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玉答应的笑容僵在脸上。
她再傻,也品出不对味儿了。这哪里是固本培元的汤药,这分明是……
她的目光在绘春那张看不出情绪的脸和朝露躲闪的眼神之间来回逡巡,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四肢百骸都凉透了。昨夜的温存,皇帝的笑语,仿佛都成了镜花水月,一碰就碎。
“怎么?小主是不信皇后娘娘,还是不信自己的宫女?”绘春的声音不咸不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玉答应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朝露叹了口气,凑到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飞快地说:“小主,认命吧。咱们这样的人,能有昨晚一夜,已是天大的福分了。别惹娘娘不快。”
是啊,认命。
玉答应闭上眼,两行清泪无声地滑落。她就着朝露的手,张开嘴,将那碗又苦又涩的汤药,一滴不剩地咽了下去。
药汁滚过喉咙,像是带刺的铁水,一路烧灼到胃里,将她那点刚刚燃起的希望和美梦,烫得一干二净。
绘春亲眼看着她喝完,又检查了空碗,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去,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桩再寻常不过的差事。
殿内,只剩下玉答应瘫软在床榻上,和那满室驱之不散的药味。
***
碎玉轩里,药味和着尘埃的味道,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沈眉庄坐在榻边,静静地看了甄嬛大半日,久到甄嬛苍白的脸上都泛起一丝不解。
“眉姐姐来了许久,为何总是这样看着我?”甄嬛的声音轻飘飘的,没什么力气。
“我只是在想,你若真正对皇上灰了心,该是什么样子?”沈眉庄伸手,替她掖了掖被角,指尖触到的是一片冰凉。
甄嬛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姐姐以为,我还未曾灰心吗?”
“你以为呢?”沈眉庄收回手,语气清冷,却字字清晰,“若真死了心,人是不会病的,更不会作践自己的身子。只会想着怎么好好活下去,活得比从前更好。”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甄嬛几乎陷进枕头里的脸。
“你这副样子,不是心死,是心碎了还巴巴地等着人来粘。等着皇上来瞧你一眼,心疼你一句,然后你这病,不吃药也能好个大半。”
一席话,不带半点温度,直直戳进甄嬛的心窝子。
甄嬛的眼睫颤了颤,避开了她的视线,“因为我对皇上的心意,比姐姐多。”
“你若真无心意,便会如今日的我,根本不会为他的话、他的事伤神。”沈眉庄转回头,直视着她,“其实你心里清楚,皇上对你并非无情。”
“那又如何?”甄嬛的眼神黯淡下去,“延禧宫如今盛宠无双,满宫的蜀锦都赐给了她一人。难道要我去与陵容争个长短?何况,还有玉答应,还有淳儿。宫里的女人和花一样,四季都有新的。”
这话一出,沈眉庄几乎要气笑了。
“陵容?你还念着她那点姐妹情分?”
沈眉庄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沉,却像针一样扎进甄嬛心里。
“满宫的蜀锦,那是赏赐吗?那是捧杀!换做是你,敢要么?她安陵容就敢!你还当她是那个初入宫时,怯生生跟在你身后的小妹妹?她如今是和贵人,是皇上的新宠,是能踩着你病中的落魄,风风光光往上走的人!”
“更何况,皇上的喜欢算什么?今儿喜欢你多些,明儿喜欢她多些,从无定数。我们这些女人,争的不就是比旁人多那么一点点的喜欢吗?你若真对皇上死了心,就不会把功夫都浪费在伤心上了。”
一字一句,都像是剥开了甄嬛强撑的体面,露出底下鲜血淋漓的内里。
“姐姐,我很傻,是不是?”甄嬛的眼泪终于滚落,声音里带着破碎的哽咽,“竟然在这宫里,期待一丝纯粹的温情,还期待错了人。”
“这宫里伤心的人够多了,别再多你一个。”沈眉庄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
“我知道。”
沈眉庄站起身,理了理衣袖,“我要去给太后请安,明儿再来看你。”
“姐姐近来常去太后宫里?”
“是。”沈眉庄的眼神里,是一种甄嬛从未见过的平静和决绝,“我身子好了,可待皇上的心,却大不如前了。如今皇帝喜爱歌舞,又爱活泼颜色,后宫难见天颜,我总得给自己另寻一个依靠。”
她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甄嬛。
“太后是皇上的母亲,她的喜欢,比皇上的喜欢更长久。慧嫔不就是靠着太后站稳的吗?她喜欢端庄稳重的孩子,喜欢有人陪着说说话解解闷。你若实在无事,不如也多去走动走动,总比闷在这里,让人看轻了去。”
说完,她便转身,带着采月离开了。
殿内又恢复了死寂。
甄嬛怔怔地看着沈眉庄离去的方向,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那句“另寻一个依靠”。
依靠……
她曾经以为,那个男人就是她唯一的依靠。
可如今,眉姐姐却告诉她,那座山,是会动的,会随时倾倒,将山脚下的人压得粉身碎骨。
要想活下去,就得自己再去找一座,更稳、更牢靠的山。
甄嬛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瘦骨嶙峋的手。
她不能再这样病下去了。为了自己,也为了远在风口浪尖上的甄家。
连着送走安陵容和沈眉庄,甄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就那么靠在榻上,睁着眼,望着帐顶的流苏,一动不动。
夜深了,流珠见她许久未眠,心疼得紧,轻声提议:“小主,今夜月色倒好,不如取来长相思弹一曲吧,也好解解闷。”
甄嬛的目光动了动,看向窗外那轮清冷的月,扯出一个近乎于无的笑:“对月弹琴是风雅,可长相思这曲子,字字句句都像刀子,太摧心肝了,不弹也罢。”
“可小主过去最是喜欢李白的《长相思》。”流珠有些丧气。
“是啊,过去。”甄嬛闭上眼,“此刻,就算心里再喜欢,我也不敢弹了。”
她正要躺下,耳朵却微微一动,凝神细听。
“小主不弹,倒有人在吹。”
那笛声悠远,仿佛穿过了重重宫墙,飘入这死寂的碎玉轩。调子是熟悉的,可那意境却截然不同。琴声哀婉,这笛声却于缠绵悱恻中,透着一股子豁达与开阔。
“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甄嬛轻声念着词,侧头问,“流珠,你听这笛声,吹得多好。”
甄嬛不再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那笛声仿佛是特意为她一人吹奏,将那凄婉的相思之苦,吹成了纵使相隔云端,亦不悔相思的美好之事。
“不知是宫中哪位高人,能吹出这样好的笛声。”她喃喃自语。
一股说不清的冲动涌上心头。她忽然坐起身,掀开了被子。
流珠吓了一跳:“小主?”
