几声。
“慢点喝。”沈清秋递过一杯温水,看着他喝完,才道,“你且歇会儿,我去看看马匹和干粮,我们亥时出发。”
墨燃点头,靠在床栏上。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将他眼底的担忧照得真切。他想起方才少年说的“红光”,想起苏倾盏那淬毒的银针,总觉得这儒风门之行,怕是不会太平。他抬手摸了摸心口,那里还残留着方才被银针惊起的悸动感,可比起这个,他更怕的是楚晚宁出事。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沈清秋的声音:“可以走了。”
墨燃起身,活动了一下四肢,虽仍有些酸软,却已能正常行走。他拿起靠在墙角的短剑,随沈清秋下楼。客栈的院子里,那名报信的少年已牵着三匹马等候,马背上驮着干粮和水囊。夜色浓稠,月光被云层遮住,只有几颗星星在天边闪着微弱的光。
三人翻身上马,沈清秋打了个呼哨,马匹便踏着夜色,朝着儒风门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过青石板路,溅起细碎的石子,在寂静的夜里发出清脆的声响。墨燃坐在马背上,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夜露的清凉,他微微眯起眼,望着前方漆黑的道路——这条路通往儒风门,通往楚晚宁的方向,哪怕前方有再多未知的危险,他也只想快点赶到。
行至半途,忽然听到路边的林子里传来一阵啜泣声。沈清秋勒住马,示意两人停下。那哭声断断续续,像是个孩子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是哪家的孩子迷路了?”少年低声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这荒郊野外的,怕是不安全。”
墨燃也皱起眉,他看向沈清秋,见对方点了点头,便翻身下马,握着短剑朝林子走去。林子里的树木枝繁叶茂,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循着哭声往前走,很快便在一棵老树下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蜷缩在树根旁,肩膀一抽一抽地哭着。
“孩子?”墨燃放轻脚步,慢慢走近。那孩子听到声音,猛地抬起头,露出一张脏兮兮的小脸,大约五六岁的模样,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几处,脚上没穿鞋,脚踝处还沾着泥土和草屑。
“你是谁?”孩子怯生生地往后缩了缩,大眼睛里满是恐惧。
墨燃放缓语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些:“我是路过的,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爹娘呢?”
提到爹娘,孩子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抽噎着说:“我、我跟爹娘来山上采蘑菇,后来遇到了坏人,爹娘让我躲起来,他们……他们被坏人带走了。”
墨燃的心一沉,看向沈清秋和少年的方向,两人也已走了过来。沈清秋蹲下身,从袖中取出一块糕点,递到孩子面前:“别怕,我们不是坏人。你还记得那些坏人长什么样吗?”
孩子接过糕点,小口咬着,怯生生地说:“他们穿着黑色的衣服,脸上蒙着布,手里拿着刀,还说要去儒风门……”
“儒风门?”沈清秋和墨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看来儒风门的异动并非偶然,这些黑衣人多半与提前举行的请神仪式有关,甚至可能就是引发内乱的幕后黑手。
“我们带他一起走。”墨燃道,“先找地方安置好他,再去儒风门。总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
沈清秋点头,起身将孩子抱起来。孩子似乎有些害怕,紧紧搂着沈清秋的脖子,却没有哭闹。三人重新上马,沈清秋抱着孩子坐在马背上,慢慢跟在墨燃身后。
“叔叔,你们要去儒风门吗?”孩子忽然小声问。
墨燃回头看了他一眼,嗯了一声。
“那你们能帮我找找爹娘吗?”孩子的声音带着希冀,“他们说会回来找我的,可我等了好久,他们都没回来。”
墨燃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这样无助地等待过。他放缓语气:“我们会尽力的。你爹娘不会丢下你的。”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靠在沈清秋怀里,渐渐安静下来,许是哭累了,竟慢慢睡着了。沈清秋轻轻拍着他的背,看向墨燃,低声道:“这些黑衣人敢在儒风门附近掳人,怕是早有预谋。我们得加快速度了。”
墨燃点头,双腿轻轻夹了夹马腹,马匹加快了脚步。夜色中,三匹马的身影在道路上疾驰,月光终于挣脱云层的束缚,洒下清辉,照亮了前方的路。墨燃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那是儒风门的方向,他握紧了手中的剑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找到楚晚宁,一定要让所有人都平安。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持续着,像是在为这趟未知的旅途,敲打着前行的节拍。而林子里的风,似乎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悄悄跟在他们身后,朝着儒风门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