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帝后携手瞰繁宇,万族共生映初心-《药王重生之都市崛起》

  超宇宙的晨雾还未散尽,永恒圣殿的麦秆屋顶已被初阳染成暖金色。林峰牵着苏清月的手,缓步走上屋顶的了望台 —— 这里没有繁复的雕饰,只有用莲藤编织的护栏,栏边摆着两把凡界老木椅,是当年他们在江城出租屋用过的款式,椅脚还留着搬家用时磕碰的痕迹。

  “你看,凡界新村的麦浪已经翻起来了。” 苏清月指着东方,晨雾中隐约可见成片的金黄,老农们弯腰收割的身影像跳动的音符,“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江城种莲,你说‘要是能让更多人有地种、有饭吃就好了’,现在,超宇宙的每一片土地都在长庄稼,每一个生灵都能喝上热粥。”

  林峰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指尖轻轻摩挲着木椅的扶手,触感与记忆中一模一样 —— 从青竹医馆的药草田,到江城的出租屋阳台,再到如今超宇宙的麦田,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藏在这些平凡的场景里。所谓 “俯瞰繁荣”,从不是高高在上的审视,而是与万族生灵并肩站在土地上,看自己守护的 “日常”,长成了 “繁荣” 的模样。

  第一幕:晨光中的 “烟火繁荣”

  了望台的视角能望见超宇宙的四方,却看不到 “宏大的地标”,只有无数个 “平凡的角落”,每个角落都在上演着 “共生的日常”,这些日常叠加起来,就是超宇宙最真实的繁荣:

  1. 凡界新村:麦收里的 “传承温度”

  凡界新村的麦田里,王大爷正带着小王和阿恒割麦 —— 王大爷的腰不好,小王就帮他扶着麦捆,阿恒拿着小镰刀跟在后面,学着把散落的麦秆归拢在一起。田埂上,李奶奶和几个老妇人支起了灶台,锅里煮着麦仁粥,香气随着晨风向远处飘去。

  “慢点割,别伤了麦茬,明年还能长。” 王大爷手把手教阿恒握镰刀的姿势,就像当年林峰教他那样,“种麦要懂麦的脾气,就像做人要懂人的心意,急不得。”

  阿恒似懂非懂地点头,把割好的麦秆递给小王,小王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当年我跟你爷爷学割麦,也总割到手指,现在你比我当年厉害多了。”

  这一幕落在林峰眼中,他轻声对苏清月说:“我们当年教给他们的,不只是种麦的技巧,是‘一起种、一起收’的心意 —— 现在他们把这份心意传给阿恒,传给更多孩子,这就是最珍贵的繁荣。”

  2. 机械界工坊:敲击中的 “共生智慧”

  西方的机械界工坊区,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 阿铁带着学徒们在修一台 “跨域灵脉列车”,列车外壳上刻满了使用者的名字:“凡界移民张叔”“灵植界莲农阿禾”“域外生灵阿泽”。

  “这列车要跑遍超宇宙,得让每个坐过的人都觉得‘这是为我修的’。” 阿铁拿着苏清月当年送他的旧扳手,教学徒们 “拧螺丝要轻一点,别震到里面的本源线路”,“苏圣母当年说‘修设备不是修铁,是修人心’,现在我终于懂了 —— 设备耐用不耐用,要看修的人有没有把心放进去。”

  工坊外,几个灵植界的莲农正等着取 “定制灌溉器”—— 这是阿铁根据莲田的地形,专门改良的灌溉设备,能精准控制水量,既不浪费本源能量,又能让莲苗喝饱水。“阿铁师傅的设备,比我们自己想的还贴心。” 莲农们笑着接过设备,还递上刚采的莲蓬,“这是今年的新莲,给你尝尝鲜。”

  苏清月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温柔:“以前觉得机械是冰冷的,现在才知道,只要修的人有心,铁疙瘩也能变暖和 —— 这就是超宇宙的繁荣,不是有多少厉害的设备,是设备能帮多少人解决难题。”

  第二幕:午后的 “生机繁荣”

  随着晨雾散去,超宇宙的各个角落都热闹起来 —— 跨域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麦田边玩耍,域外群落的生灵在灵草田劳作,永恒圣殿的粥房飘出阵阵香气,这些 “生机盎然的日常”,构成了超宇宙繁荣的底色:

  1. 跨域幼儿园:笑声里的 “未来希望”

  跨域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围着一块 “共生小麦田” 做游戏 —— 灵植界的莲莲用雾态灵能给麦苗浇水,机械界的铁蛋用玩具扳手给麦田 “修护栏”,域外的小泽则把灵草种子撒在麦田边,说 “灵草能帮麦苗挡虫子”。

  “老师说,我们种的小麦长大了,要分给所有小朋友吃。” 莲莲笑着对铁蛋说,还把自己的雾态灵能分给铁蛋一些,“你的扳手要是生锈了,我的灵能能帮你擦干净。”

  铁蛋也把自己的玩具浇水器递给小泽:“你的灵草要是渴了,用这个浇水,比用手快。”

  孩子们的笑声顺着风传到了望台,林峰和苏清月相视一笑 —— 他们当年在江城时,也曾见过这样的孩子,在弄堂里一起玩泥巴、一起分享零食,如今超宇宙的孩子们,虽然来自不同界域,却有着同样的纯真,同样懂得 “分享” 与 “帮忙”。

  “繁荣不是我们给他们的,是他们自己长出来的。” 林峰轻声说,“这些孩子现在会一起种麦、一起游戏,将来就会一起守护超宇宙,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未来繁荣’。”

  2. 域外灵草田:劳作里的 “融入温暖”

  域外群落的灵草田里,阿泽的父亲正带着族人,教灵植界的农夫们种灵草 ——“灵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