“出去走走。”甄嬛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古人踏雪寻梅,是为香气而去。我今夜便循声去寻这吹笛人,就凭这一缕笛声,也不知找不找得到。”
“奴婢也想见见那吹笛人的样子。”流珠见她眼中终于有了些神采,连忙取来披风为她穿上,“不过这事儿全凭缘分,找得见最好,找不见,就当是散心了。”
月光如水,将空无一人的宫道照得一片清寂。甄嬛循着那若有若无的笛声,一路走到御花园的假山旁,笛声却戛然而止。
四下一片寂静,只余风声。
正当她以为是一场空时,一道清朗的男声自身后响起。
“你瘦了许多。”
甄嬛猛地回身,月光下,那人一身王爷常服,面容俊朗,不是果郡王又是谁。
她定了定神,敛衽福身,声音里是刻意的疏离:“时节已入秋,帘卷西风,自然是人比黄花瘦。那日王爷大义,闯入翊坤宫相救,本宫铭记于心,感激不尽。”
“菀嫔一定要与小王这般生分吗?”果郡王走近几步,月光照亮他眼中的惋惜,“可惜,小王拼尽全力,依旧没能保住你的孩子。”
提起孩子,甄嬛的心又是一阵抽痛。她垂下眼帘,声音更冷了几分:“人人都道,果郡王此举不过是为迎合皇上罢了。但无论如何,这宫中肯伸出援手的,也只有王爷一个。本宫今日虽落魄,却也绝非忘恩负义之人,他日王爷若有差遣,本宫自当尽力。”
“小王希望莞嫔一切安好,并非为了迎合皇兄,而是……我视莞嫔为知己。”
知己?
甄嬛心头一震,猛地抬头看他,却又飞快地移开了目光。这两个字,像一颗石子,在她死水般的心湖里,砸出了圈圈涟漪。
她稳住心神,道:“王爷心善,本宫明白。只是这宫里人多口杂,王爷与我这碎玉轩的人走得近了,恐对王爷的清誉有损。”
“多谢莞嫔关心。”果郡王听出了她话里的拒绝之意,却并未退缩。
“夜深露重,王爷如何会在此处?”甄嬛换了个话题。
“皇兄今晚留我在宫中过夜。方才去养心殿请安,正巧碰到一位新晋的玉答应在殿前唱歌。”
甄嬛心中微动,面上却毫无波澜。
果郡王继续道:“歌喉倒是婉转,只是斧凿痕迹太重,处处都是算计,反倒失了真趣。”
甄嬛淡淡开口:“皇上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璞玉浑金,天然美质,更为难得。”果郡王看着她,意有所指,“小王方才吹奏的这首《长相思》,希望能为莞嫔略略解忧。”
“不过是首曲子罢了。”甄嬛的心乱了,不愿再与他多说。
“曲同人心。”
果郡王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带着一丝叹息,“与你是,与我也是。”
甄嬛的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
“皇上既留王爷在宫中,想来明日还有要事,本宫就不打扰了。”
说完,她便带着流珠,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去。
回到碎玉轩,那悠远的笛声仿佛还在耳边,而那句“曲同人心”,更是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刮着她早已结了厚茧的心,又痒,又疼。
她忽然想起眉姐姐的话,“另寻一个依靠”。
可这宫里,除了皇帝,还有谁能做她的依靠?
难道是……
甄嬛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想下去。
***
这边愉贵人刚走到寿康宫殿外,还未通传,里头就传来一阵阵发自真心的慈和笑声,暖融融的,与这深宫的秋意格格不入。
她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芳沁姑姑已经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福身打了个千儿:“贵人来了,太后正念叨您呢。慧嫔娘娘带着六阿哥在里头,可热闹了。”
沈眉庄心中那点因碎玉轩的愁云惨雾而生的郁结沉了沉,面上却依旧端庄得体,微微颔首,敛了心神走进去。
暖阁里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六阿哥弘昼正坐在上头,小身子挺得笔直,像个粉雕玉琢的小桩子。他不知从哪儿抓了个九连环,小肉手攥得紧紧的,正执着地往嘴里塞,啃得津津有味。
孙妙青就坐在一旁,也不急着拦,只拿帕子不紧不慢地给他擦拭嘴角流下的口水,温声细语地哄着:“塔斯哈,这个是玩的,可不能吃。”
弘昼哪里听得懂这些,眼见着“美食”被拿开,嘴一瘪,蓄了满眼的泪,眼看就要惊天动地地哭出来。
太后在旁边看得直乐,连忙捻了块指甲盖大小的枣泥糕递到他嘴边:“哎哟,我的乖孙,不哭不哭,皇祖母给你吃这个甜的。”
弘昼的哭声瞬间卡在了喉咙里,他立刻丢开九连环,肚子贴着地毯,手脚并用地往前一拱一拱,飞快地“匍匐前进”到太后身边,拉着太后的裙摆努力站了起来。
站稳后,两根胖乎乎的手指头一捏,竟精准地将那点心拈了起来,稳稳当当送进嘴里。吃完还砸吧砸吧嘴,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就这么眼巴巴地瞅着太后,意思再明白不过。
“你瞧瞧这孩子,机灵得跟个小猴儿似的。”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又赏了一块。
孙妙青忙道:“太后疼爱是他的福气,只是这孩子最近不知跟谁学的,学了个坏毛病,喜欢扔东西,拿到什么都往下扔,就为了听个响儿。”
话音未落,弘昼就把手里刚攥住的一个玉佩,“啪”地一声扔在了地毯上。
玉佩倒是没碎,只那闷闷的一声还是让殿里伺候的人都心里一跳。
弘昼却乐得“咯咯”直笑,还兴奋地拍着小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叭……叭……”
“这孩子,是在叫他阿玛呢。”太后指着孙妙青,乐不可支,“是个聪明孩子。”
孙妙青嘴上谦虚,眼里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她捡起玉佩,故意当着弘昼的面用帕子盖住,然后逗他:“塔斯哈,额娘的玉佩呢?”
弘昼眨了眨黑漆漆的大眼睛,毫不犹豫地伸出小手,一把就掀开了帕子,抓起玉佩又要故技重施。
“哎哟,哀家的乖孙真是聪明!”太后一把将孩子抱进怀里,在他软乎乎的脸蛋上亲了又亲,“这都知道东西藏起来了还在,以后可骗不了他了。”
沈眉庄上前行了礼,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眼中有什么情绪一闪而过,快得让人抓不住。
太后见了她,招手让她坐到身边来:“你也来看看,这孩子一天一个样。哀家瞧着,比他三哥小时候还要机灵些。”
“六阿哥玉雪可爱,是慧嫔娘娘教养得好。”沈眉庄的声音清淡,话却是真心实意的。
“哀家看你也是个稳重的孩子。”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话里有话,“这宫里啊,热闹是一时的,稳重才能长久。你身子大好了,往后也要多上心。若是有个自己的孩子,定也能教养得这般出色。”
一句话,不偏不倚,正正戳在沈眉庄的心口上。
她垂下眼,长长的睫毛掩去了眸中的一抹苦涩,再抬眼时,已是一片不起波澜的平静:“多谢太后教诲,臣妾记下了。”
这宫里,谁都想要一个孩子。
可她的心,已经冷透了。
孙妙青抱着弘昼,见他开始揉眼睛,便极有眼色地起身告退:“时辰不早了,臣妾就先带弘昼回去了,免得扰了太后和愉贵人说话。”
太后点了点头,又赏了弘昼一堆小玩意儿,才让她们母子离去。
殿内只剩下沈眉庄和太后,方才因着六阿哥在而升腾起的融融暖意,一下子被抽走了,气氛顿时安静得有些过分。
太后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眼皮都未抬一下,慢悠悠地开了口:“菀嫔那丫头,身子如何了?”
