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清河防线-《活死人王朝》

  时隔半月有余。

  官道之上,一支骑队的身影被日光拉得老长,在这般世道下,冒险前行。

  锦州城直抵旅顺卫,陆路需奔行足足八百余里。

  如今,已成了一条黄泉道。

  尸鬼的嘶吼,是这条路上永不休止的背景音。

  沿辽东南海岸周遭行进,至少也要途经锦县、盖县、复县、金县等七县之地。

  途经官道近侧大驿累有五座,小驿数十。

  途经有名有姓的大小河流,多达二十余条,其中过半都是辽东边墙流经河道的下游。

  也因此,路途尸鬼踪迹如同跗骨之蛆,驱之不散。

  自锦州出发后,这支李氏骑队全程都未曾摆脱过尸疫自边墙顺河而传的侵扰,每一日都在与尸相争。

  争一条活路。

  这日,天际已经隐隐泛起暮色。

  远处,一骑斥候快马加鞭,疯了一般冲回阵列,为骑队带回了久违的好消息。

  斥候翻身下马,声音因狂喜而嘶哑破音。

  “报,校尉大人!前方……前方盖县未失!”

  “盖州卫仍在!”

  一句话,让死寂的气氛瞬间活跃了过来。

  斥候面前的骑队领队,是锦州太守李仁孝麾下,太守亲卫标营的千人编制内,唯一的一员标营校尉,李昌业。

  这等五品武官,也是在锦州太守、锦州守备官两人以外,锦州李氏主支所能派出的最高品级武官。

  即使是见了地方卫所品级最高的千户武官,这标营校尉的职级也要隐隐压过半头。

  官职在身,让他即便在这般混乱的时节,也能在路途中省去诸多麻烦。

  李昌业听到这个消息,他那一路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声音中绽出一丝喜意。

  “好!”

  他环顾四周,看着自己疲惫不堪的部下,又沉声下令。

  “传令全队,加速前进!”

  “今日,我等至盖州卫休整!”

  放眼望去,这支骑队规模。

  不论是人,还是战马数量,比起他们出发之时,早已无可避免的缩减了近四成。

  有病死,疫死,乃至受伤尸化。

  其中死因繁杂。

  行了近四百里血路,即便俱是精骑,也没有一日不是提心吊胆。

  几乎每个骑卒的脸上,都刻着麻木与倦意。

  出城之时,那般好似是肩负了全城生死的雄心壮志。

  也早已被沿途的尸骸与同伴的倒下,逐渐浇灭,只能感到透骨冰凉。

  单是李煜验证过的......

  一个哪怕渴死,也不能喝染尸生水的道理。

  就是他们半途一连舍了好几条命,才幡然醒悟。

  尸疫入水确实是不会尸化,可某些时候,上游腐烂尸骸所传的其余种种疫病,却是极易致死。

  也最是让人防不胜防,杀人于无形!

  若非是李氏精挑细选的嫡系精锐,全队士气早就该被消磨个一干二净。

  ......

  盖州卫城位于盖县之侧,其扼守辽东半岛的南北陆路交通咽喉,是极为重要的军镇要地。

  李昌业心中清楚,盖州卫能守住,绝非偶然。

  虽说原本在此屯驻的一支营军早已尽出,但此地也有留守千户卫所一支,是长期钉守在此地的卫所官兵。

  盖州卫千户所,兵员过千之众,再加上守御坚城,在没有成规模的尸潮侵袭情况下,倒也可保得一时无虞。

  其中功劳,全赖从锦州折返的李氏分支武官,提早和左近同僚通了气。

  他们,也得因此承了幽州李氏的一份人情。

  ......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

  还是天时地利。

  盖州卫城与盖县,都是沿清河而建。

  好在,这条清河流向自东向西。

  乃千山山脉之中,断头山山颠发源所流,向西直汇大海。

  这独特的走向,使得它非但不会助长尸疫从上游传播。

  反而像一道天然的屏障,自成天堑,暂时截断了尸疫南下的传播路径。

  清河沿途,总计分布了一县、一卫、两关、三堡。

  这些昔日防御游牧部族入边侵袭的后备卫所防线,即使在缺乏有效调度的情况下,当下也沿河意外组成了一道阻隔尸疫南传的屏障。

  在盖州卫千户与盖县县令的左支右拙下,一文一武,勉强维系。

  ......

  事实上,洛阳朝廷在东征主帅,前任幽州牧刘安杳无音讯,东征军疑似覆灭之后。

  也是紧急提拔了一位暂代幽州牧的人选。

  那便是原幽州牧的辅官,也是最熟悉幽州事宜的从四品幽州别驾宋安图。

  他一直是驻留在广阳郡蓟城牧守府,地处山海关以内。

  可惜,这位新官远在山海关内的蓟城,如今也只能管管关内的烂摊子,对辽东鞭长莫及。

  天津卫的出海口,成了关内与辽东为数不多的联系方式。

  至于青州下辖的登州府等口岸,也早因靠岸的死船而自身难保。

  靠岸的死船,来的也是比起辽东尸疫,不晚多少。

  渤海在海峡诸岛的环卫下,已经是整个大顺沿海为数不多的偏安之域。

  起码,那些载尸死船,总不至于稀里糊涂的一股脑漂流进去。

  ......

  正因长期跟随在锦州太守李仁孝身边,李昌业才对当下局势知晓的越多,所以......

  心中便越是沉重。

  带队的李昌业,才会不止一次的迷惘过,绝望过。

  他们这些辽东族裔的活路,又在哪儿?

  最后,他也只能破罐破摔。

  强迫自己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李氏族老们口中的救星。

  那支如今情况依旧不明的旅顺水师身上。

  那是他们此行的终点,似乎也是辽东李氏……最后所剩不多的希望所在。

  ......

  只是,李昌业所不知晓的是......

  这条清河防线的作用,可能也只是暂时。

  因为自鸭绿江畔的镇江堡以西,直达辽东半岛深处金县的陆路,俱是畅通无阻。

  尸鬼沿陆路传播,终究只是时间问题。

  若说清河防线,是为了防御游牧部族深入掳掠重要的辽东盐场与港口的最后保险。

  那辽东半岛东面,对于小小的高丽。

  中原王朝,向来是不屑于防御,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这,便是如今形势下的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