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演练场上的初心课-《掌心的刺》

  深圳特警第一支队的训练场刚褪去晨雾,战术靴踩在塑胶跑道上的声响就划破了宁静。江逸晨刚带着排里的队员跑完五公里,对讲机里便传来指挥中心的指令:“各排注意,新兵集训队上午九点抵达,要求排长及以下军官全员参与实战演练教学,重点演示战术配合与应急处置,八点半在综合训练场集合准备。”

  他抬手抹掉额角的汗,指尖无意间碰到了战术服内袋——那里装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掏出来时,二十岁的自己穿着崭新迷彩服,正对着父亲江哲敬军礼,身后的姐姐江念初正往行李箱里塞一本《星光下的女孩》,客厅的灯光把一家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排长,该去综合训练场搭模拟场景了。”队员赵阳跑过来,手里抱着一卷蓝色的模拟街区挡板,“听说这次来的新兵都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连仿真枪都没摸过,咱们一会儿动作可得慢点开,别吓着他们。”

  江逸晨把照片塞回内袋,接过挡板扛在肩上:“不是慢,是得让他们看清每一步的意义。咱们穿这身衣服,不是为了耍帅,是为了能护住人。”

  综合训练场上,各排的人都在忙——有的在搭模拟商铺的框架,有的在贴“人质躲藏点”的标识,有的在检查仿真武器的保险栓。新兵们抵达时,正好看到江逸晨蹲在地上,给模拟居民楼的门缝贴海绵垫。

  “排长,贴这玩意儿干啥?演练又不真撞门。”一个戴眼镜的新兵小声问,眼里满是疑惑。

  江逸晨抬头看他,指了指门缝:“真执行任务时,居民楼里有老人小孩,撞门声太大会吓着他们。现在贴海绵,是让你们记住,不管做什么动作,都得想着旁边有没有无辜的人。”

  九点整,支队长站在高台上喊话:“今天演练主题是‘反劫持人质救援’,分突击、狙击、谈判三组。每个排抽三名排长带新兵,全程讲解动作,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不是只看‘怎么做’。”

  江逸晨被分到突击三组,带三名新兵——刚才问问题的眼镜兵林浩,个子高高的体育生王磊,还有扎着马尾的女生苏晓。他把三人带到模拟商铺前,从战术背心里掏出一张手绘的战术图:“一会儿我们从正门进,我负责踹门控制1号劫匪,赵阳控制2号,你们三个就站在警戒线外,记三个点:一是我踹门时会先敲三下,这是给里面队友发信号;二是进门后我会先贴地面滑进去,这是为了避开劫匪的第一波攻击;三是控制劫匪时,我们会扣住他的手腕而不是胳膊,避免弄伤他。”

  “为啥不直接把劫匪按地上?万一他反抗呢?”王磊皱着眉问,攥着拳头的手都发白了——他以前看警匪片,警察都是直接把坏人按在地上。

  江逸晨指着模拟商铺里的“人质”模型,那是个抱着玩偶的小女孩:“你看里面有孩子,要是我们动作太猛,劫匪慌了神,可能会伤到孩子。我们的目标是制止危险,不是惩罚人。”

  演练哨声响起时,江逸晨先走到商铺门前,手指在门上敲了三下——“咚、咚、咚”,节奏稳得像钟摆。接着,他后退半步,右腿膝盖微屈,一脚踹在门把下方的薄弱处,门“吱呀”一声开了。几乎同时,他双手抱头,身体贴着地面滑进去,仿真枪稳稳对准1号劫匪的胸口。

  林浩在警戒线外看得眼睛都直了,手里的笔记本记个不停:“敲三下门——给队友信号;滑进去——躲攻击;扣手腕——不伤人……”

  不到十秒,两名“劫匪”就被控制住,“人质”模型被安全抱了出来。江逸晨站起来时,战术服的膝盖处沾了层灰,他却先蹲下来,把“人质”模型怀里的玩偶扶正:“真任务里,孩子可能会抱着玩具,我们得记着把东西还给他们,别让他们受了惊吓还丢了念想。”

  苏晓突然红了眼眶,想起高考后那年,她家楼下发生劫持事件,特警救援时,特意把她落在客厅的书包抱了出来,书包上的小熊挂件还好好的。那时候她就想,以后也要当能护住别人的人。

  中午休息时,江逸晨把三个新兵带到树荫下,从内袋里掏出那张旧照片:“这是我五年前收到入伍通知书那天拍的,我爸以前是中学校长,一辈子没跟学生发过脾气,那天却红着眼跟我说‘不管在哪,都要心里装着别人’。我姐怕我想家,偷偷放了本《星光下的女孩》在我行李箱里,里面写了个女警救迷路孩子的故事,我新兵连时天天翻。”

