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花朝节将至,届时景国上下将举行盛大的庆祝和祭祀活动。
民间百姓于当日食百花糕,饮百花酒、挑菜、种花祭神,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繁盛,亦保佑人丁兴旺,人口平安。
今年皇后欲选定此日举办“赏红”宫宴,届时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夫人及家中适龄女子皆须入宫赴宴。名曰赏花扑蝶,为花神贺寿,实则众人皆知,今年的“赏红宴”,其真正目的在于为宫中几位适龄皇子遴选皇子妃。
而皇子妃的人选,关乎每位皇子所能获得的势力支持,自是备受各方势力关注。
其中一方势力便是景国的皇后,身为一国之母且为继后,入宫近二十载,其身边仅有一名九岁皇子。
现今皇上年事已高,皇后之子虽为嫡子,然于数位成年皇子中并不占优。如此,她必然会在其他皇子选妃一事上做些文章,且这些对于一国之母的皇后而言,并非难事。
荣妃娘娘的五皇子,今年恰值十八岁,才貌双全,最得隆顺帝欢心。
荣妃心里清楚,皇后断不会轻易让五皇子攀附上有势力的岳家。眼见五皇子年岁渐长,今年选皇子妃之事已刻不容缓,近来荣妃不禁忧心忡忡。
这日午后,荣妃斜倚于贵妃榻上,却难以入眠,心中仍在思索该如何应对此次选妃之事。她眉头紧蹙,沉思良久,似是下定决心,掀开薄被,坐直身子。
喃喃自语道:“与其任人摆布,不如先发制人。既然无法挑选一个强大的妻族,甚至可能迎娶一位皇后的眼线,倒不如选一个家财万贯,且绝不会背叛的皇子妃。”
心中已然有了盘算,困扰多日的愁绪尽消,荣妃娘娘的眉心亦缓缓舒展开来,
旋即吩咐身旁贴身宫婢为其洗漱更衣,待重新梳洗装扮完毕后,携带着她早前便绣好的一副双面绣去觐见了隆顺帝。
入夜,隆顺帝的寝宫灯火通明。隆顺帝散着一头乌发,仅用一根发带将头发随意地拢在身后,身着宽松的明黄色寝衣,少了白日的威严,此刻倒是透着几分慵懒,宛如一位隐士。他正背着手,目不转睛地端详着眼前的十二花神绣品。
绣品长达十二尺,运用双面绣的技法,正面绣的是十二个形态各异的花神,而背面则绣着代表十二花神的花卉。
十二花神,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花卉,凭借精湛的技艺,每一个皆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画布之上,个个风姿绰约,美不胜收。
隆顺帝看得如痴如醉,口中不禁赞叹:“荣妃的手艺愈发精妙了,瞧着这上头的人,仿若要从绣布中跃然而出一般,若是能化作真人,该有多好啊!”
身旁的太监总管寿公公闻弦歌而知雅意,最是洞悉隆顺帝的心思,只见他眼珠一转,言道:“荣妃娘娘不仅这手艺高超,昔日亦是江南首屈一指的美人。不若差人去寻访一番,就照着这绣品上的模样去寻摸,都说江南多出美人,若能寻得十二花神来,亦是景国之幸事。”
寿公公这番话,恰如其分地说中了隆顺帝的心意,如此一来,他便可名正言顺地派人去寻找美人,朝中那帮迂腐的老臣,也就无由借机生事了。
隆顺龙颜大悦道:“寻十二花神为景国祈福,佑我景国春和景明。”
“荣妃进献十二花神绣品有功,就准了她的请求,寿公公拟旨吧。”
“告诉钱公公,十二花神之事要是办妥了,重重有赏。”
寿公公颔首应是,其麾下尚有四大太监顺、德、钱、安,分管隆顺帝的饮食、衣着、娱乐及出行诸事。
其中钱公公专司为隆顺帝筹备娱乐活动,亦包括为其搜罗天下美女,于此道经验颇丰,故而此事交由他办理最为妥当。
次日,钱公公身负寻访十二花神的使命,另携一道圣旨,在一队护卫护送下,扬鞭策马出了上京城门,一路向江南疾驰而去。
