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有营养,长脑子。-《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魏止戈点头,

  “晋河源自凤歧山脉,流经数个州府,最终汇入东海。

  链接清远县河咏安府的河道相对较窄,但水流湍急。

  虽大大缩短了路程,但同样需跨岭而过,难避危险。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跟着镖局走陆路。”

  纸上尾端写着怀远镖局四字,魏止戈伸手指了指。

  “拿着这图前往,或许能省下不少麻烦。”

  之前张垚也向宋钰推荐过这怀远镖局,想来与商队关系密切。

  宋钰道谢,收了路线图。

  心中也明白,到了分别的时候。

  “这一路来多亏了你们照顾我才能安然到达。

  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愿两位一路平安。”

  “哎,哎,哎!”清欢赶忙阻止宋钰的道别话,“这还没分开呢。”

  “我给你说,这咏安府我虽然没来过几次,但比你还是熟悉的。

  明日就是寒食节了,咏安城内每年都会举行灯祭,到时候我带你去玩玩。”

  “寒食节?灯祭?”宋钰没听过。

  清欢冲宋钰抬了抬下巴,一脸我带你长见识的得意模样。

  一旁的魏止戈忍笑开口,

  “咏安城原是大邺边城,先帝上位后开疆拓土将边城向西北推了百里。

  但也因此大邺不少将士、百姓付出了生命,是以每年寒食节咏安城都会大行祭祀,以此祭奠那些为大邺付出生命的将士和百姓。

  到时候在咏安城外的青灯观,会放千盏天灯,确是盛况。”

  宋钰并不急着去认祖归宗,闻言点头,

  “好啊,正好能等等张垚,他还欠我一顿饭呢。”

  “一顿饭而已,我也可以请你吃啊。”清欢突然开口接茬。

  宋钰无奈的看了他一眼,这是一顿饭的事情吗?

  果然是个小孩子,脑子太直。

  三人要的饭菜很快就端上了桌,吃罢之后魏止戈有事离开。

  宋钰和清欢各自回了房间。

  经过两日的奔波宋钰早已累的晕头转向,简单沐浴后倒头就睡。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房门就被敲响。

  “沈郎君,下去吃饭了。”

  宋钰刚做完早课,揉着后颈打开房门,“郑大哥。”

  来人名叫郑远,昨日同他们一道来的人之一,是个不太爱笑的大个子。

  因说了今日和他们一道出去逛街,宋钰没有带背囊。

  下楼下到一半就听到清欢的招呼声,“沈玉!这边儿。”

  早上吃的简单,他们想着沿路转转,套了一辆马车由郑远赶车带着三人出城前往青灯观。

  “眼下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很多人会带着小孩子去放纸鸢。

  旁边还有竹林,我记得有一次过来还遇到柏川院的学子在一处饮酒作诗热闹的很。”

  一路上清欢喋喋不休。

  宋钰听着也明白了一点儿。

  这小子虽然家在西岭关,但是常到咏安城来。

  怪不得商队一路避开城池,却唯独进了咏安城。

  而且自从到了这边,大家的精神似乎都放松了不少,可见商队隐层的危机也在入城后减少了。

  宋钰也乐的自在。

  青灯观是个当地十分有名的道观。

  道观建在半山腰,一路上来往人群众多,多是携家带口赶着马车前行的,也有徒步的。

  大人牵着孩子挎着篮子,十分自在。

  宋钰忍不住感慨,“那边白骨遍地,这边儿温情繁华,当真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

  魏止戈一直靠着车壁假寐,闻言也不曾睁眼,

  “宁阳府的消息被封死,流民也被层层拦截,这边的百姓根本不知道千里之外的苦难。

  不过这咏安府也不像你所看到的这般安然,眼下难得的盛景,好好体会便是。”

  宋钰挑眉,并未回话。

  倒是一旁一直兴致高昂的清欢,不知怎么的收敛了神色。

  时间尚早,三人并不急着进观。

  越是靠近山脚,越是热闹。

  不少小贩商人趁着热闹摆摊的,各类绣品、饰品、小食甚至家中用具应有尽有。

  如同一个大的集市,还能看到不少民间艺人,如耍猴,杂耍,敲鼓唱戏的,热闹非凡。

  与宋钰印象中贫苦的古代不同,在这里她看到了繁盛的民间景象,比之她来的那个末日前的世界不相上下。

  而且,这里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她不曾见过的。

  有些在原主记忆中翻得出来,可更多的是因为地域偏差而出现的特色小食或物件儿,饶是原主也未曾见过。

  宋钰更是稀罕。

  见他难得情绪高涨一次,清欢拉着他边走边介绍。

  宋钰甚至还看到一些卖飞禽卖猫狗的,种类丰富至极。

  “这哪里是祭祀,根本就是一个大型集市嘛。”

  魏止戈跟在两人身后,手中已拎了不少小食,

  “既是盛事,自然民聚。

  这来往的人多了,就有了商机,一年年的灯祭办下来也就成了规模。

  别看这些商贩的摊位小,多是大老远赶来一边参加灯祭一边得些利益,若是喜欢就买下。”

  清欢颇为大气:

  “没错,过了今日,你若在想看到他们聚在一处,可得再等一年。

  前面有卖果子的,生果干果皆有,还有一家做蜜饯的味道相当不错,每年灯祭他们都来,我带你去寻。”

  宋钰被他的情绪带动,又被眼花缭乱的盛景迷了眼,当真被清欢带着买了不少东西。

  有小食,糕点,还有一些干果子,肉脯,甚至还买了些包子肉饼,种类繁多,且多是吃食。

  眼看天色将暗,魏止戈将手里的东西尽数交给赶来接应的郑远,“暮食我们入观去吃。”

  宋钰没意见。

  两人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青灯观,对各方熟悉的紧。

  甚至入了馆门,魏止戈直接带着两人绕开大殿前乌泱泱的香客到了清净的后院。

  有小道士见到三人,抱拳过礼,看向姓魏的,“先生许久不见,成恩师父在静室。”

  魏止戈点头,对身边的清欢道:“你带着沈玉去客堂,我稍后就来。”

  宋钰本以为他们要和众多香客一道,热热闹闹的吃一顿。

  却不想,小道士将两人带进一个空无一人的房间,示意两人坐下后就端来了热茶和豆饭素肉。

  宋钰还是吃了一口才发现那看似肉片的东西并非真的肉,而是类似肉的豆制品。

  魏止戈也没让两人等太久,没一会儿就来会合。

  三人一道用食,整个客堂安静的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宋钰不挑食,在末世呆久了任何可以入腹保命的食物都是美味佳肴。

  是以,她吃东西总是小心翼翼,不会掉下一点,又颇为珍惜吃的干净。

  清欢不怎么喜欢这些餐食,但只要灯祭过来,必然是要吃一顿这素食的,也谈不上喜欢,随便吃些算个意思就是了。

  见沈玉吃的认真,还将自己的菜推过去,“你喜欢就多吃些,也好长长个子。”

  宋钰将他推来的菜又推了回去,“多吃豆制品,有营养,长脑子。”

  魏止戈:……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