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洪荒:开局绑定人形系统》

  重新念完切口后,匪首舒畅地吐了口气:痛快!随即下令:搜身!

  喽啰们按住姜明函,只翻出虎皮和木匣。

  老大,就一张虎皮和烂木头。

  匪首眼睛一亮:虎皮?好东西啊!

  山贼喽啰捧着块朽木问道:大王,这烂木头您要过目吗?

  山贼首领不耐烦地挥手:留着给你娘当柴烧!

  哄笑声中,姜明函伏地恳求:大王既收了虎皮,可否放小的一条生路?

  首领突然变脸,瞧你这身唐装,定是唐人无疑!

  姜明函慌忙承认:在下确实来自大唐......

  当年唐军灭我国土,今日就叫你血债血偿!首领狞笑挥手,众匪一拥而上。姜明函蜷缩成团,任凭拳脚如雨点般落下。

  破空之声骤响,首领抬头骇然:唐军箭阵!话音未落,漫天箭矢已呼啸而至。匪众接连中箭倒地,叠成肉盾的尸堆反而护住了最底层的姜明函。

  唐军校尉带兵搜山时,发现这个灰头土脸的幸存者。听闻熟悉的乡音,校尉眼前一亮:秦州老乡?当即解囊相赠三两碎银,又塞给他三张馕饼:西去两千里皆是我大唐疆土,遇事尽管找驻军相助。

  姜明函千恩万谢,背着锅盖大的馕饼继续西行。历时一年跋涉八千里,终至紫罗山麓。

  春去夏至,秋尽冬来,姜明函尝遍饥渴,历经劫难,目睹世间繁华,亦见众生疾苦。

  他曾乞讨度日,也曾卖力做工,风霜雨雪中跋涉,星辰月色下赶路。

  遇过魑魅魍魉,跌过悬崖断桥,

  草鞋磨破三双,衣衫补丁摞补丁,面庞黝黑,皱纹纵横,手脚布满厚茧,唯独双目炯炯有神,透着坚毅与不屈。

  这一程风雨,让姜明函阅尽沧桑,见识广博。

  今夜宿于紫罗山,他寻了个山洞,拾柴生火,啃完干粮便倚壁歇息。

  忽然,一缕清风拂来,携着似曾相识的幽香。

  姜明函眉头一蹙:这香气怎如此熟悉?是了,当年与王梦娴相伴时,她身上隐约飘散的便是这般气息。

  他侧目望去,洞口立着一位绿袄罗裙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云髻轻挽,清丽脱俗。

  少女身姿纤柔,嗓音如莺啼婉转,略带羞怯地问道:“公子,可否容我进来?”

  姜明函正色道:“老套戏码要开场了?”说罢指了指火堆对面,“进来坐吧。”

  少女欣喜道谢,雀跃入内,乖巧落座。

  “直说吧,是女鬼还是妖精?”姜明函开门见山。

  少女愕然,没料到他竟先发制人。

  “我……我是人啊。”她辩解道。

  姜明函冷笑:“荒山野岭,深更半夜,突然冒出个孤身 ,你觉得我会信?”

  少女眼波流转,朝他轻吹一口气,娇笑道:“我真是人呢!”

  妖风扑面,却被姜明函周身炽盛的阳气瞬间冲散。

  少女一怔,悄悄咽了咽口水,眼底闪过一丝贪婪。

  见法术无效,她挪至姜明函身旁跪坐,掀起衣角露出莹白如玉的腰腹:“公子不信便摸摸,我可是暖的。”

  说着便要拉他的手触碰。

  姜明函迅速抽回手道:“鬼才凉,妖必热,这招对我无用。”

  少女咬唇嗔道:“公子何必如此戒备?”

  姜明函从火堆抽出通红的木柴,淡淡道:“不管你是何物,若再纠缠,我便让你尝尝‘红火’的滋味。”

  少女吓得后退,见柴火灼灼,终是悻悻作罢。

  女子眼珠一转,突然伏地痛哭:“公子,我虽是妖,却是好妖,求您救救我!”

  姜明函皱眉:“你怎么了?”

  女子仰起脸,泪眼婆娑:“我快魂飞魄散了,只需吸一口您的精气便能活命,求您发发慈悲!”

  “精气?”姜明函想起往事,警觉道,“吸哪里?”

  女子舔了舔唇,媚眼如丝:“嘴对嘴,或是……公子可曾与人同房?”

  “未曾。”姜明函摇头。

  女子喜形于色:“那您的纯阳精华更是珍贵!吸一口我能延寿百年!救人一命,功德无量啊!”她俯身叩拜,曲线毕露。

  姜明函断然拒绝:“休想!我的精气岂能给你?若真能延寿,我自己吸不行?”

  女子噎住,随即柔声哄道:“公子说笑了,您是人,无需此法。我愿以妙处相报,保您尝到人间极乐……”她边说边贴近,却被姜明函一脚踹翻。

  “痴心妄想!”姜明函厉声道。

  女子跌坐在地,愣了片刻,骤然暴怒,周身泛起蓝光:“敬酒不吃吃罚酒!”她凌空一掌,妖气将姜明函击飞。

  未等他爬起,女子已跨坐其上,纤手压住他肩膀,娇躯温软如玉。姜明函奋力挣扎,骂道:“ 妖孽!”

