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已无后顾之忧,翎儿当即爽快应下。
“只是我如今行动不便,却有一事要托付于你。”
之后翎儿便将当日得顺子相助之事如实相告。
青佑听后宽慰道:“你且安心养伤,此事我定会妥善处理。”
岂知青佑找到顺子欲将他安排至福府为小厮,以免他在外受漂泊之苦时,顺子却婉拒了,须知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良机。
青佑饶有兴致道:“若你觉得去了福府不得自由,那我这里还有一包银钱......”
未等青佑言罢,顺子赶忙打断他道:“我只是想追随翎儿姑娘,她一个女子有勇有谋,尚且能为朋友能舍生忘死,我顺子最钦佩她这样的人,甘愿在她身旁做个仆从。”
“想法固然不错,可你手无缚鸡之力,又无过人之长,岂知到她身边不是让她白白养着你。”
“你,你竟如此看我顺子?”顺气极,他心中所想绝非如此,可偏偏嘴拙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
“她身边不留无用之人,若你真心想追随她,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好,你说,有何考验尽管道来。”
~
半月后一黄道吉日,福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夫人已孕三月,今日还要再认一位干女儿,福府特摆宴庆贺双喜临门。
前些时日,翎儿伤才稍好一些,福湘莹便整日叫嚷着要认她当亲姐姐,福老夫人闻知后即刻便有了主意,任何谢礼都不及送她一个家来得稳妥且诚意满满。
于是索性让福大爷夫妇认了翎儿当干闺女,往后她便是福家名正言顺的大小姐,翎儿也能重获一个家,实乃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而此刻翎儿正端坐于梳妆镜前,由丫鬟为她梳妆打扮。
凝视着铜镜中的自己,翎儿回想起那日,老夫人派人将她唤至福寿堂,福家老少五位主子皆在堂中。老夫人阐明情况后,众人皆目光恳切,齐刷刷地凝视着她,只待她颔首应允。
他们欲予她一个家,“家”于翎儿而言,既陌生又美好,她又有何理由不答应呢?遂毫不犹豫地微笑着颔首道:“承蒙厚爱,日后你们便是翎儿在这世上的至亲之人。”
前额的刘海被梳理整齐,露出翎儿光洁圆润的额头,她那巴掌大的面庞肌肤白皙如瓷,一双乌溜溜的桃花眼光彩夺目,鼻梁秀挺,双唇红润有光泽。
十四岁的年纪,略加装扮,再着绫罗绸缎,便出落得端庄秀丽,宛如大家闺秀。
陪在一旁的福湘莹,看了不禁“啧啧”赞叹道:“果真是人要衣装马要鞍,姐姐如此一打扮,我还以为是仙女下凡了呢,比之往昔看着顺眼多了。”
翎儿面上挂着明艳的笑容,轻捏了捏福湘莹那粉嫩嫩的脸颊,已十三岁的少女自幼备受宠溺,如今仍是一副娇娇软软的模样。
“别忘了仙娥的妹妹也是仙娥呢。”
“哈哈,可不是嘛,我这是把自己也给夸进去了。”
一旁的丫鬟皆捂嘴偷笑。
“两位小姐一位明艳动人,一位娇俏可人,可不就是两位仙娥下凡来吗。”
“嗯!秋菊说话我爱听,小姐我有赏。”说着退下手上一串红玛瑙手串便赏了秋菊。
秋菊笑意盈盈接过,大方道:“多谢小姐赏。”
前院的宴客厅已满坐十几桌宾客,皆是福家族中的亲友,席上众人相互敬酒,好不热闹。
福大爷夫妇特意携翎儿,向族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敬了酒,逐一见礼并唤了称呼,足见福府对她的重视程度。
大夫人身怀六甲,又恰逢喜事,且怀孕三月几无孕吐之苦,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
她拉着翎儿和福湘莹一左一右坐在身侧,喜笑颜开道:“未曾想我竟有此等福分,如今一下便有了三个孩子,今日便跟在我身边,也让各位伯娘、婶娘认认人。”
桌上年纪最长的乔氏赶忙附和道:“大夫人的福气还在后头呢,眼前这两位小姐,一个娇俏可爱,一个明艳动人,恰似两位仙女呢。”
翎儿在一旁陪笑,心中却觉得这夸赞之词似曾相识。
福湘莹则强忍着笑意,这位堂伯娘的夸赞之词竟与秋菊如出一辙。
桌上其余妇人纷纷随声附和,气氛热烈异常。
唯有一人不以为意地轻撇嘴角,低声嘟囔:“惯是会阿谀谄媚。”
乔氏耳尖,闻得此言,瞬间面红耳赤道:“弟妹,莫非嫂子我哪里说得不对?”
