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拓被骂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头都抬不起来。
平心而论,这段时间因大皇子彻底失势,他确实有些得意忘形,认为储位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朝中不少官员见风使舵,纷纷向他靠拢。
五皇子虽然也有些小动作,但在他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难成气候。
如今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尚未见面就已博得父皇好感的“六弟”,这让他如何能接受?一种强烈的嫉妒与危机感啃噬着他的内心。
一个在乡野夜间长大的皇子,凭什么比他这个在皇宫中享受着最好教育资源、被精心培养的皇子还要优秀?
“母妃!”宇文拓眼中凶光毕露,压低声音,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与其等那野种回到京城,成为心腹大患,不如……不如让他根本到不了京城!
儿臣可以安排人手,伪装成山贼路匪,让他在半路上就‘意外’身亡!如此,方能永绝后患!”
柳如烟沉默着,没有立刻斥责。
说实话,她内心深处何尝不想直接将这个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直接弄死,确实比日后在宫中看着他碍眼要舒畅痛快得多。
这个念头,在她得知赵廷霄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曾无数次在她脑海中盘旋。
然而,她终究比儿子更能沉得住气,也更能看清眼前的局势。
“糊涂!”她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语气却依旧严厉。
“你以为母妃不想吗?但你可知道,自从你大皇兄‘意外’坠崖之后,无论是你父皇的人。
还是皇后那个贱人一派的势力,都像猎犬一样死死地盯着我们母子!如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与警惕:
“此时此刻,我们若稍有异动,派人离京,恐怕立刻就会被人抓住把柄。
一旦事情败露,让你父皇查到是我们所为,你觉得他会轻易饶过我们母子吗?
到时候,莫说储位,恐怕你我连身份地位都难保!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五皇子那个贱种?”
宇文拓闻言,虽然心知母妃所言在理,但脸上仍是不甘与惋惜之色。
在他看来,赵廷霄身处宫外,正是下手的最佳时机,一旦让其踏入宫门,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再想动手,可就难如登天了。
“难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风光回京,来分薄本属于儿臣的一切吗?”宇文拓咬牙切齿道。
柳如烟转过身,美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高深莫测的冷笑:
“急什么?来日方长。他即便回京,也不过是个毫无根基的新人。
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想要站稳脚跟,谈何容易?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有的是时间和手段,慢慢陪他玩。”
她走到儿子身边,轻轻替他整理了一下衣襟,语气变得柔和,却更显森寒:
“拓儿,你要记住,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你父皇和所有人面前,你要表现得更加大度,更加出色。
至于那个野种……母妃自有计较。这后宫,可不是他那乡野之地,由不得他肆意撒野!”
宇文拓看着母妃眼中那熟悉的、冰冷而算计的光芒,心中稍定,但那股对未知威胁的忌惮与杀意,却已深种,难以拔除。
翊坤宫的烛火,在夜色中摇曳,映照着母子二人晦暗不明的面容。
一场针对即将归来的六皇子的无形风暴,已然在深宫之中,悄然酝酿。
而远在江南的赵廷霄,对此还一无所知,正等待着命运的下一步安排。
半个月的光景在期待中倏忽而过,院试放榜的日子终于到来。
这一日,天元府城派出的报喜队伍,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绸,手持捷报,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朝着清丰县方向而去。
清脆的锣声和激昂的鼓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经之处激起阵阵欢呼与羡慕的涟漪。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率先飞入了清丰县衙。
姚县令正处理着公务,听到衙役气喘吁吁地禀报,手中的朱笔一顿。
随即脸上绽放出难以抑制的狂喜,几乎要笑得见牙不见眼。
“好!好!好!”姚县令连道三声好,激动得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一个院案首!一个第五!此乃我清丰县文教大兴之兆!本官……本官脸上有光啊!”
他仿佛已经看到,凭借这份耀眼的“政绩”,自己升迁的调令指日可待。
狂喜之余,他自然也惦记着自家那个在邻县参考的孙儿姚宗胜。
“宗胜那孩子,与陈耀祖是至交好友,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必他的成绩也绝不会差!”
姚县令捻须自语,心中充满了期待。
因着孙辈的这层亲密关系,姚县令对陈、王两家的事格外上心。
他立刻唤来县衙的主簿和衙役头目,吩咐道:
“速速组织一支像样的仪仗,备好锣鼓鞭炮,本官要亲自带队,为陈案首和王公子贺喜!
再去个人,快马加鞭,先去陈家的快餐铺子通传一声,让他们也好有个准备,这等光宗耀祖的大事,自然要风风光光地回老家操办!”
