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尺素传心意,微光引前路-《掌心的刺》

  2013年深秋,深圳的风终于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带着几分清爽吹进公益组织的办公室。林晚星刚把“乡村女童助学计划”新一批资助名单整理好,收发室的老张就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走了进来,额头上还沾着细密的汗珠:“晚星啊,你们这的信也太多了,我这包都快装不下了!”

  帆布包一放在桌上,就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林晚星赶紧起身帮忙,拉开拉链一看,里面全是信封——有的是用彩色信纸折成的星星形状,有的是用牛皮纸仔细包裹着,还有的信封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小花,落款大多是“XX乡小学XX”“XX村XX”。

  “这都是……给我的信?”林晚星愣了愣,指尖拿起一个画着向日葵的信封,上面用铅笔写着“林晚星老师收”,字迹稚嫩却工整。

  “可不是嘛!”老张擦了擦汗,“最近每周都有这么多,我看上面的地址,大多是偏远乡村,估计都是看了你那篇文章的读者。你可真厉害,一篇文章让这么多人给你写信!”

  老张走后,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围了过来。李姐拿起一个信封,笑着说:“晚星,这肯定是那些乡村女生写的,你快拆开看看,她们都跟你说什么了。”

  林晚星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拆开那个画着向日葵的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信纸,信纸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折叠过。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还带着几处修改的痕迹,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林老师,您好!我叫周小燕,今年14岁,是云南大山里的一名女生。上个月,我们班主任给我们读了您写的《掌心的刺》,我听着听着就哭了——因为我跟您一样,爸妈也说女孩子读书没用,让我读完小学就去广东打工,给我哥挣彩礼。

  以前我总是偷偷哭,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可听完您的故事,我知道我错了——您当年比我还难,却还能坚持读书,还能考上大学,还能帮助那么多像我一样的女生。现在我每天都跟爸妈吵架,我说我要读书,我要考高中,我要像您一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林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知道,女孩子也能有梦想,也能靠读书改变命运。我会好好读书的,等我考上大学,我也要跟您一样,做公益,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女生!”

  信纸下面,还压着一张彩色铅笔画——画里有一座山,山脚下有一所学校,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背着书包,正朝着学校的方向跑,天空上画着一轮大大的太阳,旁边写着“我的梦想”。

  林晚星握着信纸,眼眶一下子就热了。她想起自己14岁那年,也是这样把读书的梦想藏在心里,躲在柴房里对着烧焦的课本哭。那时候的她,如果能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能遇到这样一个“林晚星”,会不会少一些绝望,多一些勇气?

  “晚星,你快看这封!”小陈拿着另一封信跑过来,语气里满是激动,“这个叫李娟的女生,说她本来都收拾好行李准备去打工了,看了你的文章后,跟父母据理力争,现在已经回到学校了!”

  林晚星赶紧接过信,快速读了起来。李娟在信里说,她今年15岁,家在甘肃的一个小山村。上个月,她爸妈已经给她联系好了广东的电子厂,让她跟同村的姐姐一起去打工。收拾行李的那天晚上,她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那本刊登着《掌心的刺》的教育杂志,一口气读完后,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早上,她把杂志拿给爸妈看,跟他们说:“爸,妈,林老师当年比我还难,却还能坚持读书,还能考上大学。我也想读书,我不想一辈子在电子厂打工,我想考大学,我想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刚开始,爸妈不同意,还骂她“不懂事”“不听话”。可她没有放弃,每天都跟爸妈讲林晚星的故事,讲读书的好处。后来,班主任也来家里劝她爸妈,说李娟学习成绩好,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最终,爸妈被她打动了,同意让她继续读书。

  “林老师,现在我已经回到学校了,坐在教室里听课时,我总觉得特别幸福。”李娟在信里写道,“我把您的文章抄在了笔记本上,每天早上都读一遍,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路。我会好好读书的,等我考上大学,我一定会给您写信,跟您分享我的好消息!”

  林晚星放下信,心里满是感慨。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篇文章,竟然能改变这么多乡村女生的命运。那些曾经让她疼到骨子里的往事,现在却成了照亮别人的光,这大概就是写作的意义,也是公益的意义吧。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星一有空就坐在办公室里读信。每一封信,都像一个沉甸甸的故事,承载着乡村女生的梦想和希望。

  有一个叫王萌的女生,在信里说她从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