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率白毦兵主力穿透吴军第一道阻截后,追击速度并未减慢,反而更加迅猛。他知道,必须像跗骨之蛆般死死咬住陆逊主力的尾巴,才能让其无法从容布置更坚固的防线。
然而,陆逊用兵,老辣沉稳,岂会如此轻易被追上。
行军不到五里,前方又是一处险要隘口,两侧山势陡峭,中间道路狭窄。
“将军小心!此地易设伏!”副将再次提醒。
陈到抬手,全军骤然减速。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两侧寂静的山林,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不寻常的杀气。
“斥候!”
“在!”
“左右散开,上山五十步,仔细搜索!”
数名身手矫健的白毦兵斥候立刻如灵猿般向两侧山坡攀去。片刻之后,左侧山坡上突然响起一声短促的哨箭声,紧接着便是兵器交击和惨叫声!
“有埋伏!”副将惊呼。
几乎在同一时间,右侧山林中也响起喊杀声,滚木礌石轰隆隆地砸下,虽未直接命中下方道路上的白毦兵,却成功地阻断了前进的道路,激起一片烟尘。
紧接着,隘口后方,约莫五六百人的吴军精兵悍然杀出,堵死了去路。这些士兵甲胄相对整齐,眼神凶悍,显然是陆逊留下的又一支精锐断后部队,目的并非击败追兵,而是不惜一切代价迟滞蜀军的脚步。
“结阵!弩手仰射,压制两侧山坡!刀盾手向前,击破当面之敌!快!”陈到临危不乱,迅速下令。他心中暗叹,陆逊果然厉害,败退之中,竟还能组织起如此层层叠叠的有效阻击。
白毦兵训练有素,瞬间做出反应。弩手向两侧山坡可能藏匿伏兵的区域进行覆盖性抛射,虽然看不清目标,但密集的箭雨足以压制敌人,使其不敢轻易冒头。正面,刀盾手结成紧密阵型,怒吼着与冲来的吴军断后部队撞在一起!
战斗瞬间爆发!狭窄的地形限制了兵力展开,双方就在这隘口处进行着惨烈的绞杀。吴军自知是弃子,抱定必死之心,作战极其顽强,死死挡住去路。
陈到眉头紧锁,他知道每拖延一刻,陆逊就跑远一分。他观察了一下战场,发现右侧的滚木礌石虽然阻塞了道路,但并非完全无法通过。
“第二队!清理右侧障碍!其余人,加大压力,击溃他们!”
一队白毦兵立刻冒着零星从山坡上射下的冷箭,奋力搬开滚木石块,开辟通道。正面,白毦兵凭借更精良的装备和更强的单兵素质,逐渐占据上风,将死战的吴军一步步向后压去。
然而,这个过程,耗费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
当陈到终于率部击溃这支断后部队,清理开道路继续追击时,陆逊主力早已远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蜿蜒至远方的车辙马蹄印。
“将军,还追吗?”副将看着有些疲惫的士卒,问道。接连的战斗和强行军,即使是以坚韧着称的白毦兵,也显出了疲态。
陈到目光坚定:“追!绝不能让他安然退回秭归!传令下去,克服疲劳!拿下秭归,人人重赏!”
“诺!”
---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飞率领的蜀军主力也遭遇了类似的麻烦。
陆逊留下的阻击小队并非只有一处。他们利用每一处有利地形——狭窄的山谷、湍急的溪流、茂密的林地,进行着自杀式的骚扰和阻击。或是突然一波箭雨,或是推下几颗巨石阻塞道路,或是小股部队悍不畏死的反冲锋。
这些行动无法对蜀军主力造成重大杀伤,却像不断扔进车轮下的绊马索,一次又一次地拖慢蜀军整体的行进速度。
“娘的!陆逊小儿!尽耍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有种停下来跟俺老张大战三百回合!”张飞气得哇哇大叫,丈八蛇矛将一名冲上来试图砍马腿的吴军死士挑飞,却对整体缓慢的进程无可奈何。
他勇猛无敌,可以瞬间击溃任何当面之敌,但大军行进,非一人之勇。每一次停顿、每一次应对骚扰,都在消耗时间,消磨士气。
“三将军,陆逊此举,意在迟滞我军,为其主力撤退赢得时间。”随军的谋士谨慎地提醒道。
“俺岂能不知!”张飞怒道,“陈将军的前锋怕是已追远了!传令下去,给老子加快速度!遇到小股骚扰,不必理会,直接冲过去!谁敢再拖慢速度,军法处置!”
在张飞的强令下,蜀军主力忍受着骚扰,努力加快脚步,但整体的追击速度,已然被严重迟滞了。
---
而此刻,陆逊正率领着吴军主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秭归撤退。
虽然败退,但他的中军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秩序。伤兵被安置在队伍中间,精锐部队护卫两翼和后队,斥候前后穿梭,传递消息。
“都督,凌统将军报,第一道阻截已被蜀军突破,未能迟滞太久。” “报——!潘璋将军设伏之地已与蜀军前锋接战,正在激烈抵抗!” “报——!秭归方向烽火已起,守将已知我军将至,正在准备接应!”