县衙的人赶到“陈记快餐”时,陈耀祖正帮着收拾碗筷。
听闻喜讯,他先是一愣,随即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虽然自信。
但当“案首”的名头真切地落在自己身上时,那种激动依旧难以言喻。
“中了!耀祖中了!是案首!头名!”张小花第一个反应过来。
声音带着颤抖的哭腔,一把抱住儿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那是喜悦的泪水。
“好!好小子!给老陈家长脸了!”陈大勇用力拍着儿子的肩膀,眼眶泛红,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爷爷陈铁柱和奶奶钱秀娥更是喜极而泣,老两口互相搀扶着,嘴里不住地念叨:“祖宗保佑!祖宗显灵了啊!我家孙子是秀才老爷了。”
小叔陈二喜和婶子也乐得合不拢嘴,快餐铺子里的熟客们听闻这个好消息。
纷纷上前道贺,小小的铺子瞬间被欢声笑语淹没。
陈耀祖迅速冷静下来,他知道,接下来的事情还很多。
他先是郑重地向前来报信的衙役道谢,然后对家人道:
“爹,娘,爷,奶,我们得赶紧准备。喜糖、喜钱、红封都要备足,县令大人亲自来贺,我们更不能失了礼数。
还有,”他看向站在一旁,同样为他高兴的徐夫子,深深一揖,“夫子,学生恳请您一同前往陈家村,见证此一刻。
若无夫子昔日启蒙教诲,断无学生今日之微末成绩。”
徐夫子捻须含笑,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好,好!耀祖不忘本,夫子心中甚慰。这等荣耀时刻,夫子定当同往!”
顺便还给了在学堂埋头苦读的陈耀宗一日假期。
陈耀宗毕竟是陈耀祖的弟弟,徐夫子可是对他寄予了厚望。
平常松懈一分,那都是要挨板子的,想要请假,更是难得。
与此同时,王富贵家也陷入了狂喜的海洋。
当得知自己高中第五名时,王富贵先是难以置信地愣了片刻,随即猛地蹦了起来,发出一声震天的欢呼!
“第五!我是第五!哈哈哈!耀祖哥是案首!我是第五!”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拉着爷奶的手又蹦又跳,那份膨胀的喜悦几乎要冲破屋顶。
王老爷子更是老怀大慰,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
他大手一挥:“放鞭炮!给街坊邻居发喜糖!撒喜钱!让我孙儿也风光风光!”
顿时,王府门口鞭炮震天响,红纸屑漫天飞舞,王老爷子亲自端着簸箕。
将大把的铜钱和用红纸包好的喜糖抛向围观的百姓,引得众人争相捡拾,欢呼道贺,场面热闹非凡。
热闹过后,王老爷子立刻备上厚礼,带着依旧兴奋得满脸通红的王富贵,赶往陈家汇合。
陈耀祖是案首,这份荣耀最为耀眼,他们自然要去一同道贺,沾沾喜气。
平心而论,这段时间因大皇子彻底失势,他确实有些得意忘形,认为储位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朝中不少官员见风使舵,纷纷向他靠拢。
五皇子虽然也有些小动作,但在他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难成气候。
如今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尚未见面就已博得父皇好感的“六弟”,这让他如何能接受?一种强烈的嫉妒与危机感啃噬着他的内心。
一个在乡野夜间长大的皇子,凭什么比他这个在皇宫中享受着最好教育资源、被精心培养的皇子还要优秀?
“母妃!”宇文拓眼中凶光毕露,压低声音,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与其等那野种回到京城,成为心腹大患,不如……不如让他根本到不了京城!
儿臣可以安排人手,伪装成山贼路匪,让他在半路上就‘意外’身亡!如此,方能永绝后患!”
柳如烟沉默着,没有立刻斥责。
说实话,她内心深处何尝不想直接将这个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直接弄死,确实比日后在宫中看着他碍眼要舒畅痛快得多。
这个念头,在她得知赵廷霄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曾无数次在她脑海中盘旋。
然而,她终究比儿子更能沉得住气,也更能看清眼前的局势。
“糊涂!”她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语气却依旧严厉。
“你以为母妃不想吗?但你可知道,自从你大皇兄‘意外’坠崖之后,无论是你父皇的人。
还是皇后那个贱人一派的势力,都像猎犬一样死死地盯着我们母子!如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与警惕:
“此时此刻,我们若稍有异动,派人离京,恐怕立刻就会被人抓住把柄。
一旦事情败露,让你父皇查到是我们所为,你觉得他会轻易饶过我们母子吗?
到时候,莫说储位,恐怕你我连身份地位都难保!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五皇子那个贱种?”
宇文拓闻言,虽然心知母妃所言在理,但脸上仍是不甘与惋惜之色。
在他看来,赵廷霄身处宫外,正是下手的最佳时机,一旦让其踏入宫门,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再想动手,可就难如登天了。
“难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风光回京,来分薄本属于儿臣的一切吗?”宇文拓咬牙切齿道。
柳如烟转过身,美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高深莫测的冷笑:
“急什么?来日方长。他即便回京,也不过是个毫无根基的新人。
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想要站稳脚跟,谈何容易?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有的是时间和手段,慢慢陪他玩。”
她走到儿子身边,轻轻替他整理了一下衣襟,语气变得柔和,却更显森寒:
“拓儿,你要记住,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你父皇和所有人面前,你要表现得更加大度,更加出色。
至于那个野种……母妃自有计较。这后宫,可不是他那乡野之地,由不得他肆意撒野!”
