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深圳,暑气像被拉长的棉线,还没彻底从城市的缝隙里抽离,梧桐山的风却先裹着几分清爽漫下来,拂过临街的凤凰木,把细碎的光影洒在江家的车窗上。江念初坐在后座,怀里紧紧抱着那个印着“深圳师范大学”字样的帆布袋,指尖反复摩挲着袋口的校徽刺绣——那是林晚星前几天特意去手工店定制的,银线绣的校徽周围绕着一圈小小的向日葵,针脚里满是细碎的心意。
“念念,把安全带再系紧点,等会儿上高速车多。”驾驶座上的江哲侧过头,目光扫过女儿微颤的指尖,又轻轻落回前方的路。他特意提前查了三条路线,最后选了这条能避开早高峰的滨海公路,就是想让女儿能安稳些——他比谁都清楚,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送别,是女儿朝着梦想迈出的第一步,每一个细节都该稳妥。
副驾驶的林晚星回头,手里拿着一瓶冰镇的酸梅汤,瓶口还裹着吸汗的棉巾:“刚从冰箱拿出来的,你抿两口解解暑,别总盯着袋子看,眼睛该酸了。”作为重点中学的初中班主任,林晚星常年要操心班里几十号学生的衣食住行,这份“操心”早已刻进了生活里,此刻全落在了女儿身上。她看着江念初怀里的帆布袋,忽然想起女儿小时候背书包的模样——那时候书包上挂着毛绒小熊,如今换成了校徽,孩子转眼就长大了,要去奔赴自己的人生了。
江念初接过酸梅汤,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传到心里,稍稍压下了那股紧张。她抬头看向窗外,路边的街景正一点点从熟悉的老城区变成陌生的新城区,高楼越来越多,路牌上的“深圳师范大学”指示标也越来越清晰。她忽然想起高考结束那天,自己趴在书桌上查深圳师范大学的校园地图,林晚星走过来,指着地图上的“香樟大道”说:“妈查过了,这条路上的香樟树都有几十年了,秋天的时候叶子会落满路,走在上面肯定特别舒服。”那时候她还笑着说妈妈比自己还期待,可现在真的要去了,心里却像装了半筐跳动的棉花,又软又慌。
“爸,妈,你们说大学的宿舍会不会很小啊?我带的那床被子会不会太厚了?”江念初忍不住问,声音里带着点孩子气的忐忑。她昨晚收拾行李到半夜,林晚星帮她叠被子时,她还说深圳秋天不冷,不用带厚被子,可林晚星还是坚持塞了进去:“山里的晚上比市区凉,万一降温了呢?多带点总没错。”现在想起妈妈的话,心里又暖又涩。
江哲笑了笑,腾出一只手拍了拍女儿的手背:“爸昨天问了在深师大当老师的老同事,四人间的宿舍,有独立阳台和卫生间,采光特别好,你带的被子正好用得上。”他其实没告诉女儿,为了问宿舍的情况,他特意给老同事打了半小时电话,连宿舍楼下有没有便利店、洗衣机好不好用都问得清清楚楚——在父母眼里,孩子的小事,从来都是大事。
林晚星也跟着补充:“我还加了深师大新生家长群,群里有学姐说,宿舍楼下的阿姨特别好,要是衣服晒在外面下雨了,阿姨会帮忙收起来。你要是有什么事,随时跟妈说,妈帮你问。”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她这几天整理的“开学注意事项”,从食堂哪个窗口的饭菜好吃,到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
车子渐渐靠近深圳师范大学,路边的行人越来越多,大多是提着行李箱的新生和陪着的家长。江念初看着窗外那些和自己一样带着期待又有些紧张的面孔,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了些——原来不是只有自己这样,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前面就是南门了,你看,那几个穿红马甲的应该就是志愿者。”江哲指着前方,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南门门口挂着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欢迎2024级新同学”,几个穿着红马甲的学长学姐正举着指示牌,热情地朝着过往的车辆挥手。
车子停稳后,江哲率先下车,绕到后备箱去拿行李。后备箱里塞满了东西,除了江念初的行李箱,还有林晚星准备的被褥、洗漱用品,甚至还有一袋子东北老家的特产——那是江卫国和赵慧兰特意让寄过来的,说让女儿带到学校分给室友,多交些朋友。江哲搬行李的时候,林晚星已经拉着江念初的手,走到了志愿者面前。
“阿姨好,同学好!是来报到的吗?哪个学院的呀?”一个戴眼镜的学姐笑着问,声音清脆。她看到江念初怀里的帆布袋,眼睛一亮:“是文学院的吧?我也是文学院的,咱们是一个学院的!”