沈眉庄端坐的身子几不可见地一僵。
“哀家听说,她病得人事不知,连皇上都懒得去瞧了?”太后放下茶盏,那白瓷与花梨木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极轻却极清晰的脆响。她抬起眼,目光平和,却像秋日里最通透的湖水,能一眼望到底,看透人心。
“可是真的?”
沈眉庄垂下眼帘,声音平稳:“回太后,菀嫔妹妹只是伤心太过,郁结于心,身子才一直不见好。”
“郁结于心?”太后哼笑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什么情绪,“这宫里,谁心里没几个结?若都像她这般作践自己,这后宫怕是早就没人了。”
这话已是说得有些重了。
沈眉庄捏着袖口,指尖微微用力:“臣妾今日难得来陪伴太后,您就让臣妾多尽尽孝心,别提这些烦心事了。”
“你还难得?你如今是日日都往哀家这寿康宫跑。”太后斜睨了她一眼,嘴角却有了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怎么,哀家这里成了你的避难所了?连皇上都躲着不见?”
沈眉庄脸上泛起一丝窘迫,随即又坦然道:“太后要是嫌臣妾愚钝,那臣妾可就不敢来了。”
“你这孩子,性子温和又细心,哀家喜欢你来。”太后招手让她坐得更近些,语气缓和下来,“哀家是喜欢你,所以才要提点你几句。有空,多陪陪皇帝。”
来了。
沈眉庄心中一片了然。
“富察贵人和菀嫔的孩子接连没了,皇帝心里难过,正是需要人陪着的时候。”太后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审视,“你是个聪明的,该知道怎么做。”
沈眉庄沉默片刻,才轻声回道:“其实臣妾倒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皇上伤心,归根结底是因为菀嫔失了孩子,若是菀嫔能振作起来,时时陪着皇上,那才是最好的。”
她这是在试探,也是在为甄嬛争取最后一点体面。
太后闻言,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过来人的通透:“傻孩子,如果两个人心里有了个解不开的疙瘩,硬凑在一块儿,只会越缠越紧,最后变成个死结。”
她伸出保养得宜的手,点了点桌面。
“这件事啊,只有局中的一个人先想明白了,自己走出那一步,才算有解。”
太后定定地看着她,一字一句道:“菀嫔现在是走不出来,也不想走出来。可皇帝是天子,他没那么多功夫,去等一个女人自己想通。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吗?”
沈眉庄的心沉了下去。
她当然明白。
甄嬛在等皇帝去哄她,可皇帝,已经没有耐心了。这偌大的后宫,最不缺的就是年轻貌美、会解语的女人。
“这宫里,光有恩宠是不够的。”太后拿起一块枣泥糕,细细地掰开。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沈眉庄缓缓抬起头,眸中那点残存的犹豫和伤感,已被一片清明和决绝所取代。
她对着太后,端端正正地福了一福,声音清冽如泉。
“臣妾,明白了。”
太后终于露出了一个真正满意的笑容,将手中那块枣泥糕递给她:“这就对了。尝尝,哀家小厨房新做的,味道不错。人啊,总得先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走更远的路。”
沈眉庄接过那块小小的糕点,入手温热。
是啊,路还长着呢。
碎玉轩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光线昏暗,一屋子人却都围着一堆针线布料,闷头做活。
“如今连冬衣都要咱们自己动手,倒是我连累你们了。”甄嬛看着崔槿汐和流珠熬得发红的眼睛,声音里透着歉疚。
崔槿汐停下手中的针,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小主说的哪里话。这宫里向来是捧高踩低,如今延禧宫那位和贵人圣眷正浓,内务府的人恨不得把所有功夫都花在她身上,哪还顾得上咱们。奴婢听说,皇上赏的那批蜀锦,内务府连夜就派了最好的绣娘去量体裁衣了。”
这话一出,殿里更静了。
那日安陵容带来的月白色蜀锦还放在箱子里,一次都未曾碰过,可延禧宫却已经因为那些赏赐,成了六宫最热闹的地方。
甄嬛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到底是陵容福气好,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流珠最听不得这话,忍不住嘟囔:“什么福气好,还不是……奴婢就喜欢自己缝的衣裳,穿在身上贴心又暖和。”
话音未落,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股冷风灌了进来。
沈眉庄逆着光站在门口,一身石青色宫装衬得她面容清冷。
“姐姐来了。”甄嬛挣扎着起身。
沈眉庄几步走进来,目光扫过炕桌上堆着的布料和丝线,眉头一蹙:“你们怎么自己做上冬衣了?”
甄嬛避开她的视线,轻声道:“内务府忙,顾不上碎玉轩。天眼看着要凉了,总得备着。”
“你跟我走。”沈眉庄的语气不容置喙。
“去哪儿?我理完这些丝线就……”
“来。”沈眉庄不等她说完,直接上前,一把拉住她冰凉的手腕,力道大得不容挣脱。
甄嬛被她拽着,踉踉跄跄地出了殿门。
一路无话,沈眉庄走得很快,甄嬛几乎要被她拖着走。眼看着周遭的宫墙越来越破败,地上枯叶丛生,无人清扫,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
“姐姐,前面就是冷宫了。”甄嬛停下脚步,声音里带着一丝惧意。
“快走。”沈眉庄头也不回,拉着她拐进一条更偏僻的小径。
绕过一堵爬满藤蔓的残破宫墙,一处荒凉的院落出现在眼前。
院角,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正蹲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用手在地上划拉着什么。
“看。”沈眉庄停下脚步,下巴朝那女人点了点。
那女人似乎察觉到了目光,猛地抬起头,露出一张蜡黄又神经质的脸,对着她们嘿嘿一笑,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皇上……皇上今晚来臣妾这儿……”
甄嬛心头一凛:“她是……疯了的丽嫔?”
“你再看她旁边那个。”
甄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扑扑衣裳的女人,正呆呆地坐在石阶上,怀里抱着一个用破布包起来的枕头,轻轻地拍着,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
“她是谁?”
“她是谁不要紧。”沈眉庄的声音冷得像冰,“要紧的是,她曾经也是皇上身边的一位贵人,曾经也有孕,后来失足小产。因太过伤心,日日以泪洗面,失意于皇上。再后来,她口出怨言,说是华妃害了她的孩子。”
甄嬛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开口:“姐姐是怕我……”
“她是不是真的污蔑华妃,没人知道。重要的是,皇上信了华妃。”沈眉庄打断她,一字一句,像钉子一样砸进甄嬛的耳朵里,“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她一味沉溺在自己的伤痛里,连皇上的面都不肯见,连分辨的机会都自己断了。你说,这冤枉,是不是只能由她自己受着?”
沈眉庄转过头,死死盯着甄嬛惨白的脸。
“这就是前车之鉴。你若再这样烂泥扶不上墙,她们俩如今的样子,就是你日后的下场!”
***
景仁宫内。
皇后正拿着一把小银剪,慢条斯理地修剪着瓶中的一枝白玉兰,剪去了几片略有发黄的叶子。
玉答应进来时,脚步都是虚浮的,脸色比那玉兰花瓣还要白上三分。她跪在地上,头深深地埋着,声音里还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并未看她,目光依旧专注在那花枝上,淡淡开口:“听说皇上昨夜赏了你一匹金线织就的‘醉金缕’?”