宇文拓看着母妃眼中那熟悉的、冰冷而算计的光芒,心中稍定,但那股对未知威胁的忌惮与杀意,却已深种,难以拔除。
翊坤宫的烛火,在夜色中摇曳,映照着母子二人晦暗不明的面容。
一场针对即将归来的六皇子的无形风暴,已然在深宫之中,悄然酝酿。
而远在江南的赵廷霄,对此还一无所知,正等待着命运的下一步安排。
半个月的光景在期待中倏忽而过,院试放榜的日子终于到来。
这一日,天元府城派出的报喜队伍,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绸,手持捷报,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朝着清丰县方向而去。
清脆的锣声和激昂的鼓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经之处激起阵阵欢呼与羡慕的涟漪。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率先飞入了清丰县衙。
姚县令正处理着公务,听到衙役气喘吁吁地禀报,手中的朱笔一顿。
随即脸上绽放出难以抑制的狂喜,几乎要笑得见牙不见眼。
“好!好!好!”姚县令连道三声好,激动得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一个院案首!一个第五!此乃我清丰县文教大兴之兆!本官……本官脸上有光啊!”
他仿佛已经看到,凭借这份耀眼的“政绩”,自己升迁的调令指日可待。
狂喜之余,他自然也惦记着自家那个在邻县参考的孙儿姚宗胜。
“宗胜那孩子,与陈耀祖是至交好友,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必他的成绩也绝不会差!”
姚县令捻须自语,心中充满了期待。
因着孙辈的这层亲密关系,姚县令对陈、王两家的事格外上心。
他立刻唤来县衙的主簿和衙役头目,吩咐道:
“速速组织一支像样的仪仗,备好锣鼓鞭炮,本官要亲自带队,为陈案首和王公子贺喜!
再去个人,快马加鞭,先去陈家的快餐铺子通传一声,让他们也好有个准备,这等光宗耀祖的大事,自然要风风光光地回老家操办!”
县衙的人赶到“陈记快餐”时,陈耀祖正帮着收拾碗筷。
听闻喜讯,他先是一愣,随即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虽然自信。
但当“案首”的名头真切地落在自己身上时,那种激动依旧难以言喻。
“中了!耀祖中了!是案首!头名!”张小花第一个反应过来。
声音带着颤抖的哭腔,一把抱住儿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那是喜悦的泪水。
“好!好小子!给老陈家长脸了!”陈大勇用力拍着儿子的肩膀,眼眶泛红,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爷爷陈铁柱和奶奶钱秀娥更是喜极而泣,老两口互相搀扶着,嘴里不住地念叨:“祖宗保佑!祖宗显灵了啊!我家孙子是秀才老爷了。”
小叔陈二喜和婶子也乐得合不拢嘴,快餐铺子里的熟客们听闻这个好消息。
纷纷上前道贺,小小的铺子瞬间被欢声笑语淹没。
陈耀祖迅速冷静下来,他知道,接下来的事情还很多。
他先是郑重地向前来报信的衙役道谢,然后对家人道:
“爹,娘,爷,奶,我们得赶紧准备。喜糖、喜钱、红封都要备足,县令大人亲自来贺,我们更不能失了礼数。
还有,”他看向站在一旁,同样为他高兴的徐夫子,深深一揖,“夫子,学生恳请您一同前往陈家村,见证此一刻。
若无夫子昔日启蒙教诲,断无学生今日之微末成绩。”
徐夫子捻须含笑,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好,好!耀祖不忘本,夫子心中甚慰。这等荣耀时刻,夫子定当同往!”
顺便还给了在学堂埋头苦读的陈耀宗一日假期。
陈耀宗毕竟是陈耀祖的弟弟,徐夫子可是对他寄予了厚望。
平常松懈一分,那都是要挨板子的,想要请假,更是难得。
与此同时,王富贵家也陷入了狂喜的海洋。
当得知自己高中第五名时,王富贵先是难以置信地愣了片刻,随即猛地蹦了起来,发出一声震天的欢呼!
“第五!我是第五!哈哈哈!耀祖哥是案首!我是第五!”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拉着爷奶的手又蹦又跳,那份膨胀的喜悦几乎要冲破屋顶。
王老爷子更是老怀大慰,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
他大手一挥:“放鞭炮!给街坊邻居发喜糖!撒喜钱!让我孙儿也风光风光!”
顿时,王府门口鞭炮震天响,红纸屑漫天飞舞,王老爷子亲自端着簸箕。
将大把的铜钱和用红纸包好的喜糖抛向围观的百姓,引得众人争相捡拾,欢呼道贺,场面热闹非凡。
热闹过后,王老爷子立刻备上厚礼,带着依旧兴奋得满脸通红的王富贵,赶往陈家汇合。
陈耀祖是案首,这份荣耀最为耀眼,他们自然要去一同道贺,沾沾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