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如刃,凛冽的山风卷着碎雪掠过一座座墨色峰峦。
竹溪拢紧大氅蹲下身子,火石碰撞的脆响惊醒了沉寂的黑暗,橘红的火苗忽地窜起,映亮小队众人青白的脸。
他们像一群冻僵的鹤,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伸出僵硬的手指,待四周微微泛起暖意,才拿出工具准备修整。
铁壶里的雪水开始发出细碎的崩裂声,小队中有人率先挑起了话头,边搓着手边感叹道:“明天就能回城了,哈哈,下轮换陆永那小子来,冻不死他的。”
“唉,说什么呢。”身旁人用手肘怼了怼他,示意他注意对面坐着的方英芝。
八卦的氛围瞬间在火堆四周蔓延,最先开口的那人捂嘴惊讶,不可置信道:“真的假的?!你,方英芝和陆永啊!”
“怎么?!不行啊?”方英芝没好气地回怼,惹得众人一阵起哄。
“不是啊方英芝,陆校尉他的老家可远在幽州,你一个燕州人,卸了甲嫁去那里能过得惯么?”
“幽州怎么了?!”竹溪提高语调,替着方英芝反驳,可就在众人不知如何回话时,她又调转话锋调侃:“爱可抵万难,也可平万里啊~”
众人随即又热闹了起来,臊得方英芝偏头转向别处,抿起了嘴一言不发。
“孙云是燕州人,方英芝也是燕州人,在场的各位几乎不是燕州就是定州的,就咱们竹将军是明州人。”
小队的话题又对准了竹溪,人群中,不知是谁问道:“将军,不妨与我们讲讲明州有什么好玩的?”
“我?”竹溪指了指自己,随即摆手笑道:“谁说我是明州人啊,我燕州本地人,小时候被卖去明州的。”
“啊?杜大人还说您是邕州平华人,与他同乡呢。”方英芝又转过身子加入了话题。
“哪里的事,不过是在那边开了家全城最大的医馆。”竹溪骄傲地仰起头,虽然医术差了点病人少了点,但加上后面自带的院落,自然是占地最大的医馆。
“医馆?您还开医馆啊...”孙云面色尴尬,之前他兄长孙迟风寒高热,喝了她开的一副‘祖传’方子,差点没吐晕过去。
“怎么?本将军熟读医书,你们随便考,我都能对答如流。”竹溪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摆着手示意他们放马过来。
“不过...说起杜大人,”孙云岔开了话题,他可不想让上司难堪,“他是不是与家中夫人不合啊?”
“为何这样说?”
八卦总是最引人注意的,几乎瞬间小队众人就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哎呀,我兄长不是杜大人的近卫嘛,”孙云有些支吾,但在汇聚成团的目光中还是说了出来:“他有次不小心撞见杜大人把家书烧了,之后就留意了起来。发现每次京中杜府寄信来,他都会烧了它们,按理说...这东西不是得好好保存的么。”
“话是如此。”竹溪点了点头,这里怕是只有她知道内情,“不过杜大人早年丧子,又远调燕北,感情生分也是难免。”
“而且他们杜家可闹了,那二房看不上三房,连块儿布都要当街分,大房又从中和稀泥...反正总归称不上家族和睦。”
“哦~”孙云似懂非懂地晃着脑袋,很快又探讨起了另一个话题。
新一天的艳阳高悬时,小队才回到了城中。
还没等竹溪卸下软甲,就见副官满脸喜气,说是朝廷批了好多粮草与战马来驰援,还带了一张由拓木做的弓,据说坚硬如铁、百年不腐。
“那弓要给谁?”竹溪一听便来了兴致,她可从未见兵部这么大方过。
“自然是给您啦,太后娘娘亲赏的。”副官笑意盈盈,拱着手道喜。
“在哪呢?在哪呢?快让我看看!”
