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手稿的启发-《掌心的刺》

  十二月的黄昏把江家的客厅染成暖橙色,窗外的梧桐树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托着最后一缕夕阳,像一幅安静的水墨画。江念初背着书包推开门时,最先闻到的是玄关处飘来的排骨汤香——那是妈妈林晚星的味道,是她从高二教学楼一路奔回家的动力。可刚走到客厅门口,她却停下了脚步。

  45岁的林晚星坐在沙发上,背对着门口,手里捧着一本磨得发白的蓝色笔记本,指尖轻轻拂过纸页,肩膀微微发颤。她今天没穿龙华三中的教师制服,而是换了件米白色的针织衫,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颈边,平日里在课堂上讲解《论语》或生物细胞时的从容,此刻都被一种难以言说的柔软与沉重取代。

  江念初放轻脚步走过去,书包带从肩上滑下来也没察觉。她太熟悉妈妈的这个模样了——上次家访遇到执意让女儿辍学的家长,妈妈回来后也是这样;去年批改学生作文,看到孩子写“想让妈妈也能去一次游乐园”,妈妈也是这样。念初伸出手,轻轻从背后搂住林晚星的肩膀,下巴抵在她温暖的针织衫上,声音软下来:“妈,我回来了。你在看什么呀?”

  林晚星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吓了一跳,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滑落。回头看到是女儿,她眼里的湿意还没来得及藏,便先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念初环在自己腰间的手:“回来啦?刚炖了排骨汤,再等十分钟就能喝。”她把手里的笔记本递过去,指尖在封面那行褪色的钢笔字上顿了顿——那是1997年的她写下的“林晚星日记”,字迹带着少女的青涩,边缘还沾着点当年电子厂车间的机油印,“这是妈妈15岁到19岁的日记,今天整理旧箱子翻出来的,你看看,就知道妈妈当年是怎么走到现在的。”

  念初接过笔记本时,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边缘,像摸到了妈妈藏在时光里的挣扎与坚持。封面是最普通的硬壳纸,蓝色颜料已经褪成了浅灰,右下角还贴着一小块透明胶带,显然是之前裂过又粘好的。她翻开第一页,娟秀的字迹立刻撞进眼底,带着15岁少女特有的工整,却又透着一股沉甸甸的绝望:

  “1997年3月12日,阴。今天爸妈把我的课本锁进了柜子,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下个月就跟你叔去市里电子厂,赚的钱给你弟娶媳妇’。我躲在被子里哭,摸黑在日记本上写——我不想去电子厂,我想读书,可没人听我的。”

  “1997年4月5日,晴。电子厂的车间像个蒸笼,机器响得耳朵疼。组长说‘女生手脚慢,每天多加两小时班才能拿全勤’,我攥着被零件磨红的手指,突然想起表哥偷偷塞给我的纸条,上面写着‘深圳有机会,想逃就来找我’。我把纸条夹进日记,心里第一次有了点光。”

  “1997年12月28日,冷。我攒了八个月的钱,偷偷买了去深圳的火车票。走的那天早上,我在桌上留了张纸条,说‘我去深圳找活路了,以后会赚钱回来’。火车开动时,我看着窗外的家乡往后退,眼泪掉在日记上,晕开了‘自由’两个字——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选择。”

  念初的呼吸渐渐变沉,一页页往下翻,妈妈年轻时的路在文字里慢慢清晰——

  “1998年1月3日,晴。终于找到表哥给的地址,是王叔叔开的面馆。王叔叔人好,让我在面馆帮忙,管吃管住,等过完年再找正经工作。每天收摊后,我会趴在面馆的桌子上写日记,王叔叔偶尔会给我端碗热汤,说‘姑娘,在深圳好好拼,会有出路的’。”

  “1998年2月15日,雨。过完年我去了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一个月能赚三百块。我跟自己说,省着点花,攒够钱就去上夜校。晚上回到出租屋,我会对着镜子背单词,虽然不知道夜校在哪里,可我知道,读书是唯一能让我站稳脚跟的路。”

  “1998年9月1日,晴。今天我终于报上了夜大的课程!攒了七个月的钱,够交半年学费。我把夜大的录取通知书夹在日记里,摸着纸页上的字,手都在抖——我终于能坐在教室里听课了,哪怕只是晚上。”

  “1998年12月20日,冷。夜大的课太难了,数学题我要算好几遍才能懂。餐厅的工作要忙到晚上八点,赶去夜大时总迟到。张磊是夜大的同学,他说‘我认识夜校附近的书店,招兼职,你去那上班,既能赚钱又能赶上课’。我抱着他给的书店地址,第一次觉得在深圳不是一个人。”

  “1999年1月5日,晴。今天开始在书店上班,老板人很好,允许我上班时看课本。张磊每天会提前帮我占座,还把他的笔记借给我抄。我把他写的‘加油’两个字贴在日记扉页,心里想——原来在深圳,也有人会帮我。”

  “1999年6月28日,晴。深圳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我拿着通知书在书店门口哭,张磊递来纸巾说‘早知道你能考上’。这一年,我在书店上班赚了学费,在夜校啃完了所有课本,那些被嘲笑‘女生还想考大学’的日子,终于有了结果。”

  “1999年7月10日,雨。家里突然打电话,妈说‘你爸病重,快回来’。我揣着录取通知书往家赶,进门却看到爸好好的——妈说‘你弟要盖房,对方要十万彩礼,你别去上大学了,嫁给邻村的李老板,能换五万块’。我抱着日记坐在地上哭,妈把我的通知书藏了起来,锁着门不让我走。”

  “1999年8月5日,晴。是张磊救了我。他听说我被锁在家里,特意从深圳赶过来,跟我妈说‘晚星考上大学,以后能赚更多钱,你现在逼她嫁人,是毁她一辈子’。他还帮我要回了通知书,给我买了回深圳的火车票。上车前,他说‘别放弃,大学在等你’。”

  “1999年9月1日,晴。今天是深圳师范大学开学的日子。我穿着新买的白衬衫,站在学校门口,心里又紧张又激动。报道时遇到一个男生,他帮我拎行李,说‘我叫江哲,也是新生’。阳光落在他脸上,我突然觉得,深圳的秋天,好像比往年更暖一点。”

  念初合起笔记本时,指尖已经被纸页边缘磨得有些发烫。她抬头看向身边的妈妈,发现妈妈正望着窗外的夕阳,眼角泛红,却带着释然的笑意。记忆里,妈妈总是从容又坚定的——在龙华三中的课堂上,她会拿着生物课本,指着屠呦呦的照片告诉学生“女生也能靠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