“对,我们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林晚星连忙回答,语气里带着几分亲切感,仿佛看到了自己班里那些热情的学生。她拉着学姐的手,又开始“操心”起来:“同学,麻烦问一下,报到的流程复杂吗?要不要先去领校园卡啊?”
学姐耐心地解释:“阿姨您放心,流程很简单,先去前面的帐篷领报到单,然后去学院帐篷登记,最后去宿舍楼下领钥匙就行。我带你们过去吧,正好顺路。”
江念初跟在后面,看着妈妈和学姐聊得热络,又看了看爸爸提着行李快步跟上的身影,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小时候上小学的第一天,也是爸爸妈妈一起送她,江哲帮她背书包,林晚星帮她整理衣领,那时候她还哭着闹着不想进校门,可现在,她却要独自走进大学校园,开始新的生活了。
走到报到帐篷区,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各个学院的帐篷整齐排列,每个帐篷前都排着长队,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地穿梭其中,有的在给新生递报到单,有的在解答家长的疑问,还有的在帮新生提行李。空气中弥漫着热闹又温馨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仿佛在庆祝一场盛大的相聚。
“我去排队领报到单,你们在这儿等我。”江哲放下行李,快步走向文学院的帐篷。林晚星则拉着江念初,在旁边的树荫下站定,从包里拿出纸巾,帮女儿擦了擦额头的汗:“人太多了,别挤着,等你爸领了报到单咱们再去登记。”
江念初点点头,目光却被不远处的展板吸引了——展板上贴着深圳师范大学的校园地图,还有各个学院的介绍,其中文学院的介绍里,还提到了几位知名的教授,其中一位正是爷爷江卫国的老同学。她想起爷爷出发前跟她说的话:“要是遇到李教授,你就跟他说我是江卫国,他肯定会多照顾你几分。”那时候她还笑着说爷爷“老派”,可现在看到展板上的名字,心里却满是感动。
不一会儿,江哲拿着报到单回来了,上面写着江念初的宿舍号和班级信息。“走吧,咱们去学院帐篷登记,然后就能去宿舍了。”江哲把报到单递给江念初,又提起行李,脚步轻快了不少——离女儿的宿舍越近,他心里的石头就越沉不下去,总想着早点帮女儿把东西收拾好,才能放心。
学院帐篷里,几位老师正坐在桌子后,给新生办理登记手续。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看到江念初的名字,笑着说:“江念初同学,我是文学院的王老师,你的高考成绩很不错,尤其是语文,作文写得特别好。”
江念初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谢谢王老师,我以后会继续努力的。”
林晚星连忙上前,语气里满是谦逊:“老师您过奖了,孩子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以后麻烦您多费心了。”她习惯性地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想把老师的联系方式记下来,又想起自己不是来给学生办入学的,连忙把笔记本收了回去,惹得王老师笑了起来:“这位家长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孩子们的。”
登记完后,老师给江念初发了校园卡、军训服和一本《新生手册》。江念初接过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帆布袋里,仿佛捧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知道,从拿到这些东西开始,自己就正式成为深圳师范大学的一员了,未来四年的时光,都将在这里度过。
离开学院帐篷,江哲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咱们先去宿舍把东西放下,然后去食堂吃饭,我查了,学校的第一食堂有广东菜,还有东北菜,咱们去尝尝。”
林晚星点点头,又叮嘱江念初:“把军训服拿好,别折皱了,开学就要用。校园卡记得放在贴身的地方,别弄丢了,里面已经充了钱,吃饭、洗澡都能用。”
江念初一一应着,跟在爸爸妈妈身后,朝着宿舍区走去。宿舍区在学校的东边,要穿过一条长长的香樟大道。正如林晚星所说,道路两旁的香樟树长得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你看,那就是香樟大道,是不是跟妈说的一样?”林晚星指着路边的香樟树,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她之前特意在网上找了香樟大道的照片,现在看到实景,比照片里还要好看。
