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传授造纸术&火车技艺!-《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册封典礼结束。

  李恪正式入主东宫。

  这座象征大唐储君地位,紧邻太极宫的庞大建筑群,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按照规制。

  萧文心、苏妙卿等一众妻妾家眷,也搬离秦王府,迁入了东宫居住。

  初入东宫,妻妾们都颇为兴奋和新奇。

  东宫的殿宇更为宏伟,园林更加精巧,陈设也远比秦王府奢华。

  一连几日,她们都在各处宫殿楼阁间流连。

  然而,这股新鲜劲儿并没有持续太久。

  时值盛夏,今年的长安格外的酷热难当。

  不过几日。

  住惯了终南山清凉的妻妾们叫苦不迭,嚷嚷着要返回太和宫居住。

  李恪对闷热,倒不是特别在意,修为到了他这地步,早已寒暑不侵。

  但看着花容月貌的妻妾们被热得蔫头耷脑,他自然也不会让她们硬撑着。

  “好了好了,既然住不惯,那便回去住!”李恪从善如流,无不应允。

  当即施展手段,弄出一具化影分身,负责留守东宫,处理一应日常事务。

  李恪本尊自己,带着妻妾家眷,离开了长安城,返回太和宫别苑。

  接下来的日子,倒是出乎意料的平静。

  或许是被李恪迅如雷霆的血腥屠杀震慑住了。

  原本上蹿下跳的世家门阀,及其代言人们,仿佛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锯嘴的葫芦,变得静悄悄的。

  朝堂上,更是再无人敢公然质疑或反对太子。

  这种诡异的安静,反倒省了李恪很多麻烦。

  时间悄然流逝。

  转眼到了七月初。

  这一日,高瑾兴冲冲地前来东宫禀报:

  “殿下,您之前吩咐奴婢找寻的匠人,奴婢已经找来了!”

  “都是京畿一带手艺最好、经验最老的造纸匠,身家清白,人也可靠!”

  李恪(分身)闪过一丝满意,这是他计划中的一环,关乎打破知识垄断。

  “很好,带他们去偏殿等候!”李恪吩咐道。

  “是!”

  不多时。

  在太和宫偏殿内,李恪见到了那几十名匠人。

  “今日召尔等前来,是有一项新式造纸技艺,要传授于尔等。”

  李恪没有过多废话,命人抬上准备好的原料和工具,然后亲自讲解并示范“石灰蒸煮竹纸术”。

  “……以此法,用竹替代麻、藤,原料易得,成本大降,并以石灰蒸煮!”

  “能极大缩短沤制时间,且造出的纸张更洁白、坚韧,吸墨性更佳……”

  李恪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工艺原理,拆解成匠人们能够理解的步骤。

  匠人们起初还战战兢兢,但听到这闻所未闻的奇妙技法,眼睛都亮了。

  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惊叹。

  ……

  花了整整一天,李恪总算将石灰蒸煮竹纸术,都给那群匠人讲透了。

  眼见着日头西斜,殿外已是黄昏暮色。

  李恪环视众人,最后肃然叮嘱道:“工艺你们已掌握,回去后用心操持。”

  “尔等工钱,一律按最高标准的三倍发放!”

  匠人们闻言,脸上顿时露出狂喜之色,三倍工钱!这可是天大的恩赏!

  但李恪话锋一转:“不过,孤有言在先,此法乃我大唐机密,尔等务必严守,绝不可对外泄露半分!”

  “若有谁管不住嘴,或是被外人利诱……到时可别孤……不讲情面!”

  所有匠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连忙纷纷跪地,指天发誓:

  “殿下放心!”

  “小的们就是烂在肚子里,也绝不吐露半个字!”

  “谁要是敢泄密,天打五雷轰!”

  “殿下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岂能做那猪狗不如之事!”

  看着战战兢兢,又感恩戴德的匠人们,李恪微微颔首:“都退下吧!”

  匠人们这才如蒙大赦,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欢天喜地地退出了太和宫。

  ……

  两日后。

  太极宫。

  李恪(分身)应召入宫,在甘露殿见了李世民。

  “恪儿,你前几日提及的‘火车’一事,朕已着人办妥了。”

  李世民开门见山:“朕从将作监及各州府匠作大匠中,遴选了一批技艺顶尖、忠心可靠的匠人!”

  “共计一百零八人,现已齐聚将作监衙门。”

  “你看,何时方便将火车技艺传授下去?”

  李世民效率如此之高,显然对此事极为重视。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那“无马无牛,自行奔驰,力抵万钧”的火车究,竟是何等模样?

  李恪对此自是乐见其成,点头应道:“父皇安排便是,儿臣随时可以!”

  “那便现在去吧!”

  李世民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当即起身,与李恪一同移驾将作监。

  将作监。

  最大的工坊内,一百余名匠人早已恭敬等候。

  他们知道陛下与太子殿下有极其重要的技艺相授,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但没有人表示怀疑!

  怀疑?

  开玩笑!

  现在整个长安匠人圈,谁不知太子殿下的格物之术,乃点石成金之法?

  不说价值连城的玻璃,及炼钢技术,单是他们这些人,平时谁不用肥皂?

  而那些受到太子殿下提拔,而从事玻璃、肥皂的匠人,哪个不是飞黄腾达?

  所以在长安匠人圈,无不渴望得到太子的点拨。

  如今终于有机会,哪个匠人不激动、期待?

  “陛下驾到!”

  “太子殿下到!”

  一百余名匠人们闻言,纷纷跪拜行礼。

  “都平身吧!”

  匠人们纷纷起身。

  李恪没有过多寒暄,取出了准备好的玉简。

  不多不少。

  一共一百枚。

  玉简通体温润,一看便知不是凡物。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注视下,李恪一挥手,将这些玉简送到匠人们面前。

  “将此物贴于额前,凝神静气,即可查看!”

  匠人们将信将疑,拿起玉简,贴到额头……

  霎时间!

  大量关于“火车”的信息,涌入他们脑海。

  从蒸汽机的基本原理、锅炉构造、气缸活塞运动。

  到铁轨的铺设标准、枕木要求,乃至火车头的整体设计图纸、各部件的尺寸公差、所需的特种钢材……

  尽数涌入脑海!

  “呃……”

  “这是?”

  匠人们先是一怔,随即脸上纷纷露出极度震撼,难以置信的神色。

  那些闻所未闻的机械结构、精妙绝伦的能量转换原理、庞大复杂的系统……

  如同画卷般展开,烙印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这简直是神迹!

  短暂的寂静后。

  工坊内爆发出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赞叹。

  “妙啊!原来……原来力还可以这样用!蒸汽……竟有如此伟力!”

  “我的天!这锅炉的设计,巧夺天工!”

  “铁轨……以此法铺设,承载万钧之物奔驰如飞,竟真有可能!”

  “殿下真乃神人也!”

  “此等造物思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匠人们激动得浑身发抖,如痴如醉地消化着脑海中那些颠覆性的知识。

  看向李恪的目光,充满了近乎狂热的崇拜。

  【叮!人前显圣成功!引发海啸级震撼!强烈震撼百余名匠人!显圣值 !】

  李恪平静看着他们:“技艺已授予尔等,望尔等潜心钻研,通力协作,尽早将‘火车’化为现实!”

  “让我大唐百姓,早日受其便利,让我大唐国力,因此而腾飞!”

  匠人们闻言,齐刷刷跪倒一片,声音颤抖:

  “请陛下、太子殿下放心!”

  “我等必竭尽所能,定要让这‘神车’在我大唐的土地上奔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