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这位便是我的生母,姓孟-《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宋成易蹙眉。

  眼前这个妹妹当真是不一样了。

  本以为她只是外貌变了,却不想连心也变了。

  清远县有多乱,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大伯一家是什么样的人,他参军之前就已经明白。

  边关之地流匪军遍地,带着老弱妇孺等同于带了几个累赘。

  那位女功臣说起来也不过是个与巧珠一般年岁的小女娘,能带着娘和柳柳他们活下来。

  不知有多难。

  巧珠这话看似是为提醒,可处处都在告诉他这个宋钰有多么的不好。

  沈明玉见他没什么反应,又赶忙加码,

  “哥,你是不知道。

  她算计宝珠,让宝珠嫁给了县里马家的那个傻子,后来马家被抓宝珠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

  后来在逃来京中的途中没了,也是因为自从马家离开之后就变得疯疯癫癫的。

  “哥,她既能带着娘和嫂子如此光鲜的活下来,可为何对奶,对大伯一家如此不管不顾?

  若是她肯,那……”

  “明玉。”宋成易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放心,无论是大伯家还是景园我都会去的。

  能看到你没事儿,我便放心了。”

  悬在心头的巨石豁然下坠,宋成易脸上扬着的笑意压也压不下来。

  他本想要向以前一样去揉揉她的头顶,刚抬起又放了下来。

  近五年不见,那个跟在她腿边的黄毛小丫头已经亭亭玉立了。

  眼下的她变得和这京中大多数的女娘一般,就像是被一堆堆金银堆砌起来的花朵。

  仿佛风一吹,雨一打,就会折断。

  “行了,这里我也不能久留,先走了。

  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

  见沈明玉点头,宋成易起身离开。

  沈明玉看宋成易消失在黑暗之中,原本脸上故作乖巧的笑意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原本她还想着如何能让锋芒正盛的宋钰去去锐气。

  如今不就来了。

  不知道,若是皇后娘娘和朝中一众朝臣知道,这个女功臣家中出了一个大邺的逃兵,会如何?

  ……

  “今日怕是要下大雨,马车里给姑娘备了伞。”

  刘嬷嬷交代老杨头,今日杨柳有了安排,老杨头暂做车夫。

  一团黑云趴在天边,仿佛随时都会压境,带来一场暴雨。

  空气中满是风雨欲来的腥风。

  宋钰同孟氏一道走出景园,她今日穿了身简单的素色衣裙,依旧是一根木簪挽发。

  天气越发热了,身上的外衫轻薄,几乎能透出她玉白的皮肤来。

  被混着湿气的热风一吹,衣袂飘飘,像是淡出人间的天仙一般。

  金钏儿抱着一个锦盒紧跟而来,本打算跟着宋钰他们一道去。

  宋钰伸手接过盒子,“今日你不必跟着了,去我房中,妆匣里有一支金镶玉的绞丝簪子,拿个盒子装了,送到祝家去吧。”

  金钏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轻轻点头。

  两人上了马车,车轮滚滚沿着街道而去。

  宋钰将窗口的纱帐放下,问老杨头。

  “外面一直有人盯着?”

  老杨头呵呵一笑,“郡君慧眼,有一位是军器监的匠人,这两日每日都来。

  只是来了也不叫门,只是原地踱步唉声叹气几时便离开了。”

  说着老杨头顿了一下,

  “昨日倒是来了一个妇人,在外面探看了好一会儿。”

  昨日便来了吗?

  宋钰当真没想到,大房竟真能活着到京中。

  刚刚透过车窗,那一瞥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齐氏已然瘦的脱了像,但那一脸愤恼的模样确是丝毫不改。

  大房那吸血虫一般的存在,到了京中唯一能投靠的想必就只有突然发达的侄女沈明玉了。

  想必也是昨日沈明玉回去之后说了什么,这才得了消息过来探看。

  宋钰倒是好奇的很,大房一家眼下如何。

  “军器监那边,若是他们不来登门便不必理会。”宋钰淡淡开口,“将我们送到后,您便回来,找个机灵的小子跟着那妇人,摸摸她的底细。”

  “郡君放心。”

  孟氏一直看着宋钰。

  好奇询问,“是有什么不妥吗?”

  宋钰笑着摇头,“看到了一个面熟的人,不过眼下还不确定。

  等摸清楚了再和您说。”

  孟氏知道宋钰是个厉害的,没再多说。

  车子穿过两条街道,进了一条巷子。

  孟氏一直透过窗缝向外张望,心中好奇。

  不知道宋钰小时候,会不会一个人跑到这巷子来玩耍。

  “到了。”

  老杨头的声音响起,马车平稳的停下。

  将脚凳放好,宋钰先一步下了车。

  原主对于沈家的记忆,在宋钰看到沈家大门时翻江倒海而来。

  十多年的光阴一闪而过。

  她在这大门中长大,打小活的人憎狗厌,受尽了沈母沈父的宠爱同时也被府中下人暗中嫌恶。

  也正因此,才在失了身份后被一路“照顾”堪堪丢了性命。

  宋钰抬手,敲了敲大门。

  开门的是个弓背的老头。

  老头看了宋钰半晌,正欲问寻谁,又堪堪顿住。

  “你是……你是……”

  “福伯,两年没见,您便把我忘了吗?”

  福伯脸上的笑意顿时收了个干净,那原本弓着的背脊也硬生生挺直了不少。

  “玉,玉姑娘?”

  宋钰伸手推开了门,对犹在发愣的福伯道:

  “去告诉母亲一声,我来拜见。”

  “哎,哎!”

  福伯赶忙点头应了几声,向院子里跑去。

  宋钰笑着看了眼孟氏,“走吧。”

  “好,好。”孟氏有些迟钝的应了一声,跟着宋钰向院内走去。

  沈家的院子比不得景园大,这入宅的庭院也不长。

  几步便进了正厅。

  摆设不变,这来上茶的丫鬟却个个都是生面孔。

  沈母刚用完药,听闻宋钰来了赶忙招呼丫鬟帮她在腮边扫了些胭脂。

  将原本苍白的脸色衬得红润几分。

  “小玉儿。”

  沈母疾步走进了正厅,脸上表现的平和却难掩内心的激动。

  眼前是养了十五年的女儿,高了,瘦了,神态气势里是十足的陌生感。

  沈母试图摒除两人之间的这份陌生,拉住了她的手。

  “钱妈妈快去告诉小厨房,中午做些小玉儿爱吃的菜。”

  钱妈妈也是眼眶红红的,应了一声赶忙招呼身边的丫鬟去吩咐。

  可还是不放心,“我亲自去一趟。”

  说罢,人已经匆匆走了出去。

  两人同时无视了一直跟在宋钰身边,不怎么有存在感的孟氏。

  宋钰将手抽出,侧身露出站在她身后的孟氏。

  “给您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我的生母,姓孟,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