江念初笑着点头:“比照片里好看多了,秋天的时候肯定特别美。”她想象着秋天落叶铺满道路的场景,心里满是期待——她好像已经能看到自己以后背着书包,走在这条路上去上课的样子了。
走到宿舍楼下,江念初抬头看了看——这是一栋六层的红色小楼,楼顶上写着“杏园3栋”,楼门口挂着“欢迎杏园3栋新同学”的横幅,几个穿着红马甲的学姐正站在门口,帮新生搬行李。
“同学,请问你是哪个宿舍的?”一个学姐笑着问。
“我是302宿舍的。”江念初回答。
“正好,我也是302的学姐,我带你们上去。”学姐说着,接过江哲手里的一个行李箱,“叔叔阿姨,你们别拿太重的东西,我帮你们搬。”
江哲连忙说:“不用麻烦你,我们自己来就行。”
“不麻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学姐笑着,提着行李箱就往楼上走。
江念初和林晚星跟在后面,手里也提着一些轻便的东西。楼梯间里很干净,墙上贴着新生须知和安全提示,每一层的转角处都放着垃圾桶和绿萝,看起来很温馨。
走到302宿舍门口,学姐敲了敲门:“里面有人吗?新同学来了。”
门很快被打开,里面已经有三个女生了,看到江念初他们,连忙站起来打招呼:“你们好!”
“你们好,我是江念初。”江念初笑着说,心里的紧张瞬间少了很多——室友们看起来都很友善,应该能好好相处。
林晚星连忙走上前,笑着跟室友们打招呼:“你们好,我是江念初的妈妈,以后念念就麻烦你们多照顾了。”她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想加室友们的微信,又觉得有点太热情了,连忙说:“你们要是有什么事,也可以跟念念说,或者跟我们联系。”
室友们都笑着点头,其中一个叫陈雨桐的女生说:“阿姨您放心,我们会互相照顾的。”
江哲把行李放进宿舍,开始帮江念初整理床铺。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江念初的床位在靠窗户的位置,采光很好。江哲先把床垫铺好,然后把林晚星准备的厚被子拿出来,仔细地铺在床上,又把枕头摆好,动作认真又细致。
林晚星则在旁边整理书桌,她把江念初的书一本本放在书架上,按照科目分类放好,又把文具放进抽屉里,还特意把台灯放在书桌的左上角:“这样看书的时候不晃眼,你以后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别近视了。”
江念初看着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有些发酸。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帮她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现在自己都上大学了,他们还是放心不下。她走上前,想帮妈妈整理书桌:“妈,我自己来就行,您歇会儿。”
林晚星却把她推开:“你别碰,这些东西放哪里我心里有数,等会儿你找不到了又该着急。”她说着,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樟脑丸:“把这个放在衣柜里,能防潮防虫,你衣服要分类放,常穿的放在外面,不常穿的放在里面。”
江哲铺完床,又开始整理行李箱里的衣服。他把江念初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叠整齐后放进衣柜里,还特意把军训服放在最上面:“开学就要穿军训服,放在上面方便拿。”他一边叠衣服,一边跟江念初说:“军训的时候肯定很累,你要注意身体,要是不舒服就跟老师说,别硬撑。”
江念初点点头,眼睛却有些湿润。她知道,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在学校里过得好一点,他们把所有的爱都藏在了这些细碎的小事里。
室友们看着江家三口忙碌的样子,也纷纷过来帮忙。陈雨桐帮着整理书架,另外两个室友则帮着把行李箱里的杂物拿出来,宿舍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像是一家人一样。
整理完宿舍,已经快十二点了。江哲看了看时间:“走吧,咱们去食堂吃饭,我饿了,你们肯定也饿了。”
林晚星又检查了一遍宿舍,确认没有落下东西,才跟着大家一起出门。锁门的时候,她特意叮嘱江念初:“钥匙要放好,别弄丢了,我给你配了两把,一把放在书包里,一把放在枕头底下。”