玉答应心头一跳,连忙道:“皇上宠爱,不过是看在娘娘的面子上。若非娘娘提携,臣妾连见天颜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什么赏赐。这等浮华之物,哪里比得上娘娘的恩典万一。”
“算你明白。”皇后终于放下银剪,用帕子擦了擦手,这才将目光投向她,“这些,都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术罢了。”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起来吧,身子可还好?”
这一问,让玉答应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她强撑着站起身,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多谢娘娘关心,臣妾……臣妾很好。”
“本宫知道。”皇后端起茶盏,轻轻拨了拨浮叶,“那药的滋味是不好受。”
玉答应的膝盖一软,差点又跪下去。
“瞧你这点出息。”皇后轻哼一声,语气里听不出喜怒,“本宫让你喝药,不是为了害你。”
她将茶盏放下,声音不高,却字字句句都敲在玉答应的心上:“你如今算是入了皇上的眼,可这宫里,盯着你的人还少吗?翊坤宫那位年妃太跋扈,碎玉轩的菀嫔,瞧着温顺,内里却是个极有成算的。你根基未稳,若此刻就有了身孕,你以为你是多了个依靠,还是多了个催命符?”
皇后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伸手抬起她的下巴,指尖的凉意让玉答应浑身一僵。
“一个无权无势的答应,怀了龙胎,只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你那点从南府学来的心思,够用吗?孩子保不住是小,连你自己的命都得搭进去。”
玉答应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懂事,本宫才肯提拔你,也是成全本宫自己。”皇后的声音放柔了些,像是在安抚一只受惊的猫儿,“本宫不是不许你有孩子。只是眼下,时机不对。你还年轻,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先把皇上的心牢牢抓住,等到你站稳了脚跟,有了一个嫔位,再谈孩子的事,那才是你的福气,明白吗?”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处处透着“为你着想”的体贴。可玉答应听在耳中,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她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皇后手里的一枚棋子,连自己的身体,都做不了主。
“臣妾……臣妾愚钝,多谢娘娘教诲。”她深深地福下身子,将所有的恐惧和不甘都压进了心底,“臣妾日后,定当事事以娘娘为先。”
“这就对了。”皇后满意地笑了,从手腕上褪下一只成色极好的玉镯,亲手戴在了玉答应的手上,“你是个聪明孩子,本宫喜欢聪明人。聪明人,总能活得长久些。”
手腕上的玉镯冰凉刺骨,像一道精致的枷锁。
冷风卷着枯叶,打着旋儿地刮过宫道,平添了几分萧瑟。
甄嬛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沈眉庄方才那番话,还有冷宫里那两个女人的疯癫模样,依旧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她走得有些失神,没留意到前面拐角处过来的一行人。
“哎哟!”
一声尖叫,甄嬛被人撞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菀嫔走路怎么这么不小心?只是几个月不见皇上,难道连宫里的规矩都忘干净了?”
尖酸刻薄的声音传来,甄嬛抬头,正是齐妃和富察贵人,身后跟着一众宫人,满面春风,想来是刚得了什么好处。
甄嬛稳住身形,敛衽一福:“原是臣妾不好,冲撞了齐妃娘娘。”
齐妃拿帕子在被撞到的衣袖上嫌恶地拍了拍,上下打量着甄嬛,嗤笑一声:“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皇上从前最喜欢的菀嫔。难怪,难怪这失了宠的妃子,走路都跟螃蟹似的,要横着走。”
跟在齐妃身旁的富察贵人掩唇一笑,那双眼里满是幸灾乐祸:“齐妃娘娘息怒,菀嫔妹妹如今身子不好,眼神不济也是有的。”
甄嬛垂着眼,并不与她们争辩:“还请齐妃娘娘见谅。”
“菀嫔这句‘娘娘’喊得可真亲热。”富察贵人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字字扎心,“可我怎么记得,菀嫔娘娘一向是宫里最讲究规矩尊卑的,怎么见了齐妃娘娘,就只论姐姐妹妹,却不行跪拜大礼了?”
此话一出,齐妃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是啊,她现在是妃位,甄嬛只是个嫔。
甄嬛心里一冷,面上却依旧平静,正要屈膝,齐妃却不耐烦地一摆手:“罢了罢了,你不在本宫面前晃悠就是本宫的福气了,见了你就晦气,有多远滚多远!”
说着,她便要绕开甄嬛离开。
富察贵人却一把拉住她,凑到她耳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娘娘,她当然是晦气!若不是她,您怎么会被皇后娘娘责罚,不能时时与三阿哥母子团圆?”
这话像是一把火,瞬间点燃了齐妃本就不多的理智。
她猛地转过身,死死瞪着甄嬛,眼里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
“我没忘!都是你!都是你这个狐媚子!”齐妃的声音陡然拔高,指着甄嬛的鼻子骂道,“富察贵人说得对,是你克死了她的孩子!我的三阿哥,也是因为你才不能来见我这个额娘!”
甄嬛抬起头,目光冷得像冰:“富察贵人说我克死了她的孩子,那我的孩子,又是被谁克死的?”
富察贵人被她问得一噎,随即脸上浮现出扭曲的快意:“你的孩子没了,那自然是你的报应!我最痛苦伤心的时候,偏是你最得意风光的时候,不是你害死我的孩子还会是谁?”
“你无话可说了吧?”富察贵人见甄嬛沉默,越发得意,“若不是你向皇后告状,皇后会罚娘娘不许见三阿哥吗?就是你这个贱人!”
甄嬛的目光越过她,直直看向齐妃:“事情有因才有果。齐妃娘娘为何被皇后惩罚,娘娘心里最清楚。我已不想追究,才没把此事禀告给皇上。若非如此,齐妃娘娘所受的惩罚,又何止是不能常常见到三阿哥那么简单。”
“好,很好!”齐妃气得浑身发抖,“你如今都敢顶撞本宫了!翠果!”
齐妃身后的宫女翠果吓得一哆嗦,上前一步。
“打烂她的嘴!”
翠果面露难色,迟迟不敢动手。
甄嬛就那么站着,不躲不闪,也不求饶,只冷冷地看着她们。
富察贵人见状,在一旁煽风点火:“翠果,你就放心大胆地打!如今皇上都不想见她了,齐妃娘娘惩治一个小小嫔位,那是理所应当!更何况她冲撞尊上,本就该打!你要是再不动手,娘娘把你送到慎刑司去,有的是人让你知道规矩!”
翠果吓得脸都白了,心一横,扬起手。
“啪!”
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宫道上格外清晰。
甄嬛的脸被打得偏向一侧,火辣辣的疼,一丝血腥味在嘴里弥漫开来。
她缓缓地转过头,眼神里没有屈辱,没有泪水,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冷,看得齐妃和富察贵人都没来由地心里一寒。
“你倒是学乖了,知道求情没用,就干脆忍着。”富察贵人很快回过神来,讥笑道,“看来年妃还真是好好教诲了你一番。”
齐妃出了口恶气,心里舒坦多了,指着甄嬛道:“你就在这冷风口里,给本宫好好跪着!跪足一个时辰再起来!翠果,你给本宫好好盯着!”
