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您这船拉人吗?-《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刘——管事?”

  宋钰满脸笑意,站在山羊胡子面前,抬手打了个招呼。

  山羊胡子抬头,看到宋钰的瞬间一双原本毫无表情的眼睛弯了下来。

  眼角皱纹明显,一张脸带着慈善的笑意,“小郎君有事儿?”

  宋钰抬手指了指货船,“您这船拉人吗?”

  老头四处看了一眼,见秦奉不知去了何处,笑声问宋钰:

  “小郎君看差了,我这是货船。

  你打算去哪儿,这河道上客船多的是,往西走还是往东走?”

  府衙只是关了山界岭的路,若是往东走曹家客船也多的是,就算往西只要不过山界岭也有小船载人。

  宋钰直言,“清远县。”

  “小郎君说笑了。”老头捋了捋山羊胡子,呵呵一笑,“这要过山界岭还是得走陆路,去车马巷子寻镖师护卫才安全。”

  宋钰眯眼,这老头怕是害怕被钓鱼执法。

  她抬手指向货船,

  “刚有十六个人上了您这船,五个男人,六个妇人,还有三个半大孩子。

  想来不会全都是船工吧?

  要不,我去问问那个秦大人?”

  老头捋胡子的手一顿,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他左右看一眼,“小郎君当真要坐这货船?里面环境可不好。”

  宋钰无所谓,“不就两日的时间吗?不难熬。”

  老头沉吟了片刻,“这样,明日午时,你来船上当个小工可好?”

  “明日?”宋钰问,“之前那些人为何现在就上了船?”

  老头笑着回:“住客栈脚店不都得花钱吗。”

  宋钰了然,“我怎么称呼您?”

  “刘奔,这货船的账房先生。”

  宋钰点头,道了声明儿见,转身向岸边走去。

  刘奔坐下,目光却追着宋钰直到他掩入人群,转头看一眼身边的伙计。

  伙计马上会意跟了过去。

  一口流利的官话,孤身一人坐船过山界岭。

  刘奔捋了捋下巴的胡须,嘴角忍不住上扬。

  天色不早,宋钰在渡口待了大半日着实累了。

  溜溜达达最后在渡口不远处的一家客栈落脚。

  她要了一间上房,痛快给了掌柜的银子。

  上楼时侧身对客栈的小二道:“送壶热茶上来。”

  小二连忙应声,宋钰不留痕迹的收回目光径直上楼。

  一路跟到客栈门口的伙计见人上了楼再没下来,这才转身回了渡口。

  “客人,您的茶。

  还需要什么您尽管说,咱们咏安府没有宵禁,四更之前厨房都有人,热水吃食也都齐备。”

  宋钰将窗框放下,小二已经推开了房门将茶放到了桌上。

  这老头,当真心细的很。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她才不在意这曹家帮为何能轻易通过山界岭。

  只要能帮她过去,走私也好,违法也罢,坐一次走私船偷渡也不是不可以。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达到目标最重要。

  若是能安稳过岭也就罢了,若是不能……

  宋钰觉得,她的背囊还能再鼓些。

  简单的歇了会儿,见再没人盯着,宋钰出了客栈。

  黑夜将空间压缩,让人挤人,摊挨摊的场景显得更为拥挤热闹。

  流连其中,总觉得像是回到了末世前和同学一起逛夜市的时候。

  有时会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宋钰快速道歉。

  被踩之人和善回应,完全没有末世时人们身上严重的戾气。

  她很喜欢这样的环境,心中越发期盼等自己停下来,安静享受生活的日子。

  路过一家修鞋补衣的摊位时,一个中年男人正将一双布鞋递过去。

  摊主大娘一通翻看,鞋底已经磨穿,鞋尖还有个洞。

  没有任何嫌弃的表情,大娘收了钱就开始修鞋。

  补鞋底,加厚鞋底,又给鞋面加一层补丁。

  一双破破烂烂的,换做宋钰早就扔掉的鞋子,再次成型,递还给男人。

  她这才发现,男人一直没有离开,他赤足站在冰冷的石板上,接到鞋子赶忙穿上。

  大娘一旁还挂着不少草鞋,相较于更为保暖舒适的布鞋,廉价的草鞋购买的人更多。

  宋钰突然有些好奇,那个叫抱山村的村子会是什么模样?

