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官军来临-《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唐府大厅。

  陈阳坐在主位,下方是李大牛、赵二虎、赵温、李陵、唐默、唐辉、马光玉、刘福贵,文书彦等核心班底。

  唐伯雍和唐婉也在一旁。

  “钱,我们暂时不缺了。人,也有了千数。但这远远不够。”

  他目光扫过众人:“朝廷糜烂,流寇四起,关外建奴虎视眈眈。”

  “偏安一隅,终非长久之计。”

  “我们这点人马,在真正的大军面前,不堪一击。”

  众人神色一凛,刚刚因巨大收获而产生的些许松懈瞬间消失。

  “大人所言极是。”赵温抱拳,他经历过边军大战,深知厉害,“须得尽快练兵,积草囤粮,方能在这乱世立足。”

  “不错。”陈阳点头,“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有三。”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其一,精兵。汰弱留强,将这千余人操练成真正的精锐。”

  “以黑山寨缴获的铁料为基础,全力打造、修复盔甲兵器,优先装备老兵和悍卒。”

  “练兵之事,由赵温、李陵总责,参照边军操典,但更要严格!”

  “得令!”

  赵温、李陵等人轰然应诺,眼神炽热。

  “其二,富民。唐家庄是我们的根基,不能只靠缴获。”

  “要兴修水利,鼓励垦荒,推广……”

  “我到时候,带来高产种子。”

  “庄内各类工匠,都要组织起来,统一管理,提高效率。”

  “此事,岳父大人多费心。”

  唐伯雍抚须点头:“贤婿放心,庄内事务,老夫定当竭力。”

  他如今对这位女婿已是百分百信服。

  “其三,扩源。镜子生意要继续做,但偏关城乃至太原,市场有限。”

  “我们需要更稳定、更庞大的财源。”

  “我手中还有各种奇物,可择机推出。”

  “同时,要组建商队,打通与南方的贸易线路,收购粮食、生铁等战略物资。”

  陈阳沉吟片刻,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然后缓缓开口:“既然大方向已定,那便要细分职责,各司其职。”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地说:“婉儿,往后所有账务以及金银财宝的管理,全权交由你负责。”

  唐婉闻言,轻轻颔首:“夫君放心,妾身定当谨慎处置。”

  陈阳又转向唐健等人:“唐健、唐辉,还有刘富贵,你们三人要共同负责物资储备、调配以及对外贸易事务,务必确保粮草充足,兵器精良。”

  三人齐声应道:“是!”

  接着,陈阳的目光落在唐默身上:“唐默,情报侦察一事便交给你了,赵二虎作为你的副手,两人要密切配合。”

  唐默拱手道:“大人信任,属下必不负重托。”

  最后,陈阳看向李大牛和马光玉:“大牛、光玉,黑山寨地势险要,乃是我们的重要据点,你二人要严加守备,不容有失。”

  两人应道:”遵命!“

  就在这时,厅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乡勇队长匆匆入内,单膝跪地:“禀报东家、庄主!庄外来了几名官军信使,自称是偏关城参将齐广麾下,要求面见主事之人!”

  官军?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顿时紧张起来。

  他们刚刚剿灭黑山寨,缴获无数,兵力骤增,官府此时前来,是福是祸?

  陈阳心中也是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请他们进来。”

  片刻后,三名穿着明军号衣的兵士被引了进来,为首的是个面色倨傲的把总。

  他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在穿着明显与常人不同的陈阳身上停留片刻,扬了扬手中的文书,高声道:“哪位是唐庄主?奉偏关参将齐大人令,前来问话!”

  唐伯雍起身拱手:“老朽便是,不知齐大人有何吩咐?”

  那把总冷哼一声,目光却瞥向陈阳:“听说你们唐家庄前几日剿灭马匪,动用了大批甲胄?”

  “可有此事?”

  “朝廷律法,私藏甲胄等同谋逆!尔等可知罪!”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李大牛、赵二虎等人手下意识按住了刀柄,眼神不善地盯着信使。

  空气仿佛凝固,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那把总被这杀气一冲,倨傲之色稍减,但仍强撑着场面。

  陈阳缓缓站起身,走到把总面前,他身材高大,加之穿越后养出的气度,竟让那把总感到一股压迫感。

  “这位军爷,”陈阳开口,声音平稳,“黑山马匪围攻唐家庄,数千贼众欲行屠庄之举。”

  “唐家庄上下为求自保,不得已动用缴获之贼赃武装乡勇,幸赖乡勇用命,方保全庄老小,并击溃贼寇,顺势捣毁其巢穴。”

  “此事,乃保境安民之功,何来‘私斗’之说?”

