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星闭着眼睛,嘴角的笑意还没褪去,指尖却突然攥紧了掌心的毕业证——有个名字像春日里破土的芽,猛地从心底钻出来,带着滚烫的期待,让她心跳瞬间又快了半拍。
陈小梅。
这个名字,藏在她帆布包最里层的笔记本里,藏在每一封被她折得方方正正的书信里,藏在无数个深夜复习时想起老家田埂的瞬间里。她们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小时候一起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写作业,一起偷摘邻居家的枇杷,一起躺在麦垛上聊“以后要考去大城市的大学”。后来林晚星被迫辍学,收拾行李来深圳的那天,陈小梅抱着她哭了整整一个小时,把自己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的《初中数学公式手册》塞给她,说:“晚星,你别放弃,我在学校帮你记笔记,咱们以后还能一起考大学。”
这三年,她们全靠书信来往。陈小梅会在信里写县重点高中的早读有多早,写数学老师出的题有多难,写自己为了攒钱买《高考英语真题》,连续一个月只吃馒头咸菜;也会小心翼翼地问她“深圳的餐馆忙不忙”“有没有按时吃饭”“夜校的课能跟上吗”。林晚星每次回信,都只敢捡轻松的话说——“餐馆老板人很好,给我留热饭”“夜校的老师很耐心,我慢慢能跟上了”,却从来没敢说自己刚去夜校时连一元二次方程都解不出,没敢说自己住在月租100块的小单间里,更没敢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才能有资格跟你一起提考大学的事”。
现在,红本本就攥在手里,烫金的字硌着掌心,真实得不像话。她终于能挺直腰杆,跟陈小梅说“我没放弃”,终于能告诉她“我也有高中毕业证了,咱们离一起考大学的约定,又近了一步”。
“张磊,我得去打个电话!”林晚星猛地睁开眼,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光,“我要给小梅打电话,她肯定等着这个消息呢!”
张磊看着她急急忙忙的样子,笑着把没吃完的烤红薯塞进她手里:“快去快去,我帮你在书店等会儿,陈姐要是问,我就说你去办急事了。对了,要不要带点零钱?公用电话亭要投硬币的。”
林晚星一拍脑门,赶紧从帆布包里翻出钱包——里面只有几张皱巴巴的零钱,最大的面额是十块。这是她这个月剩下的生活费,本来打算省着花到发工资,可现在哪还顾得上这些?她抓了一把硬币塞进兜里,抱着毕业证就往巷口跑,连“谢谢”都顾不上说,只留下一个轻快的背影。
深圳的二月,风里已经没了刺骨的冷,裹着点湿润的暖意,吹得路边的榕树叶子沙沙响。林晚星跑得飞快,帆布包里的毕业证硌着后背,却一点都不觉得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打通小梅学校的电话。
她记得陈小梅在去年的信里说过,县重点高中的传达室有一部公用电话,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传达室的王大爷会在,要是打电话找学生,王大爷会帮忙去教室叫人。现在已经四点半了,要是赶不上,就得等明天,可她哪能等得住?
转过两条街,终于看到了那家熟悉的报刊亭——旁边就立着一个墨绿色的公用电话亭,玻璃上蒙着点灰尘,却还亮着“可使用”的绿灯。林晚星喘着粗气跑过去,手忙脚乱地掏出硬币,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好几次都没把硬币投进 slot 里。
“别急,别急……”她给自己打气,终于把一枚一元硬币投了进去,“叮”的一声轻响,电话通了。她赶紧拿起听筒,按下那串烂熟于心的号码——那串数字,她在心里默背了无数遍,生怕哪天忘了,就断了跟小梅的联系。
“嘟……嘟……嘟……”
等待的忙音像鼓点,敲在她的心上,每一声都让她更紧张一分。她攥着听筒的手,指节都泛了白,眼睛死死盯着电话亭外的街道,好像这样就能把信号传到千里之外的老家。
“喂?谁啊?”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点沙哑,是陈小梅提过的王大爷。
“王大爷您好!我、我找高二(3)班的陈小梅!”林晚星的声音带着喘息,还有抑制不住的颤抖,“我是她老家的朋友,我叫林晚星,您还记得吗?去年小梅跟您提过我的!”