一条条信息汇拢到陆逊这里。他面色沉静,听着后方隐约传来的喊杀声,计算着时间。
“传令各阻击部队,任务完成后,可自行向秭归方向分散撤退,不必再归建。” “再令秭归守军,除必要守城器械和粮草外,将城外无法及时运入城中的物资,全部焚毁,尤其是沿江船只,一条不留!绝不能资敌!” “加快速度!务必在蜀军大队追至前,进入秭归城!”
他的命令清晰而冷酷。断尾求生,此刻必须壮士断腕。那些留下阻击的部队,命运已然注定。焚烧物资,是为了不给蜀军留下任何补给,增加其追击和持续作战的难度。
吴军主力在他的指挥下,默默加快了行军的脚步,带着败退的耻辱和求生的渴望,向着秭归城狂奔。
夕阳开始西下,将峡江两岸的山峦染上一层血色。
陈到率领的白毦兵,在又突破了两处小规模阻击后,终于追至了一处高坡。坡下远处,已然可以望见秭归城的轮廓!
然而,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城池,更是城外升起的滚滚浓烟!那是吴军正在焚烧来不及带走的一切!江面上,依稀可见一些船只正在被点燃,缓缓沉没。
而一支狼狈却依旧庞大的军队,正如同潮水般涌入秭归城门!那正是陆逊的主力!
“将军!是陆逊!他们快要全部进城了!”副将急道。
陈到看着远处的景象,狠狠一拳砸在旁边树干上!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陆逊的断尾求生战术成功了。他以数支精锐小部队的牺牲,换来了主力撤回秭归的时间。
此刻,秭归城头已然竖起了吴军旗帜,城门正在缓缓关闭。城外的烟火尚未熄灭,仿佛在嘲笑着追击者的功亏一篑。
白毦兵将士们看着这一幕,脸上都露出了不甘和疲惫的神情。他们一路血战,突破重重阻截,最终还是晚了一步。
陈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 frustration(挫败感)。他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可能事事如意。陆逊毕竟是陆逊。
“停止前进。”他沉声下令,“原地警戒,派出斥候,探查秭归城防情况及周边地形。等待三将军主力到来。”
夺取夷陵是大胜,但未能趁势击溃陆逊主力或拿下秭归,终究留下了一丝遗憾,也为接下来的战事埋下了变数。
秭归,这座扼守长江咽喉的另一座重镇,已然成为了双方下一个角逐的焦点。
然而,陆逊用兵,老辣沉稳,岂会如此轻易被追上。
行军不到五里,前方又是一处险要隘口,两侧山势陡峭,中间道路狭窄。
“将军小心!此地易设伏!”副将再次提醒。
陈到抬手,全军骤然减速。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两侧寂静的山林,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不寻常的杀气。
“斥候!”
“在!”
“左右散开,上山五十步,仔细搜索!”
数名身手矫健的白毦兵斥候立刻如灵猿般向两侧山坡攀去。片刻之后,左侧山坡上突然响起一声短促的哨箭声,紧接着便是兵器交击和惨叫声!
“有埋伏!”副将惊呼。
几乎在同一时间,右侧山林中也响起喊杀声,滚木礌石轰隆隆地砸下,虽未直接命中下方道路上的白毦兵,却成功地阻断了前进的道路,激起一片烟尘。
紧接着,隘口后方,约莫五六百人的吴军精兵悍然杀出,堵死了去路。这些士兵甲胄相对整齐,眼神凶悍,显然是陆逊留下的又一支精锐断后部队,目的并非击败追兵,而是不惜一切代价迟滞蜀军的脚步。
“结阵!弩手仰射,压制两侧山坡!刀盾手向前,击破当面之敌!快!”陈到临危不乱,迅速下令。他心中暗叹,陆逊果然厉害,败退之中,竟还能组织起如此层层叠叠的有效阻击。
白毦兵训练有素,瞬间做出反应。弩手向两侧山坡可能藏匿伏兵的区域进行覆盖性抛射,虽然看不清目标,但密集的箭雨足以压制敌人,使其不敢轻易冒头。正面,刀盾手结成紧密阵型,怒吼着与冲来的吴军断后部队撞在一起!
战斗瞬间爆发!狭窄的地形限制了兵力展开,双方就在这隘口处进行着惨烈的绞杀。吴军自知是弃子,抱定必死之心,作战极其顽强,死死挡住去路。
陈到眉头紧锁,他知道每拖延一刻,陆逊就跑远一分。他观察了一下战场,发现右侧的滚木礌石虽然阻塞了道路,但并非完全无法通过。
“第二队!清理右侧障碍!其余人,加大压力,击溃他们!”