江念初笑着说:“妈,我知道了,您放心吧。”
走到食堂门口,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江哲带着大家走到第一食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然后拿着菜单去点菜。林晚星则跟室友们聊了起来,问她们是哪里人,
“念念,把安全带再系紧点,等会儿上高速车多。”驾驶座上的江哲侧过头,目光扫过女儿微颤的指尖,又轻轻落回前方的路。他特意提前查了三条路线,最后选了这条能避开早高峰的滨海公路,就是想让女儿能安稳些——他比谁都清楚,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送别,是女儿朝着梦想迈出的第一步,每一个细节都该稳妥。
副驾驶的林晚星回头,手里拿着一瓶冰镇的酸梅汤,瓶口还裹着吸汗的棉巾:“刚从冰箱拿出来的,你抿两口解解暑,别总盯着袋子看,眼睛该酸了。”作为重点中学的初中班主任,林晚星常年要操心班里几十号学生的衣食住行,这份“操心”早已刻进了生活里,此刻全落在了女儿身上。她看着江念初怀里的帆布袋,忽然想起女儿小时候背书包的模样——那时候书包上挂着毛绒小熊,如今换成了校徽,孩子转眼就长大了,要去奔赴自己的人生了。
江念初接过酸梅汤,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传到心里,稍稍压下了那股紧张。她抬头看向窗外,路边的街景正一点点从熟悉的老城区变成陌生的新城区,高楼越来越多,路牌上的“深圳师范大学”指示标也越来越清晰。她忽然想起高考结束那天,自己趴在书桌上查深圳师范大学的校园地图,林晚星走过来,指着地图上的“香樟大道”说:“妈查过了,这条路上的香樟树都有几十年了,秋天的时候叶子会落满路,走在上面肯定特别舒服。”那时候她还笑着说妈妈比自己还期待,可现在真的要去了,心里却像装了半筐跳动的棉花,又软又慌。
“爸,妈,你们说大学的宿舍会不会很小啊?我带的那床被子会不会太厚了?”江念初忍不住问,声音里带着点孩子气的忐忑。她昨晚收拾行李到半夜,林晚星帮她叠被子时,她还说深圳秋天不冷,不用带厚被子,可林晚星还是坚持塞了进去:“山里的晚上比市区凉,万一降温了呢?多带点总没错。”现在想起妈妈的话,心里又暖又涩。
江哲笑了笑,腾出一只手拍了拍女儿的手背:“爸昨天问了在深师大当老师的老同事,四人间的宿舍,有独立阳台和卫生间,采光特别好,你带的被子正好用得上。”他其实没告诉女儿,为了问宿舍的情况,他特意给老同事打了半小时电话,连宿舍楼下有没有便利店、洗衣机好不好用都问得清清楚楚——在父母眼里,孩子的小事,从来都是大事。
林晚星也跟着补充:“我还加了深师大新生家长群,群里有学姐说,宿舍楼下的阿姨特别好,要是衣服晒在外面下雨了,阿姨会帮忙收起来。你要是有什么事,随时跟妈说,妈帮你问。”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她这几天整理的“开学注意事项”,从食堂哪个窗口的饭菜好吃,到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
车子渐渐靠近深圳师范大学,路边的行人越来越多,大多是提着行李箱的新生和陪着的家长。江念初看着窗外那些和自己一样带着期待又有些紧张的面孔,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了些——原来不是只有自己这样,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前面就是南门了,你看,那几个穿红马甲的应该就是志愿者。”江哲指着前方,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南门门口挂着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欢迎2024级新同学”,几个穿着红马甲的学长学姐正举着指示牌,热情地朝着过往的车辆挥手。
车子停稳后,江哲率先下车,绕到后备箱去拿行李。后备箱里塞满了东西,除了江念初的行李箱,还有林晚星准备的被褥、洗漱用品,甚至还有一袋子东北老家的特产——那是江卫国和赵慧兰特意让寄过来的,说让女儿带到学校分给室友,多交些朋友。江哲搬行李的时候,林晚星已经拉着江念初的手,走到了志愿者面前。
“阿姨好,同学好!是来报到的吗?哪个学院的呀?”一个戴眼镜的学姐笑着问,声音清脆。她看到江念初怀里的帆布袋,眼睛一亮:“是文学院的吧?我也是文学院的,咱们是一个学院的!”