  “至于甲胄……皆为缴获,登记在册,正准备上报官府,充作军资。”

  他一番话滴水不漏,既点明了事情的正当性,保境安民。

  又模糊了甲胄的真正来源,还暗示了己方的实力,击溃数千贼寇。

  那把总显然没料到陈阳如此应对,一时语塞。

  他接到的命令是来试探和施压,若能吓唬住,捞些好处自然最好。

  陈阳不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对身后道:“二虎,取五百两银子来,给几位军爷路上买酒喝,辛苦跑这一趟。”

  二虎应声而去,很快端来一大盘的银锭。

  看到银子,那把总脸色顿时缓和不少,语气也客气了些:“这个……既然是为保境安民,倒情有可原。不过,甲胄之事,终究敏感。”

  “参将大人的意思,是请贵庄主事之人,前往偏关城一趟,当面陈清情由。”

  “另外,剿匪所得,按律也需上缴部分,充作军饷。”

  要人去城里,还要上缴缴获?

  赵二虎眉头紧皱,低声道:“东家,怕是鸿门宴……”

  陈阳心中冷笑,这守备显然是听到了风声,想来分一杯羹,甚至可能存了吞并的心思。

  但他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参将大人有令,自当遵从。只是……庄内新遭大难,百废待兴,缴获也多为破损之物,正在清点修缮。这样,清点后,我亲自前往偏关城拜见参将大人,陈明情况。至于上缴……定不会让参将大人失望。”

  他这话留了余地,既答应去,又强调了困难,暗示“上缴”的数额可以谈。

  那把总见陈阳服软,又得了银子,目的也算达到了一半,便不再逼迫,收了银子,留下公文,带着人告辞离去。

  信使一走,厅内顿时炸开了锅。

  送走了偏关参将的信使,厅内气氛凝重。

  那信使虽得了银子,暂时敷衍过去,但“私藏甲胄”的指控和之后的偏关城之行,凶吉难料。

  唐伯雍捻着胡须,沉吟片刻。

  他摆手示意众人稍安,缓缓开口道:“贤婿,此事未必没有转圜之地。我虽与那偏关参将齐广没什么交集,但与岢岚兵备道副使陈奇瑜相熟。”

  “陈奇瑜?”这个名字让陈阳心中一动。他在后世的历史知识中,对此人颇有印象。陈奇瑜,山西保德州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文武双全,在明末官场中以刚直和知兵着称。按时间推算,此人将在崇祯五年任延绥巡抚,后更升任五省总督,主持围剿流寇,其最着名一役便是车厢峡困住李自成,却因轻信假降而功败垂成。此刻,他正是分管山西部分军务的岢岚兵备道副使,位高权重,正是能压制偏关守备的直系上官。

  “岳父大人认识陈副使?”陈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无疑是绝处逢生的一线曙光。

  “当年我在京中为官时,与陈玉铉(陈奇瑜字)有过数面之缘。”唐伯雍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追忆之色,“此人刚正不阿,颇有风骨,曾因直言弹劾魏忠贤阉党而名震朝野。虽说后来仕途因此坎坷,但在军中威信甚高。我自当修书一封给他,详述贤婿你率众保境安民、剿灭黑山巨寇之功绩。以陈副使的为人与识见,定能明辨是非,不会坐视偏关参将胡作非为。”

  陈阳闻言,心中大定。

  若能搭上陈奇瑜这条线,不仅眼前危机可解,日后在官面上也多了一座靠山。

  他立刻起身,对唐伯雍郑重一揖:“如此,全仗岳父大人周旋!”

  陈阳向唐伯雍仔细询问了书信往来的时间,经过计算,书信送达岢岚兵备道再到陈奇瑜回复,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十天光景,若是要将剿匪之功上报朝廷请功,恐怕要一个多月才能有确切回音。

  于是和众人说自己,要回南洋一趟,时间会比较长。

  陈阳将剩余的镜子,白糖等物品,交给唐婉去贩卖。

  陈阳通过唐伯雍,将白银三十五万两换成了三万五千两黄金,结合之前的黄金一万三千两。

  陈阳一共有了四万八千两的黄金,加上十五箱珠宝玉石,陈阳穿越回到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