富察贵人抚了抚鬓角,慢悠悠地补充道:“菀嫔现在可没有身孕了,跪不坏身子的,想来无妨。只有她身上疼了,才能体会我和齐妃娘娘心里有多疼。”
说完,两人便带着宫人,说说笑笑地扬长而去,仿佛只是踩死了一只碍眼的蚂蚁。
宫道上,只剩下甄嬛和翠果。
她再傻,也品出不对味儿了。这哪里是固本培元的汤药,这分明是……
她的目光在绘春那张看不出情绪的脸和朝露躲闪的眼神之间来回逡巡,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四肢百骸都凉透了。昨夜的温存,皇帝的笑语,仿佛都成了镜花水月,一碰就碎。
“怎么?小主是不信皇后娘娘,还是不信自己的宫女?”绘春的声音不咸不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玉答应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朝露叹了口气,凑到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飞快地说:“小主,认命吧。咱们这样的人,能有昨晚一夜,已是天大的福分了。别惹娘娘不快。”
是啊,认命。
玉答应闭上眼,两行清泪无声地滑落。她就着朝露的手,张开嘴,将那碗又苦又涩的汤药,一滴不剩地咽了下去。
药汁滚过喉咙,像是带刺的铁水,一路烧灼到胃里,将她那点刚刚燃起的希望和美梦,烫得一干二净。
绘春亲眼看着她喝完,又检查了空碗,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去,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桩再寻常不过的差事。
殿内,只剩下玉答应瘫软在床榻上,和那满室驱之不散的药味。
***
碎玉轩里,药味和着尘埃的味道,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沈眉庄坐在榻边,静静地看了甄嬛大半日,久到甄嬛苍白的脸上都泛起一丝不解。
“眉姐姐来了许久,为何总是这样看着我?”甄嬛的声音轻飘飘的,没什么力气。
“我只是在想,你若真正对皇上灰了心,该是什么样子?”沈眉庄伸手,替她掖了掖被角,指尖触到的是一片冰凉。
甄嬛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姐姐以为,我还未曾灰心吗?”
“你以为呢?”沈眉庄收回手,语气清冷,却字字清晰,“若真死了心,人是不会病的,更不会作践自己的身子。只会想着怎么好好活下去,活得比从前更好。”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甄嬛几乎陷进枕头里的脸。
“你这副样子,不是心死,是心碎了还巴巴地等着人来粘。等着皇上来瞧你一眼,心疼你一句,然后你这病,不吃药也能好个大半。”
一席话,不带半点温度,直直戳进甄嬛的心窝子。
甄嬛的眼睫颤了颤,避开了她的视线,“因为我对皇上的心意,比姐姐多。”
“你若真无心意,便会如今日的我,根本不会为他的话、他的事伤神。”沈眉庄转回头,直视着她,“其实你心里清楚,皇上对你并非无情。”
“那又如何?”甄嬛的眼神黯淡下去,“延禧宫如今盛宠无双,满宫的蜀锦都赐给了她一人。难道要我去与陵容争个长短?何况,还有玉答应,还有淳儿。宫里的女人和花一样,四季都有新的。”
这话一出,沈眉庄几乎要气笑了。
“陵容?你还念着她那点姐妹情分?”
沈眉庄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沉,却像针一样扎进甄嬛心里。
“满宫的蜀锦,那是赏赐吗?那是捧杀!换做是你,敢要么?她安陵容就敢!你还当她是那个初入宫时,怯生生跟在你身后的小妹妹?她如今是和贵人,是皇上的新宠,是能踩着你病中的落魄,风风光光往上走的人!”
“更何况,皇上的喜欢算什么?今儿喜欢你多些,明儿喜欢她多些,从无定数。我们这些女人,争的不就是比旁人多那么一点点的喜欢吗?你若真对皇上死了心,就不会把功夫都浪费在伤心上了。”
一字一句,都像是剥开了甄嬛强撑的体面,露出底下鲜血淋漓的内里。
“姐姐,我很傻,是不是?”甄嬛的眼泪终于滚落,声音里带着破碎的哽咽,“竟然在这宫里,期待一丝纯粹的温情,还期待错了人。”
“这宫里伤心的人够多了,别再多你一个。”沈眉庄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
“我知道。”
沈眉庄站起身,理了理衣袖,“我要去给太后请安,明儿再来看你。”
“姐姐近来常去太后宫里?”
“是。”沈眉庄的眼神里,是一种甄嬛从未见过的平静和决绝,“我身子好了,可待皇上的心,却大不如前了。如今皇帝喜爱歌舞,又爱活泼颜色,后宫难见天颜,我总得给自己另寻一个依靠。”
她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甄嬛。
“太后是皇上的母亲,她的喜欢,比皇上的喜欢更长久。慧嫔不就是靠着太后站稳的吗?她喜欢端庄稳重的孩子,喜欢有人陪着说说话解解闷。你若实在无事,不如也多去走动走动,总比闷在这里,让人看轻了去。”
说完,她便转身,带着采月离开了。
殿内又恢复了死寂。
甄嬛怔怔地看着沈眉庄离去的方向,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那句“另寻一个依靠”。
依靠……
她曾经以为,那个男人就是她唯一的依靠。
可如今,眉姐姐却告诉她,那座山,是会动的,会随时倾倒,将山脚下的人压得粉身碎骨。
要想活下去,就得自己再去找一座,更稳、更牢靠的山。
甄嬛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瘦骨嶙峋的手。
她不能再这样病下去了。为了自己,也为了远在风口浪尖上的甄家。
连着送走安陵容和沈眉庄,甄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就那么靠在榻上,睁着眼,望着帐顶的流苏,一动不动。
夜深了,流珠见她许久未眠,心疼得紧,轻声提议:“小主,今夜月色倒好,不如取来长相思弹一曲吧,也好解解闷。”
甄嬛的目光动了动,看向窗外那轮清冷的月,扯出一个近乎于无的笑:“对月弹琴是风雅,可长相思这曲子,字字句句都像刀子,太摧心肝了,不弹也罢。”
“可小主过去最是喜欢李白的《长相思》。”流珠有些丧气。
“是啊,过去。”甄嬛闭上眼,“此刻,就算心里再喜欢,我也不敢弹了。”
她正要躺下,耳朵却微微一动,凝神细听。
“小主不弹,倒有人在吹。”
那笛声悠远,仿佛穿过了重重宫墙,飘入这死寂的碎玉轩。调子是熟悉的,可那意境却截然不同。琴声哀婉,这笛声却于缠绵悱恻中,透着一股子豁达与开阔。
“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甄嬛轻声念着词,侧头问,“流珠,你听这笛声,吹得多好。”
甄嬛不再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那笛声仿佛是特意为她一人吹奏,将那凄婉的相思之苦,吹成了纵使相隔云端,亦不悔相思的美好之事。
“不知是宫中哪位高人,能吹出这样好的笛声。”她喃喃自语。
一股说不清的冲动涌上心头。她忽然坐起身,掀开了被子。
流珠吓了一跳:“小主?”
