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民意-《南风烈烈吹黄沙》

  燕州军报如雪花一般飘入朝堂,江绾握着其中一封颤抖不止。

  上面写着:龙崖关陷,竹溪将军率残部二百死守最后隘口,血战竟日,唯某独活,归窑阳具陈其事。

  可当她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时,下一封军报又像是想要抚慰她一样,写到:北羌军止动,原因不详。

  “娘娘,这其中怕是有诈啊。”兵部尚书叶安武谏言。

  郭甫瞥了他一眼,转即问道:“娘娘,杜家,要何时处置啊?”

  眼下在京中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处置叛国的杜氏,虽然大部分朝臣都明白江绾是明州江氏女,但大部分百姓都还认为她来自杜氏,民心哀怨,难以平复。

  “杜家...”江绾看着手中的军报,指间轻轻拂过那简短的名字,心间抽痛,“今日午时,狱中杜氏,全员绞刑。”

  “那娘娘可要亲临?”叶安武偷偷打量着座上人的神色,试探道。

  江绾怔愣片刻,失去竹溪,犹如断她一臂,此等的哀痛,作为‘江绾’而言,她必须亲临。

  可是作为杜鹃,眼睁睁看着‘家人’受刑,又是不孝之举。

  “娘娘,臣斗胆谏言,娘娘必须亲临,您本就非杜氏之人,只是先帝为顺理成章纳您入宫才施以此计。杜氏与您并无亲缘关系,只要您行事坦然,百姓自会明白。”郭甫义正辞严道。

  叶安武闻言摇了摇头,反驳道:“娘娘,臣以为您不该去,您已下令严惩杜氏全族表明态度,如今亲临刑场,未免会让百姓觉得您这是...”

  他犹豫了一瞬,见江绾面色如常,才继续说道:“不舍。”

  “荒谬。”郭甫没忍住斥责道,“唯有亲临才能证明娘娘心中坦荡。”

  叶安武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垂首不再言语。

  什么亲临代表不舍只是他建议不要去的说辞罢了,他坐镇兵部这么多年,太清楚在这节骨眼必会挑起民愤,而江绾恰好出现在人群中的话,只会招来刺杀。

  但他哪敢明说,若是明着提醒了,不仅会给一心谏言亲临的郭甫惹上嫌疑,还会给他自己扣上‘知情人’的帽子。

  “摆驾吧。”江绾长叹一口气后,下了决定。

  无论如何,燕州百姓无辜,她既然为了摆脱魏王世子妃杀亲的嫌疑而变成了杜氏女,那就应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娘娘...”叶安武还想劝什么,却最终摇头闭上了嘴。

  溪云台摆了午膳,可江绾并没有回去,叶肃猜到了什么,自请同去,却被她以看好宫中各处更重要为由回绝了。

  刑场上,一轮异于深冬的灼日当空,炽芒如刃,刺得观刑者目眩难睁。

  刑部尚书端坐高台,杜府上下四十口人被齐齐绑在台上,数日的哭嚎已经令他们筋疲力尽,一个个无精打采,似是接受了死亡的事实。

  绞索悬空,随风轻曳,若待命之蛇,静候噬喉。

  这等处置战犯的刑罚在京中见得有些频繁了,可随着一条又一条断裂的麻绳被抛下刑台时,还是让围观百姓不忍再看。

  高台右侧不起眼的角落里,不知何时赶来了一顶轿子,它并未吸引多少视线,只因在场的心里都明白,那顶轿子是从宫中来,其中之人,必然是太后无疑。

  在杜府其他人都去得差不多时,终于轮到了杜夫人。

  她作为宫变的参与者之一,还是杜子牛的妻子,必然要与普通的杜家人区分开。

  行刑日到来之前,江绾也曾再三考量是予杜夫人绞刑还是凌迟,毕竟宫变最终并未成功。

  可随即她又想到,如果宫变成功了,她被偷运出宫,被人替代身份,被凌辱、虐杀。那时,杜夫人怕是凌迟千百遍也难解她的怨恨。

  她不该让自己在生死决斗中的付出,变成为别人开罪的理由。

  囚服解开,风光无限的杜夫人被浑身赤裸地绑在刑架上,凌迟说是千刀,但实际上几刀下去,人也就走的差不多了。

  正当刽子手要下第一刀时,原本坦然赴死的杜夫人突然吐掉了口中白布,仰天高呼:“冰湖埋骨!冤魂未雪!弑亲之徒!竟逃千刀!天理昭昭,而今安在?!”