  住在那里的人,又会是什么模样?

  他们是会爽快的接受自己这个天降的女儿,还是会生出其他心思?

  宋钰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服,靴子,还是在商队时候尤管事给采买的。

  青蓝色的棉布料子虽不打眼,但相较于普通人已经很好了。

  宋钰指了指大娘摊子上一双布鞋,

  “大娘我要一双鞋子,给我打个补丁呗?”

  收了鞋子,她又买了身粗布衣裙,还特意选了大一码的。

  不耐其烦的让摊主给加了两个补丁才算完事儿。

  溜达饿了,寻了个烤野味的摊子。

  昨日和清欢的一通逛吃,早已让宋钰对这个时代的美食改观。

  各种串儿点一堆儿,又要了壶店家自酿的糯米酒,直吃的小脑发懵肚皮滚圆,宋钰这才满意起身打算回去睡觉。

  可刚走出一截,就听到背后有爆竹声响,而后就是一阵混乱的嘈杂。

  人群突然就乱了。

  宋钰本能想躲,可人流太急,她几乎是被裹挟着向后退去。

  眼看要被挤到河道边缘,鼻尖突然嗅到一股子酒味,不知哪里伸出一只手来,将她向一旁扯去。

  宋钰堪堪站稳,那手就快速松开。

  宋钰想要道谢,可看着和她挤在一处的人群,根本不知道是哪个帮忙拉的她。

  人群蜂拥而过,如同摩西分海将中间的石板路让出。

  一阵阵呜呜咽咽的哭声伴随着唱念低吟之声由远及近。

  宋钰探头看去,就见被分开的街道上飘着两盏白灯。

  白灯后跟着几个身穿道袍的道士,一边用符洒水,一边念念叨叨的走来。

  道士身后是一个被六人抬着的红木棺材,在白光的照射下,分外瘆人。

  “这干嘛的?大半夜出殡啊?”

  耳边有人问出了宋钰的疑惑。

  “是办丧事,不过是生丧。”旁边马上有人解答。

  “生丧?什么意思?”

  “大槐树巷子,曹家你知道吗?

  曹老爷子重病,他儿子为了给老爷子祛灾去病,这才给办的假丧。

  那棺材,里面放的也是个假人。

  不过是走个过场,将假人抬到城外烧了,给曹老爷子祛灾去病。”

  待那白灯笼飘近了,宋钰才发现是被两个小道童提着。

  道士们一个个庄严肃穆,刚近身前,身后的讨论声乍然而止。

  道士和棺木走过,后面紧跟着一群身穿锦衣外罩麻布的男女。

  皆由丫鬟小厮搀扶,一步一挪,一挪一哭。

  前面的道人一停,后面的人就跟着跪下,好些哭得身子发软一跪再起不来,全靠两边儿的人拖着走。

  宋钰见哭丧队伍最前面的是个头戴玉冠的中年男人,哭得那叫个伤心。

  嚎的最响,整个人瘫软如泥几乎被人架着走,可偏那紧闭的双眼中硬是没一点眼泪。

  果然假的成不了真。

  有热闹,就有看热闹的。

  一群白衣麻布两侧,还跟着不少路人。

  随着队伍一路看猴戏一般,生怕错过一点儿。

  那男人路过宋钰面前时,之前浓烈的酒味突然又出现了。

  宋钰看到人群中突然挤出来一个晃晃悠悠的身影,一不小心正撞到中年男人身上,将本就“瘫软”的他撞了个趔趄。

  干嚎的声音变成一声清脆的哎呦。

  中年男人赶忙起身,还不忘拿起帕子捂脸。

  一旁的小厮正欲发作,被中年男人拦了下来。

  醉汉虽晃得厉害,可并没摔倒,被两边儿的人一人扶一下,很快就接力到路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