“出去走走。”甄嬛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古人踏雪寻梅,是为香气而去。我今夜便循声去寻这吹笛人,就凭这一缕笛声,也不知找不找得到。”
“奴婢也想见见那吹笛人的样子。”流珠见她眼中终于有了些神采,连忙取来披风为她穿上,“不过这事儿全凭缘分,找得见最好,找不见,就当是散心了。”
月光如水,将空无一人的宫道照得一片清寂。甄嬛循着那若有若无的笛声,一路走到御花园的假山旁,笛声却戛然而止。
四下一片寂静,只余风声。
正当她以为是一场空时,一道清朗的男声自身后响起。
“你瘦了许多。”
甄嬛猛地回身,月光下,那人一身王爷常服,面容俊朗,不是果郡王又是谁。
她定了定神,敛衽福身,声音里是刻意的疏离:“时节已入秋,帘卷西风,自然是人比黄花瘦。那日王爷大义,闯入翊坤宫相救,本宫铭记于心,感激不尽。”
“菀嫔一定要与小王这般生分吗?”果郡王走近几步,月光照亮他眼中的惋惜,“可惜,小王拼尽全力,依旧没能保住你的孩子。”
提起孩子,甄嬛的心又是一阵抽痛。她垂下眼帘,声音更冷了几分:“人人都道,果郡王此举不过是为迎合皇上罢了。但无论如何,这宫中肯伸出援手的,也只有王爷一个。本宫今日虽落魄,却也绝非忘恩负义之人,他日王爷若有差遣,本宫自当尽力。”
“小王希望莞嫔一切安好,并非为了迎合皇兄,而是……我视莞嫔为知己。”
知己?
甄嬛心头一震,猛地抬头看他,却又飞快地移开了目光。这两个字,像一颗石子,在她死水般的心湖里,砸出了圈圈涟漪。
她稳住心神,道:“王爷心善,本宫明白。只是这宫里人多口杂,王爷与我这碎玉轩的人走得近了,恐对王爷的清誉有损。”
“多谢莞嫔关心。”果郡王听出了她话里的拒绝之意,却并未退缩。
“夜深露重,王爷如何会在此处?”甄嬛换了个话题。
“皇兄今晚留我在宫中过夜。方才去养心殿请安,正巧碰到一位新晋的玉答应在殿前唱歌。”
甄嬛心中微动,面上却毫无波澜。
果郡王继续道:“歌喉倒是婉转,只是斧凿痕迹太重,处处都是算计,反倒失了真趣。”
甄嬛淡淡开口:“皇上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璞玉浑金,天然美质,更为难得。”果郡王看着她,意有所指,“小王方才吹奏的这首《长相思》,希望能为莞嫔略略解忧。”
“不过是首曲子罢了。”甄嬛的心乱了,不愿再与他多说。
“曲同人心。”
果郡王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带着一丝叹息,“与你是,与我也是。”
甄嬛的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
“皇上既留王爷在宫中,想来明日还有要事,本宫就不打扰了。”
说完,她便带着流珠,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去。
回到碎玉轩,那悠远的笛声仿佛还在耳边,而那句“曲同人心”,更是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刮着她早已结了厚茧的心,又痒,又疼。
她忽然想起眉姐姐的话,“另寻一个依靠”。
可这宫里,除了皇帝,还有谁能做她的依靠?
难道是……
甄嬛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想下去。
***
这边愉贵人刚走到寿康宫殿外,还未通传,里头就传来一阵阵发自真心的慈和笑声,暖融融的,与这深宫的秋意格格不入。
她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芳沁姑姑已经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福身打了个千儿:“贵人来了,太后正念叨您呢。慧嫔娘娘带着六阿哥在里头,可热闹了。”
沈眉庄心中那点因碎玉轩的愁云惨雾而生的郁结沉了沉,面上却依旧端庄得体,微微颔首,敛了心神走进去。
暖阁里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六阿哥弘昼正坐在上头,小身子挺得笔直,像个粉雕玉琢的小桩子。他不知从哪儿抓了个九连环,小肉手攥得紧紧的,正执着地往嘴里塞,啃得津津有味。
孙妙青就坐在一旁,也不急着拦,只拿帕子不紧不慢地给他擦拭嘴角流下的口水,温声细语地哄着:“塔斯哈,这个是玩的,可不能吃。”
弘昼哪里听得懂这些,眼见着“美食”被拿开,嘴一瘪,蓄了满眼的泪,眼看就要惊天动地地哭出来。
太后在旁边看得直乐,连忙捻了块指甲盖大小的枣泥糕递到他嘴边:“哎哟,我的乖孙,不哭不哭,皇祖母给你吃这个甜的。”
弘昼的哭声瞬间卡在了喉咙里,他立刻丢开九连环,肚子贴着地毯,手脚并用地往前一拱一拱,飞快地“匍匐前进”到太后身边,拉着太后的裙摆努力站了起来。
站稳后,两根胖乎乎的手指头一捏,竟精准地将那点心拈了起来,稳稳当当送进嘴里。吃完还砸吧砸吧嘴,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就这么眼巴巴地瞅着太后,意思再明白不过。
“你瞧瞧这孩子,机灵得跟个小猴儿似的。”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又赏了一块。
孙妙青忙道:“太后疼爱是他的福气,只是这孩子最近不知跟谁学的,学了个坏毛病,喜欢扔东西,拿到什么都往下扔,就为了听个响儿。”
话音未落,弘昼就把手里刚攥住的一个玉佩,“啪”地一声扔在了地毯上。
玉佩倒是没碎,只那闷闷的一声还是让殿里伺候的人都心里一跳。
弘昼却乐得“咯咯”直笑,还兴奋地拍着小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叭……叭……”
“这孩子,是在叫他阿玛呢。”太后指着孙妙青,乐不可支,“是个聪明孩子。”
孙妙青嘴上谦虚,眼里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她捡起玉佩,故意当着弘昼的面用帕子盖住,然后逗他:“塔斯哈,额娘的玉佩呢?”
弘昼眨了眨黑漆漆的大眼睛,毫不犹豫地伸出小手,一把就掀开了帕子,抓起玉佩又要故技重施。
“哎哟,哀家的乖孙真是聪明!”太后一把将孩子抱进怀里,在他软乎乎的脸蛋上亲了又亲,“这都知道东西藏起来了还在,以后可骗不了他了。”
沈眉庄上前行了礼,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眼中有什么情绪一闪而过,快得让人抓不住。
太后见了她,招手让她坐到身边来:“你也来看看,这孩子一天一个样。哀家瞧着,比他三哥小时候还要机灵些。”
“六阿哥玉雪可爱,是慧嫔娘娘教养得好。”沈眉庄的声音清淡,话却是真心实意的。
“哀家看你也是个稳重的孩子。”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话里有话,“这宫里啊,热闹是一时的,稳重才能长久。你身子大好了,往后也要多上心。若是有个自己的孩子,定也能教养得这般出色。”
一句话,不偏不倚,正正戳在沈眉庄的心口上。
她垂下眼,长长的睫毛掩去了眸中的一抹苦涩,再抬眼时,已是一片不起波澜的平静:“多谢太后教诲,臣妾记下了。”
这宫里,谁都想要一个孩子。
可她的心,已经冷透了。
孙妙青抱着弘昼,见他开始揉眼睛,便极有眼色地起身告退:“时辰不早了,臣妾就先带弘昼回去了,免得扰了太后和愉贵人说话。”
太后点了点头,又赏了弘昼一堆小玩意儿,才让她们母子离去。
殿内只剩下沈眉庄和太后,方才因着六阿哥在而升腾起的融融暖意,一下子被抽走了,气氛顿时安静得有些过分。
太后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眼皮都未抬一下,慢悠悠地开了口:“菀嫔那丫头,身子如何了?”
沈眉庄端坐的身子几不可见地一僵。
“哀家听说,她病得人事不知,连皇上都懒得去瞧了?”太后放下茶盏,那白瓷与花梨木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极轻却极清晰的脆响。她抬起眼,目光平和,却像秋日里最通透的湖水,能一眼望到底,看透人心。
“可是真的?”