王大爷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哦……小梅啊,记得记得。她之前跟我说过,有个在深圳的朋友可能会打电话来。你等会儿啊,我去教室叫她,这丫头估计还在做题呢,她们班最近抓得紧。”
“谢谢您!谢谢您!”林晚星连声道谢,挂了听筒的手还在抖。她靠在电话亭的玻璃上,看着手里的毕业证,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不是难过,是太开心,太激动。这三年的委屈、辛苦、不被理解,在这一刻好像都有了归宿,只等着那个熟悉的声音,跟她说一句“晚星,我为你开心”。
她在电话亭里来回踱步,每一秒都像过了很久。手里的烤红薯已经凉了,可她一点都没察觉,满脑子都是陈小梅接到电话时的样子——会不会跟以前一样,一激动就会哭?会不会跟她一样,也在盼着这一天?
“叮铃铃——”
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吓得林晚星赶紧抓起听筒,声音都变了调:“小梅?是你吗小梅?”
“晚星?真的是你?”电话那头传来陈小梅的声音,带着点哭腔,还有点不敢置信,“你怎么突然打电话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你在深圳还好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林晚星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笑着说:“我好!我特别好!小梅,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拿到高中毕业证了!成人高中的毕业证,刚才从夜校李老师那儿拿的,所有科目都及格了,数学还考了92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就传来陈小梅的哭声,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真的吗?晚星!你真的拿到毕业证了?我就知道你能行!我就知道你没放弃!”
“嗯!我没放弃!”林晚星抹了把眼泪,笑着说,“你还记得咱们以前说要一起考大学吗?现在我有毕业证了,能报名高考了,咱们真的能一起考了!”
“我记得!我当然记得!”陈小梅的声音哽咽着,却透着股雀跃,“晚星,你不知道,我每次给你写信,都怕你跟我一样累,怕你撑不下去。我攒了好多高考资料,本来想等你有消息了就寄给你,现在终于能寄了!还有,我这次期末考考了年级前五十,老师说我有希望考上二本,你也肯定可以的!”
林晚星靠在玻璃上,听着陈小梅絮絮叨叨地说学校的事,说自己的复习计划,说老家的变化——村头的老槐树被台风刮倒了,邻居家的枇杷树结了更多果子,她妈还问过好几次“晚星那丫头什么时候回来”。这些细碎的小事,像一股暖流,淌过她的心底,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远方还有人在陪着她,跟她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小梅,你别寄资料了,”林晚星赶紧说,“我在深圳能买到,你攒的钱留着自己买营养品,别总吃馒头咸菜,对身体不好。我现在在书店上班,能看到很多高考资料,不忙的时候还能蹭着看,特别方便。”
“不行!我得寄!”陈小梅很坚持,“我这有本《高考数学错题分类汇编》,是老师推荐的,里面的题特别好,我都做了一遍,还标了重点,你肯定用得上。还有英语作文素材,我抄了好多范文,都给你寄过去。你别担心钱,我这个月省了五十块,够寄快递的了。”
林晚星拗不过她,只好答应:“那好吧,谢谢你小梅。等我以后考上大学,第一个就去看你,咱们一起去吃县门口的那家牛肉面,你以前总说想吃的。”
“好!拉钩!”陈小梅笑着说,“咱们约定好,都考上大学,然后一起去吃牛肉面,一起去大城市逛一逛。对了,晚星,你什么时候报名高考?我老师说下个月就要开始报名了,你可别错过了。”
“李老师说让我进高考冲刺班,下个月开课,到时候会帮我们统一报名的。”林晚星说,“你也加油,咱们一起努力,争取考上同一所城市的大学,这样就能经常见面了。”
两人又聊了好久,从学习聊到生活,从以前的趣事聊到未来的规划,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直到王大爷在电话那头喊“小梅,快上课了,别聊了”,两人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挂了听筒,林晚星还愣在电话亭里,嘴角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她摸了摸兜里的硬币,还剩三枚,这是她这个月最后的零钱,可她一点都不心疼——这通电话,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它让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的梦想也不是遥不可及。