“就在州府内等着您呢。”副官指了指门外,只见身前人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影。
竹溪纵马疾驰到了州府,拓木弓周围早就里外围了三圈人不等,挤得水泄不通,都是想来一观这惊世宝物的。
她好不容易挤去了最前面,惟见这百年拓木纹形如虬,细辨可见木理间隐隐显现的金丝,漆色发红,说不出的贵气。
她一把夺下,握在掌心连连惊叹,这弓胎弯似新月,牛角为骨,鱼胶覆之。最重要的是弓身极轻,引弦时弓臂嗡嗡低颤,韧性极好,拉满再回纹丝不变。
竹溪爱不释手,恨不得带着它全城巡游。这弓除了筋丝新得泛白有些费力之外,根本找不出一丝缺点。
人群中的孙迟见太后赐礼已经送到,随即便拿着杜氏家书转头向杜子牛所在的官室走去。
他听弟弟孙云说杜家兄弟几房并不和睦,杜子牛与夫人也不甚恩爱,可他见杜子牛接过家书的焦急样子,倒与孙云所言大相径庭。
孙迟送完信刚走没多久,杜子牛就召来了近卫楼柯单独议事。
楼柯还以为是杜子牛写好了回信要他送,谁知一进去便听杜子牛问他:“原定于初五的石子峰排查派了谁?”
楼柯思索了一阵,答道:“回大人,派了陆永陆校尉,他对石子峰周围比较...”
“换竹将军去。”杜子牛出言打断道。
楼柯一头雾水,支支吾吾地问道:“竹将军刚回来啊...”
杜子牛见楼柯面露为难,状似安抚地笑了笑,解释道:“啊,是这样的,陆家老爷来信,他有位老友不日便到燕州汇川,陆校尉初二就得启程。”
“大人,这不过是一老友...哪能...”楼柯撇了撇嘴,并不认同这个告假理由,更何况是在这种时刻。
“那老友身居高位,携家带口而来...”杜子牛拖长了尾音,挤了挤眉毛暗示他。
“哦~”楼柯这回懂了,这是陆家给陆永安排了亲事,要去见见未来岳丈的。
“好,属下这就去安排。”他连忙拜别,只是俯身瞬间似乎嗅到了一丝烟味,没忍住问道:“大人,您屋中怎么有烟味儿啊,可是哪里烧着了?”
杜子牛见他探头探脑的,连忙摆动了几下袖袍,试图扇走余味。
“不过是烧了些废纸,没什么的。”
楼柯闻言也不好再多问,临走时,他的视线不经意扫过杜子牛身后桌案,干干净净的桌面上各种公文摆放整齐,却唯独少了孙迟才送去的家书。
“果然如此!”酒过三巡,楼柯撂下酒坛,振臂高呼。
“哎呦——”孙迟放声痛哭,“我们杜大人多可怜,早年丧子、远调燕北,如今又与家族不睦...呜呜呜————”
“不过陆永你小子倒是喜事临头了——”楼柯说着,一把揽过了陆永的脖子。
陆永已经抱着酒瓶醉得不省人事,听不清桌边人所言为何,只一味点头称谢。
竹溪尚存一丝理智,悄声向身旁痛哭的孙迟问道:“他...他有什么喜事?”
“嗐,”孙迟止住哭声摆着手,“他啊,他的岳丈不不不,未来岳丈马上就要带着他的未来夫人到燕州境内了,据说非富即贵呢!”
竹溪脑中一滞,她知道陆家在幽州也算有头有脸,论身份,方英芝确实难配陆永,可这段感情竟然会这么快就结束吗?
“这话可千万不要跟方英芝讲。”她一把抓住孙迟的衣领,厉声警告道。
在孙迟朦胧的视界中,竹溪的脸陡然放大,她呼出的酒气似是淬火的炼油,把他浑身上下瞬间烧了个透。
他一顿一顿地点着头,根本听不清身前人在说什么,脑中全是那碗色泽如粪水的汤药。
要不是他暗恋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打死他他也不会连着几天都喝那玩意儿治病。
出城的号角吹响,万里晴空下,竹溪背着赤弓端坐马上,身后的队伍以她为中心呈大雁状排开。
眼前是茫茫白雪,身后是清扫利落的朔风城大道,她回头向上张望,刚瞥见城墙上那一抹绛紫色官服,身后的弓弦就不知怎么了,突然挣断,弹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这神弓怎么...”一旁的方英芝率先发现了异样,偏头提醒道。
竹溪将身后的弓移至眼前,看着那脆生生的筋弦,冷哼道:“呵,看来工部又来了位贪官。”
竹溪拢紧大氅蹲下身子,火石碰撞的脆响惊醒了沉寂的黑暗,橘红的火苗忽地窜起,映亮小队众人青白的脸。
他们像一群冻僵的鹤,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伸出僵硬的手指,待四周微微泛起暖意,才拿出工具准备修整。
铁壶里的雪水开始发出细碎的崩裂声,小队中有人率先挑起了话头,边搓着手边感叹道:“明天就能回城了,哈哈,下轮换陆永那小子来,冻不死他的。”
“唉,说什么呢。”身旁人用手肘怼了怼他,示意他注意对面坐着的方英芝。
八卦的氛围瞬间在火堆四周蔓延,最先开口的那人捂嘴惊讶,不可置信道:“真的假的?!你,方英芝和陆永啊!”