“对,我们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林晚星连忙回答,语气里带着几分亲切感,仿佛看到了自己班里那些热情的学生。她拉着学姐的手,又开始“操心”起来:“同学,麻烦问一下,报到的流程复杂吗?要不要先去领校园卡啊?”
学姐耐心地解释:“阿姨您放心,流程很简单,先去前面的帐篷领报到单,然后去学院帐篷登记,最后去宿舍楼下领钥匙就行。我带你们过去吧,正好顺路。”
江念初跟在后面,看着妈妈和学姐聊得热络,又看了看爸爸提着行李快步跟上的身影,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小时候上小学的第一天,也是爸爸妈妈一起送她,江哲帮她背书包,林晚星帮她整理衣领,那时候她还哭着闹着不想进校门,可现在,她却要独自走进大学校园,开始新的生活了。
走到报到帐篷区,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各个学院的帐篷整齐排列,每个帐篷前都排着长队,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地穿梭其中,有的在给新生递报到单,有的在解答家长的疑问,还有的在帮新生提行李。空气中弥漫着热闹又温馨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仿佛在庆祝一场盛大的相聚。
“我去排队领报到单,你们在这儿等我。”江哲放下行李,快步走向文学院的帐篷。林晚星则拉着江念初,在旁边的树荫下站定,从包里拿出纸巾,帮女儿擦了擦额头的汗:“人太多了,别挤着,等你爸领了报到单咱们再去登记。”
江念初点点头,目光却被不远处的展板吸引了——展板上贴着深圳师范大学的校园地图,还有各个学院的介绍,其中文学院的介绍里,还提到了几位知名的教授,其中一位正是爷爷江卫国的老同学。她想起爷爷出发前跟她说的话:“要是遇到李教授,你就跟他说我是江卫国,他肯定会多照顾你几分。”那时候她还笑着说爷爷“老派”,可现在看到展板上的名字,心里却满是感动。
不一会儿,江哲拿着报到单回来了,上面写着江念初的宿舍号和班级信息。“走吧,咱们去学院帐篷登记,然后就能去宿舍了。”江哲把报到单递给江念初,又提起行李,脚步轻快了不少——离女儿的宿舍越近,他心里的石头就越沉不下去,总想着早点帮女儿把东西收拾好,才能放心。
学院帐篷里,几位老师正坐在桌子后,给新生办理登记手续。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看到江念初的名字,笑着说:“江念初同学,我是文学院的王老师,你的高考成绩很不错,尤其是语文,作文写得特别好。”
江念初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谢谢王老师,我以后会继续努力的。”
林晚星连忙上前,语气里满是谦逊:“老师您过奖了,孩子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以后麻烦您多费心了。”她习惯性地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想把老师的联系方式记下来,又想起自己不是来给学生办入学的,连忙把笔记本收了回去,惹得王老师笑了起来:“这位家长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孩子们的。”
登记完后,老师给江念初发了校园卡、军训服和一本《新生手册》。江念初接过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帆布袋里,仿佛捧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知道,从拿到这些东西开始,自己就正式成为深圳师范大学的一员了,未来四年的时光,都将在这里度过。
离开学院帐篷,江哲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咱们先去宿舍把东西放下,然后去食堂吃饭,我查了,学校的第一食堂有广东菜,还有东北菜,咱们去尝尝。”
林晚星点点头,又叮嘱江念初:“把军训服拿好,别折皱了,开学就要用。校园卡记得放在贴身的地方,别弄丢了,里面已经充了钱,吃饭、洗澡都能用。”
江念初一一应着,跟在爸爸妈妈身后,朝着宿舍区走去。宿舍区在学校的东边,要穿过一条长长的香樟大道。正如林晚星所说,道路两旁的香樟树长得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你看,那就是香樟大道,是不是跟妈说的一样?”林晚星指着路边的香樟树,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她之前特意在网上找了香樟大道的照片,现在看到实景,比照片里还要好看。