走出电话亭,夕阳已经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林晚星抱着毕业证,慢慢往书店走,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她想起陈小梅的笑声,想起两人的约定,想起书桌上堆得高高的资料,想起枕头下那本没动过的块存折——虽然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每个月要抠着120块房租水电、300块学费、500块生活费过日子,可她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回到书店时,陈姐和张磊都在等她。看到她脸上的笑意,陈姐笑着问:“跟发小聊得开心吧?看你这模样,就知道聊得很尽兴。”
“嗯!小梅特别开心,还说要给我寄高考资料呢!”林晚星把毕业证小心地放进红布包,“我们约定好,一起考上大学,一起去吃牛肉面。”
张磊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那咱们就一起努力,到时候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尝尝你们说的牛肉面好不好吃。”
林晚星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走到柜台后,把毕业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又拿出李老师给的《高考备考日历》,在三月的那一页写下:“1. 跟小梅核对高考报名信息;2. 整理数学错题本;3. 每天背50个英语单词。”
夕阳透过玻璃门,洒在毕业证上,也洒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林晚星知道,拿到高中毕业证,只是她追梦路上的一个站点,接下来的高考备考,会更辛苦,会更需要咬牙坚持——她要继续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学习上,要带着小梅的期待、张磊的支持、陈姐和李老师的帮助,还有自己的初心,一步步朝着大学的目标前进。
窗外的风里,春天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林晚星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她的春天,真的来了。而她的未来,也一定会像这春天一样,充满希望,开满鲜花。总有一天,她会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站在陈小梅面前,站在所有帮助过她的人面前,笑着说:“我做到了,我考上大学了。”
陈小梅。
这个名字,藏在她帆布包最里层的笔记本里,藏在每一封被她折得方方正正的书信里,藏在无数个深夜复习时想起老家田埂的瞬间里。她们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小时候一起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写作业,一起偷摘邻居家的枇杷,一起躺在麦垛上聊“以后要考去大城市的大学”。后来林晚星被迫辍学,收拾行李来深圳的那天,陈小梅抱着她哭了整整一个小时,把自己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的《初中数学公式手册》塞给她,说:“晚星,你别放弃,我在学校帮你记笔记,咱们以后还能一起考大学。”
这三年,她们全靠书信来往。陈小梅会在信里写县重点高中的早读有多早,写数学老师出的题有多难,写自己为了攒钱买《高考英语真题》,连续一个月只吃馒头咸菜;也会小心翼翼地问她“深圳的餐馆忙不忙”“有没有按时吃饭”“夜校的课能跟上吗”。林晚星每次回信,都只敢捡轻松的话说——“餐馆老板人很好,给我留热饭”“夜校的老师很耐心,我慢慢能跟上了”,却从来没敢说自己刚去夜校时连一元二次方程都解不出,没敢说自己住在月租100块的小单间里,更没敢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才能有资格跟你一起提考大学的事”。
现在,红本本就攥在手里,烫金的字硌着掌心,真实得不像话。她终于能挺直腰杆,跟陈小梅说“我没放弃”,终于能告诉她“我也有高中毕业证了,咱们离一起考大学的约定,又近了一步”。
“张磊,我得去打个电话!”林晚星猛地睁开眼,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光,“我要给小梅打电话,她肯定等着这个消息呢!”
