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呈安来了。
进了殿先请安,被叫起后朝着宁安走去:“皇姐,今日怎么先走了?”
语气里还有几分抱怨。
宁安嘀嘀咕咕解释几句,呈安也是个没脾气,经常被宁安三言两语就哄好了。
这不脸上又露出了笑:“皇祖父说明日开始我要去太和宫待两个时辰,皇姐若是觉得无聊……”
“这事儿皇祖父说了,我会跟着飞雁姑姑练武!”宁安拍了拍胸脯,满心都是对飞檐走壁的憧憬向往。
呈安一听练武,立即看向了锦初:“皇祖母,孙儿也想学。”
锦初看着姐弟两个形影不离,别说打架了,就是争吵也极少,和小时候的乐晏朝曦截然不同。
呈安更粘宁安。
不等锦初开口,宁安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学武可是很辛苦的,起早摸黑,身上时不时还要受伤。”
可呈安比较执着,一心一意要学,鼓起腮帮子:“我不怕苦。”
这次任凭宁安怎么哄,呈安就是不松口,最后还是锦初劝道:“若是想学,明日可以先试试。”
呈安闻言立马就朝着锦初咧嘴笑:“多谢皇祖母。”
私底下锦初有些好奇地拉着呈安问起为何要学武,结果呈安道:“我若不学武,日后追不上皇姐了。”
这是什么奇怪理由?
只当两个孩子玩笑,也不是什么的事,锦初便纵容了两人学。
乖巧地在慈宁宫用过午膳后。
两人就在偏殿午睡,日日都是如此,到了下午再去学堂,规规矩矩地给她请安告辞。
人一走,飞霜笑着说:“奴婢还未见过感情这么好的姐弟,长公主有些脾气,小太子全都听长公主的。”
“许是孩子太小离了娘,多有不舍,还不习惯。”锦初越想越心疼,恨不得将两个孩子当成眼珠子疼。
呈安太懂事没什么安全感,宁安则是个没心没肺的,好在聪明机灵,一点就透。
“太后,还有一事。”飞霜小声道:“今日除了义安伯老夫人求见外,还有个方老夫人求见,只是那时长公主和小太子都在,奴婢便擅自做主压下来了。”
锦初倒是没生气,想了半天:“这一晃也有好些年不见了,哀家记得方小将军这次也跟着朝曦去了战场,方家还有一儿一女。”
飞霜点点头:“就是这个方家。”
不明所以,锦初手头没什么要紧的事便召见了方老夫人。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方老夫人手握着拐杖进殿,弯腰磕头请安:“臣妇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方老夫人请起,赐座。”锦初道。
飞霜将人扶起。
方老夫人诚惶诚恐:“谢太后。”
坐下后,锦初道:“哀家记得方老夫人的腿脚不适,今日怎么亲自入宫了?”
方老夫人欲言又止,面露难色。
锦初也没着急问,神色淡然地喝茶。
纠结了片刻后方老夫人对着锦初说:“今日臣妇厚着脸皮来,确实是有一桩事想打听,臣妇想问问皇上,可有回来的动向?”
这话问得锦初一头雾水。
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便回:“哀家记得方小将军和皇上分开也没多久,为何会突然这么问?”
方老夫人见状从椅子上滑落跪在地上,朝着锦初道:“太后,有些话臣妇不该提,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提,哪怕是太后娘娘要治罪臣妇。”
听话音,锦初并未叫起,仍是耐着性子等着。
“臣妇有个孙女一手养大,十年前被太后册封郡主,和皇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块长大。”
当方老夫人还没说完,飞霜提醒:“太后,奴婢记得此事,但郡主已经嫁人了……”
“不不不,已经和离了。”方老夫人摆摆手解释:“当年的事一时半会说不清,臣妇是舍不得看着孙女日复一日地熬下去,臣妇一把老骨头,舍不得呀,今日还是臣妇背着她出来的。”
方老夫人说到激动时,情绪快要控制不住了,不停地朝着锦初磕头:“哪怕是娘娘说几句话劝劝,要她死心了也成。”
锦初看着方老夫人额间的红痕,皱了皱眉。
其实她也想起了十年前。
当初她也很好奇,朝曦明明说过想要求娶方姑娘,去了一趟青云台,后来突然就放弃了。
问什么也不肯说。
加上方姑娘出嫁了,这事儿锦初就抛之脑后了,毕竟再问下去,就是对两人的名誉有损。
没想到十年之后还有这么一档子事。
一时间锦初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方老夫人,先起来吧,你方家世代忠良,当年也没少出力,此事过于突然,哀家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劝你。皇上虽然是哀家生养,但哀家不会逼迫他,况且太子和长公主都有了。”
明眼人都知道融入不进来了。
锦初不明白方姑娘为何纠结了这么多年。
但看在方老夫人今日入宫求情的份上,锦初想了想:“过几日哀家举办一个赏花宴,会给方家帖子。”
闻言方老夫人磕头谢恩:“臣妇多谢太后。”
锦初让人扶着方老夫人回去。
身后飞霜道:“方郡主嫁的就是裴誉,不知为何要和离,但终归是和离了。方老夫人今日入宫确实是有些唐突了。且不说和离不和离,皇上十年之间从未提过方郡主一个字,连京城都不回了,难道还不能表明态度?”
一语惊醒梦中人,锦初忽然看向了飞霜:“哀家始终没想明白,朝曦为何离宫不回,今日见了方老夫人后大概能猜到一些。”
说到这锦初面上浮起几分怒气,现在她也很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进了殿先请安,被叫起后朝着宁安走去:“皇姐,今日怎么先走了?”
