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换一种方式昂首-《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一位专工老生的名家率先开口,声音洪亮:“沈会长,各位同仁!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戏曲多少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我的意思是,趁热打铁!把我们压箱底的好戏都拿出来!《定军山》、《珠帘寨》!让年轻人看看什么叫老黄忠,什么叫老当益壮!”

  他说着,还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身边带来的一个年轻老生弟子。

  他话音刚落,一位以花衫闻名的女艺术家立刻接话,“王老说的在理,但也要考虑多样性嘛。

  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更喜欢看些情节曲折、扮相俊美的戏。

  比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这些,身段美,唱腔也婉转,更容易吸引人。”

  她说着,也轻轻推了推身旁一位模样俊俏的年轻旦角。

  “我们武戏也不能落下啊!”

  一位武生前辈声如洪钟,“《回马枪》里那段耍枪多受欢迎!《三岔口》、《挑滑车》!真刀真枪,翻打跌扑,那才叫热闹,才叫精彩!保证看得他们眼花缭乱!”

  他身后几个精干的武生小伙子也挺直了腰板。

  “我们丑角插科打诨,也能活跃气氛啊!”

  “我们花脸嗓门亮,有气势!”

  一时间,会议室内仿佛变成了“抢角”现场。

  各位老前辈、各派名家都希望能为自家行当、为自己的得意弟子争取到更多在即将涌入的新观众面前露脸的机会,把他们最拿手的、认为最能代表戏曲高度的剧目展现出去。

  沈墨池会长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直到大家议论声稍歇,他才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他环视全场,目光沉稳,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诸位的心情,我理解。

  都想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都想让自家的传承发扬光大。

  但是——”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次来的观众,是因为什么来的?

  是因为《回马枪》!

  是因为一种他们觉得‘新’、‘酷’、‘有意思’的形式!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连西皮二黄都分不清,你上来就给他们唱全本的《四郎探母》、《大探二》,他们坐得住吗?

  会不会又被‘枯燥’、‘听不懂’吓跑了?”

  他的话如同冷水滴入热油,让激动的众人稍微冷静了一些。

  沈墨池继续道:“我的意见是,一切,都要为了戏曲的未来让步!”

  他斩钉截铁,“京剧,乃至所有戏曲剧种,不能一直高高在上,孤芳自赏。

  老祖宗的东西是好,但传承需要土壤,需要新的观众!

  现在土壤来了,我们就必须学会,如何在这片新的土壤里,把种子种下去,让它发芽!”

  他看向梅若鸿和凌云,“《回马枪》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迎合市场,不是低头,而是换一种方式昂首!”

  “所以,我提议,”沈墨池最终定调,“我们这次,不要急着把所有的家底都搬出来吓唬人。

  而是要精心挑选、甚至重新编排一批剧目。

  要选择那些故事性强、节奏明快、打斗精彩、或者唱段相对通俗易懂、扮相美观、年轻人可能喜欢的曲目!”

  “比如,《白蛇传》的‘游湖’、‘水斗’,情节有爱情有冲突,打斗也好看。

  《杨门女将》的‘探谷’,巾帼英雄,符合当下审美。

  《拾玉镯》这类做工戏,活泼有趣。

  甚至可以尝试一些折子戏串烧,或者像《回马枪》这样,将经典唱段进行现代化编曲的尝试!”

  “我们先拿出这样一批剧目来,看看观众的反应。

  根据反馈,我们再随时调整,慢慢引导。”

  沈墨池最后总结道,“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一次性的热闹。

  而是要通过这次机会,尽可能地留住这些新观众,让他们真正地、一点点地,喜欢上我们的戏曲艺术!

  这,才是长久之计!”

  会长的话,高屋建瓴,既有对传统的坚守,又有面对现实的变通,说服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

  一场关于戏曲如何拥抱流量、把握机遇的内部改革,就在这个下午,悄然拉开了序幕。

  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即将到来的、充满好奇的新观众。

  经过线上预约系统的疏导和戏班紧锣密鼓的准备,清音阁这座百年老戏楼,迎来了它数十年未曾有过的、近乎梦幻般的喧闹景象。

  昔日略显斑驳的木门被仔细擦拭过,门楣上“清音阁”的匾额似乎也因这人气而重新焕发了光泽。

  门前不再冷清,而是排起了虽有序却难掩兴奋的长队,大多是年轻人,穿着时尚,与这古旧戏楼形成了奇妙的时空交错感。

  院内那棵老槐树下也摆上了加座,依旧供不应求。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陈旧的木头和茶叶味,而是混合了年轻观众的香水味、零食香气以及一种名为“期待”的躁动气息。

  戏楼内,楼上楼下,座无虚席!

  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几乎重现了张老、李老口中昔日的盛况。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台下不再是清一色的老戏迷,而是充满了青春的面孔。

  他们手中举着手机,镜头对准舞台,低声交谈着,眼神里充满了新奇和探究。

  当锣鼓声响起,幕布拉开,全场便会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舞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和台侧乐队的演奏声。

  然而,这种安静并非以往的沉寂,而是一种屏息凝神的专注,仿佛随时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生,显然是《回马枪》的歌迷,从凌云出场开始就格外激动。

  当凌云饰演的白翟夫人唱到激昂处,他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用脚点地,嘴里无声地跟着哼唱,眼神发亮。

  一对年轻情侣,女孩起初只是好奇地四处张望,但随着剧情深入,她被白翟夫人的英姿和故事吸引,不自觉地握紧了男友的手,在看到“破阵”一幕时,甚至低低地惊呼了一声。

  一个背着单反相机、像是自媒体博主的女生,则不断调整着角度,捕捉着台上演员精彩的身段和台下观众投入的表情,脸上带着发现宝藏的兴奋。

  ——————

  (虽然历史发展轨迹不同,但是该出现的还是会出现,只是内容会有所不同,所以不要太纠结出现的这些曲目名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