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寒潭深水,冷彻心扉-《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二楼包房内。

  听到楼下传来的如潮好评,长孙涣脸上,不禁露出酣畅得意的笑容。

  遥遥举杯向四方示意,享受着众人的追捧。

  “看来这第二环节的魁首,非长孙兄莫属了!”身旁一友人恭维道。

  “呵呵,这都多亏了卢兄的佳作,涣在此谢过了!”长孙涣连谢道。

  等到赞誉声稍歇,巧云继续宣读后续诗作。

  但在长孙涣这首高质量的《七夕辞》之后,剩下的作品愈发显得黯淡无光,甚至有些索然无味。

  巧云将最后一首平庸之作诵读完毕,楼内响起几声有气无力的附和。

  很快归于沉寂。

  许多人心中已然认定,本环节的魁首,非长孙涣那首《七夕辞》莫属了。

  虽然不及《雨霖铃》那般惊艳绝世,但在此环节已属拔尖,无可争议。

  然而,更多的宾客,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为何……为何没有陇西李白之作?”

  “陇西李白呢?他此环节弃权了吗?”

  “莫非方才一首《雨霖铃·寒蝉凄切》耗尽了才思,江郎才尽了?”

  “可惜,可惜啊!若能再见一首《雨霖铃》般的绝唱,今晚便圆满矣!”

  “能写出那等传世之作,竟也会才尽?莫非是天妒英才乎?”

  议论声中充满了惋惜,失望和难以置信。

  巧云站在台上,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她心里也暗自叹息,看来那位惊才绝艳的李白,怕是真的无力续作了。

  她清了清嗓子,环视全场,正准备开口总结,宣布进入公开评选阶段。

  “等等!”

  二楼包间。

  帘子被掀开一角,秋香笑吟吟走了出来。

  她步履从容,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径直走向一楼的中央舞台。

  来到台前,秋香先是朝四方宾客款款一礼,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

  “诸位贵人、公子,实在抱歉,我家官人方才思如泉涌,一时写了两首!”

  “斟酌取舍间,浪费了些许时间,交得晚了,还望公子、贵人们勿怪!”

  两首?

  这话犹如平地惊雷,所有人一下子瞪大眼睛,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

  不是才尽!

  不是弃权!

  而是……而是一口气写了两首?以至于需要时间斟酌,故而才交晚了?

  原本有些失望的宾客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倦意全无,精神抖擞。

  李白……终于出手了!

  而且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直接两首!

  巧云也被惊了一下,但她反应极快,连忙接过那两张宣纸,激动道:

  “无妨!”

  “李公子才思敏捷,能得两首佳作,是我等之幸!奴婢这便诵来!”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伸长脖子,竖起耳朵,盯着巧云手中那两张薄薄的纸,满是期待。

  陇西李白的第一首《雨霖铃》已是那般惊艳,接下来的两首呢?

  好期待啊!

  巧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用微微发颤的嗓音,读出了第一首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四句诗,二十八个字。

  字字清丽,句句如画。

  随着诗句一字字吐出,原本有些许喧嚣的凝香苑,陷入了一种静谧之中。

  没有立刻的喝彩,也没有嘈杂的议论。

  所有的宾客,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勋贵富商,都细细咀嚼着这首诗。

  他们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勾勒出一幅画:

  深秋之夜,烛光映照着华美冰冷的画屏。

  一个孤独的宫女,执着轻罗小扇,无聊地扑打着飞舞的流萤。

  皇宫的石阶浸在如水凉夜之中,她孤身一人,静静看着牵牛星与织女星。

  这画面太美,美得凄清;这意境太静,静得令人心头发冷。

  众人咀嚼着短短的二十八字,越品味,越心惊!越回味,越震撼!

  这哪是七夕之作?

  分明是一首深沉蕴藉,怨而不怒的宫怨诗巅峰之作!

  良久。

  死寂般的静谧,被一声惊叹打破,仿佛石子投入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绝了!真乃绝了!此诗非为牛女作也,实乃为深宫怨女作也!”

  “牵牛织女,虽一年一会,终有期可待!而诗中这秦宫人,望幸不至,至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乎?!”

  “‘卧看牵牛织女星’,隐然说一生不蒙幸,愿如牛女一夕之会,亦不可得!此怨何其深也!”

  “然通篇却无一句直诉怨愤,真真是怨而不怒,深得风人之旨!真风人之诗也!”

  “先生高见!”

  “词面浓丽,银烛、画屏、轻罗小扇,何等华美!然其意却凄婉入骨!”

  “冷、凉、卧看,字字皆含无限幽寂!高明!实在是高明!李白神人也!”

  “实在是妙哉!诗之断句极佳,意在言外!其幽怨之情何需明言?”

  ‘卧看’二字,便已道尽万千孤寂与无奈,一切尽在不言中矣!”

  “正是此理!诗中不着一怨字,不言一孤字,然言外含情无限!这孤寂,这哀怨,这无望的期盼,皆由读者自行体悟,余韵无穷!此乃最高境界!”

  “此诗分明是层层布景,勾勒出一幅绝佳的着色人物画!神乎其技!”

  凝香苑彻底沸腾了!

  所有的失望!

  所有的质疑!

  在这一刻被这首《秋夕》冲击得粉碎!

  取而代之的是极致的震撼,狂热的推崇,发自内心的惊叹与欣赏。

  这首诗,其艺术造诣、其情感深度、其含蓄蕴藉的风格,再次颠覆了他们对“七夕”题材的认知!

  与长孙涣那首工整雅致的《七夕辞》相比,高下立判,简直是云泥之别。

  长孙涣脸色难看,得意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咬牙切齿,心里暗暗恼火。

  珠帘之后,苏妙卿豁然站起,咀嚼着字字含怨的诗句,娇躯微颤。

  “银烛秋光冷画屏……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词!这意境!再次击中了苏妙卿的心扉。

  短暂的沸腾过后,所有宾客的目光,反而变得更加灼热,饱含期待。

  第一首《秋夕》已是如此惊艳,将宫怨之情写到极致,如寒潭深水,冷彻心扉!

  那第二首呢?!

  被李白公子放在后面压轴的第二首,又会是何等石破天惊的绝世篇章?!

  “快!快读第二首!”

  有性急的宾客再也按捺不住,扯着嗓子激动地催促道,嗓子都破音了。

  “对!快读!吾等已迫不及待矣!”

  “巧云姑娘,莫要再吊人胃口了!”

  台下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穹顶都要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