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分割-《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臣在!”

  詹徽跪在地上,双手交叉低着脑袋,礼仪神态无可挑剔。

  “你奏本上说的是你的主意?”

  “是微臣的主意。”

  “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个了?”

  “不敢欺瞒陛下,近来宫内多有传闻,言东宫奴婢不分尊卑,不知长幼,臣听闻此事后才有此虑。”

  “皇长孙为陛下嫡孙,太子嫡子,因大行皇后偏爱,因为未居东宫,长此以往恐动摇国本,因此微臣才会奏请陛下立皇太孙以安民心,以定国本。”

  “早了点吧?”

  皇太孙可是储君,立储可不单单只是简单的给个名号,立储君可就意味着有参政权和建府权,要给太孙准备班底了。

  如果没有太子还好,而现在太子还年轻,如果过早的立太孙,朱元璋倒是无所谓,就怕太孙和太子相争,好事变坏事。

  “陛下的担忧臣自然理解,陛下可先立太孙,以课业为由,令皇太孙过些年再开府,如此一来优劣自解。”

  “我的意思是……”朱元璋看着手里的奏本欲言又止,他倒不是不愿意立朱雄英为皇太孙。

  只是因为朱雄英还年幼,在这个早夭率异常恐怕得时期,可能一场病就把人病没了。

  一旦定下朱雄英为皇太孙,朱雄英又没长成,那大明刚建国就没了一个储君,那帮心系前元的人恐怕又会跳出来唱衰,这可不是小事。

  这也是为什么没人上书请立太孙的原因之一,一来是朱元璋身强体壮,二来是朱标还年轻,这么急做什么?完全可以再等个四五年等朱雄英长成了再说。

  “算了算了,此事可议,但得过段时间再议,詹爱卿的一片忠心咱心里明白了。”

  朱元璋合上奏本,他看着詹徽,就差没明说你这着急的模样吃相未免太难看了,还好这里是乾清宫的书房,没有其他人瞧见,不然就你这吃相肯定会被清流群起而攻之。

  “不可往后,陛下莫非忘了今早朝议?朝堂诸公既然理解不了陛下的良苦用心,那不若给他们找点事做?”

  “你的意思是……”

  经过詹徽隐晦的提醒,朱元璋也反应过来了,詹徽的目的不是真的要议立太孙,而是想要借着立太孙的想法转移一部分人的注意力。

  “陛下明白了?”

  “咱明白,要是这么说,那还真能议上一议。”

  “那微臣明日朝会,就提上一提?”

  “你不能提,你若是提了,不知要受多少人的曲解,此事咱另有安排。”

  詹徽给自己出了这么好的一个主意,朱元璋自然要想着法子护一护他,如果这件事真的做成了,那自己身上的压力定然骤减,自己再拖上那么一拖,秦王的事说不定就过去了。

  “为陛下效命,微臣不惧流言蜚语。”

  “你虽不惧,但咱对你的期望可不低,若是身上背负的太多,以后可不好与同僚相处。”

  “臣多谢陛下回护。”

  “那便就这么说定了,等到朝议之时有人提出此事时,希望詹爱卿帮衬一二。”

  “微臣分内之事。”

  ……

  “儿臣没有意见,雄英本就是嫡长子,他为皇太孙理所应当,父皇你做主就好。”

  朱标在读书,对于朱元璋说的他一点意见都没有,他这个儿子可不是什么乖宝宝,早点晚点的他真的无所谓,而是别人担心的他一点都不担心,什么勾心斗角在他这根本不存在,儿子想要给他就是了。

  “你不怪咱把雄英往前推?”

  “那儿臣不同意父皇就放弃了?您不还是会拉着儿臣劝儿臣同意嘛,与其说到最后您自个儿干了,不如一开始儿臣就同意,父皇心里还会好受一些。”

  朱标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立朱雄英为太孙他就有理由把人给接回来了,趁着自家儿子还小,他们父子还能修补一下感情。

  他现在完全明白马皇后为什么那么担心朱雄英了,哪怕病入膏肓都不忘记和自己交代一声,现在看来她的担心完全有必要,若真把那个女人给扶了上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你能这么想咱还是很开心的,别人家都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咱知道你重规矩,所以也就不指望你帮忙,只要你不反对就成。”

  朱元璋龙颜大悦,他确实打定主意好好和朱标沟通沟通,主要是他不和大儿子说个明白,万一大儿子误会了,以为自己要越过他培养自己大孙子,那乐子就大了。

  “儿臣不是什么条件都没有的,父皇想用雄英分担压力儿臣没意见,但父皇也得答应儿臣一件事。”

  “别说一件,就是十件一百件咱都答应!”朱标难得理解自己,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要求马上拍着胸口应了下来。

  “好!那就一百件!”

  朱标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书都顾不上不看了。

  “真一百件呐?”

  “不是父皇您自个说的嘛?”

  “你这兔崽子,你对咱意见就那么大!还真要提一百个要求?”

  “那就把雄英和允熥送回来就成了。”

  “那不成,咱大孙住的好好的,你接回来作甚,你这家里头也没人照顾他,你有时间管他吗?”

  “儿臣每日会花一个时辰陪他们的。”

  “回来可以,但哪能都回来,你一下子把人给叫回来了,你姨娘那怎么办?她多稀罕雄英你也是知道的,万一她认为是自己没照顾好雄英你才把人接回去的,那得多伤心。”

  “那就先把允熥接回来,把如丫头送过去给姨娘先带一带,雄英这段时间每个月必须回来十天,这丫头连大兄都不认识,着实不应该。”

  “那就这么着,不过雄英身边的人你可不能给换了,那都是你娘留下来的。”

  “放心吧父皇,这点道理儿臣还是明白的。”

  “那就下个月开始,每月初一到初十我把他们两给送回来,先这么过几个月,后头再搬回来不迟。”

  朱元璋父子一唱一和,很快就把朱雄英给安排的明明白白,朱允熥就成了附赠品,朱雄英去哪他就跟着去哪。

  秦王的事有了解决办法,朱元璋难得松了口气,虽然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但有办法总比没办法强,说不定再过几天,事情就有了新的转机呢?这谁说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