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当日,钟鸣开典,百官齐聚宫门外,由赵时洲代持。
席位从街头摆到巷尾,敢来的都是百姓官,但凡心中有鬼的,早早便称病告假躲在了府中。
祭舞开场,赤面持麦穗舞动,彩布拼成的长袖挥过其身后篝火,似凤凰浴火般壮丽。
赵栗歪斜着身子,头顶的冕旒珠串早已滑落肩窝,十二旒玉藻凌乱交叠,随着他频频点头的动作簌簌轻响,活像只打盹时被惊醒的鹤。
而坐在他不远处的唐灵却看得入神,尤其是暮色降临后,小伶人被高高托起跨过火堆,以表新生无恙的一幕,竟令她触景生情,当场掩面痛哭了起来。
赵栗似是被此哭声烦扰,强撑起身子,伸出手指指着唐灵怒骂:“闭嘴!神明降福、广佑天下,你在这儿哭,莫不是想把灾神引来?!”
唐灵被他突如其来的怒吼震得浑身一颤,双唇死死抿成一条苍白的线,胸口剧烈起伏着,硬生生将涌到喉头的呜咽咽了回去。
江绾微微皱眉,她知道唐灵这是在为她失去的孩子而哭,而赵栗这副丝毫不体谅女子流产之苦的模样让她不禁出言警告:“陛下,大怒亦会引来灾神,观此应当肃静,若是陛下乏累难以控制情绪,便早些回宫吧。”
冷漠的语气扑灭了赵栗的气焰,他又装模作样地在高位上待了一会儿,直到宫外的钟鸣响起,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宴席,不过面子倒是做了全,没忘记在这种日子该叫上皇后陪同。
待最后一幕祭舞跳完,暮色已然取代了全部天光,江绾正欲起身离席,却见玉枝不知从哪寻来了一个枕头大的福袋。
“娘娘,这是户部送来,由漳州百姓所缝的百福袋,太医蜀已经验过了,就是些清热解毒的干草。”
江绾接过福袋,四周传来了此起彼伏的赞贺声,她放眼扫去,惟见唐灵依旧坐在原地不曾起身,目光呆滞,似是被抽了魂一样。
她摇了摇头,看来唐灵比她更需要这东西。
可还没等她开口送福以安慰其失子之痛,就只听‘咚’的一声,唐灵竟然直挺挺向前倒去,一脑瓜磕翻了桌上的玉盘。
琉翠宫的宫人见状一边惊声尖叫,一边手忙脚乱地去扶,可她的主子却像个断线木偶般任她摆弄。
江绾持着福袋赶忙寻了过去,席坐上的唐灵确实晕了,双唇发白,鼻息微弱。
“快去请太医。”她想也没想就吩咐道。
几名内监得令去寻,几名宫女架起唐灵回宫,江绾不放心,跟了过去,毕竟满宫里貌似就她一个长辈,而且皇后好不容易才有机会伴驾,她总不能再让人把她请来。
看着唐灵因颠簸而飘摇的手臂,她心中思绪万千。唐灵流产确实是她无心之举,可之后赵栗对唐灵态度的转变也在她意料之外。
如果唐灵因此殒命,南阳王妃和赵时洲定然不会罢休,到时候她怕是又要花费心力去摆平他们。
好在琉翠宫宽大敞亮,庭中草木修剪整齐,没有杂物拦路,她们很快就赶回了殿中。
可唐灵着床的瞬间,床榻四周却突然迸发出了一股奇怪的香气。
“这点的是什么香?”江绾开口问道。
宫女们面面相觑,额头急得直冒汗,结结巴巴半天,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
江绾又嗅了两下,这香初闻甜腻,后又有干草焚烧的苦辛味儿,闻着让她心头发怵,好似曾经在竹溪买的医书里见过的曼陀罗。
她猛然闭气,将福袋抵于鼻尖,缓缓撤步向窗边摸去。
宫女们见她似有察觉的样子突然变了脸色,一改刚刚乖顺的模样,纷纷站起身向窗边围拢。
唐灵回宫突然,寝殿中点亮的烛火仅有零星几盏,昏黄的光影在殿柱间游移不定,忌惮于江绾的身手,她们谁都不敢贸然行动。
观此情形,江绾对她们的目的也猜了个大概。她一边警惕地盯着前方,一边悄悄探手试图从身后寻一把可以抵御的利器。
忽地,烛光猛烈颤动,晃得众人齐齐向门口看去。
人影扑朔,江绾试探开口:“玉枝?”