邓氏生就一双精明眼,总滴溜溜乱转,翎儿只看一眼,便对其欢喜不起。
临近邓氏的几位妇人皆是一脸尴尬,显然也听到了她所言。
桌上其余不明所以之人皆停下交谈,不约而同将目光齐齐看向邓氏。
邓氏毫不示弱,冷声道:“依我之见,同宗同源,血脉相亲,外人终究是外人,谁知会不会养出个白眼狼来。”
这话直指翎儿,桌上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大夫人当即脸色一沉,沉声道:“怎么?听弟妹你这话的意思,似乎对我认了翎儿颇有微词?二婶娘近日怕是没有教导你规矩,才让你在此胡言乱语。”
邓氏的亲妯娌林氏就坐在她身旁,见状连忙扯了扯她的衣袖,想让她赶紧赔个不是,谁知邓氏用力甩开她的手,动作之大,一桌人都看在眼里,场面愈发尴尬。
林氏一张脸涨得通红,遇到如此不知深浅的妯娌,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如今自家全仗着福大爷过活,她可不敢让这个不省事的人把人给得罪了,只得起身打圆场道:“我看她是多喝了两杯,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大夫人您千万莫往心里去,这大喜的日子不值当,我现在就带她回去醒醒酒。”
言罢,当即拉着仍旧一脸不情愿的邓氏离了席。
见人走了,大夫人轻哼了一声,转头招呼众人道:“大家吃好喝好,别为一个不长眼的坏了气氛。”
乔氏笑着附和道:“是是,这大喜的日子,合该开开心心的,没得让个不知轻重的搅了好兴致。”
一桌人纷纷配合着说起好话,气氛这才重新热闹起来。
“只是我如今行动不便,却有一事要托付于你。”
之后翎儿便将当日得顺子相助之事如实相告。
青佑听后宽慰道:“你且安心养伤,此事我定会妥善处理。”
岂知青佑找到顺子欲将他安排至福府为小厮,以免他在外受漂泊之苦时,顺子却婉拒了,须知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良机。
青佑饶有兴致道:“若你觉得去了福府不得自由,那我这里还有一包银钱......”
未等青佑言罢,顺子赶忙打断他道:“我只是想追随翎儿姑娘,她一个女子有勇有谋,尚且能为朋友能舍生忘死,我顺子最钦佩她这样的人,甘愿在她身旁做个仆从。”
“想法固然不错,可你手无缚鸡之力,又无过人之长,岂知到她身边不是让她白白养着你。”
“你,你竟如此看我顺子?”顺气极,他心中所想绝非如此,可偏偏嘴拙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
“她身边不留无用之人,若你真心想追随她,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好,你说,有何考验尽管道来。”
~
半月后一黄道吉日,福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夫人已孕三月,今日还要再认一位干女儿,福府特摆宴庆贺双喜临门。
前些时日,翎儿伤才稍好一些,福湘莹便整日叫嚷着要认她当亲姐姐,福老夫人闻知后即刻便有了主意,任何谢礼都不及送她一个家来得稳妥且诚意满满。
于是索性让福大爷夫妇认了翎儿当干闺女,往后她便是福家名正言顺的大小姐,翎儿也能重获一个家,实乃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而此刻翎儿正端坐于梳妆镜前,由丫鬟为她梳妆打扮。
凝视着铜镜中的自己,翎儿回想起那日,老夫人派人将她唤至福寿堂,福家老少五位主子皆在堂中。老夫人阐明情况后,众人皆目光恳切,齐刷刷地凝视着她,只待她颔首应允。
他们欲予她一个家,“家”于翎儿而言,既陌生又美好,她又有何理由不答应呢?遂毫不犹豫地微笑着颔首道:“承蒙厚爱,日后你们便是翎儿在这世上的至亲之人。”
