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遇悟生-《凡人修仙,我有系统面板》

  第二日清晨,当时蓁结束调息时,一道灵光穿过窗户的禁制,落入她手中。

  “是师叔的传讯?”

  时蓁唇角微扬,神识探入,秦焰的声音直接在她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兴奋。

  “蓁丫头!你居然来火熠界了?看来你已到火烟城了?甚好。师叔这边临时有些事情脱不开身,不便前往城中。你若得空,可来陶堰山脉寻我。到了之后我出山接你。一切小心。”

  话音落下,时蓁心中欣喜,虽有些疑惑师叔遇到了什么事情,但能尽快见面总是好的。

  她立刻起身,去向火珏夫妇和伙伴们辞行。

  在前厅找到正在用茶的众人,时蓁歉然道:“伯父伯母,各位,我刚收到师叔传讯,他那边有些事情,我需要立刻赶过去与他汇合。”

  火珏闻言,放下茶盏:“哦?既然是时小友的师叔,不如一起在这里相聚,若有急事,我火家亦能帮助一二。”

  “多谢火伯父关心,师叔只说在陶堰山脉,具体何事并未明言。无需麻烦,我尽快赶去便可,就不便久留了。”时蓁答道。

  火瑜虽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时蓁和这位秦焰师叔关系亲近,又是有正事要紧:“蓁蓁那你一切小心啊!回灵溯之前一定要回来!”

  庞波波拍着胸脯:“放心吧,这边有我们呢!”

  楚诗白、楼少辛和虞画纱也纷纷嘱咐她小心行事。

  火夫人细心,连忙让下人取来一份更为详尽的火熠界地图玉简递给时蓁:“这是我们能弄到的最详细的地图,标注了不少险地和资源点,应该比你买的那些更全些,带着以防万一。”

  时蓁感激地接过:“多谢夫人!”

  秋鸣桑也开口道:“保持灵鉴联系。”

  辞别众人,时蓁祭出流萤飞舟,设定好方向,化作一道流光离开了火烟城。

  她看着下方飞速掠过的赤色大地,心中略感遗憾。

  如蛮荒界一样,火熠界虽然不小,但也未能建立起远程传送阵。高阶阵法师实在太稀少,并非每个小界都能请动。

  飞舟按照地图指引,朝着陶堰山脉的方向疾驰。

  约莫飞行了半日,下方地貌逐渐从平原变为丘陵。就在她经过一个位于山谷中的小村庄时,眉头忽然一蹙。

  不对劲。

  如今正是白日,下方那个村子却笼罩在一层灰黑色阴气之中,与周围充沛活跃的火灵气格格不入,显得死气沉沉。

  在这片炽热的大地上,出现如此浓郁的阴气,实在诡异。

  更让她惊讶的是,在村子入口处的一块大石上,端坐着一位身穿月白色僧袍,唇红齿白的年轻和尚。

  他闭目盘坐,手中缓慢捻动着一串佛珠,周身散发着柔和佛光,将那试图向外扩散的阴气牢牢阻挡在村口。

  这和尚的样貌……时蓁心中一动,控制飞舟缓缓降低高度。

  似乎是察觉到飞舟的靠近,那和尚缓缓睁开眼,一双清澈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眸望了过来。

  当看清飞舟上的人时,他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原来是时蓁施主,别来无恙。”

  果然是法华寺的悟生!曾在魂树秘境中有过一面之缘,那位有些佛力出众的小师父。

  时蓁跃下飞舟,收起流萤,拱手还礼:“悟生师父,好久不见。你怎会在此地?”

  她满是疑惑,法华寺的和尚为什么会单独出现在这种偏远的小界?

  悟生站起身,神色一如既往,浅笑回道。

  “小僧云游至此,察觉此地怨气冲天,阴秽聚集,特在此超度亡魂,化解戾气。”

  他看了看天色,又补充道,“正在等日落阴气最盛之时,那苦主才会现身。”

  时蓁了然,原来是来超度亡魂的。她本不欲多管闲事,准备告辞离开。

  却听悟生又道:“时施主且慢。小僧观施主身负功德金光,纯净明亮,于此地化解戾气或有助益。不知施主可否暂留片刻,相助一二?”

  时蓁微愣,居然能一眼观出她身负功德?

  后仔细一想,此人乃天生佛子,本就主修功德,能看到不出奇。不过,这倒是提醒了她,以后最好能遮掩一二。

  她正了正神,想起自己纳戒里还放着那面得自邪修的鬼面幡,里面禁锢着两只怨气不小的厉鬼,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处理。若能请这位法华寺的高徒顺手超度了,倒是省去一桩麻烦。

  于是她改变主意,点头道:“相助不敢当,不过我正好也有件事想请教师父。既然如此,我便留下看看。”

  悟生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多谢施主。”

  时蓁便顺势问道:“不知此地的……苦主,是何情况?因何怨气如此之重?”

  能在火灵气如此充沛之地形成厉鬼,这怨念绝非寻常。

  悟生叹了口气,眉宇间带上了一丝怜悯,明明年龄不大,却看上去有种少年老成的感觉。

  “是一位可怜的女子。据小僧探查所知,她本是村中孤女,与村中一青年相恋,私定终身。奈何那青年后来被一小修真家族的女子看中,欲招为婿。青年贪图富贵,背弃誓言,反而诬陷这孤女用邪术魅惑他。那家族女子善妒,便怂恿青年及其家人,联合村里一些愚昧之人,以清除邪祟为名,将这孤女……活生生沉入了村后的枯井之中。”

  悟生接着缓缓道来。

  “女子含冤而死,怨气不散,竟吸收了一丝地阴之气,化为了厉鬼。昨夜,她已杀了那负心汉和其主要帮凶。但怨气未消,今夜恐要波及村中其他曾欺辱过她或冷眼旁观之人。”

  时蓁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这遭遇确实令人愤懑。

  她问道:“那悟生师父在此,是要……阻止她报仇?”

  若是如此,她倒觉得这和尚有些迂腐。

  悟生却摇了摇头:“非也。冤有头,债有主,她报仇雪恨,于因果而言,并非无据。然杀戮终非解脱之道,尤其牵连过多无辜或罪不至死之人,只会增添自身业障,恐永世不得超生,甚至沦为只知杀戮的邪魔。小僧在此,是想劝她放下执念,莫要让仇恨彻底吞噬自己。愿以佛法化其怨气,助她解脱往生,而非简单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