可赶来的几人似乎与这些宫女是同伙,绕过屏风便不由分说向她扑来。
“你们要干什么?!”这时,唐灵猛然从床上坐起,惊声尖叫。
“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要带她去哪?!”她见这些人不听她的指令,连滚带爬地下了床,试图阻止。
“陛下从未下令带走太后,陛下只说让太后在本宫这里歇一晚助他放神医入宫!你们要干什么?!你们快放手!”
另一边散场的宴席上,玉枝作为宫中管事正在安排宫人有序收整。
她看着尚未燃尽的篝火,顿时想起了刺杀罗信的那个雪夜,与她相伴长大那些人,就是被垒成与这相似的篝再浇上热油一把点燃的。
“你们要干什么?!”
周围突然响起的惊叫与哄闹将玉枝拉回了现实,她疑惑地环顾四周,只见皇城卫已将他们团团围起,不由分说地亮出了长刀。
通天的黑烟之下,手无寸铁的宫人们别无选择地被逼退至篝火周围,越聚越紧,最后面的人群只觉后背一阵滚烫,险些就要没入烈火中。
玉枝站在人群前排,展臂将一众宫人护在身后,她昂首迎着刀锋,高喊道:“祭祀之所胆敢佩刀上前?!你们奉何人旨意?!”
“吾等奉陛下之命,特来封锁此地,捉拿毒杀唐贵嫔的凶手!”皇城卫中品阶较高的侍卫开口回道。
“毒杀?!”玉枝诧然,唐贵嫔走时明明只是晕厥,难道刚刚死了?而且此次宫宴饮食用具皆由她亲自过验,明明并无异样啊...
她看着逐步缩小的包围圈,意识到事情似乎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她经历过政变,但从未经历过宫变,难不成,这就是皇帝的反击吗?
“啊————”
身后有一名内监因节节败退被逼进了火堆,他惨叫一声,烈火燎烧的疼痛令他顾不得眼前刀剑,疯了似的向前冲去。
人群被冲散了,既不敢向前也不敢向后,胡乱的攒动着,隐隐有破口的架势。持刀的皇城卫们犹豫不决,他们是奉命巡查不是奉命剿杀的,况且这些人中有宫中掌事,如果误杀了,太后必然会治他们全体死罪。
眼前人群细微的犹豫被玉枝尽收眼底,她拱手悄悄摸向袖中,趁乱掏出短剑瞬间割开了一名皇城卫的喉咙,刀剑更替、行云流水——她夺过了死者的武器。
被围困的宫人们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一变动,纷纷缩着身子卯足了劲儿向前冲去,战局乱作一团,有的人死在了刀刃下,有的人从撞开的甬道趁乱逃脱,有的人抓起了篝火处的火把试图坚守阵地。
逼仄的祭坛上,不知是谁推倒了火油桶,轰的一声巨响过后,围拢成圈的皇城卫终于溃散。
可尽管如此,不懂搏杀的宫人们还是处于被动的一方,他们将希望寄托在玉枝身上,从前共事的默契驱使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抵御着朝她袭去的卫兵,为她铺开一条逃生的通道。
而玉枝目标十分明确,她要杀去琉翠宫,因为这是宫变,只有江绾活着,他们才能活着。
与烈火燎原的祭坛相比,金华宫如避世般神秘莫测,尽管它规格最高,可今夜的宫墙外却不加部署,像一匹垂首假寐的兽,在晦暗天光里等着某个注定要推开它的人。
寝殿里,数着皇后已经离开了半个时辰,赵栗才命人开始排戏。
他系好龙袍,丈量了两步的距离,扑通一声侧卧在了纱织屏风前。安排好的内监闻讯颤抖,他们垂颈弓背,衣袍像被寒风吹透的枯叶,连影子都碎成了惊惶的锯齿,可尽管已经‘怕’成这样,还不忘在旁一声一声地喊着:“太后娘娘,刺杀陛下可是大不韪。”
而苏泽兰则穿着形制相似的太后祭服站在屏风另一侧,双手持长剑指向赵栗,步步逼近又步步后退,来回演绎,巧妙地让她自己终处于模糊地带。
刺杀的戏码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都在等着夜鸦从宫门平安赶来,碰巧撞到、捉拿、以真替假。
可随着一缕冷风拂过殿中,原本声音此起彼伏的太监们纷纷噤了声。
苏泽兰察觉不对,正欲探头张望,却见下一秒,一双带血的手从后突现,紧扣住了剑柄,连同她的手一起包裹,力道之大令她不禁呼痛。
不等她回头,那人便在赵栗声嘶力竭的惊叫中,用沙哑的嗓音和浓郁不散的血腥气在她耳边报上了名号:
“连剑都握不稳,也敢假扮哀家。”
席位从街头摆到巷尾,敢来的都是百姓官,但凡心中有鬼的,早早便称病告假躲在了府中。
祭舞开场,赤面持麦穗舞动,彩布拼成的长袖挥过其身后篝火,似凤凰浴火般壮丽。
赵栗歪斜着身子,头顶的冕旒珠串早已滑落肩窝,十二旒玉藻凌乱交叠,随着他频频点头的动作簌簌轻响,活像只打盹时被惊醒的鹤。
而坐在他不远处的唐灵却看得入神,尤其是暮色降临后,小伶人被高高托起跨过火堆,以表新生无恙的一幕,竟令她触景生情,当场掩面痛哭了起来。
赵栗似是被此哭声烦扰,强撑起身子,伸出手指指着唐灵怒骂:“闭嘴!神明降福、广佑天下,你在这儿哭,莫不是想把灾神引来?!”
