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花花学医-《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

  “您问过花花吗?”

  “问过,她说她听小姑的。”

  张小夏乐了,“我觉得行,但也要问一下她爹娘,您等着,我去问问。”

  大嫂正在房里给儿子换尿片。

  看小夏进来,对儿子说:“小姑来啦,快喊小姑。”

  小婴儿长的胖呼呼的,手指塞在嘴里,看着张小夏流口水。

  “宝宝真可爱。嫂子之前说让你回娘家,天天忙的脚不沾地也没回成。”

  “不急,这有啥好急的,我娘想我自己会来,前几天还来了呢,婆婆给了好些东西让她带回去,我娘可高兴了,说我找了个好人家,享福了。

  我跟我娘说小妹你还给我工钱,一个月一两,把我娘羡慕的,她都想来了。”

  张小夏笑了笑,没接话。

  “刚才顾郎中跟我说,想让花环跟他后面学医。”

  大嫂皱眉,把儿子从床上抱起来。

  “花花大字不识一个,还是个女娃,学什么医,老老实实在家待几年,到时候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是正经事。”

  “可是大嫂,花花很聪明,顾郎中也说了她很有悟性,现在家里不愁吃穿,不用花花做多少活,万一花花真的学成了呢,咱家也能出个女大夫。”

  大嫂还是有些犹豫:“女子当大夫,抛头露面,总是不好,以后怕是没有人家愿意要。”

  张小夏见说不通,决定换个说法。

  “女大夫少,镇上的那些贵人小姐太太,有些病男大夫看也不方便。花花若是真学成了,以后不愁没钱花。有钱还怕找不到好人家?”

  大嫂眼睛一亮:“真的吗?”

  张小夏肯定的点头。

  “要是小妹你愿意吗?”

  “如果是我闺女我愿意。”

  “行,那就让她学吧,宝宝真乖,让小姑抱抱你。”

  张小夏接过小宝,叹了口气。

  花花,你可要好好学,不然长大了要是过的不好,你娘肯定会怪到小姑头上。

  小姑为你担负了太多啊。

  小舟的事情就更好说了,他自己有主见,奶奶也不管事。

  在顾郎中为他描述当成为一个顶级大夫后,荣华富贵真的只是洒洒水的事后,他只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

  都是穷害的。

  顾郎中能理解,孩子还小,很多道理可以慢慢教。

  当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什么家国天下都是废话。

  要搁以前意气风发的时候,顾郎中绝对看不上这样的孩子。

  可在他自己也在底层苦苦挣扎许多年,发现,真正的有着悲悯之心的医者,绝对不是坐在高高的庙堂之上,只为有身份的人诊治。

  达成了第一步,顾郎中决定徐徐图之,先两边跑,等哪一天再告诉张小夏自己跑不动了,然后搬到大山村来。

  *

  因为陆寒野的冷漠,张秋月气死了,要知道作为郎中的女儿,她本身长相姿色还可以,自诩清高,在村里谁不给她几分薄面。

  可那天,贵公子无视她,却给张小夏好脸色,这不就是把她的脸放在地上摩擦吗?

  张小夏一个丑八怪,给她提鞋都不配。

  她要让她种红薯的事情进行不下去,在村里跌个大跟头,看她还有什么脸在村里待。

  如此寻思着,第二日,张秋月坐着隔壁村的牛车去了清水镇。

  找到书院,看着肃穆气派的书院大门,张秋月油然而生一股骄傲之感。

  她以后要当官夫人。

  杨进才出来,看到张秋月找过来有些诧异,拉着张秋月来到附近的僻静处。

  “秋月,你怎么来了?”

  张秋月有些怪怪的。

  不过她也没有细想,只把张小夏最近在村里做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说藕尖也是她弄的?”

  “嗯,每天送藕尖的老伯,我爹认识,附近李子村的。”

  杨进才眼光闪了闪,藕尖现在多受追捧他知道,书院里的学生都以吃到藕尖为荣,自诩品行高洁。

  张小夏等于只是转了道手,就挣了大笔的钱。

  不行,秋月爹既然认识老伯,他是不是可以通过这层关系,从老伯手里把藕尖买过来,再卖给客如云酒楼。

  “进才哥,你在听吗?如果红薯的事真让张小夏做成了,以后她在村里可就横着走了。”

  “秋月,红薯的事回头再说,你说你爹认识种藕尖的老伯,能把这买卖抢过来吗?”

  “怎么,你也想吃?”

  “不是,秋月你是不知道,在镇上藕尖有多好卖。”

  然后杨进才大致跟张秋月讲了下。

  可明显张秋月不是很感兴趣,一点蝇头小利罢了,等她以后当上官夫人,什么没有。

  可杨进才看着想要做的样子。

  她试探着问:“我帮你问问我爹?”

  “行,我跟你一起回去,你等等我。”

  杨进才怕到嘴的鸭子飞了。

  晌午就拉着还想逛逛的张秋月回了村。

  张郎中倒是好说话,带着他去了李子村,果然村口有一大片茂盛的荷塘,若不是有事,此情此景,杨进才有种想作诗的雅兴。

  老伯捏着烟杆坐在荷塘边,像看孩子似的看着眼前的荷叶。

  “李老伯。”

  “哎,张郎中,村里有人看病吗?”

  “不是,今儿来不是看病,是我村里的秀才,他有事想找你。”

  李秀才穿着一身青布衫,瞅着清秀干净,“老伯好。”

  乡下人对读书人有种天然的敬畏,李老伯赶紧回礼:“秀才好,不知你找我有什么事。”

  “听说大山村张小夏的藕尖都是老伯你供的?”

  “确实。”

  “李老伯,”杨进才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楚,“你的藕尖我全要了。你往后采多少,我按长小夏给的价,多给你一成。”

  刘老伯咂了咂嘴,烟杆在石头上磕了磕:“杨秀才,这……小夏姑娘先来的,她已经……”

  “她一个姑娘家,能有多少门路?”杨进才打断他,语气里带着些轻慢,“我路子比她宽,你也能多挣些,何乐而不为?”

  “不是,”李老伯着急的要继续说。

  “行,我爹答应了。”

  是李老伯的儿子,他把他爹一把拉到身后,笑眯着眼说:“秀才公,先说好,现钱现结。”

  李老伯着急的拉住儿子:“咱们已经答应夏姑娘,钱都给了,怎么出尔反尔。”

  “闭嘴,爹你别再说了。”

  杨进才不管两人的争执,答应就行,“可以,你每天早上采好,我让人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