张磊看着她急急忙忙的样子,笑着把没吃完的烤红薯塞进她手里:“快去快去,我帮你在书店等会儿,陈姐要是问,我就说你去办急事了。对了,要不要带点零钱?公用电话亭要投硬币的。”
林晚星一拍脑门,赶紧从帆布包里翻出钱包——里面只有几张皱巴巴的零钱,最大的面额是十块。这是她这个月剩下的生活费,本来打算省着花到发工资,可现在哪还顾得上这些?她抓了一把硬币塞进兜里,抱着毕业证就往巷口跑,连“谢谢”都顾不上说,只留下一个轻快的背影。
深圳的二月,风里已经没了刺骨的冷,裹着点湿润的暖意,吹得路边的榕树叶子沙沙响。林晚星跑得飞快,帆布包里的毕业证硌着后背,却一点都不觉得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打通小梅学校的电话。
她记得陈小梅在去年的信里说过,县重点高中的传达室有一部公用电话,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传达室的王大爷会在,要是打电话找学生,王大爷会帮忙去教室叫人。现在已经四点半了,要是赶不上,就得等明天,可她哪能等得住?
转过两条街,终于看到了那家熟悉的报刊亭——旁边就立着一个墨绿色的公用电话亭,玻璃上蒙着点灰尘,却还亮着“可使用”的绿灯。林晚星喘着粗气跑过去,手忙脚乱地掏出硬币,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好几次都没把硬币投进 slot 里。
“别急,别急……”她给自己打气,终于把一枚一元硬币投了进去,“叮”的一声轻响,电话通了。她赶紧拿起听筒,按下那串烂熟于心的号码——那串数字,她在心里默背了无数遍,生怕哪天忘了,就断了跟小梅的联系。
“嘟……嘟……嘟……”
等待的忙音像鼓点,敲在她的心上,每一声都让她更紧张一分。她攥着听筒的手,指节都泛了白,眼睛死死盯着电话亭外的街道,好像这样就能把信号传到千里之外的老家。
“喂?谁啊?”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点沙哑,是陈小梅提过的王大爷。
“王大爷您好!我、我找高二(3)班的陈小梅!”林晚星的声音带着喘息,还有抑制不住的颤抖,“我是她老家的朋友,我叫林晚星,您还记得吗?去年小梅跟您提过我的!”
王大爷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哦……小梅啊,记得记得。她之前跟我说过,有个在深圳的朋友可能会打电话来。你等会儿啊,我去教室叫她,这丫头估计还在做题呢,她们班最近抓得紧。”
“谢谢您!谢谢您!”林晚星连声道谢,挂了听筒的手还在抖。她靠在电话亭的玻璃上,看着手里的毕业证,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不是难过,是太开心,太激动。这三年的委屈、辛苦、不被理解,在这一刻好像都有了归宿,只等着那个熟悉的声音,跟她说一句“晚星,我为你开心”。
她在电话亭里来回踱步,每一秒都像过了很久。手里的烤红薯已经凉了,可她一点都没察觉,满脑子都是陈小梅接到电话时的样子——会不会跟以前一样,一激动就会哭?会不会跟她一样,也在盼着这一天?
“叮铃铃——”
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吓得林晚星赶紧抓起听筒,声音都变了调:“小梅?是你吗小梅?”
“晚星?真的是你?”电话那头传来陈小梅的声音,带着点哭腔,还有点不敢置信,“你怎么突然打电话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你在深圳还好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林晚星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笑着说:“我好!我特别好!小梅,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拿到高中毕业证了!成人高中的毕业证,刚才从夜校李老师那儿拿的,所有科目都及格了,数学还考了92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就传来陈小梅的哭声,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真的吗?晚星!你真的拿到毕业证了?我就知道你能行!我就知道你没放弃!”
“嗯!我没放弃!”林晚星抹了把眼泪,笑着说,“你还记得咱们以前说要一起考大学吗?现在我有毕业证了,能报名高考了,咱们真的能一起考了!”