  官兵手忙脚乱地拿来口枷为她绑上,但为时已晚,因为围观百姓们的目光,已然随着杜夫人的视线一起,转向了角落中的那顶轿子。

  江绾在轿帘掀起的那一丝空隙中,对上了数百道向她投来的视线,其中的哀怨、质问、疑惑令她有些措手不及。

  虽然她的指间颤抖,觉得接不住这千钧诘难,想要放下轿帘,可她的目光却诚然,定定地审视着那些人群,不愿意移开。

  忽然间,不知从何处发出了一声爆响,几名打扮得平平无奇的百姓从袖中抽出长刀,直奔她的轿撵而来。

  人群被这动静冲散,百姓们四散奔逃,驻守在刑场旁的官兵闻讯调动,拔出佩刀守在轿子周围,试图阻拦突如其来的刺客。

  然而随着早有部署的箭阵撕开战场,华丽的轿辇前不过须臾便倒下了大片大片的尸身。

  江绾抽出桌下短剑,只听轰的一声,轿檐被长刀挑起,与艳阳一同灌入的,还有一位身着布衣却面带白巾的刺客。

  刺客手腕一转,寒光乍现的短刀已从腰间跃出。逼仄空间里两道银芒激烈碰撞,迸溅的火星在白日中划出灼目的轨迹。

  在他拧身闪避的刹那,江绾立即调转剑锋,提左臂抵挡,曲右肘直冲刺客心窝怼去。尽管对方折回的刀刃离她的左眼只有毫厘,她却连睫毛都未颤动半瞬。

  肘击带来的钝痛迫使刺客摔在轿中方桌上,他侧身咳出一口血沫,正欲撑肘起身再战时,却觉肩背一沉、发髻一紧,额头也随之重重地磕在了包金桌角。

  鲜血涌出的瞬间,那柄刚刚与他交锋的短刀已贴上喉结,刀刃随着他急促的呼吸微微震颤,将脉搏每一次的跳动都切割成了倒计时的残响。

  “何人派你来的?”江绾的声音沁着刺骨的冷意,她脚下再次发力,似要把人狠狠钉入方桌一样。

  刺客见逃脱无力,竟转手抓住了桌腿,试图将其移开从而脱身,可无论他怎么使劲儿,手中桌腿都纹丝未动。

  “白费力气,”江绾又将短剑贴紧了几分,“这都是焊死的。”

  “到底是何人派你来的?”她又问了一遍。

  刺客依旧不作答,反倒是轿外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喊声:“斩杀妖后!斩杀妖后!斩杀妖后!”

  杂乱的声音渐渐变得整齐,似是鼓舞的号角催动着轿中刺客。

  他大笑一声,终于开口:“娘娘,此乃民...呃...”

  可惜他话音未落,喉咙就已被割开,哽咽着仿若鲤鱼吞食。

  轿外叫喊的势头愈渐壮大,江绾瞳孔微缩,指间骤然发力提起刺客的后领。

  随着门轴吱呀钝响,叫喊声逐渐停止,因为他们看见了一个满手血污的女人,正拎着一具头颅仰倒向腋窝的血人,从锦轿中缓缓走出。

  江绾瞥了一眼躲在判桌下瑟瑟发抖的刑部官员,又向四周宛若铁蒺藜一样密密麻麻的箭矢扫去,抬手将刺客的尸身抛向了前方。

  那声音如一摊烂肉坠地,黏腻非常。匆匆赶来的皇城卫也在此时包围了刑场。铁骑踏开人群,刚刚气焰高涨的叫喊瞬间转为了哀嚎。

  “一个不留。”江绾指尖一挥,下达了此行最后的命令。

  在震天的求饶声中,她淡然转身。

  如果做不到让人人都敬她,那何不让人人都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