唐灵被他突如其来的怒吼震得浑身一颤,双唇死死抿成一条苍白的线,胸口剧烈起伏着,硬生生将涌到喉头的呜咽咽了回去。
江绾微微皱眉,她知道唐灵这是在为她失去的孩子而哭,而赵栗这副丝毫不体谅女子流产之苦的模样让她不禁出言警告:“陛下,大怒亦会引来灾神,观此应当肃静,若是陛下乏累难以控制情绪,便早些回宫吧。”
冷漠的语气扑灭了赵栗的气焰,他又装模作样地在高位上待了一会儿,直到宫外的钟鸣响起,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宴席,不过面子倒是做了全,没忘记在这种日子该叫上皇后陪同。
待最后一幕祭舞跳完,暮色已然取代了全部天光,江绾正欲起身离席,却见玉枝不知从哪寻来了一个枕头大的福袋。
“娘娘,这是户部送来,由漳州百姓所缝的百福袋,太医蜀已经验过了,就是些清热解毒的干草。”
江绾接过福袋,四周传来了此起彼伏的赞贺声,她放眼扫去,惟见唐灵依旧坐在原地不曾起身,目光呆滞,似是被抽了魂一样。
她摇了摇头,看来唐灵比她更需要这东西。
可还没等她开口送福以安慰其失子之痛,就只听‘咚’的一声,唐灵竟然直挺挺向前倒去,一脑瓜磕翻了桌上的玉盘。
琉翠宫的宫人见状一边惊声尖叫,一边手忙脚乱地去扶,可她的主子却像个断线木偶般任她摆弄。
江绾持着福袋赶忙寻了过去,席坐上的唐灵确实晕了,双唇发白,鼻息微弱。
“快去请太医。”她想也没想就吩咐道。
几名内监得令去寻,几名宫女架起唐灵回宫,江绾不放心,跟了过去,毕竟满宫里貌似就她一个长辈,而且皇后好不容易才有机会伴驾,她总不能再让人把她请来。
看着唐灵因颠簸而飘摇的手臂,她心中思绪万千。唐灵流产确实是她无心之举,可之后赵栗对唐灵态度的转变也在她意料之外。
如果唐灵因此殒命,南阳王妃和赵时洲定然不会罢休,到时候她怕是又要花费心力去摆平他们。
好在琉翠宫宽大敞亮,庭中草木修剪整齐,没有杂物拦路,她们很快就赶回了殿中。
可唐灵着床的瞬间,床榻四周却突然迸发出了一股奇怪的香气。
“这点的是什么香?”江绾开口问道。
宫女们面面相觑,额头急得直冒汗,结结巴巴半天,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
江绾又嗅了两下,这香初闻甜腻,后又有干草焚烧的苦辛味儿,闻着让她心头发怵,好似曾经在竹溪买的医书里见过的曼陀罗。
她猛然闭气,将福袋抵于鼻尖,缓缓撤步向窗边摸去。
宫女们见她似有察觉的样子突然变了脸色,一改刚刚乖顺的模样,纷纷站起身向窗边围拢。
唐灵回宫突然,寝殿中点亮的烛火仅有零星几盏,昏黄的光影在殿柱间游移不定,忌惮于江绾的身手,她们谁都不敢贸然行动。
观此情形,江绾对她们的目的也猜了个大概。她一边警惕地盯着前方,一边悄悄探手试图从身后寻一把可以抵御的利器。
忽地,烛光猛烈颤动,晃得众人齐齐向门口看去。
人影扑朔,江绾试探开口:“玉枝?”
