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俺老程也作诗!-《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一位翰林学士起身吟道:“臣赋诗一首!”

  “禁漏莲花静,

  宫灯玳瑁繁。

  星河低御苑,

  月华满金尊。

  歌管春声细,

  楼台夜色温。

  宸游多乐事,

  共沐圣明恩。”

  此诗工稳典雅,颇有台阁气息,引得不少赞誉。

  就在气氛愈发热烈之时,一个洪亮如钟,格格不入的声音猛地炸响:

  “俺老程也来一首!”

  嗯?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卢国公程咬金站起身,蒲扇般的大手,还油腻腻地抓着半只羊腿。

  看到他出列,御座上的李世民明显愣了一下,端着酒杯的手都顿住了。

  随即忍不住以袖掩面,肩膀微微耸动,哑然失笑。

  其他人也不禁莞尔。

  尉迟敬德拍着大腿狂笑起来,声若洪钟:

  “哇哈哈哈!程胖子!你他娘的连字都认不全,平日里看个军报都得让书记官念给你听,还作诗?”

  “别逗了!”

  “快坐下啃你的羊腿吧,别丢人现眼啦!”

  秦琼也是忍俊不禁,无奈摇头笑道:“知节,莫要胡闹,此乃文雅之事!”

  “就是!程老妖,你认得自家名字咋写不?”

  张公瑾哈哈道:“别一会儿把‘元宵’吟成‘元霄’,那乐子可就大喽!”

  其他将领也跟着起哄,爆发出一阵哄笑声。

  后宫妃嫔、公主们也纷纷掩面轻笑,忍俊不禁。

  程咬金被众人笑得黑脸涨红,一把将羊腿扔回盘中,牛眼一瞪,喝道:

  “放你娘的屁!”

  “尉迟黑子,秦二哥!你们少瞧不起人!”

  “俺老程是大老粗,但也是有感而发!”

  “咱这肚子里有东西,它就得往外倒!”

  “咋地?只许他们这些酸秀才……哦不,只许文官老爷们吟风弄月!”

  “就不许俺这为国流过血、立过功的老杀才,也说说心里话?”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声音拔高八度:

  “再说了,谁规定作诗就一定得认得全字?”

  “俺老程心里有江山,有眼前这太平盛世!这比认得几个破字金贵多了!”

  说罢,他也不管众人惊愕的目光,深吸一口气,用他那独有的粗豪嗓音,竟真的朗声吟诵起来:

  “昔年马上度元宵,

  雪卷旌旗映战刀。

  今夕长安灯似海,

  方知盛世胜龙韬。

  醉里犹闻边塞鼓,

  醒来但见玉宸高。

  男儿愿守升平世,

  再赋新诗换征袍!”

  诗毕,全场竟出现了一刹那的寂静!

  这诗,辞藻绝不华丽,甚至可以说粗粝。

  带着一股子扑面而来的烽烟气和汗血味。

  然而,却将边关将士浴血奋战的艰苦,与今日长安繁华盛世的来之不易,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雪卷旌旗映战刀的苍凉,醉里犹闻边塞鼓的刻骨铭心,以及最后男儿愿守升平世的赤胆忠心。

  交织成一股豪迈悲壮、气冲霄汉的独特气概!

  这绝非无病呻吟的应制之作,而是一个老兵发自肺腑的呐喊与誓言!

  短暂的寂静后,李世民率先击节赞叹:

  “好!好一个‘昔年马上度元宵’!好一个‘男儿愿守升平世’!”

  “知节此诗,情真意切,气魄雄浑,道尽了我大唐将士的忠勇与心声!”

  “当浮一大白!”

  说着,李世民竟真的举杯,对着程知节遥遥相邀,旋即一饮而尽。

  房玄龄也微微颔首:“卢国公此诗,虽不拘格律,然立意高远,情感真挚,尤以对比手法,道出太平之珍贵,实属难得。”

  得到皇帝和宰相的夸赞,程咬金更是得意得,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他环顾四周,尤其冲着刚才嘲笑他的尉迟恭等人,挺着胸膛,鼻孔朝天:

  “咋样?尉迟黑子,秦二哥!瞧见没?陛下和房相都夸俺老程作得好!”

  “这就叫……叫啥来着?对!真情流露!”

  “俺老程肚子里,也是有墨水的!哇哈哈!”

  看着他这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尉迟恭气得牙痒痒,酸溜溜地低声啐道:

  “呸!瞧把你给能的!装什么大尾巴狼?这诗……这诗真是你做的?”

  “俺咋不信呢!指不定是从哪个落魄文人那儿听来,今日拿来充场面的!”

  程咬金一听,丝毫不慌,反而把眼睛瞪得更大,理直气壮地反驳道:

  “尉迟黑子!少他娘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你管这诗是不是俺老程憋出来的?今日既然有俺老程吟出来,那就是俺老程的诗!”

  他得意洋洋环视全场,尤其是扫过那些文臣群体,声音带着几分挑衅:

  “再说了,你问问这满殿的朱紫公卿!”

  “有一个算一个!”

  “有几个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今日所吟之诗,句句都是他自己苦思冥想、绝无借鉴、纯属己出?嗯?”

  老程这一记地图炮,可谓杀伤力巨大!

  许多还在捻须微笑的文官,笑容瞬间僵在脸上,面露尴尬之色。

  诗词唱和,借鉴化用乃是常事,真要较真起来,谁又能完全清白?

  况且。

  很多大臣平日事务繁忙,哪有时间写诗?

  往往都是让家里幕僚,替自己代笔作诗。

  尉迟恭被噎得张了张嘴,愣是憋不出一个字来,只能悻悻哼了声。

  程咬金见状,更是志得意满,哇哈哈大笑。

  只觉得今日倍有面,比打了一场胜仗还要痛快!

  李世民看着程咬金得意洋洋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没好气瞪了一眼,示意这个活宝赶紧消停坐下。

  不过,念在今日佳节,李世民终究还是给了几分面子,温言笑道:

  “好了知节,今日元宵佳节,图的就是个君臣同乐,喜庆祥和。”

  “你能有这份心,作出此等真情流露的诗句,朕心甚慰!且先坐下饮酒吧!”

  程咬金这才嘿嘿一笑,朝着群臣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心满意足地坐了回去。

  李世民无奈摇摇头,这个程知节,就是个大活宝。

  目光随即在席间流转,最终落在坐于诸皇子首位,正优哉品酒的李恪身上。

  “恪儿!”

  李世民笑盈盈的开口道:“你素来诗才惊世,每每有石破天惊之作。”

  “昔日《从军行》之豪迈,《春望》之沉郁,至今仍绕梁不绝,记忆犹新。”

  “今日这元宵良辰,灯火璀璨,君臣共欢,如此盛景,岂可无你李恪之诗?”

  “朕与众卿可是期盼已久矣!何不趁着酒兴,也吟上一两首,不拘是应景抒怀,还是另有奇思,都好让我等好生开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