“我记得!我当然记得!”陈小梅的声音哽咽着,却透着股雀跃,“晚星,你不知道,我每次给你写信,都怕你跟我一样累,怕你撑不下去。我攒了好多高考资料,本来想等你有消息了就寄给你,现在终于能寄了!还有,我这次期末考考了年级前五十,老师说我有希望考上二本,你也肯定可以的!”
林晚星靠在玻璃上,听着陈小梅絮絮叨叨地说学校的事,说自己的复习计划,说老家的变化——村头的老槐树被台风刮倒了,邻居家的枇杷树结了更多果子,她妈还问过好几次“晚星那丫头什么时候回来”。这些细碎的小事,像一股暖流,淌过她的心底,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远方还有人在陪着她,跟她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小梅,你别寄资料了,”林晚星赶紧说,“我在深圳能买到,你攒的钱留着自己买营养品,别总吃馒头咸菜,对身体不好。我现在在书店上班,能看到很多高考资料,不忙的时候还能蹭着看,特别方便。”
“不行!我得寄!”陈小梅很坚持,“我这有本《高考数学错题分类汇编》,是老师推荐的,里面的题特别好,我都做了一遍,还标了重点,你肯定用得上。还有英语作文素材,我抄了好多范文,都给你寄过去。你别担心钱,我这个月省了五十块,够寄快递的了。”
林晚星拗不过她,只好答应:“那好吧,谢谢你小梅。等我以后考上大学,第一个就去看你,咱们一起去吃县门口的那家牛肉面,你以前总说想吃的。”
“好!拉钩!”陈小梅笑着说,“咱们约定好,都考上大学,然后一起去吃牛肉面,一起去大城市逛一逛。对了,晚星,你什么时候报名高考?我老师说下个月就要开始报名了,你可别错过了。”
“李老师说让我进高考冲刺班,下个月开课,到时候会帮我们统一报名的。”林晚星说,“你也加油,咱们一起努力,争取考上同一所城市的大学,这样就能经常见面了。”
两人又聊了好久,从学习聊到生活,从以前的趣事聊到未来的规划,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直到王大爷在电话那头喊“小梅,快上课了,别聊了”,两人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挂了听筒,林晚星还愣在电话亭里,嘴角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她摸了摸兜里的硬币,还剩三枚,这是她这个月最后的零钱,可她一点都不心疼——这通电话,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它让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的梦想也不是遥不可及。
走出电话亭,夕阳已经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林晚星抱着毕业证,慢慢往书店走,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她想起陈小梅的笑声,想起两人的约定,想起书桌上堆得高高的资料,想起枕头下那本没动过的块存折——虽然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每个月要抠着120块房租水电、300块学费、500块生活费过日子,可她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回到书店时,陈姐和张磊都在等她。看到她脸上的笑意,陈姐笑着问:“跟发小聊得开心吧?看你这模样,就知道聊得很尽兴。”
“嗯!小梅特别开心,还说要给我寄高考资料呢!”林晚星把毕业证小心地放进红布包,“我们约定好,一起考上大学,一起去吃牛肉面。”
张磊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那咱们就一起努力,到时候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尝尝你们说的牛肉面好不好吃。”
林晚星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走到柜台后,把毕业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又拿出李老师给的《高考备考日历》,在三月的那一页写下:“1. 跟小梅核对高考报名信息;2. 整理数学错题本;3. 每天背50个英语单词。”
夕阳透过玻璃门,洒在毕业证上,也洒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林晚星知道,拿到高中毕业证,只是她追梦路上的一个站点,接下来的高考备考,会更辛苦,会更需要咬牙坚持——她要继续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学习上,要带着小梅的期待、张磊的支持、陈姐和李老师的帮助,还有自己的初心,一步步朝着大学的目标前进。
窗外的风里,春天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林晚星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她的春天,真的来了。而她的未来,也一定会像这春天一样,充满希望,开满鲜花。总有一天,她会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站在陈小梅面前,站在所有帮助过她的人面前,笑着说:“我做到了,我考上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