沈眉庄垂下眼帘,声音平稳:“回太后,菀嫔妹妹只是伤心太过,郁结于心,身子才一直不见好。”
“郁结于心?”太后哼笑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什么情绪,“这宫里,谁心里没几个结?若都像她这般作践自己,这后宫怕是早就没人了。”
这话已是说得有些重了。
沈眉庄捏着袖口,指尖微微用力:“臣妾今日难得来陪伴太后,您就让臣妾多尽尽孝心,别提这些烦心事了。”
“你还难得?你如今是日日都往哀家这寿康宫跑。”太后斜睨了她一眼,嘴角却有了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怎么,哀家这里成了你的避难所了?连皇上都躲着不见?”
沈眉庄脸上泛起一丝窘迫,随即又坦然道:“太后要是嫌臣妾愚钝,那臣妾可就不敢来了。”
“你这孩子,性子温和又细心,哀家喜欢你来。”太后招手让她坐得更近些,语气缓和下来,“哀家是喜欢你,所以才要提点你几句。有空,多陪陪皇帝。”
来了。
沈眉庄心中一片了然。
“富察贵人和菀嫔的孩子接连没了,皇帝心里难过,正是需要人陪着的时候。”太后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审视,“你是个聪明的,该知道怎么做。”
沈眉庄沉默片刻,才轻声回道:“其实臣妾倒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皇上伤心,归根结底是因为菀嫔失了孩子,若是菀嫔能振作起来,时时陪着皇上,那才是最好的。”
她这是在试探,也是在为甄嬛争取最后一点体面。
太后闻言,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过来人的通透:“傻孩子,如果两个人心里有了个解不开的疙瘩,硬凑在一块儿,只会越缠越紧,最后变成个死结。”
她伸出保养得宜的手,点了点桌面。
“这件事啊,只有局中的一个人先想明白了,自己走出那一步,才算有解。”
太后定定地看着她,一字一句道:“菀嫔现在是走不出来,也不想走出来。可皇帝是天子,他没那么多功夫,去等一个女人自己想通。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吗?”
沈眉庄的心沉了下去。
她当然明白。
甄嬛在等皇帝去哄她,可皇帝,已经没有耐心了。这偌大的后宫,最不缺的就是年轻貌美、会解语的女人。
“这宫里,光有恩宠是不够的。”太后拿起一块枣泥糕,细细地掰开。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沈眉庄缓缓抬起头,眸中那点残存的犹豫和伤感,已被一片清明和决绝所取代。
她对着太后,端端正正地福了一福,声音清冽如泉。
“臣妾,明白了。”
太后终于露出了一个真正满意的笑容,将手中那块枣泥糕递给她:“这就对了。尝尝,哀家小厨房新做的,味道不错。人啊,总得先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走更远的路。”
沈眉庄接过那块小小的糕点,入手温热。
是啊,路还长着呢。
碎玉轩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光线昏暗,一屋子人却都围着一堆针线布料,闷头做活。
“如今连冬衣都要咱们自己动手,倒是我连累你们了。”甄嬛看着崔槿汐和流珠熬得发红的眼睛,声音里透着歉疚。
崔槿汐停下手中的针,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小主说的哪里话。这宫里向来是捧高踩低,如今延禧宫那位和贵人圣眷正浓,内务府的人恨不得把所有功夫都花在她身上,哪还顾得上咱们。奴婢听说,皇上赏的那批蜀锦,内务府连夜就派了最好的绣娘去量体裁衣了。”
这话一出,殿里更静了。
那日安陵容带来的月白色蜀锦还放在箱子里,一次都未曾碰过,可延禧宫却已经因为那些赏赐,成了六宫最热闹的地方。
甄嬛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到底是陵容福气好,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流珠最听不得这话,忍不住嘟囔:“什么福气好,还不是……奴婢就喜欢自己缝的衣裳,穿在身上贴心又暖和。”
话音未落,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股冷风灌了进来。
沈眉庄逆着光站在门口,一身石青色宫装衬得她面容清冷。
“姐姐来了。”甄嬛挣扎着起身。
沈眉庄几步走进来,目光扫过炕桌上堆着的布料和丝线,眉头一蹙:“你们怎么自己做上冬衣了?”
甄嬛避开她的视线,轻声道:“内务府忙,顾不上碎玉轩。天眼看着要凉了,总得备着。”
“你跟我走。”沈眉庄的语气不容置喙。
“去哪儿?我理完这些丝线就……”
“来。”沈眉庄不等她说完,直接上前,一把拉住她冰凉的手腕,力道大得不容挣脱。
甄嬛被她拽着,踉踉跄跄地出了殿门。
一路无话,沈眉庄走得很快,甄嬛几乎要被她拖着走。眼看着周遭的宫墙越来越破败,地上枯叶丛生,无人清扫,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
“姐姐,前面就是冷宫了。”甄嬛停下脚步,声音里带着一丝惧意。
“快走。”沈眉庄头也不回,拉着她拐进一条更偏僻的小径。
绕过一堵爬满藤蔓的残破宫墙,一处荒凉的院落出现在眼前。
院角,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正蹲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用手在地上划拉着什么。
“看。”沈眉庄停下脚步,下巴朝那女人点了点。
那女人似乎察觉到了目光,猛地抬起头,露出一张蜡黄又神经质的脸,对着她们嘿嘿一笑,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皇上……皇上今晚来臣妾这儿……”
甄嬛心头一凛:“她是……疯了的丽嫔?”
“你再看她旁边那个。”
甄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扑扑衣裳的女人,正呆呆地坐在石阶上,怀里抱着一个用破布包起来的枕头,轻轻地拍着,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
“她是谁?”
“她是谁不要紧。”沈眉庄的声音冷得像冰,“要紧的是,她曾经也是皇上身边的一位贵人,曾经也有孕,后来失足小产。因太过伤心,日日以泪洗面,失意于皇上。再后来,她口出怨言,说是华妃害了她的孩子。”
甄嬛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开口:“姐姐是怕我……”
“她是不是真的污蔑华妃,没人知道。重要的是,皇上信了华妃。”沈眉庄打断她,一字一句,像钉子一样砸进甄嬛的耳朵里,“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她一味沉溺在自己的伤痛里,连皇上的面都不肯见,连分辨的机会都自己断了。你说,这冤枉,是不是只能由她自己受着?”
沈眉庄转过头,死死盯着甄嬛惨白的脸。
“这就是前车之鉴。你若再这样烂泥扶不上墙,她们俩如今的样子,就是你日后的下场!”
***
景仁宫内。
皇后正拿着一把小银剪,慢条斯理地修剪着瓶中的一枝白玉兰,剪去了几片略有发黄的叶子。
玉答应进来时,脚步都是虚浮的,脸色比那玉兰花瓣还要白上三分。她跪在地上,头深深地埋着,声音里还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并未看她,目光依旧专注在那花枝上,淡淡开口:“听说皇上昨夜赏了你一匹金线织就的‘醉金缕’?”
玉答应心头一跳,连忙道:“皇上宠爱,不过是看在娘娘的面子上。若非娘娘提携,臣妾连见天颜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什么赏赐。这等浮华之物,哪里比得上娘娘的恩典万一。”
“算你明白。”皇后终于放下银剪,用帕子擦了擦手,这才将目光投向她,“这些,都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术罢了。”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起来吧,身子可还好?”
