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进入常务副市长视野-《致命清算:从派出所民警开始》

  于是,一行人在李南的引路下,首先前往九孔桥派出所。一路上,秦浩看似随意地问了些问题,

  从辖区面积、人口结构到发案特点、警力配置,李南都对答如流,数据清晰,分析到位,不仅讲现象,

  还能引申出一些对深层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展现出了扎实的业务功底和不同于普通基层干警的宏观眼界。

  在九孔桥所和郭镇所,秦浩亲切慰问了值班民警,查看了办公和生活环境。由于没有提前通知,

  看到的是最真实的状态,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两个所在周正和王福林的带领下,整体面貌和干警精气神都还不错,

  尤其是在经历了九孔桥所之前的动荡后,能快速恢复到当前状态,让秦浩暗自点头。走访结束,

  时间已接近中午十二点。回程的车上,秦浩主动对坐在副驾的李南说:

  “李南同志,这一上午辛苦你了。看得出,你对基层情况非常熟悉,思考问题也有深度。怎么样,

  中午要是没其他安排,一起吃个简单的工作餐?就在市政府食堂,我们也顺便再聊聊。”

  李南略微一怔,随即坦然应道:

  “谢谢市长,听您安排。”

  在市政府的小食堂包间里,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秦浩打发走了秘书和其他随行人员,只留下他和李南两人。

  吃饭间隙,两人的话题从公安工作慢慢延伸开去。秦浩似乎是有意考校,问了一些关于定城区乃至德市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李南虽然谨慎,但凭借前世阅历和眼光,

  以及对2001年这个时间节点后世发展趋势的“先知”,他的回答往往能切中要害,既能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

  又能提出一些颇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想法。尤其是在谈到利用德市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产业、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沿海产业转移、以及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平衡等问题时,

  他的某些观点甚至让秦浩感到耳目一新,与自己内心的一些构想和不便明说的改革思路产生了惊人的共鸣。

  秦浩越聊越感兴趣,他发现这个年轻的公安局副局长,思维之开阔、见解之深刻,

  完全不像一个长期局限于公安业务的干部,反而更像一个有着丰富经济工作经验和战略眼光的政策研究者。

  这顿简单的工作餐吃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结束时,秦浩看向李南的眼神已经充满了欣赏和难以掩饰的好奇。

  “李南同志,不简单啊。”

  秦浩站起身,再次与李南握手,这次力度明显不同,

  “今天和你谈话,很有收获。以后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直接向我的秘书周磊沟通汇报。”

  这就是一个极其明确的信号了!意味着李南正式进入了常务副市长的视野,并且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谢谢市长鼓励!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负您的期望!”

  李南立正回答,态度依旧谦逊而沉稳。离开市政府大楼,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意融融。

  李南知道,今天这场突如其来的慰问和谈话,或许将成为他仕途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秦浩这条线,

  算是初步搭上了,这为他未来在德市更深层次的发展,奠定了了一块坚实的基石。而这一切,

  都源于他自身过硬的能力和那份超越时代的见识。晚上八点多,星城省政府大院三号院内,年节的喜庆气氛浓郁。

  苏荃儿吃过晚饭后,就有些心不在焉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目光没有焦点地望着窗外闪烁的节日彩灯,

  连母亲钟琳什么时候坐到自己身边都浑然未觉。钟琳看着女儿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心里跟明镜似的。

  俗话说得好,知女莫若母。她轻轻碰了碰苏荃儿的胳膊:

  “荃儿,想什么呢这么出神?回来这两天,总觉得你心思好像不在这儿。”

  苏荃儿猛地回神,有些慌乱地掩饰:

  “没...没想什么妈,可能就是有点累了。”

  这时,苏建民也端着茶杯从书房走了出来,看到母女俩的样子,笑了笑,直接在单人沙发上坐下,

  看似随意地加入了谈话:

  “我看不是累了,是心飞回德市了吧?”

  他这话一出,苏荃儿的脸颊瞬间染上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