  “排长,你那时候也跟我们一样,啥都不会吗?”林浩凑过来,指着照片里江逸晨僵硬的军礼,忍不住笑了。

  江逸晨也笑,指尖划过照片里父亲的脸:“我新兵连第一次练踹门,把自己的脚踹肿了,还差点撞在门框上。老排长跟我说‘别急,你得先想清楚,这门后面有什么人,你踹开门是为了救谁’。后来我才明白,咱们练的不是动作,是‘心思’——把别人的安危放在自己前面的心思。”

  下午的演练是“校园反恐”,模拟歹徒闯入教学楼劫持学生。江逸晨带着三个新兵躲在教学楼侧面,透过窗户看里面的情况——“歹徒”正把五个“学生”模型逼在墙角,手里的仿真刀架在最前面的“学生”脖子上。

  “排长,现在狙击组已经瞄准歹徒了,为啥不直接开枪?”王磊着急地问,手心都出了汗。

  江逸晨按住他的肩膀,指了指“学生”模型的位置:“你看,歹徒的后背贴着两个孩子,开枪可能会误伤他们。谈判组正在跟歹徒谈,等他稍微挪开一点,我们再从侧门冲进去。”

  过了十分钟,对讲机里传来谈判组的声音:“歹徒注意力被吸引,侧门可突击。”江逸晨立刻给三个新兵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从战术靴里掏出一把小巧的破门器,轻轻插进门缝。

  “你们看,这破门器有个橡胶垫,开门时不会有金属摩擦声。”他一边转破门器,一边小声讲解,“教学楼里有孩子在睡觉,不能吵醒他们。”

  门开的瞬间,江逸晨第一个冲进去,左手扣住歹徒的手腕,右手夺下仿真刀,动作快得像一阵风。等“歹徒”被控制住,他转身蹲下来,摸了摸“学生”模型的头:“真任务里,孩子可能会吓傻,我们得记得多跟他们说两句‘别怕’。”

  苏晓突然小声说:“排长,我以前总觉得当特警特别酷,能抓坏人。现在才知道,酷的不是抓坏人,是抓坏人的时候,还能想着护着孩子。”

  演练结束时,夕阳把训练场染成了橘色。支队长让所有新兵站成一排,指着江逸晨他们几个排长:“你们今天看到的,不只是战术动作,是每个特警的‘初心’。江排长五年前还是个连军礼都敬不标准的新兵,现在却能把每个细节都想到别人前面,靠的就是没忘‘为啥来当兵’。”

  江逸晨站在新兵们面前,想起自己刚入伍时的样子——那时候他总想着要立大功,要当英雄。直到第一次执行夜间巡逻任务,看到一对老夫妻在路边找不到家,他把他们送回去,老太太拉着他的手说“有你们在,我们晚上出门都踏实”,他才明白,英雄不是要做多大的事,是能把小事做细,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心上。

  晚上回宿舍,江逸晨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电话里,江哲说姐姐江念初最近在培训机构搞“平等课堂”,给女生加了理科兴趣课;妹妹江念熙在学校设了“小建议信箱”,帮学生调整了冬季长跑时间。

  “你姐你妹都在守着自己的初心,你也别落下。”江哲的声音带着笑意,“记住,不管是当校长,当老师,还是当特警,心里装着人,就不会走偏。”

  挂了电话,江逸晨翻开那本《星光下的女孩》,里面夹着姐姐当年写的便签:“哥,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害怕的时候,还能想着要护的人。”他把便签贴在书桌前的墙上,又在旁边写了一行字:“勿忘初心,护人护城。”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便签上,也落在江逸晨刚整理好的演练笔记上。笔记里,除了战术动作的分解图,还写着一行小字:“今天带的三个新兵,林浩记了‘贴海绵护居民’,王磊记了‘扣手腕不伤人’,苏晓记了‘扶玩偶安孩子’——他们都懂了‘心里装着人’,这比学会动作更重要。”

  江逸晨知道,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兵来,还会有更多的演练。但只要他还穿着这身战术服,就会把当年父亲的话、姐姐的便签、老排长的教导,一次次讲给新兵听——不是为了让他们记住自己,是为了让他们记住,穿上这身衣服,就得守住那份“护着人”的初心,从敲三下门的信号,到贴海绵的门缝,再到扶正玩偶的小动作,把每一个细节都变成能让人安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