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咱的标儿,咱的雄英-《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就在这时,何健旺觉得该清场了,他随意地抬了抬手。

  那些原本被定身、脸上还凝固着惊恐表情的侍卫们,只觉得周身一松,禁锢消失,差点因为惯性摔倒在地。

  他们惊魂未定地看着眼前这诡异的一家三口,不知所措。

  何健旺朝殿门方向努了努嘴:“接下来的话,不是你们该听的。出去,把门带上。”

  侍卫们面面相觑,下意识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此刻胸膛依旧起伏,但被马皇后按着手,又看着老四那哭得几乎晕厥的模样,怒火中烧的同时,也夹杂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冷哼一声,没有开口,算是默许。

  马皇后立刻接过话头,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都退下吧,守在外面,没有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殿门百步以内!”

  “是!皇后!”

  侍卫和内侍们如蒙大赦,连忙躬身行礼,几乎是手脚并用地退出了大殿,并小心翼翼地合上了沉重的殿门。

  “哐当”一声,殿门紧闭,将外界彻底隔绝。

  此刻,谨身殿偏殿内,只剩下洪武皇帝朱元璋、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未来的永乐大帝朱棣,以及搅动时空的何健旺。

  马皇后轻轻拍着朱棣的后背,任由他宣泄着情绪,目光却再次投向何健旺:

  “这位…郎君?如今已无外人,可否请您告知,这究竟是何缘由?老四他…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出现在此地?”

  她的态度不卑不亢,既表达了疑问,也给了何健旺开口解释的空间。

  何健旺耸耸肩,指了指依旧跪伏在地、但情绪已稍稍平复的朱棣:

  “具体怎么回事,还是让朱棣自己跟你们说吧。毕竟是你们的家事,我一个外人不好多插嘴。”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脸色依旧难看的朱元璋,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不过,人是我从三十年后带来的,也算是我的‘客人’。老朱,看在马皇后和...嗯,看在我面子上,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先听他把话说完。是非曲直,听完再判断不迟。”

  马皇后闻言心中虽然震惊,却是立刻点头,再次轻轻拍了拍朱棣的背:

  “老四,听到了吗?你站起来,好好说,把你知道的、经历的,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告诉爹和娘?”

  朱元璋则是再次冷哼一声,显然若朱棣的解释有半分不合他意,那“剥皮揎草”的威胁绝非虚言。

  朱棣在马皇后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站起身。

  他不敢去看朱元璋的眼睛,只是面向父母,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着翻腾的心绪。

  他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他必须抓住。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用带着浓重鼻音和残余哽咽的嗓音,开始了叙述,声音起初还有些颤抖,但随着回忆的深入,渐渐变得沉痛而清晰:

  “父皇,母后...儿臣...儿臣接下来要说的话,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先立下重誓,然后才缓缓道来:

  “洪武十四年之后...朝廷内外,大体安泰。父皇励精图治,大哥...太子殿下仁厚贤明,协助父皇处理政务,朝野称颂...”

  他小心翼翼地提及朱标,观察着朱元璋的脸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棣的声音带上了巨大的悲痛和一丝恐惧,“大哥...他...薨了!”

  “什么?!”

  朱元璋和马皇后几乎是同时失声惊呼!

  马皇后更是眼前一黑,身形晃了晃,若非朱棣及时扶住,几乎要软倒在地。

  朱元璋则是猛地后退一步,脸色瞬间惨白,嘴唇哆嗦着,难以置信地瞪着朱棣。

  太子朱标,是他们倾注了无数心血、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是大明江山的未来!

  听到他去世,对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你...你说什么?标儿...标儿他...”朱元璋的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恐慌。

  朱棣泪流满面,重重叩首:“儿臣不敢妄言!大哥...大哥是因病薨逝的!父皇您当时...悲痛欲绝,亲自撰写祭文,谥号‘懿文太子’举国哀悼...”

  他详细描述了朱标去世后的情形,包括朱元璋的悲痛、葬礼的规格,一些细节。

  这些细节,让朱元璋和马皇后不得不开始相信,朱棣说的...很可能是真的!

  殿内弥漫开一股巨大的悲伤。马皇后已是泪流满面,无声啜泣。

  朱元璋则像是瞬间苍老了许多,挺拔的身躯微微佝偻,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茫然。

  朱棣忍着悲痛,继续诉说:

  “大哥走后,父皇...您深受打击,但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您...您立了大哥的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允炆。”马皇后喃喃道,她知道这个孙子,性情温和。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死死钉在朱棣脸上,打断了他的叙述:

  “等等!你刚才说...是允炆?那雄英呢?!朕的乖孙,雄英呢?!你大哥的嫡长子!他去哪了?!”

  这个问题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殿内。

  马皇后也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中带着惊惧,看向朱棣。

  朱雄英,那是她和朱元璋的第一个孙子,是朱标的嫡长子,自幼聪慧,深受宠爱,是朱元璋和她都属意的隔代继承人!

  朱棣被父皇那几乎要噬人的目光看得心头一颤,他脸上浮现出巨大的悲痛和一丝无奈,声音更加低沉沙哑:

  “父皇...母后...雄英...雄英他...没能长大成人...”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这个事实也耗尽了他的力气:

  “洪武十五年...五月...雄英染病,太医束手,薨逝了...年仅八岁...父皇您当时追封他为虞王,谥号‘怀’。”

  “雄英...我的雄英啊...”马皇后听到这个噩耗,再也支撑不住,发出一声哀嚎,几乎晕厥过去。

  她想起刚刚还见到的那个活泼可爱的长孙,心如同被刀绞一般。

  朱元璋则是踉跄一步,扶住了旁边的御案才勉强站稳。

  短短时间内,他接连听到长子早逝、长孙夭折的噩耗,这对于极其重视家族传承、对太子一系寄予厚望的他来说,打击是毁灭性的。

  他脸上的肌肉剧烈抽搐着,眼神中充满了巨大的痛苦和一种被命运无情嘲弄的荒诞感。

  他沉默了许久许久,殿内只剩下马皇后压抑的哭泣声和朱棣沉重的呼吸声。

  终于,朱元璋再次开口,声音嘶哑得几乎不像他自己的,他死死盯着朱棣,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所以标儿没了,雄英也没了,允炆那孩子继位,然后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