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翘首以盼-《活死人王朝》

  竖日,旭日初升。

  金辉刺破晨间的薄雾,艰难地洒落在抚远卫城被污血涂抹做绘的破落街道上。

  不管他们再怎么清理抬尸,这些苦难痕迹都是抹不去的污渍。

  李煜最后回望了一眼这条破败寂静的卫城街道,左臂挥起肩后红烈大氅,转身而去。

  这本是抚远卫千户大氅,索性,也就归了李煜。

  “回家!”

  一声令下,队伍开拔。

  这卫城里,除了张承志这么一小撮人,几乎已是个名副其实的死城。

  每座卫城府衙里,能够搜寻到幸存者的概率,平均下来还不足两成。

  且都是零散几个,不成气候。

  城头上,张承志与李忠等数人,扶墙探望李煜率人离去。

  待其进入南坊东门,张承志立刻侧首下令,“速关城门,阻绝外尸!”

  至于所谓的欢送告别,不过是无用虚礼,李煜便推脱掉了。

  若其身正,送与不送,来日都是一个锅里吃食的弟兄!

  若其心邪,送与不送,来日都是你死我活的仇寇!

  如是坦诚而已。

  ......

  沙岭堡,李氏官宅后院,有美人穿罗裙,着锦纱,戴珠玉,佩绫罗。

  那珠玉是亡母遗馈,那罗裙是精心缝制半载......

  她将自己细细打扮,只为那人相逢时,能第一眼便看到最美的模样。

  女子脚踩一双翠秀暖鞋,袜袋白净,正慵慵地倚在铺了锦垫的秋千上,玉嫩的足尖隔着鞋履,一下,又一下,无意识地轻点着地面。

  带得秋千微晃,带动满怀寄望。

  她仰起一段白皙的脖颈,忧望着东方的天空,眸光悠远,如那等待归雁的望湖。

  屯堡两处,官驿一处,村坳一处,皆是需要分兵的重要驻防节点。

  两堡合兵,煜哥儿却也只能携兵区区八十。

  与一座数千口之多的县城而言,如何能不让人忧愁?

  可偏偏,自家父亲竟是也不劝阻。

  李云舒的期望其实不高,只要煜哥儿能把母亲的亲族平安带出,她便心满意足了。

  大家在屯堡里挤一挤,也没什么不好的。

  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她对那些军谋策论算不上通略,但李云舒清楚,无论如何,她都不该成为煜哥儿的阻碍。

  于是,便只能在这后宅,自作忧望。

  一个身着明黄衣裙的娇俏少女寻到后庭,复见此景,出言安慰道,“舒儿姐,外头风凉,还是回屋去吧。”

  “贞儿,你说煜哥儿多久才能回啊?”

  原来,这是在迁民过程中,随兄重返沙岭堡的赵氏女贞儿。

  娇俏少女嘟着嘴,想了想,才脆生生答复,“兄长走前说过,李大人此行短则七八天,长则半月呢!”

  心下里,她却在算,这是舒儿姐第几次问这个问题了?

  三次?还是五次?她都有点儿迷糊了。

  总之,这几日好似每天都会问上一句。

  正当贞儿想再说些什么宽慰之语,前院一阵急促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后院的宁静。

  “报——!!!”

  那声音高亢,传荡府宅。

  ......

  来的是快马加鞭的斥候。

  正堂主位上座的是沙岭堡百户李铭。

  “禀大人,李煜大人火计焚尸千余,再探半城,即出抚远县归还!”

  “我军大部不日即返!”

  ‘好!’侧厅屏风那头,带着贞儿从后院一路疾走过来的李云舒,不由握紧了粉拳,心下欢喜。

  李铭精神一振,如此也不枉他这般为了两地迁民安置而劳心劳力。

  他点了点头,追问道,“我那贤侄可还曾有什么交代?”

  堂内揖礼的刘敬业抬首,他与另外一名同伴,一路在西岭村和官驿换马两次,疾驰不停,面色难言疲累。

  他继续道,“回大人话,确有交代!”

  “李煜大人叮嘱,请大人着手准备民户东迁事宜,待他们驱车回返,即刻启行此事!”

  李铭捋着胡须,沉思片刻,“好,你且下去休息,我心中有数了。”

  “喏!卑职告退!”刘继业抱拳,缓步退下三步,转身而去。

  与他来说,也是归心似箭,急切想要返家团聚。

  所以说,这回来报信儿的差事虽然苦些,却也是极为抢手的。

  李铭斜睨了一眼屏风后的人影,淡淡道,“人走了,还不出来?”

  “父亲......”

  “姑父......”

  一大一小两个美人儿,从屏风后面踩着泥点儿走了出来。

  看着二女裙角沾染的泥点儿,李铭不由脸上一黑,故作训斥。

  “你啊你......”

  “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

  “还带着贞儿踩了一身泥,没个做姐姐的榜样!”

  李云舒只是低头浅笑,满心欢喜,哪还听得进父亲这玩笑话似的不轻不重的‘训斥’。

  她这做女儿的,哪能真就看不出父亲是真生气还是假生气呢?

  “是,女儿晓得了,再不会犯的。”

  李云舒笑颜舒展,宛若斗胜的鸟雀,受责亦是开心。

  另一娇俏少女贞儿,低垂着头,半躲在舒儿姐身后,似是要假装自己并不存在。

  李铭唇角绷不住的上扬,又赶忙压下,一挥衣袖,“那还不回去清理一下。”

  “我那李煜贤侄,回来也就这两天了。”

  “是,父亲!”李云舒双手小腹交叠揖了一福,欢快的拽着贞儿往后院去。

  堂内还留有二女俏丽余音。

  “贞儿,姐姐带你再换一身更好的罗裙!”

  “嗯......谢谢舒儿姐。”

  ......

  西岭村外,大队披甲兵士扛旗持枪,自官道而返。

  被赵钟岳借以县丞文书,任命为此村余户保长的孙四六,他第一个瞧见那面熟悉的李字大旗,当即扯着嗓子在村里奔走呼号,“乡亲们,官爷们回来了!”

  喊罢,他一拍脑门,又赶忙跑向村口一处院外,“赵大人!将军他们回来了!”

  屋中,赵钟岳闪过一丝尴尬,慌忙合上书页。

  早已食髓知味的少年郎,独自一人时,也难免会想念起他那还留在府宅的通房丫头。

  此刻被人惊扰,虽未被直接撞破,面皮也是臊的通红。

  他强自定了定神,压下心中方才泛起的些许涟漪,推开屋门匆匆跑出,“快,快随我去村口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