“怎么?!不行啊?”方英芝没好气地回怼,惹得众人一阵起哄。
“不是啊方英芝,陆校尉他的老家可远在幽州,你一个燕州人,卸了甲嫁去那里能过得惯么?”
“幽州怎么了?!”竹溪提高语调,替着方英芝反驳,可就在众人不知如何回话时,她又调转话锋调侃:“爱可抵万难,也可平万里啊~”
众人随即又热闹了起来,臊得方英芝偏头转向别处,抿起了嘴一言不发。
“孙云是燕州人,方英芝也是燕州人,在场的各位几乎不是燕州就是定州的,就咱们竹将军是明州人。”
小队的话题又对准了竹溪,人群中,不知是谁问道:“将军,不妨与我们讲讲明州有什么好玩的?”
“我?”竹溪指了指自己,随即摆手笑道:“谁说我是明州人啊,我燕州本地人,小时候被卖去明州的。”
“啊?杜大人还说您是邕州平华人,与他同乡呢。”方英芝又转过身子加入了话题。
“哪里的事,不过是在那边开了家全城最大的医馆。”竹溪骄傲地仰起头,虽然医术差了点病人少了点,但加上后面自带的院落,自然是占地最大的医馆。
“医馆?您还开医馆啊...”孙云面色尴尬,之前他兄长孙迟风寒高热,喝了她开的一副‘祖传’方子,差点没吐晕过去。
“怎么?本将军熟读医书,你们随便考,我都能对答如流。”竹溪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摆着手示意他们放马过来。
“不过...说起杜大人,”孙云岔开了话题,他可不想让上司难堪,“他是不是与家中夫人不合啊?”
“为何这样说?”
八卦总是最引人注意的,几乎瞬间小队众人就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哎呀,我兄长不是杜大人的近卫嘛,”孙云有些支吾,但在汇聚成团的目光中还是说了出来:“他有次不小心撞见杜大人把家书烧了,之后就留意了起来。发现每次京中杜府寄信来,他都会烧了它们,按理说...这东西不是得好好保存的么。”
“话是如此。”竹溪点了点头,这里怕是只有她知道内情,“不过杜大人早年丧子,又远调燕北,感情生分也是难免。”
“而且他们杜家可闹了,那二房看不上三房,连块儿布都要当街分,大房又从中和稀泥...反正总归称不上家族和睦。”
“哦~”孙云似懂非懂地晃着脑袋,很快又探讨起了另一个话题。
新一天的艳阳高悬时,小队才回到了城中。
还没等竹溪卸下软甲,就见副官满脸喜气,说是朝廷批了好多粮草与战马来驰援,还带了一张由拓木做的弓,据说坚硬如铁、百年不腐。
“那弓要给谁?”竹溪一听便来了兴致,她可从未见兵部这么大方过。
“自然是给您啦,太后娘娘亲赏的。”副官笑意盈盈,拱着手道喜。
“在哪呢?在哪呢?快让我看看!”