江念初笑着点头:“比照片里好看多了,秋天的时候肯定特别美。”她想象着秋天落叶铺满道路的场景,心里满是期待——她好像已经能看到自己以后背着书包,走在这条路上去上课的样子了。
走到宿舍楼下,江念初抬头看了看——这是一栋六层的红色小楼,楼顶上写着“杏园3栋”,楼门口挂着“欢迎杏园3栋新同学”的横幅,几个穿着红马甲的学姐正站在门口,帮新生搬行李。
“同学,请问你是哪个宿舍的?”一个学姐笑着问。
“我是302宿舍的。”江念初回答。
“正好,我也是302的学姐,我带你们上去。”学姐说着,接过江哲手里的一个行李箱,“叔叔阿姨,你们别拿太重的东西,我帮你们搬。”
江哲连忙说:“不用麻烦你,我们自己来就行。”
“不麻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学姐笑着,提着行李箱就往楼上走。
江念初和林晚星跟在后面,手里也提着一些轻便的东西。楼梯间里很干净,墙上贴着新生须知和安全提示,每一层的转角处都放着垃圾桶和绿萝,看起来很温馨。
走到302宿舍门口,学姐敲了敲门:“里面有人吗?新同学来了。”
门很快被打开,里面已经有三个女生了,看到江念初他们,连忙站起来打招呼:“你们好!”
“你们好,我是江念初。”江念初笑着说,心里的紧张瞬间少了很多——室友们看起来都很友善,应该能好好相处。
林晚星连忙走上前,笑着跟室友们打招呼:“你们好,我是江念初的妈妈,以后念念就麻烦你们多照顾了。”她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想加室友们的微信,又觉得有点太热情了,连忙说:“你们要是有什么事,也可以跟念念说,或者跟我们联系。”
室友们都笑着点头,其中一个叫陈雨桐的女生说:“阿姨您放心,我们会互相照顾的。”
江哲把行李放进宿舍,开始帮江念初整理床铺。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江念初的床位在靠窗户的位置,采光很好。江哲先把床垫铺好,然后把林晚星准备的厚被子拿出来,仔细地铺在床上,又把枕头摆好,动作认真又细致。
林晚星则在旁边整理书桌,她把江念初的书一本本放在书架上,按照科目分类放好,又把文具放进抽屉里,还特意把台灯放在书桌的左上角:“这样看书的时候不晃眼,你以后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别近视了。”
江念初看着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有些发酸。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帮她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现在自己都上大学了,他们还是放心不下。她走上前,想帮妈妈整理书桌:“妈,我自己来就行,您歇会儿。”
林晚星却把她推开:“你别碰,这些东西放哪里我心里有数,等会儿你找不到了又该着急。”她说着,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樟脑丸:“把这个放在衣柜里,能防潮防虫,你衣服要分类放,常穿的放在外面,不常穿的放在里面。”
江哲铺完床,又开始整理行李箱里的衣服。他把江念初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叠整齐后放进衣柜里,还特意把军训服放在最上面:“开学就要穿军训服,放在上面方便拿。”他一边叠衣服,一边跟江念初说:“军训的时候肯定很累,你要注意身体,要是不舒服就跟老师说,别硬撑。”
江念初点点头,眼睛却有些湿润。她知道,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在学校里过得好一点,他们把所有的爱都藏在了这些细碎的小事里。
室友们看着江家三口忙碌的样子,也纷纷过来帮忙。陈雨桐帮着整理书架,另外两个室友则帮着把行李箱里的杂物拿出来,宿舍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像是一家人一样。
整理完宿舍,已经快十二点了。江哲看了看时间:“走吧,咱们去食堂吃饭,我饿了,你们肯定也饿了。”
林晚星又检查了一遍宿舍,确认没有落下东西,才跟着大家一起出门。锁门的时候,她特意叮嘱江念初:“钥匙要放好,别弄丢了,我给你配了两把,一把放在书包里,一把放在枕头底下。”
江念初笑着说:“妈,我知道了,您放心吧。”
走到食堂门口,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江哲带着大家走到第一食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然后拿着菜单去点菜。林晚星则跟室友们聊了起来,问她们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