  女子咯咯笑道:“喊吧,这荒山野岭,谁能救你?”她正要动作,姜明函猛地抓起掉落的竹筒,掀盖泼水——

  “嗤!”妖女惨叫倒地,黑烟腾起。她疯狂用泥土擦拭水渍,面色惨白:“这……这是何物?!”

  姜明函再次掏出一支竹筒,得意洋洋地说道:这可是童子尿,一位老道长传授的法子。

  那妖女先是一愣,凑近衣衫嗅了嗅,忽然展颜一笑:难怪这般清香。

  姜明函顿时变了脸色,厉声喝道:你这妖孽好生古怪!

  说着又要泼洒第二筒,女妖慌忙摆手:且慢且慢,我保证不再打你主意。

  当真?姜明函将信将疑。

  女妖乖巧地盘腿而坐,仰着脸认真点头:千真万确。

  姜明函这才收起竹筒,也席地而坐。

  洞中篝火噼啪作响,两人相对无言。

  唉——良久,女妖幽幽叹息,看来这条路不适合我。

  什么路?姜明函不解。

  采补之道,我实在没有天赋,初次出手就铩羽而归。女妖神情黯然。

  姜明函沉默许久,最终只道:我不明白。

  女妖忽又展露笑颜:你们凡人自然不懂妖修之事。对了,你叫什么?

  姜明函。你呢?

  小坎。你的名字真好听。

  小坎?倒是古怪。姜明函嘀咕道。

  我们妖怪哪会取你们这般雅致的名字。小坎歪着头问,你这是要去何处?看你这般风尘仆仆,想必走了很远吧?

  姜明函闻言感慨:若早四个月遇见你,怕真要遭殃。幸好这四个月......你可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我知道。小坎突然道。

  正要倾诉的姜明函愕然:你怎会知道?

  小坎指着他的眼睛笑道:从这里,我都看见了。

  姜明函心头一颤,慌忙低头:往事已矣,前路漫漫。

  莫非你不知去向?

  知道,却不知那道观所在。

  什么道观?

  五庄观。

  话音刚落,小坎突然僵住,直勾勾地盯着他。

  姜明函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发什么呆?

  小坎如梦初醒,声音发颤:你...与五庄观有何渊源?

  姜明函笑道:不过受人之托送件东西。那人说送到后,观主会赐我一场造化。说来可笑,为这虚无缥缈的承诺,我竟从南瞻部洲一路走到西牛贺洲。

  小坎正色道,这一点都不可笑。

  姜明函不明就里,但小坎心知肚明——那可是地仙之祖的道场!方才险些酿成大祸!

  姜明函此刻显然已踏入五庄观的试炼之境,若方才自己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小坎猛然起身,跪伏在姜明函面前叩首道:公子,今夜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姜明函愕然:你这是......

  小坎仰头说道:公子沿紫罗山西行三十里可上官道,再向西北行进千余里,便能抵达五庄观。

  当真?姜明函喜出望外。

  岂敢欺瞒公子。

  太感谢了!待我寻得五庄观,定要重谢于你。

  小坎连连摆手:公子不记前嫌,小坎便知足了。

  我岂是斤斤计较之人。

  小坎再拜:公子好生歇息,小坎告退。话音未落,已化作黑烟消散。

  姜明函喃喃自语:五庄观莫非是什么险恶之地?竟让小坎如此畏惧......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说罢倚墙而眠。

  翌日清晨,姜明函啃着干粮继续西行。两月后,一座巍峨青山映入眼帘。但见峰峦叠嶂,气势磅礴。山根连着昆仑地脉,峰顶直插九霄云外。阳光穿过林隙,映出千重红霞;山风掠过幽谷,卷起万道云霓。竹林间鸟雀啁啾,野花丛锦鸡争艳。崖前芳草萋萋,岭上寒梅吐蕊。麋鹿踏花而行,青鸾迎日长鸣。

  见多识广的姜明函也不禁赞叹:真乃洞天福地!若葬于此,子孙必世代显贵。

  翻过山脊,豁然开朗。远处群山环抱中,隐约可见殿宇楼阁。

  妙极!不是道观便是佛寺,今夜不必露宿了。姜明函加快脚步。

  行至山门前,但见青霞萦绕,紫气氤氲。两个年轻道士正在值守,姜明函上前行礼:敢问道长,可否容在下借宿一宿?

  左侧道士稽首道:本观向来广结善缘。

  右侧道士打量着他:施主远道而来,欲往何处?

  正要前往五庄观,不知距此还有多远?

  二人闻言一怔,不约而同抬头望向山门匾额。见五庄观三字高悬,方才舒了口气。左侧道士笑道:虚惊一场,还以为匾额被人盗走了。

  右侧的道士指向匾额对姜明函说:请施主看看此处是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