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李南对抢劫案的分析-《致命清算:从派出所民警开始》

  他知道,那伙人就在德市。不在新区,而是在某个管理相对松散、

  更容易藏身的县区角落里。他们像蛰伏的毒蛇,

  在暗处静静地舔舐着獠牙,积蓄着力量。前世的记忆如同冰冷的刀锋,

  清晰地刻印在他的脑海里:“致7人死亡、4人轻伤、1人轻微伤,

  劫得经警微型冲锋枪2支及其子弹20发。”

  时间,正在无情地指向那个血色的日子。距离9月1日,

  只剩下不到半个月了!官方的大排查如同泥牛入海,毫无成效。

  这并不意外。那伙人经验老道,反侦察意识极强,

  选择的藏身之处也避开了重点区域。李南无法提醒,也无法干预。

  他只能像一个最清醒的旁观者,眼睁睁看着历史的车轮,

  裹挟着令人窒息的沉重血腥气,轰隆隆地朝着那个既定的终点碾压而去。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和整个二中队,在看似平常的工作中,

  保持最高度的警惕,磨砺最锋利的爪牙。当那一天真正来临,

  当那场注定要震惊全国的腥风血雨在新区的土地上骤然爆发时,

  他必须确保自己和他的队伍,是离现场最近、反应最快、最有能力去直面那伙恶魔、

  去减少伤亡、去终结罪恶的那把尖刀!

  李南和周正两人刚结束分局又一次无功而返的清查行动,

  回到家属院,也就是李南跟周正合租的房子。周正脱下警服外套,

  随意地搭在椅背上坐在李南的对面,拧开桌上的凉白开灌了一大口,

  然后抹了抹嘴,带着一身疲惫的问道:

  “南哥,你对这个三地系列抢劫案怎么看,我总觉得这些人下次肯定还会搞大的。”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扯些闲篇,而是眉头紧锁,身体微微前倾,

  目光灼灼地盯着正低头翻看案情通报的李南。

  李南翻动通报的手指微微一顿,抬起头。

  周正眼中的担忧和职业的敏锐,他看得清清楚楚。

  他放下通报,身体也向后靠了靠,双手交叉放在小腹上,

  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似乎在组织语言。

  “嗯,”

  李南的声音低沉而平缓,

  “你的感觉没错。这帮人,不是一般的毛贼。”

  他指了指桌上那份内部情况通报的复印件,道出上面几处关键描述:

  “你看这几起案子:双喜、鄂北、星城。目标明确,

  专挑硬骨头啃——金店、押款车。行动极其迅速,从动手到撤离,

  时间掐得极准,显然是经过反复踩点、周密计划的。

  下手极其狠辣,遇有抵抗,毫不留情,动辄开枪杀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求财了,骨子里透着一股亡命徒的戾气和...军事化的高效。”

  周正听得连连点头,这正是他隐隐感觉却未能清晰总结的地方。

  “更关键的是,”

  李南的手指点了点枪支那一栏,

  “三地使用的都是制式枪支,射击精准度很高。这说明什么?”

  他看向周正。周正眼神一凝:

  “说明他们里面...有懂枪的!而且很可能不是一般的懂!

  要么是退伍军人,而且是摸过真家伙、打过实弹的;

  要么...就是以前摸过枪的民兵,甚至是非法途径搞到枪并受过训练的亡命徒!

  普通混混,没这个准头和胆量!”

  “没错。”

  李南肯定了周正的判断,

  “而且从他们选择目标、策划路线、反侦察手段来看,这个团伙的核心成员,

  心思缜密,心理素质极强,反侦察意识也非常高。绝非乌合之众。”

  他顿了顿,将通报放下,

  “市里这次大排查,方向是对的,摸排退伍军人、民兵、

  射击爱好者这些群体,思路没问题。”

  “那为什么一点线索都没有?”

  周正忍不住追问。李南的目光投向窗外渐渐暗淡的天色,

  语气带着一丝洞悉世事的冷静:

  “两个可能。第一,他们藏得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或者根本不在我们划定的重点摸排区域。比如,

  可能藏匿在管理相对宽松的郊区县,甚至跨市流窜,

  只在作案时精准切入目标城市。第二,”

  他声音低沉了几分,

  “他们的‘专业’,让他们避开了所有常规的排查点。

  身份可能是伪造的,落脚点可能极其隐蔽且流动性强,

  甚至可能利用了某些我们想不到的掩护。”

  周正听着李南丝丝入扣的分析,心中的疑虑和不安不仅没有消散,

  反而更加清晰和沉重起来。他完全赞同李南的判断,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