民间百姓于当日食百花糕,饮百花酒、挑菜、种花祭神,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繁盛,亦保佑人丁兴旺,人口平安。
今年皇后欲选定此日举办“赏红”宫宴,届时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夫人及家中适龄女子皆须入宫赴宴。名曰赏花扑蝶,为花神贺寿,实则众人皆知,今年的“赏红宴”,其真正目的在于为宫中几位适龄皇子遴选皇子妃。
而皇子妃的人选,关乎每位皇子所能获得的势力支持,自是备受各方势力关注。
其中一方势力便是景国的皇后,身为一国之母且为继后,入宫近二十载,其身边仅有一名九岁皇子。
现今皇上年事已高,皇后之子虽为嫡子,然于数位成年皇子中并不占优。如此,她必然会在其他皇子选妃一事上做些文章,且这些对于一国之母的皇后而言,并非难事。
荣妃娘娘的五皇子,今年恰值十八岁,才貌双全,最得隆顺帝欢心。
荣妃心里清楚,皇后断不会轻易让五皇子攀附上有势力的岳家。眼见五皇子年岁渐长,今年选皇子妃之事已刻不容缓,近来荣妃不禁忧心忡忡。
这日午后,荣妃斜倚于贵妃榻上,却难以入眠,心中仍在思索该如何应对此次选妃之事。她眉头紧蹙,沉思良久,似是下定决心,掀开薄被,坐直身子。
喃喃自语道:“与其任人摆布,不如先发制人。既然无法挑选一个强大的妻族,甚至可能迎娶一位皇后的眼线,倒不如选一个家财万贯,且绝不会背叛的皇子妃。”
心中已然有了盘算,困扰多日的愁绪尽消,荣妃娘娘的眉心亦缓缓舒展开来,
旋即吩咐身旁贴身宫婢为其洗漱更衣,待重新梳洗装扮完毕后,携带着她早前便绣好的一副双面绣去觐见了隆顺帝。
入夜,隆顺帝的寝宫灯火通明。隆顺帝散着一头乌发,仅用一根发带将头发随意地拢在身后,身着宽松的明黄色寝衣,少了白日的威严,此刻倒是透着几分慵懒,宛如一位隐士。他正背着手,目不转睛地端详着眼前的十二花神绣品。
绣品长达十二尺,运用双面绣的技法,正面绣的是十二个形态各异的花神,而背面则绣着代表十二花神的花卉。
十二花神,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花卉,凭借精湛的技艺,每一个皆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画布之上,个个风姿绰约,美不胜收。
隆顺帝看得如痴如醉,口中不禁赞叹:“荣妃的手艺愈发精妙了,瞧着这上头的人,仿若要从绣布中跃然而出一般,若是能化作真人,该有多好啊!”
身旁的太监总管寿公公闻弦歌而知雅意,最是洞悉隆顺帝的心思,只见他眼珠一转,言道:“荣妃娘娘不仅这手艺高超,昔日亦是江南首屈一指的美人。不若差人去寻访一番,就照着这绣品上的模样去寻摸,都说江南多出美人,若能寻得十二花神来,亦是景国之幸事。”
寿公公这番话,恰如其分地说中了隆顺帝的心意,如此一来,他便可名正言顺地派人去寻找美人,朝中那帮迂腐的老臣,也就无由借机生事了。
隆顺龙颜大悦道:“寻十二花神为景国祈福,佑我景国春和景明。”
“荣妃进献十二花神绣品有功,就准了她的请求,寿公公拟旨吧。”
“告诉钱公公,十二花神之事要是办妥了,重重有赏。”
寿公公颔首应是,其麾下尚有四大太监顺、德、钱、安,分管隆顺帝的饮食、衣着、娱乐及出行诸事。
其中钱公公专司为隆顺帝筹备娱乐活动,亦包括为其搜罗天下美女,于此道经验颇丰,故而此事交由他办理最为妥当。
次日,钱公公身负寻访十二花神的使命,另携一道圣旨,在一队护卫护送下,扬鞭策马出了上京城门,一路向江南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