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秦王殿下真乃神人也!-《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程咬金回到国公府时,已是夜色深沉。

  府内依旧亮着灯火。

  夫人崔氏、女儿程莹莹、六个青春版程叔叔,都还聚在正堂等候。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

  崔夫人连忙迎上前,和女儿程莹莹,一起服侍老程脱下朝服、官帽。

  程莹莹一双妙目紧紧盯着父亲,问道:

  “阿耶,今日……今日那土豆究竟怎么样啊?真像外面传的那般神奇吗?”

  她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关切和好奇。

  至于这关切里,有几分是为了土豆,有几分是为了献上土豆的某人,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崔夫人和那六个青春版程叔叔也都屏息凝神。

  整个程府上下,不,整个长安城,谁不知道今日陛下亲率文武百官亲临曹家庄,就是为了验收土豆?

  可以说。

  不止程家,整个长安城都关心采收土豆情况。

  程咬金接过侍女递上的热毛巾,擦了把脸,然后咕咚咕咚灌了一大碗温茶,这才一屁股坐在胡床上。

  抬眼看了女儿一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摇了摇头,重重叹了口气:

  “真是神了!秦王殿下……真乃神人也!”

  这句没头没脑的赞叹,让程莹莹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着急追问道:

  “阿耶,您倒是说清楚呀!这么说,秦王殿下之前说的亩产数十石……都是真的?”

  “嗯!千真万确!”

  程咬金又是一声长叹,语气中带着震撼:

  “你们啊,是没亲眼看见那场面!啧啧!”

  “百亩试验田,一亩一亩挖,一亩一亩称!”

  “每一亩的产量,最少都有三十七八石,高的甚至达到了五十石!”

  “最后核算下来,平均亩产高达四十石!”

  “四……四十石?!”

  此言一出,正堂之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崔夫人手中的团扇,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六个青春版程叔叔,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个个张大嘴巴,眼睛瞪得溜圆,嘴里都能塞进六颗鸡蛋。

  程莹莹也捂住小嘴,美眸中满是难以置信。

  四十石!

  这个数字简直颠覆了,他们对土地的认知!

  看着全家老少一副被雷劈了的模样,程咬金嘿嘿笑容,疲惫一扫而空。

  他左右看了看,像变戏法似的,从宽大的袍服怀里,掏出几个土豆。

  “这就是土豆?”

  “好大呀!”

  崔氏、程莹莹、六个青春版程叔叔,直勾勾盯着土豆,满是好奇之色。

  “嘿嘿,陛下有旨,这批土豆要全部留作明年的种子,严禁任何人食用!”

  老程压低声音,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土豆:

  “不过嘛……嘿嘿,老夫趁着没人注意,偷偷在怀里揣了这么几个!”

  “带回来给你们尝尝鲜,见识见识,这祥瑞到底是个什么味儿!”

  “爹!您也太胆大了!”程莹莹低呼道。

  崔夫人又好气又好笑,嗔怪地瞪了老程一眼:

  “你这老杀才!连陛下的旨意都敢阳奉阴违!也不怕被人参上一本!”

  “怕什么!”

  程咬金浑不在意:“几个土豆而已,陛下知道了最多骂俺老程一句馋嘴!”

  “再说了,俺闺女不是一直想知道,秦王弄回来的这宝贝祥瑞啥样嘛!”

  说着,老程还促狭地朝程莹莹眨了眨眼。

  程莹莹被父亲点破心思,顿时俏脸飞红,羞得跺了跺脚:“阿耶!您胡说什么呢!”

  老程摆摆手:“快快!拿去让厨下按秦王殿下今日教的做法弄了!”

  “炒、炸、烤都试试!让俺老程的婆娘和崽子们也享享这天赐的口福!”

  ……

  翌日一早。

  天光还未大亮。

  一则惊人的消息,便如海啸一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长安大街小巷、深宅大院传播,引发轩然大波。

  “听说了吗?昨天陛下和满朝文武去曹家庄,收那叫什么土豆的粮食了!”

  “早听说了!我家那口子在户部当差,天没亮就回来报信了,人都疯了!”

  “到底收了多少?真有传言的那么邪乎?”

  “多少?说出来吓死你!我家那口子说,那土豆亩产超过四十石!!!”

  “什么?!亩产四十石?开什么玩笑!”

  “你莫不是还没睡醒,在这瞎咧咧呢吧?”

  “这还能有假?!昨日陛下亲自坐镇,文武百官都在现场看着呢!”

  “司农寺和户部的人现场挖,现场称,现场算!百亩地,一块都没落下!”

  “平均下来,一亩地就是四十石零九斗五升!我家老爷就在边上站着!”

  “嘶!”

  听到确切消息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像是同时看到了神仙和鬼怪。

  “恐怖如斯!当真是恐怖如斯啊!”

  “四十石……我的老天爷!我种了一辈子地,最好的年景,一亩麦子也就收两石半!这土豆……都抵得上我种十六亩小麦啊!”

  “我是真的无法想象,到底什么样的粮食,能亩产四十石?吓死个人!”

  “怪不得叫祥瑞!这要不是上天赐下的祥瑞,还有什么能是祥瑞?”

  “献上这祥瑞的秦王殿下,真乃神人也!”

  “没错!若不是神人,怎能从海外找来这等宝贝?怎能造出那飞天球?怎能作出那等传世诗词?”

  “秦王殿下千岁!”

  类似的对话,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平康坊的妓馆,东西两市的商贾们,尤其是粮商,听到消息后目瞪口呆。

  寻常百姓家,更是将此事当成最大的谈资。

  妇人们聚在井边、巷口,议论着能亩产四十石的神仙粮食到底长啥样,味道如何,幻想着自家若能种上,再也不用饿肚子。

  就连那些走街串巷的胡商,听到通译的解释后,也都惊得目瞪口呆。

  整个长安城,从上到下,从达官贵人,到升斗小民,所有人的话题都离不开“土豆”和“秦王”。

  土豆被添油加醋地传播着,越传越邪乎。

  有人说看到挖土豆时,地里都在冒金光。

  有人说听到天上有仙乐,仙女迎风跳舞。

  更有人说秦王殿下随手一点,那土豆自己就从土里哗啦啦蹦了出来。

  舆论彻底沸腾!

  秦王李恪的声望,也随着亩产四十石的神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