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末世钞能力生存实录》

  她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众人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毁掉明路,只留一条隐秘至极、直通山下公路旁的暗径!这哪里是建堡垒?这分明是在打造一个与世隔绝、深藏不露的秘密巢穴!这种对隐蔽性近乎偏执的要求,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寒意和难以言喻的神秘感。

  王总看着陈星灼那双深邃平静、却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眸,又看了看旁边同样神情平静、似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的周凛月,心中那点“圣母玛利亚”的滤镜瞬间碎了一地,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和一丝……恐惧?但他很快调整过来,脸上堆起无比热情的笑容,拍着胸脯保证:

  “明白!完全明白!陈总您真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这隐蔽出口的设计简直神来之笔!妙啊!您放心!敲路!必须敲得干干净净!隐蔽出口!保证做得天衣无缝!别说人了,兔子都找不到!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绝对让您满意!” 他现在看陈星灼,不再是金主,更像是一位需要他顶礼膜拜、严格执行命令的神秘领袖。

  张工在一旁听得直皱眉,想提醒王总这种设计和施工难度极大、成本更高,但看着王总那副“顾客就是上帝,上帝说啥就是啥”的狂热模样,再看看陈星灼不容置疑的眼神,他只能把话咽了回去,默默地在笔记本上记下这匪夷所思的要求。

  “好了,上山吧。”陈星灼不再多言,拉起周凛月的手,率先踏上了那条泥泞陡峭的土石小径。

  勘探之路异常艰辛。根本没有路,全靠一个健壮的工程师助理用砍刀在前面开路。脚下是湿滑的腐殖土和裸露的树根,坡度常常超过45度,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茂密的枝叶不断抽打在脸上、身上,蚊虫更是无孔不入。沉重的勘探仪器则由几位身强力壮的助理轮流背负。

  周凛月虽然体力不错,但爬这种原始山路还是累得够呛,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陈星灼则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步伐,气息悠长。她时而走在前面,为周凛月拨开横生的枝桠;时而在陡坡处停下,伸手将她拉上来;遇到湿滑地段,更是紧紧握住她的手,给予最坚实的支撑。

  工程师们更是苦不堪言。张工、李工这些年纪大的,爬一段就得停下来喘口气。年轻的技术员们也累得够呛,但专业素养让他们不敢懈怠,一边爬山,一边用GPS定位、用相机记录地形地貌和岩层裸露情况。

  足足爬了两个多小时,众人才抵达陈星灼指定的山体核心位置——一片相对平缓、被巨大树木环绕的林间空地。这里海拔已经很高,视野开阔,能俯瞰到下方蜿蜒的公路和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

  “就是这里了。”陈星灼环视四周,语气笃定。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在此刻变得清晰,这里,就是未来堡垒的核心所在。而在崖壁上目之所急的那边村庄,后来变成了一处深山中的基地,那年最寒冷的时候,她和凛月就来到了这里。

  两人都在看那个村庄,陈星灼握着周凛月的手紧了紧,无声的给予安慰。

  而工程师们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勘探工作。

  操作员架起设备,向地下发射电磁波,用于地质扫描。屏幕上显示出地下岩层的初步结构图像。李工紧盯着屏幕,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另一边工程师利用锤击或小型震源产生弹性波,通过布置在地面的传感器接收反射波,分析地下岩层的密度、厚度和连续性。沉闷的敲击声在山林中回荡。

  小型便携式钻机轰鸣着启动,尖锐的钻头开始向坚硬的岩层深处进发。这是最耗时但也最直接的手段。随着钻杆不断深入,不同深度的岩芯被不断取出。李工和张工如获至宝,立刻围上去,仔细查看岩芯的岩性、结构、节理发育情况,用放大镜观察,用小锤敲击听声。

  技术人员在附近寻找溪流、渗水点,测量流量,采集水样,评估地下水的丰沛程度和水质。

  测量助理们操作着全站仪和GPS,精确地测绘着这片区域的地形地貌,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和入口通道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陈星灼和周凛月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这群专业人士忙碌。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钻机的柴油味、泥土的腥味和草木的清香。工程师们专注的神情、严谨的操作、快速的交流,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感和专业性的画面。她们知道,堡垒的根基,就在这一锤一钻、一测一绘中,逐渐变得清晰和坚实。

  勘探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夕阳的余晖将山林染成一片金红才告一段落。每个人都累得精疲力尽,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草屑,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收获的兴奋和凝重。

  初步的数据和样本已经收集完毕,但更深入的分析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张工和李工走到陈星灼面前,他们的脸色比来时更加严肃。

  “陈总,”张工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工程师的严谨,“初步来看,山体主体岩层是厚层状石灰岩,强度很高,这是好的一面。但石灰岩地区最大的隐患是岩溶发育,也就是可能存在溶洞和地下暗河。我们今天在几个钻孔的岩芯里发现了溶蚀痕迹,虽然还没打到大型空腔,但风险不能排除。另外,局部区域节理(裂缝)比较发育,对整体稳定性有潜在影响。我们需要把岩芯样本和探测数据带回去做更详细的分析和模拟计算,才能给出最终的地质安全评估报告。”

