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曲靖之战 三-《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除斥候外所有骑兵去右副将军处集合!”

  “除斥候外所有……”

  “他喊的啥?”郭岳猛的掀开毛毯坐了起来,疑惑的看向曹大狗。

  “好像是要骑兵集合。”曹大狗拨弄着脚边的火堆,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块肉干在火上燎着。

  “那你还不去喊人,在这杵着作甚!”

  “阿?我们也去吗?”

  “你没骑马吗?”郭岳爬起来从背后轻轻踢了曹大狗一脚,其他人见状纷纷爬起身来。

  “所有人把篝火给我熄了,上马跟我往东去。”

  “是!”

  大战马上来临,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郭岳知道这场仗是明军胜了,但双方死伤多少他却一无所知,如果大意了,说不定自己得栽在这里。

  “驾!”

  数不尽的骑兵从各方汇聚,他们都接到了同一个命令,明军所有的骑兵从现在开始都归沐英指挥,这是一股完全可以左右这场大战走向的力量,没有人可以忽视他们的存在。

  “带着你的人,继续往东,去最东面的浅滩!听从定远侯指挥!”

  “你们多少人?一千?也去最东面的浅滩!等待命令后渡江,听从定远侯指挥。”

  “你们呢?你们去……”

  沐英被众多中层将领簇拥着,不停的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他需要安排好这么多兵马的渡江路线,要保证这些人能在第一时间渡江,且要渡的快!

  “这就开打了?要不要这么快?”

  曹大狗这厮跟哆啦A梦似的,总能从怀里掏出肉食,这不,郭岳等人才下了马,这厮又拿着肉干嚼了起来。

  “吃吃吃,你牙不疼吗?”

  “有点,但咱还能忍得住。”

  “曹叔,咱们这是准备冲鞑子营帐?”陈大蹲在曹大狗边上,眼巴巴的看着曹大狗手里的肉干。

  “不会,咱们这么大动静,鞑子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没有防范。”

  诚如曹大狗所言,明军一下子调动了两万骑兵分成三个部分,东面两处,最西面一处,如此之多的人汇集在一块,鞑子怎么可能看不见。

  大军调动和分配路线不是短时间就能处理好的事情,从清晨到日上三竿,郭岳等人一直在江边不远处汇聚,但好在元军打的是半渡而击的主意,也没在南岸安排什么人,最近的元军都有三四里地距离。

  “右副将军有令,鼓声为号,大军过河,抢占滩涂,掩护中军!”

  “右副将军有令,鼓声为号,大军过河!抢占滩涂,掩护中军!”

  数十位传令兵不停的穿梭在等待的明军中间,传达沐英的军令。

  “这是准备强行渡江?”

  “不确定,等等看。”

  “咱们人多,冲过去也好,两万骑兵只要一轮冲杀,那元军定然溃逃!”

  曹大狗又抓了把炒米塞进嘴巴里,从早上到现在,这厮的嘴巴就没停过,简直比猪还能吃。

  “咚!”

  “咚咚!”

  “哪来的鼓声!”郭岳猛的坐起身来,看向了对岸元军方向。

  “咚,咚咚,咚咚!”

  “上马!上马!所有人上马!”

  郭岳连着重复了三句,连带着郭岳身旁的人都受了了他喊话的影响,纷纷爬到马背。

  “是元军要进攻了吗?”

  “准备迎敌!”

  “迎你娘!是咱们的人把元军包围了!”

  “咚!咚咚咚咚……”

  “呜呜呜~”

  密集的鼓声再次响起,只不过这次是在江北,是明军的鼓声!

  “过河!”

  沐英一声令下,先头部队立马领命骑着马匹涉水而过。

  “传我的话!元军已被包围,速速过河掩护中军渡河!”

  “元军被包围了!渡河!渡河!”

  当郭岳骑着战马刚淌过白石江时,整个白石江附近都在喊着这句话,他内心震动不已,元军身后哪来的明军?这就是明军的手段?

  “元军退了!元军退了!”

  数十个斥候骑着马从南岸往狂奔,见众多骑兵正在过河,索性直接下了马打算从江里游过去,这个消息太重要了,必须要让大将军知道。

  “所有人跟着我!往前顶,往前顶!”

  郭岳听到元军后退的消息,猛的反应过来,元军身后的明军定然是疑兵之计!他们背后有人没错,但人数肯定不多,元军中计了!

  “过河!快!再快点!”

  “过了河的往前。”沐英见计策已成,也不管那么多了,亲自从江边淌了过来,随手将一人撵下马来骑了上去。“所有人跟紧我!”

  “吼!”

  “给我追击元军!”

  不止明军的将士发懵,元军从上到下全都是懵逼状态,他们不止发懵,还发抖。

  当背后鼓声响起之时,整个中军大帐全都慌了,明军明明在江北,我们身后哪来的明军?

  还没等自己仔细思考,就听江北的鼓声也响了,这下好了,不用想了,哪怕身后只有数十个击鼓的,在下面的将士看来,都是明军前后夹击进攻了!自己能怎么办?撤退稳住阵脚呗。

  达里麻从营帐中走出之时,发现整个中军都阵脚大乱,这还怎么打,只能下令全军后撤,后军变前军,先去清理背后人少的明军。

  “司徒大人!司徒大人!我军东南方向密林突然出现大股明军!”

  “我耳朵没坏掉,这么大的鼓声我听得到!”

  达里麻被亲兵簇拥着往南缓缓移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乱,他一乱,下面的人也肯定乱,继而带动整个大军都乱起来。

  “我问你,身后明军有多少人?”

  “观明军旗帜,约摸两万人左右。”

  “两万?胡说八道!”达里麻抽出长剑怒指来人,破口大骂。“若真有两万,他们早就冲下山来了,还容你我在这闲谈?!蠢货!拖下去砍了。”

  “司徒大人,小的冤枉,观旗数人真是两万人!司徒大人……”

  “司徒大人是觉得背后的明军人数不多?”

  来人被拖了下去,一些鞑子的高级将领不解的问道。

  “不超万人!”达里麻说的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既然不足万人,为何我军还要后撤?派人绞杀不就行了?”

  “蠢货!”

  达里麻根本懒的和这人解释,内心满是悲凉,堂堂元军万户,竟还能问出这等愚蠢的问题,元军怎么赢。

  “司徒大人的意思很简单,不管身后有多少人,只要鼓声一响,明军开始冲锋,那我们就必须撤退,因为此时我军将士不知具体情况,骤然知道被明军夹击,定然士气低迷,这个时候和明军决战有极大概率一触即溃。”

  “原来如此,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