语气里还有几分抱怨。
宁安嘀嘀咕咕解释几句,呈安也是个没脾气,经常被宁安三言两语就哄好了。
这不脸上又露出了笑:“皇祖父说明日开始我要去太和宫待两个时辰,皇姐若是觉得无聊……”
“这事儿皇祖父说了,我会跟着飞雁姑姑练武!”宁安拍了拍胸脯,满心都是对飞檐走壁的憧憬向往。
呈安一听练武,立即看向了锦初:“皇祖母,孙儿也想学。”
锦初看着姐弟两个形影不离,别说打架了,就是争吵也极少,和小时候的乐晏朝曦截然不同。
呈安更粘宁安。
不等锦初开口,宁安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学武可是很辛苦的,起早摸黑,身上时不时还要受伤。”
可呈安比较执着,一心一意要学,鼓起腮帮子:“我不怕苦。”
这次任凭宁安怎么哄,呈安就是不松口,最后还是锦初劝道:“若是想学,明日可以先试试。”
呈安闻言立马就朝着锦初咧嘴笑:“多谢皇祖母。”
私底下锦初有些好奇地拉着呈安问起为何要学武,结果呈安道:“我若不学武,日后追不上皇姐了。”
这是什么奇怪理由?
只当两个孩子玩笑,也不是什么的事,锦初便纵容了两人学。
乖巧地在慈宁宫用过午膳后。
两人就在偏殿午睡,日日都是如此,到了下午再去学堂,规规矩矩地给她请安告辞。
人一走,飞霜笑着说:“奴婢还未见过感情这么好的姐弟,长公主有些脾气,小太子全都听长公主的。”
“许是孩子太小离了娘,多有不舍,还不习惯。”锦初越想越心疼,恨不得将两个孩子当成眼珠子疼。
呈安太懂事没什么安全感,宁安则是个没心没肺的,好在聪明机灵,一点就透。
“太后,还有一事。”飞霜小声道:“今日除了义安伯老夫人求见外,还有个方老夫人求见,只是那时长公主和小太子都在,奴婢便擅自做主压下来了。”
锦初倒是没生气,想了半天:“这一晃也有好些年不见了,哀家记得方小将军这次也跟着朝曦去了战场,方家还有一儿一女。”
飞霜点点头:“就是这个方家。”
不明所以,锦初手头没什么要紧的事便召见了方老夫人。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方老夫人手握着拐杖进殿,弯腰磕头请安:“臣妇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方老夫人请起,赐座。”锦初道。
飞霜将人扶起。
方老夫人诚惶诚恐:“谢太后。”
坐下后,锦初道:“哀家记得方老夫人的腿脚不适,今日怎么亲自入宫了?”
方老夫人欲言又止,面露难色。
锦初也没着急问,神色淡然地喝茶。
纠结了片刻后方老夫人对着锦初说:“今日臣妇厚着脸皮来,确实是有一桩事想打听,臣妇想问问皇上,可有回来的动向?”
这话问得锦初一头雾水。
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便回:“哀家记得方小将军和皇上分开也没多久,为何会突然这么问?”
方老夫人见状从椅子上滑落跪在地上,朝着锦初道:“太后,有些话臣妇不该提,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提,哪怕是太后娘娘要治罪臣妇。”
听话音,锦初并未叫起,仍是耐着性子等着。
“臣妇有个孙女一手养大,十年前被太后册封郡主,和皇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块长大。”
当方老夫人还没说完,飞霜提醒:“太后,奴婢记得此事,但郡主已经嫁人了……”
“不不不,已经和离了。”方老夫人摆摆手解释:“当年的事一时半会说不清,臣妇是舍不得看着孙女日复一日地熬下去,臣妇一把老骨头,舍不得呀,今日还是臣妇背着她出来的。”
方老夫人说到激动时,情绪快要控制不住了,不停地朝着锦初磕头:“哪怕是娘娘说几句话劝劝,要她死心了也成。”
锦初看着方老夫人额间的红痕,皱了皱眉。
其实她也想起了十年前。
当初她也很好奇,朝曦明明说过想要求娶方姑娘,去了一趟青云台,后来突然就放弃了。
问什么也不肯说。
加上方姑娘出嫁了,这事儿锦初就抛之脑后了,毕竟再问下去,就是对两人的名誉有损。
没想到十年之后还有这么一档子事。
一时间锦初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方老夫人,先起来吧,你方家世代忠良,当年也没少出力,此事过于突然,哀家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劝你。皇上虽然是哀家生养,但哀家不会逼迫他,况且太子和长公主都有了。”
明眼人都知道融入不进来了。
锦初不明白方姑娘为何纠结了这么多年。
但看在方老夫人今日入宫求情的份上,锦初想了想:“过几日哀家举办一个赏花宴,会给方家帖子。”
闻言方老夫人磕头谢恩:“臣妇多谢太后。”
锦初让人扶着方老夫人回去。
身后飞霜道:“方郡主嫁的就是裴誉,不知为何要和离,但终归是和离了。方老夫人今日入宫确实是有些唐突了。且不说和离不和离,皇上十年之间从未提过方郡主一个字,连京城都不回了,难道还不能表明态度?”
一语惊醒梦中人,锦初忽然看向了飞霜:“哀家始终没想明白,朝曦为何离宫不回,今日见了方老夫人后大概能猜到一些。”
说到这锦初面上浮起几分怒气,现在她也很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