这一问,让玉答应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她强撑着站起身,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多谢娘娘关心,臣妾……臣妾很好。”
“本宫知道。”皇后端起茶盏,轻轻拨了拨浮叶,“那药的滋味是不好受。”
玉答应的膝盖一软,差点又跪下去。
“瞧你这点出息。”皇后轻哼一声,语气里听不出喜怒,“本宫让你喝药,不是为了害你。”
她将茶盏放下,声音不高,却字字句句都敲在玉答应的心上:“你如今算是入了皇上的眼,可这宫里,盯着你的人还少吗?翊坤宫那位年妃太跋扈,碎玉轩的菀嫔,瞧着温顺,内里却是个极有成算的。你根基未稳,若此刻就有了身孕,你以为你是多了个依靠,还是多了个催命符?”
皇后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伸手抬起她的下巴,指尖的凉意让玉答应浑身一僵。
“一个无权无势的答应,怀了龙胎,只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你那点从南府学来的心思,够用吗?孩子保不住是小,连你自己的命都得搭进去。”
玉答应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懂事,本宫才肯提拔你,也是成全本宫自己。”皇后的声音放柔了些,像是在安抚一只受惊的猫儿,“本宫不是不许你有孩子。只是眼下,时机不对。你还年轻,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先把皇上的心牢牢抓住,等到你站稳了脚跟,有了一个嫔位,再谈孩子的事,那才是你的福气,明白吗?”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处处透着“为你着想”的体贴。可玉答应听在耳中,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她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皇后手里的一枚棋子,连自己的身体,都做不了主。
“臣妾……臣妾愚钝,多谢娘娘教诲。”她深深地福下身子,将所有的恐惧和不甘都压进了心底,“臣妾日后,定当事事以娘娘为先。”
“这就对了。”皇后满意地笑了,从手腕上褪下一只成色极好的玉镯,亲手戴在了玉答应的手上,“你是个聪明孩子,本宫喜欢聪明人。聪明人,总能活得长久些。”
手腕上的玉镯冰凉刺骨,像一道精致的枷锁。
冷风卷着枯叶,打着旋儿地刮过宫道,平添了几分萧瑟。
甄嬛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沈眉庄方才那番话,还有冷宫里那两个女人的疯癫模样,依旧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她走得有些失神,没留意到前面拐角处过来的一行人。
“哎哟!”
一声尖叫,甄嬛被人撞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菀嫔走路怎么这么不小心?只是几个月不见皇上,难道连宫里的规矩都忘干净了?”
尖酸刻薄的声音传来,甄嬛抬头,正是齐妃和富察贵人,身后跟着一众宫人,满面春风,想来是刚得了什么好处。
甄嬛稳住身形,敛衽一福:“原是臣妾不好,冲撞了齐妃娘娘。”
齐妃拿帕子在被撞到的衣袖上嫌恶地拍了拍,上下打量着甄嬛,嗤笑一声:“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皇上从前最喜欢的菀嫔。难怪,难怪这失了宠的妃子,走路都跟螃蟹似的,要横着走。”
跟在齐妃身旁的富察贵人掩唇一笑,那双眼里满是幸灾乐祸:“齐妃娘娘息怒,菀嫔妹妹如今身子不好,眼神不济也是有的。”
甄嬛垂着眼,并不与她们争辩:“还请齐妃娘娘见谅。”
“菀嫔这句‘娘娘’喊得可真亲热。”富察贵人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字字扎心,“可我怎么记得,菀嫔娘娘一向是宫里最讲究规矩尊卑的,怎么见了齐妃娘娘,就只论姐姐妹妹,却不行跪拜大礼了?”
此话一出,齐妃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是啊,她现在是妃位,甄嬛只是个嫔。
甄嬛心里一冷,面上却依旧平静,正要屈膝,齐妃却不耐烦地一摆手:“罢了罢了,你不在本宫面前晃悠就是本宫的福气了,见了你就晦气,有多远滚多远!”
说着,她便要绕开甄嬛离开。
富察贵人却一把拉住她,凑到她耳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娘娘,她当然是晦气!若不是她,您怎么会被皇后娘娘责罚,不能时时与三阿哥母子团圆?”
这话像是一把火,瞬间点燃了齐妃本就不多的理智。
她猛地转过身,死死瞪着甄嬛,眼里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
“我没忘!都是你!都是你这个狐媚子!”齐妃的声音陡然拔高,指着甄嬛的鼻子骂道,“富察贵人说得对,是你克死了她的孩子!我的三阿哥,也是因为你才不能来见我这个额娘!”
甄嬛抬起头,目光冷得像冰:“富察贵人说我克死了她的孩子,那我的孩子,又是被谁克死的?”
富察贵人被她问得一噎,随即脸上浮现出扭曲的快意:“你的孩子没了,那自然是你的报应!我最痛苦伤心的时候,偏是你最得意风光的时候,不是你害死我的孩子还会是谁?”
“你无话可说了吧?”富察贵人见甄嬛沉默,越发得意,“若不是你向皇后告状,皇后会罚娘娘不许见三阿哥吗?就是你这个贱人!”
甄嬛的目光越过她,直直看向齐妃:“事情有因才有果。齐妃娘娘为何被皇后惩罚,娘娘心里最清楚。我已不想追究,才没把此事禀告给皇上。若非如此,齐妃娘娘所受的惩罚,又何止是不能常常见到三阿哥那么简单。”
“好,很好!”齐妃气得浑身发抖,“你如今都敢顶撞本宫了!翠果!”
齐妃身后的宫女翠果吓得一哆嗦,上前一步。
“打烂她的嘴!”
翠果面露难色,迟迟不敢动手。
甄嬛就那么站着,不躲不闪,也不求饶,只冷冷地看着她们。
富察贵人见状,在一旁煽风点火:“翠果,你就放心大胆地打!如今皇上都不想见她了,齐妃娘娘惩治一个小小嫔位,那是理所应当!更何况她冲撞尊上,本就该打!你要是再不动手,娘娘把你送到慎刑司去,有的是人让你知道规矩!”
翠果吓得脸都白了,心一横,扬起手。
“啪!”
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宫道上格外清晰。
甄嬛的脸被打得偏向一侧,火辣辣的疼,一丝血腥味在嘴里弥漫开来。
她缓缓地转过头,眼神里没有屈辱,没有泪水,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冷,看得齐妃和富察贵人都没来由地心里一寒。
“你倒是学乖了,知道求情没用,就干脆忍着。”富察贵人很快回过神来,讥笑道,“看来年妃还真是好好教诲了你一番。”
齐妃出了口恶气,心里舒坦多了,指着甄嬛道:“你就在这冷风口里,给本宫好好跪着!跪足一个时辰再起来!翠果,你给本宫好好盯着!”
富察贵人抚了抚鬓角,慢悠悠地补充道:“菀嫔现在可没有身孕了,跪不坏身子的,想来无妨。只有她身上疼了,才能体会我和齐妃娘娘心里有多疼。”
说完,两人便带着宫人,说说笑笑地扬长而去,仿佛只是踩死了一只碍眼的蚂蚁。
宫道上,只剩下甄嬛和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