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活不成,亦死不了。-《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遐思拎着食盒进门时,正看到正坐在庭院石桌旁发呆的宋钰。

  他和老杨头打了个招呼蹦跳着迎了过去。

  “郡君,你瞧今日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说着,将漆盒放到了石桌上,目光却落在了那盒子中的匕首上。

  “哎?这不是我家郎君的?”

  说罢已经伸手拿了过来。

  宋钰顺手从打开的漆盒里拿了瓶酒出来。

  也不曾询问叫个什么名字便打开抿了一口,“既然你来了,便拿了回去还给你家郎君吧。”

  说罢,宋钰起身转身回了竹影居。

  “哎……”

  遐思原本还想着问问宋钰火铳试验的事儿呢,这怎么就走了?

  金钏儿从一旁走来,向着遐思福了福,“这酒我给姑娘送去。”

  说罢,拎上漆盒也匆匆走了。

  遐思满头雾水,将匕首收好,转身回去了。

  ……

  “姑娘,今儿刘嬷嬷和夫人做了好些蟹黄包,还有蟹酿橙。

  晚上宋晖郎君和秦娘子都过来。

  您是去正厅用膳,还是在院里用?”

  金钏儿将漆盒放到宋钰身边,还颇为贴心的准备了一碟果子来。

  宋钰问:“宋宝珠呢?”

  “安置在外面的院子里,夫人给安排了婆子照顾着,日日吃着汤药。

  只是堂姑娘一直躲在院子里不曾出过门,我也没见过。”

  金钏儿拿出梳子,帮宋钰整理长发。

  头发已经干透了,按着宋钰的习惯,只用一根木簪挽起便算功成。

  “要我去看一下吗?”

  宋钰摇头,“随她吧。”

  见宋钰闭上了眼,金钏儿取了个薄毯过来盖在她身上。

  退出院子时顺手带上了院门。

  迷迷糊糊间,宋钰又做了个梦。

  梦中她乘一叶扁舟在水中行进。

  平静的水面,周遭绿林青山环绕。

  一切,都美的不成样子。

  她静躺在甲板上,感受水波涌动时候的轻摆。

  却在下一瞬,不知哪里来了一条大鱼,硬是一头撞翻了扁舟将她掀翻进了水中。

  屏息间。

  她睁开眼,看到了一个个从水面坠入水中的人。

  有她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那河水如同有吞骨食肉之能。

  人入水不到片刻,便血肉消融,变做一具枯骨。

  宋钰垂头去看自己的手和脚。

  先是看到了骨,骨上生肉,水又噬肉。

  活不成,亦死不了。

  眼前的河水逐渐被血水染红,彻底模糊了视线。

  ……

  “姑娘,去吃饭了。”

  随着木门被推开,金钏儿走了进来。

  宋钰缓缓睁开眼,这才发现周遭昏暗一片。

  院外已经掌了灯。

  “怎么睡这么久?”

  金钏儿赶忙将院中灯点上。

  宋钰起身,揉了揉后颈走出院子。

  金钏儿看着宋钰离开的身影,这心里总觉得姑娘好像自陈郎君来过后就怪怪的。

  可是又说不上来哪里怪。

  正厅里很热闹。

  宋晖和宋成易正坐在一处吃饭。

  秦秧手中拿着个竹编的小玩意儿逗小石头玩儿。

  柳柳和孟氏正含笑看着,劝她早些将家中孩子接来。

  宋钰揉着脖子进了正厅。

  众人皆是一静向她看来。

  “刚听金钏儿说你午后喝了酒,睡了,眼下感觉可好些了?”

  孟氏赶忙起身,让宋钰挨着她坐下。

  “没事儿,我又喝不醉。”

  她打了个呵欠,“就是没太睡好,一会儿吃了饭还得回去继续睡去。”

  宋晖看向她,“今日你可是闹出不小动静。”

  “啊?”

  宋钰捏了个包子过来,咬了一口,“什么动静?”

  她试完火铳就回了府里,可是哪儿都没去。

  “四处都传遍了,说郡君此番改进的火器,威力不凡,堪比神器。”

  宋钰皱眉,将包子放下,“谁传的?”

  成易看了宋钰一眼,“可是有问题?”

  “问题大了。”宋钰左右看了一眼,让嬷嬷和金钏儿带着小石头去偏殿吃饭。

  孟氏见宋钰有话要说,本也打算跟着离开,被宋钰拦了下来,“你们吃你们的,小孩子不懂怕管不住嘴。

  你们听一耳朵不碍事儿。”

  安抚罢孟氏,宋钰继续道:“火器还有很多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今日下午不知炸了几次,神器?

  这是怕我站的不够高,摔得不够狠。”

  “炸了?”

  众人皆是一惊,“你可伤到了?”

  想到宋钰一下午都在休息,孟氏颇为紧张的上下打量。

  宋钰摇头,“没事儿,操作时都穿着防护服。”

  宋晖原本也不过是在衙门听了这么一耳朵,昨日景园宴请之事也被外面传的沸沸扬扬。

  这长公主,皇长孙皆来助阵,可见朝中人心所向。

  一时间,夸赞宋钰者一窝蜂的冒了出来。

  他原本还为宋钰高兴呢,总算没人在背后扯着她的女子身份说三道四了。

  可眼下这么一想确是不对劲儿。

  “你试验火器才不过半日,就闹得整个盛京沸沸扬扬。

  怕是早早就有人在外传播了消息,不管你此番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美名都会被渲染一番传播出去。”

  宋成易:“看来是有人巴不得你做不成,也好借机有所动作。”

  “算了,任他们说便是。”宋钰摇头,问宋成易,“你在金吾卫可还好?”

  “遇到几个当初一起在裴家手下的兄弟,倒也没人找麻烦。”宋成易道,“说来也巧,这几日陈大人不在。

  要是碰到他难免要起一番争执。”

  争执怕都是轻的。

  宋钰拿过粥碗来,一勺勺吃着粥,“放心,陈韵回不来了。”

  “啊?”

  “死了。”宋钰道,“只是死的不怎么合适,消息暂时被压住了。

  不过陈韵手下必然都是向着二皇子的,后面他的位置也会有人补上。

  不过,他的死一日没有被揭露,那位置便会空置一日。

  你又不归他管,趁着没人找茬,好好上职就是了。”

  宋钰这一句平淡的话,却让宋成易心中一突。

  陈韵死了?

  二皇子却压着这事儿。

  但她知道。

  难道人是自己这个妹妹杀得?

  想到宋钰刚去过汴阳,宋成易心头一惊,

  “你在汴阳遇到了陈韵和严家人?”

  宋钰挑眉,“你也知道严家?”

  “我与佑成主要负责京中之事。

  这汴阳严家与宁王府关系密切,但有关那边的事情都是陈韵负责。”

  “你前几日去了汴阳,可是他要对你不利?”

  宋钰懒得多说,干脆点头,直接将杀人之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宋成易倒吸一口凉气。

  且不说,陈韵本就是金吾卫郎将,官居六品。

  其父陈文敬还是户部尚书。

  若被他知道……

  但……

  宋成易呼出一口气来,“宁王既要捂着,想来是害怕陈韵在汴阳所做之事暴露。

  想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露出来。

  但,还是要小心些。”

  在离开宁王府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和宁王对上的觉悟。

  可他也不得不去担心,宁王会借陈韵的死来对付宋钰。

  杀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