“就在州府内等着您呢。”副官指了指门外,只见身前人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影。
竹溪纵马疾驰到了州府,拓木弓周围早就里外围了三圈人不等,挤得水泄不通,都是想来一观这惊世宝物的。
她好不容易挤去了最前面,惟见这百年拓木纹形如虬,细辨可见木理间隐隐显现的金丝,漆色发红,说不出的贵气。
她一把夺下,握在掌心连连惊叹,这弓胎弯似新月,牛角为骨,鱼胶覆之。最重要的是弓身极轻,引弦时弓臂嗡嗡低颤,韧性极好,拉满再回纹丝不变。
竹溪爱不释手,恨不得带着它全城巡游。这弓除了筋丝新得泛白有些费力之外,根本找不出一丝缺点。
人群中的孙迟见太后赐礼已经送到,随即便拿着杜氏家书转头向杜子牛所在的官室走去。
他听弟弟孙云说杜家兄弟几房并不和睦,杜子牛与夫人也不甚恩爱,可他见杜子牛接过家书的焦急样子,倒与孙云所言大相径庭。
孙迟送完信刚走没多久,杜子牛就召来了近卫楼柯单独议事。
楼柯还以为是杜子牛写好了回信要他送,谁知一进去便听杜子牛问他:“原定于初五的石子峰排查派了谁?”
楼柯思索了一阵,答道:“回大人,派了陆永陆校尉,他对石子峰周围比较...”
“换竹将军去。”杜子牛出言打断道。
楼柯一头雾水,支支吾吾地问道:“竹将军刚回来啊...”
杜子牛见楼柯面露为难,状似安抚地笑了笑,解释道:“啊,是这样的,陆家老爷来信,他有位老友不日便到燕州汇川,陆校尉初二就得启程。”
“大人,这不过是一老友...哪能...”楼柯撇了撇嘴,并不认同这个告假理由,更何况是在这种时刻。
“那老友身居高位,携家带口而来...”杜子牛拖长了尾音,挤了挤眉毛暗示他。
“哦~”楼柯这回懂了,这是陆家给陆永安排了亲事,要去见见未来岳丈的。
“好,属下这就去安排。”他连忙拜别,只是俯身瞬间似乎嗅到了一丝烟味,没忍住问道:“大人,您屋中怎么有烟味儿啊,可是哪里烧着了?”
杜子牛见他探头探脑的,连忙摆动了几下袖袍,试图扇走余味。
“不过是烧了些废纸,没什么的。”
楼柯闻言也不好再多问,临走时,他的视线不经意扫过杜子牛身后桌案,干干净净的桌面上各种公文摆放整齐,却唯独少了孙迟才送去的家书。
“果然如此!”酒过三巡,楼柯撂下酒坛,振臂高呼。
“哎呦——”孙迟放声痛哭,“我们杜大人多可怜,早年丧子、远调燕北,如今又与家族不睦...呜呜呜————”
“不过陆永你小子倒是喜事临头了——”楼柯说着,一把揽过了陆永的脖子。
陆永已经抱着酒瓶醉得不省人事,听不清桌边人所言为何,只一味点头称谢。
竹溪尚存一丝理智,悄声向身旁痛哭的孙迟问道:“他...他有什么喜事?”
“嗐,”孙迟止住哭声摆着手,“他啊,他的岳丈不不不,未来岳丈马上就要带着他的未来夫人到燕州境内了,据说非富即贵呢!”
竹溪脑中一滞,她知道陆家在幽州也算有头有脸,论身份,方英芝确实难配陆永,可这段感情竟然会这么快就结束吗?
“这话可千万不要跟方英芝讲。”她一把抓住孙迟的衣领,厉声警告道。
在孙迟朦胧的视界中,竹溪的脸陡然放大,她呼出的酒气似是淬火的炼油,把他浑身上下瞬间烧了个透。
他一顿一顿地点着头,根本听不清身前人在说什么,脑中全是那碗色泽如粪水的汤药。
要不是他暗恋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打死他他也不会连着几天都喝那玩意儿治病。
出城的号角吹响,万里晴空下,竹溪背着赤弓端坐马上,身后的队伍以她为中心呈大雁状排开。
眼前是茫茫白雪,身后是清扫利落的朔风城大道,她回头向上张望,刚瞥见城墙上那一抹绛紫色官服,身后的弓弦就不知怎么了,突然挣断,弹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这神弓怎么...”一旁的方英芝率先发现了异样,偏头提醒道。
竹溪将身后的弓移至眼前,看着那脆生生的筋弦,冷哼道:“呵,看来工部又来了位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