一队白毦兵立刻冒着零星从山坡上射下的冷箭,奋力搬开滚木石块,开辟通道。正面,白毦兵凭借更精良的装备和更强的单兵素质,逐渐占据上风,将死战的吴军一步步向后压去。
然而,这个过程,耗费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
当陈到终于率部击溃这支断后部队,清理开道路继续追击时,陆逊主力早已远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蜿蜒至远方的车辙马蹄印。
“将军,还追吗?”副将看着有些疲惫的士卒,问道。接连的战斗和强行军,即使是以坚韧着称的白毦兵,也显出了疲态。
陈到目光坚定:“追!绝不能让他安然退回秭归!传令下去,克服疲劳!拿下秭归,人人重赏!”
“诺!”
---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飞率领的蜀军主力也遭遇了类似的麻烦。
陆逊留下的阻击小队并非只有一处。他们利用每一处有利地形——狭窄的山谷、湍急的溪流、茂密的林地,进行着自杀式的骚扰和阻击。或是突然一波箭雨,或是推下几颗巨石阻塞道路,或是小股部队悍不畏死的反冲锋。
这些行动无法对蜀军主力造成重大杀伤,却像不断扔进车轮下的绊马索,一次又一次地拖慢蜀军整体的行进速度。
“娘的!陆逊小儿!尽耍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有种停下来跟俺老张大战三百回合!”张飞气得哇哇大叫,丈八蛇矛将一名冲上来试图砍马腿的吴军死士挑飞,却对整体缓慢的进程无可奈何。
他勇猛无敌,可以瞬间击溃任何当面之敌,但大军行进,非一人之勇。每一次停顿、每一次应对骚扰,都在消耗时间,消磨士气。
“三将军,陆逊此举,意在迟滞我军,为其主力撤退赢得时间。”随军的谋士谨慎地提醒道。
“俺岂能不知!”张飞怒道,“陈将军的前锋怕是已追远了!传令下去,给老子加快速度!遇到小股骚扰,不必理会,直接冲过去!谁敢再拖慢速度,军法处置!”
在张飞的强令下,蜀军主力忍受着骚扰,努力加快脚步,但整体的追击速度,已然被严重迟滞了。
---
而此刻,陆逊正率领着吴军主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秭归撤退。
虽然败退,但他的中军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秩序。伤兵被安置在队伍中间,精锐部队护卫两翼和后队,斥候前后穿梭,传递消息。
“都督,凌统将军报,第一道阻截已被蜀军突破,未能迟滞太久。” “报——!潘璋将军设伏之地已与蜀军前锋接战,正在激烈抵抗!” “报——!秭归方向烽火已起,守将已知我军将至,正在准备接应!”
一条条信息汇拢到陆逊这里。他面色沉静,听着后方隐约传来的喊杀声,计算着时间。
“传令各阻击部队,任务完成后,可自行向秭归方向分散撤退,不必再归建。” “再令秭归守军,除必要守城器械和粮草外,将城外无法及时运入城中的物资,全部焚毁,尤其是沿江船只,一条不留!绝不能资敌!” “加快速度!务必在蜀军大队追至前,进入秭归城!”
他的命令清晰而冷酷。断尾求生,此刻必须壮士断腕。那些留下阻击的部队,命运已然注定。焚烧物资,是为了不给蜀军留下任何补给,增加其追击和持续作战的难度。
吴军主力在他的指挥下,默默加快了行军的脚步,带着败退的耻辱和求生的渴望,向着秭归城狂奔。
夕阳开始西下,将峡江两岸的山峦染上一层血色。
陈到率领的白毦兵,在又突破了两处小规模阻击后,终于追至了一处高坡。坡下远处,已然可以望见秭归城的轮廓!
然而,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城池,更是城外升起的滚滚浓烟!那是吴军正在焚烧来不及带走的一切!江面上,依稀可见一些船只正在被点燃,缓缓沉没。
而一支狼狈却依旧庞大的军队,正如同潮水般涌入秭归城门!那正是陆逊的主力!
“将军!是陆逊!他们快要全部进城了!”副将急道。
陈到看着远处的景象,狠狠一拳砸在旁边树干上!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陆逊的断尾求生战术成功了。他以数支精锐小部队的牺牲,换来了主力撤回秭归的时间。
此刻,秭归城头已然竖起了吴军旗帜,城门正在缓缓关闭。城外的烟火尚未熄灭,仿佛在嘲笑着追击者的功亏一篑。
白毦兵将士们看着这一幕,脸上都露出了不甘和疲惫的神情。他们一路血战,突破重重阻截,最终还是晚了一步。
陈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 frustration(挫败感)。他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可能事事如意。陆逊毕竟是陆逊。
“停止前进。”他沉声下令,“原地警戒,派出斥候,探查秭归城防情况及周边地形。等待三将军主力到来。”
夺取夷陵是大胜,但未能趁势击溃陆逊主力或拿下秭归,终究留下了一丝遗憾,也为接下来的战事埋下了变数。
秭归,这座扼守长江咽喉的另一座重镇,已然成为了双方下一个角逐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