可赶来的几人似乎与这些宫女是同伙,绕过屏风便不由分说向她扑来。
“你们要干什么?!”这时,唐灵猛然从床上坐起,惊声尖叫。
“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要带她去哪?!”她见这些人不听她的指令,连滚带爬地下了床,试图阻止。
“陛下从未下令带走太后,陛下只说让太后在本宫这里歇一晚助他放神医入宫!你们要干什么?!你们快放手!”
另一边散场的宴席上,玉枝作为宫中管事正在安排宫人有序收整。
她看着尚未燃尽的篝火,顿时想起了刺杀罗信的那个雪夜,与她相伴长大那些人,就是被垒成与这相似的篝再浇上热油一把点燃的。
“你们要干什么?!”
周围突然响起的惊叫与哄闹将玉枝拉回了现实,她疑惑地环顾四周,只见皇城卫已将他们团团围起,不由分说地亮出了长刀。
通天的黑烟之下,手无寸铁的宫人们别无选择地被逼退至篝火周围,越聚越紧,最后面的人群只觉后背一阵滚烫,险些就要没入烈火中。
玉枝站在人群前排,展臂将一众宫人护在身后,她昂首迎着刀锋,高喊道:“祭祀之所胆敢佩刀上前?!你们奉何人旨意?!”
“吾等奉陛下之命,特来封锁此地,捉拿毒杀唐贵嫔的凶手!”皇城卫中品阶较高的侍卫开口回道。
“毒杀?!”玉枝诧然,唐贵嫔走时明明只是晕厥,难道刚刚死了?而且此次宫宴饮食用具皆由她亲自过验,明明并无异样啊...
她看着逐步缩小的包围圈,意识到事情似乎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她经历过政变,但从未经历过宫变,难不成,这就是皇帝的反击吗?
“啊————”
身后有一名内监因节节败退被逼进了火堆,他惨叫一声,烈火燎烧的疼痛令他顾不得眼前刀剑,疯了似的向前冲去。
人群被冲散了,既不敢向前也不敢向后,胡乱的攒动着,隐隐有破口的架势。持刀的皇城卫们犹豫不决,他们是奉命巡查不是奉命剿杀的,况且这些人中有宫中掌事,如果误杀了,太后必然会治他们全体死罪。
眼前人群细微的犹豫被玉枝尽收眼底,她拱手悄悄摸向袖中,趁乱掏出短剑瞬间割开了一名皇城卫的喉咙,刀剑更替、行云流水——她夺过了死者的武器。
被围困的宫人们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一变动,纷纷缩着身子卯足了劲儿向前冲去,战局乱作一团,有的人死在了刀刃下,有的人从撞开的甬道趁乱逃脱,有的人抓起了篝火处的火把试图坚守阵地。
逼仄的祭坛上,不知是谁推倒了火油桶,轰的一声巨响过后,围拢成圈的皇城卫终于溃散。
可尽管如此,不懂搏杀的宫人们还是处于被动的一方,他们将希望寄托在玉枝身上,从前共事的默契驱使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抵御着朝她袭去的卫兵,为她铺开一条逃生的通道。
而玉枝目标十分明确,她要杀去琉翠宫,因为这是宫变,只有江绾活着,他们才能活着。
与烈火燎原的祭坛相比,金华宫如避世般神秘莫测,尽管它规格最高,可今夜的宫墙外却不加部署,像一匹垂首假寐的兽,在晦暗天光里等着某个注定要推开它的人。
寝殿里,数着皇后已经离开了半个时辰,赵栗才命人开始排戏。
他系好龙袍,丈量了两步的距离,扑通一声侧卧在了纱织屏风前。安排好的内监闻讯颤抖,他们垂颈弓背,衣袍像被寒风吹透的枯叶,连影子都碎成了惊惶的锯齿,可尽管已经‘怕’成这样,还不忘在旁一声一声地喊着:“太后娘娘,刺杀陛下可是大不韪。”
而苏泽兰则穿着形制相似的太后祭服站在屏风另一侧,双手持长剑指向赵栗,步步逼近又步步后退,来回演绎,巧妙地让她自己终处于模糊地带。
刺杀的戏码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都在等着夜鸦从宫门平安赶来,碰巧撞到、捉拿、以真替假。
可随着一缕冷风拂过殿中,原本声音此起彼伏的太监们纷纷噤了声。
苏泽兰察觉不对,正欲探头张望,却见下一秒,一双带血的手从后突现,紧扣住了剑柄,连同她的手一起包裹,力道之大令她不禁呼痛。
不等她回头,那人便在赵栗声嘶力竭的惊叫中,用沙哑的嗓音和浓郁不散的血腥气在她耳边报上了名号:
“连剑都握不稳,也敢假扮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