  李工补充道:“水文情况还算乐观,附近有稳定的溪流,深层地下水应该也比较丰富,这为堡垒的水源提供了保障。但同样需要水质检测和水量评估。”

  陈星灼认真地听着,点点头:“我明白。地质风险是核心问题,必须搞清楚。我和周小姐马上要出国一段时间,归期未定。”

  王总立刻凑上来:“陈总您放心!这边就交给我们!张工李工他们会抓紧分析的!有什么进展我们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陈星灼的目光落在张工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张工,地质报告是堡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我需要在一周内,拿到你们基于现有勘探数据所能得出的最全面、最严谨的初步评估报告。报告里必须明确指出潜在的风险点、需要进一步勘探的区域、以及初步的结构设计建议。如果一周内拿不到这份报告……”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宏基可能失去这个史无前例的大单。

  王总一听急了,连忙抢着保证:“一周?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张工,你们加加班,五天!五天就能出!”他恨不得拍着胸脯立军令状。

  张工在一旁急得直瞪眼,差点想捂住王总的嘴!地质分析是科学!不是拍脑门!岩芯要切片做显微镜观察,要做抗压试验,声波数据要处理建模,水文分析也要时间……五天?这不是要人命吗?

  “王总!”张工忍不住提高了音量,“这时间太紧了!我们……”

  “好了,”陈星灼打断了他,目光锐利地看着张工,“王总的话我听见了。但我更相信专业人士的判断。张工,我给你一周时间。我要的是质量,不是速度。但一周,是我的底线。如果宏基做不到,我会立刻联系其他有实力的机构接手后续工作。你们内部怎么协调时间,是你们的事。” 她的话语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余地。

  张工看着陈星灼不容置疑的眼神,又看看急得满头大汗的王总,最终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明白了,陈总。一周之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提交一份基于现有数据的初步地质安全评估报告。后续更详尽的报告,会在分析完成后尽快补充。”

  “好。”陈星灼不再多言。她看向远处笼罩在暮色中的群山轮廓,那里将是她和周凛月未来安身立命的根基。一周的等待,将决定这座根基是否足够牢固。

  疲惫不堪的一行人开始下山。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湿滑的陡坡让每个人都小心翼翼,摔跤成了家常便饭。周凛月好几次脚下打滑,都被陈星灼眼疾手快地拉住。等终于回到大巴车停靠点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所有人都像从泥潭里捞出来一样,狼狈不堪,但精神却因完成了初步任务而有些亢奋。

  大巴车启动,载着满身疲惫和收获的勘探团队,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着驶向省城。车厢里很安静,大部分人都累得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只有几位工程师还在低声讨论着白天的发现和数据。

  就在这时,陈星灼的手机震动起来。她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来自首都的座机号码。她心中一动,立刻接通。

  “您好,是陈星灼女士吗?这里是XX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一个公式化但清晰的女声传来。

  “我是。”陈星灼的心微微提起。

  “通知您,您和周凛月女士的签证申请已进入面试环节。鉴于当前是签证申请的淡季,我们为您预约了三天后的上午10点进行面试。请携带好护照原件、预约确认单、以及所有申请材料的原件准时前来。具体地址和注意事项已发送至您预留的邮箱,请注意查收。”

  “好的,收到。非常感谢。”陈星灼的语气依旧平稳,但紧握手机的手指微微用力,泄露了一丝内心的波澜。

  “不客气。祝您面试顺利。”对方挂断了电话。

  “怎么了?签证有消息了?”周凛月立刻凑过来,紧张地问。

  “嗯。”陈星灼将手机递给她看通话记录,“三天后上午10点,大使馆面试。”

  “太好了!”周凛月瞬间精神一振,长途跋涉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那我们干脆不回家了,反正也要在这边飞..”她立刻拿出自己的平板,开始查询飞首都的航班。

  陈星灼当然一点问题都没有,所有的资料都在她空间里的架子上。空间已经被她整理好了,现在300个架子10个都没有放满,大部分还是凛月在日本挑的小零食,水产海鲜都好好的在泡沫盒和箱子里,堆在一边的角落。陈星灼拿出一箱看过,跟在北海道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还是刚刚急速冷冻过的状态。等她们这趟回来,厨师到位,就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到仓库的冷库里了。

  陈星灼靠回椅背,闭着眼睛。又仔细看了下仓库了成百上千亿的人民币和美金,还有成山一样的黄金和他国货币。以前她和凛月真的很财迷了…一块金子连袋方便面都换不了,她俩却捡的孜孜不倦,还好有空间,不然带着都嫌累赘。

  ----------------------------------------------------------------------------------------------------

  要在宾馆待到明天下午,明天下午的飞机她们要飞首都,签证面试定在第二天上午十点,提前一天抵达是必要的缓冲。

  在宾馆里订好机票,陈星灼又埋首于电脑前,屏幕上闪烁着关于托卡马克装置、磁约束等离子体、以及小型化核聚变能源核心的最新论文摘要和模糊的工程示意图。她的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记录着关键参数、潜在供应商(即使信息极其有限且真伪难辨)以及可能的技术壁垒。冰冷的蓝光映在她专注的侧脸上,眉头微蹙,仿佛要将那超越时代的能源核心从虚幻的图纸中拽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