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意料当中的刁难-《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至于那些暗处的杀机……宇文霄眼神微冷。

  虽然今日未见大皇子,但其怨气可想而知。

  但根据今日所见,这皇宫之中,果然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

  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曲解。

  他不能有丝毫松懈。短暂的休息都是奢侈。

  果然,翌日清晨,景仁帝便召见了他。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眼前气色尚佳的儿子,语气平和地问道:

  “霄儿,你既已归宗,学业不可荒废。朕已安排太傅在文华殿为诸皇子讲学。

  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亦不乏治国方略、御下之道。你可愿与你诸位皇兄一同进学?”

  宇文霄心中了然,这既是栽培,也是考验。他没有任何犹豫,躬身应道:

  “儿臣愿意!儿臣才疏学浅,正需聆听太傅教诲,向诸位皇兄请教,以求进益。”

  以前在鸿儒书院,读的是圣贤书,求的是科举功名,为的是实现个人抱负,兼济天下苍生。

  而如今,在文华殿,太傅所授,将是真正的“帝王之术”为君之道,驭臣之策,平衡之术,治国良谋。

  这是他从未系统学习过的领域,但他并无惧意。

  有些东西,仿佛天生就流淌在他的血液里,比如对人心敏锐的洞察,对局势冷静的分析,对权力天生的领悟力。

  这“御下之道”,他或许欠缺理论,却不乏天赋。

  然而,宇文霄也明白,文华殿绝非清净求学之地。

  那里将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几乎可以预见,当他明日踏入文华殿时,将面临怎样的场景。

  消息早已传开。

  二皇子宇文拓在殿内抚琴,琴音平和,眼底却藏着算计,他已吩咐下去,要“好好考校”六弟的学问。

  五皇子宇文琛擦拭着他的佩剑,嘴角噙着一丝冷笑,盘算着如何在学问上让这老六知道什么叫现实的差距。

  连看似沉默的四皇子宇文瑾,也吩咐伴读准备了几个刁钻的问题。

  他们都已摩拳擦掌,决定要给这位新来的、备受关注的“老六”,好好上一课,让他知道,这皇宫,不是他那乡野之地,不是他可以轻易立足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文华殿的讲学,尚未开始,便已暗潮汹涌。

  宇文霄整理了一下衣袍,目光沉静。

  他无所畏惧,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无论明枪暗箭,他都会一一接下。

  这皇权之路,他走定了!

  翌日,文华殿内。

  宇文霄踏入殿门时,时辰不早不晚。

  殿内已坐了不少人,除了几位年岁相仿的皇子,还有不少身着锦袍、气度不凡的少年,显然是各位皇子的伴读,皆是朝中重臣之子。

  与昨日宴会上那层虚伪的热情面纱不同,今日在座的“兄弟”们,脸上大多带着毫不掩饰的淡漠、嘲弄,甚至隐隐的敌意。

  这般赤裸的真实,反倒让宇文霄觉得比昨日的虚与委蛇更顺眼些。

  他面色如常,依照礼数,向几位已到的皇兄,二皇子宇文玦、四皇子宇文瑾、五皇子宇文琛等一一拱手见礼,态度不卑不亢,声音清朗:

  “二皇兄安,四皇兄安,五皇兄安……”

  即便知道这些人不怀好意,表面功夫仍需做足。

  他初来乍到,不能给人留下“出身乡野、目中无人、倨傲自大”的把柄。

  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太傅面前,一个谦逊好学的印象至关重要。

  “装模作样!”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不高不低地响起,带着浓浓的讥讽。

  说话的是三皇子,一个生母位份不高、自身才学也平庸,却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