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扬名美德的大戏-《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王大人与众人寒暄,时不时将身后的青年引荐给周遭大人。

  宋钰目光一直落在孟瑾身上,不成想一年多没见,他竟也成了这京中的后起之秀。

  他与众位大人作揖回话,倒是十分熟练。

  只是那一直挂在脸上的半永久笑容,让宋钰都觉得脸僵。

  孟瑾自然也看到了宋钰,待这边寒暄完毕,这才向老头说了什么,抬手指向坐在一旁安静啃水果的宋钰。

  “认识?”京兆府尹王惑有些惊讶的上下打量了宋钰一番。

  这位郡君安静的很,以至于他刚进来时并没有注意到她。

  但眼下一眼,便能看出她在这大殿之中颇受排挤。

  周遭五步之内除了她身后的女婢,不见半个人。

  王惑这一声询问并没有刻意压声。

  周遭人自然都注意到了,眼看孟瑾指的是宋钰,皆是一脸见了鬼的神色。

  孟瑾向宋钰作揖,同时回答了王惑的问话,

  “宋娘子,曾救过我母亲性命,救过清远县举县之人的性命,于我更是有再造之恩。”

  孟瑾这话说的同样字字有声,能让周遭之人听得清楚明白。

  宋钰微微挑眉,就听到那一直看宋钰不顺眼的陈文敬道:

  “王大人,你这是从哪里寻了个招笑的猴儿来?

  这大殿之上,可不是你等哗众取宠,散播无稽之言的地方。”

  王惑也看向孟瑾,只是他并没有像陈文敬那般言辞激烈。

  而是询问道:“郡君与你竟还有这般渊源?不如说来听听?”

  孟瑾点头,这才将清远县瘟疫横行,宋钰为帮百姓,独自入深山寻药之事说了。

  “各位大人若是不信,可查阅清远县县志,想来清远县的灾伤申状也早就送入京中。

  想必,户部,太医院皆有记录。”

  孟瑾这话说的言之凿凿,这时,中书侍郎站出身来,

  “那清远县县令将疫病之事陈述的十分清楚。

  郡君所行皆有记载,与这位小孟大人所言并无出入。

  早在几个月前,这呈上来的申状皇后娘娘也已过目,做不得假。”

  这位中书侍郎一句话,不但肯定了宋钰的功劳,顺便打了陈大人的脸。

  殿中众臣顿时又各怀心思。

  那些个原本就比较中立,甚至有心和宋钰交好乃至想要给自家子侄求一份姻缘的,也都纷纷向宋钰作揖。

  道一句,郡君厚德仁心。

  陈文敬自然气的可以,但事实摆在眼前,只能将一口气又闷了回去。

  宋钰看着这一大一小唱了一场,扬名美德的大戏之后,这才起身先是向王惑躬身作揖,

  “王大人。”

  王惑冲宋钰点头,“郡君大义,多少男儿都自愧不如,老夫深感敬佩。”

  说罢看向一旁的孟瑾,“难得遇到恩人,你们说话便是。”

  说罢,已经捋着胡子功成身退。

  宋钰挑眉看了眼孟瑾,“出去聊聊?”

  孟瑾赶忙点头,向殿中各大人作揖后这才跟着宋钰向殿外走去。

  “一年多不见,没想到你来了京中,竟还进了京兆府?”

  孟瑾点头,“我不过是京兆府的一名小吏,得王大人看重这才有幸跟随身侧。

  不过也幸亏如此,这才能见到你。”

  “还能这样?”宋钰回头看了一眼大殿内。

  这才注意到,似是不少身穿绯衣的老臣身侧,都有一些颇为年轻的官员。

  想必都如孟瑾一般,是被上司带来镀金的。

  不过如此更能看出,这孟瑾混的当真不错。

  孟瑾哪里不知道宋钰的想法,颇为尴尬,

  “实不相瞒,我能得王大人如此青眼,还是多亏了宋娘子。”

  宋钰好奇,“我?”

  孟瑾点头,刚要说什么目光先一步落在了宋钰身后的岳翎身上。

  岳翎十分识趣儿的后退几步,既拉开了距离不至于听到两人说话,又能第一时间注意到两人。

  宋钰不留痕迹的看了眼岳翎,这才低声道:“是周霁?”

  宋钰与那京兆府的王大人并不认识。

  甚至说,这大殿之上没几个她能看着眼熟并叫上名来的。

  且她与孟瑾之间唯一说得上有关联的人,也只有周霁了。

  “宋娘子聪慧。”孟瑾笑得十分腼腆,“我一个人到了京中,还多亏了周郎君照应,这才比同窗更快的得到官职并留在京中。

  能得王大人赏识,自然也少不了周郎君的帮扶。

  此番同大人一道过来,也是周郎君授意,怕您会被刁难。”

  宋钰懂了。

  这是过来帮她抬高一下功绩,薅些好感。

  有了这不惜性命救一城人的功劳在,那群官员当下便不可能再说出什么诋毁的话来。

  宋钰这一日,也必然会过得畅快些。

  宋钰领情,对孟瑾道:“多谢了。”

  孟瑾赶忙摆手,“不必谢,你的恩,我这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两人一路沿着后院走着,不觉间到了这垂虹山庄的垂虹桥处。

  “你娘可还好?”宋钰问。

  孟瑾摇了摇头,唇边露出苦笑,

  “当时虽救了下来,但她身子骨一直不大好。

  再加上我娘子的离世,她颇受打击,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走了。

  “走了也好,走了就不用再受累了。

  家中也就剩下我一个了,这去哪里也无所谓。

  陛下设恩科,我这才得了机会进京。

  周郎君帮过我,更何况他还是你的朋友,能留下帮他我也乐意。”

  宋钰见他神情豁达,轻轻点头,

  “你愿意便好,不过也不要妄自菲薄。

  这进京的举子秀才千千万,你能脱颖而出必有自身优秀之处。

  周霁再帮,也不过是牵桥搭线,必然你本就有此能耐,这才能恰好得了这个机会。”

  孟瑾哪里听不出宋钰的安慰。

  心中感叹。

  他这些日子不知听了多少女子为官,一个小女子懂些什么之类的言论。

  但眼前的宋钰,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却让他心中暖意升腾。

  正如周霁所言,宋钰这一路走来,无论哪一件功劳拿出来,都是那些只知道钻营的官场狐狸所比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