前额的刘海被梳理整齐,露出翎儿光洁圆润的额头,她那巴掌大的面庞肌肤白皙如瓷,一双乌溜溜的桃花眼光彩夺目,鼻梁秀挺,双唇红润有光泽。
十四岁的年纪,略加装扮,再着绫罗绸缎,便出落得端庄秀丽,宛如大家闺秀。
陪在一旁的福湘莹,看了不禁“啧啧”赞叹道:“果真是人要衣装马要鞍,姐姐如此一打扮,我还以为是仙女下凡了呢,比之往昔看着顺眼多了。”
翎儿面上挂着明艳的笑容,轻捏了捏福湘莹那粉嫩嫩的脸颊,已十三岁的少女自幼备受宠溺,如今仍是一副娇娇软软的模样。
“别忘了仙娥的妹妹也是仙娥呢。”
“哈哈,可不是嘛,我这是把自己也给夸进去了。”
一旁的丫鬟皆捂嘴偷笑。
“两位小姐一位明艳动人,一位娇俏可人,可不就是两位仙娥下凡来吗。”
“嗯!秋菊说话我爱听,小姐我有赏。”说着退下手上一串红玛瑙手串便赏了秋菊。
秋菊笑意盈盈接过,大方道:“多谢小姐赏。”
前院的宴客厅已满坐十几桌宾客,皆是福家族中的亲友,席上众人相互敬酒,好不热闹。
福大爷夫妇特意携翎儿,向族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敬了酒,逐一见礼并唤了称呼,足见福府对她的重视程度。
大夫人身怀六甲,又恰逢喜事,且怀孕三月几无孕吐之苦,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
她拉着翎儿和福湘莹一左一右坐在身侧,喜笑颜开道:“未曾想我竟有此等福分,如今一下便有了三个孩子,今日便跟在我身边,也让各位伯娘、婶娘认认人。”
桌上年纪最长的乔氏赶忙附和道:“大夫人的福气还在后头呢,眼前这两位小姐,一个娇俏可爱,一个明艳动人,恰似两位仙女呢。”
翎儿在一旁陪笑,心中却觉得这夸赞之词似曾相识。
福湘莹则强忍着笑意,这位堂伯娘的夸赞之词竟与秋菊如出一辙。
桌上其余妇人纷纷随声附和,气氛热烈异常。
唯有一人不以为意地轻撇嘴角,低声嘟囔:“惯是会阿谀谄媚。”
乔氏耳尖,闻得此言,瞬间面红耳赤道:“弟妹,莫非嫂子我哪里说得不对?”
邓氏生就一双精明眼,总滴溜溜乱转,翎儿只看一眼,便对其欢喜不起。
临近邓氏的几位妇人皆是一脸尴尬,显然也听到了她所言。
桌上其余不明所以之人皆停下交谈,不约而同将目光齐齐看向邓氏。
邓氏毫不示弱,冷声道:“依我之见,同宗同源,血脉相亲,外人终究是外人,谁知会不会养出个白眼狼来。”
这话直指翎儿,桌上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大夫人当即脸色一沉,沉声道:“怎么?听弟妹你这话的意思,似乎对我认了翎儿颇有微词?二婶娘近日怕是没有教导你规矩,才让你在此胡言乱语。”
邓氏的亲妯娌林氏就坐在她身旁,见状连忙扯了扯她的衣袖,想让她赶紧赔个不是,谁知邓氏用力甩开她的手,动作之大,一桌人都看在眼里,场面愈发尴尬。
林氏一张脸涨得通红,遇到如此不知深浅的妯娌,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如今自家全仗着福大爷过活,她可不敢让这个不省事的人把人给得罪了,只得起身打圆场道:“我看她是多喝了两杯,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大夫人您千万莫往心里去,这大喜的日子不值当,我现在就带她回去醒醒酒。”
言罢,当即拉着仍旧一脸不情愿的邓氏离了席。
见人走了,大夫人轻哼了一声,转头招呼众人道:“大家吃好喝好,别为一个不长眼的坏了气氛。”
乔氏笑着附和道:“是是,这大喜的日子,合该开开心心的,没得让个不知轻重的搅了好兴致。”
一桌人纷纷配合着说起好话,气氛这才重新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