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相思-《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曲江池畔,因《凉州词》而点燃的家国热血尚未平息,不少激进的学子甚至已开始酝酿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对吐蕃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孔颖达见场面有些过于激昂,甚至偏离了诗会风雅的本意,连忙起身,提高声音宣布:

  “诸位,诸位!请静一静!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令人感佩!然诗者,言志亦言情。这最后一轮,便以‘相思’为题,诗词不限,限时依旧为一个时辰。望诸君笔下,能诉尽人间至情,柔肠百转。”

  此言一出,方才还金戈铁马的氛围顿时为之一缓。才子佳人们相视而笑,这个题目显然更贴合许多人的心境,尤其是那些正值韶华的年轻男女。

  场间窃窃私语,多了几分旖旎缱绻的气息。

  何健旺一听“相思”二字,眼睛瞬间就亮了!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题目啊!

  王维的那首《相思》几乎是瞬间就跳入了他的脑海。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妙啊!此诗明写相思之情,含蓄隽永,千古流传。更妙的是,它可作两解:既可理解为男女之间的爱慕相思,正合他对孟姜的心意;亦可理解为对故土、对亲友的思念,暗合他这位“异界来客”的身份,表达一丝不易察觉的乡愁。

  一诗两意,情真意切,又不会过于直白露骨,再合适不过了!

  他深吸一口气,这次不打算搞任何“小动作”了,毕竟是写给孟姜的,他准备亲自提笔!

  他铺开诗笺,拿起那支对他而言略显沉重的毛笔,脸上露出一副“视死如归”的郑重表情。

  兕子在一旁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似乎感觉到仙人郎君要动真格的了。

  何健旺凝神静气,努力回想了一下拿笔的姿势,然后开始一笔一划、极其缓慢而认真地书写起来。

  他写得无比专注,额头甚至微微见汗,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力求横平竖直。

  然而,结果依旧是惨不忍睹。

  那字像是被狂风蹂躏过的稻草,东倒西歪,大小不一,“红”字的“工”部写得像根棍子,“豆”字差点散架,“相思”两个字更是缠缠绵绵扭在一起,难分彼此。

  “唉...”何健旺看着自己的“杰作”,沮丧地叹了口气,习惯性地就想把纸揉成一团。

  就在这时,一只软乎乎的小手按住了他的手腕。

  只见兕子不知何时爬上了椅子,跪坐在他旁边。她仰头看着何健旺:

  “仙人郎君,不要扔!阿娘说,做事不可以轻易放弃的!你的字...虽然看起来像小熊在跳舞,但是这一次,比上次有力气多了!”

  她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避开墨迹,指着那个勉强能看出是“生”字的字,认真点评道:“你看这个,站得比以前稳!”

  然后又指向那个歪歪扭扭的“国”字:“这个虽然歪了,但是没有摔倒!”

  最后,她抬起头,用那双纯净无比的大眼睛充满鼓励地看着何健旺:“仙人郎君,你再写一遍!慢慢写!兕子帮你看着!哪里要站稳,兕子告诉你!”

  何健旺愣住了。听着兕子那些稚气却真诚无比的“指导”,心中的那点沮丧和不好意思瞬间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冲得无影无踪。

  被一个五岁的小娃娃如此郑重其事地鼓励和“教导”,这体验真是前所未有,却又让他感动得一塌糊涂。

  “好!”何健旺重重点头,仿佛接受了最重要的军令,“仙师听兕子老师的!我们再写一遍!”

  他再次铺开一张新纸,深吸一口气,更加专注地开始书写。这一次,他不再追求速度,只求稳。

  兕子就跪坐在旁边,小脑袋几乎要凑到纸上了,看得比谁都认真。

  “哎呀,这个撇要轻轻滑下去...”

  “这里这里,要顿一下!”

  “哇!这个勾好看!”

  她时不时地发出一些基于她有限书法认知的“指导”,虽然大多不得要领,但那全神贯注、与仙人郎君同进退的模样,可爱得让人心尖发颤。

  何健旺也极其配合,兕子一说,他就努力调整,虽然效果...依旧感人,但那份专注和努力是实实在在的。

  最终,一首字迹依旧拙劣、甚至因为过度紧张而比平时更显僵硬的《相思》完成了。但这张诗笺上,却仿佛凝聚了某种格外认真的力量。

  何健旺看着这张纸,笑了笑,这次没有再嫌弃。

  他郑重地将其交给内侍:“就交这张。”

  内侍接过,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那实在不敢恭维的字迹,但还是快步送了上去。

  评委席上,孔颖达等人看到这“原汁原味”的仙师真迹,表情更是精彩。

  那字吧,是真的一言难尽,比前两轮晋阳公主润色过的版本更加“狂放不羁”。

  但不知为何,他们似乎能从那笨拙又努力的笔画中,感受到书写者的一种...奇异的真诚?

  而当他们读诗的内容时,再次被那凝练深沉的相思之情所打动。

  “这...这字虽...独具一格,然诗意纯挚,感人肺腑啊!”孔颖达最终评价道,其他评委也纷纷点头。

  仙师行事,果然不能以常理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