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权威的力量!-《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结果在实施控制时,丁义珍竟趁机逃脱。

  由此可见,陈海的能力,谈不上无能,但也远未达到担当重任的水准。

  祁同伟之所以还愿意给他留条路,不过是念及往日情分,想给个机会。

  再者,省公安厅常务厅长是自己铁杆亲信,有这层制约,陈海也掀不起风浪。

  但现在形势不同了。

  倘若陈海背后有沙瑞金布局,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沙瑞金是什么人?

  手段老辣,心思缜密。

  若他有意掌控公安系统,有的是办法绕开障碍。

  因此此刻对待陈海这个人选,必须格外审慎。

  这一点,祁同伟心里清楚得很。

  他刚才那番话,表面客观,实则暗藏保留,场中不少人听出来了,却无可奈何。

  毕竟提议出自沙瑞金之口,他是汉东一把手。

  在常委会上,谁敢轻易附和祁同伟?

  若是高育良开口反对,或许还能引发些讨论。

  就在这时,坐在沙瑞金旁边的高育良缓缓开口:

  “对于同伟的意见,我表示赞同。

  我曾是陈海的老师,对他为人了解颇深。

  工作能力强,确实是他的长处。

  否则也不可能成为汉东检察系统最年轻的高层干部。

  作为他的老师,我为他感到骄傲。

  但优点突出,不代表可以忽视短板。

  公安厅长是什么位置?全省证法体系的核心岗位。

  正如刚才同伟所言,陈海性格过于执着,这种特质放在办案上是优点,放在领导岗位上,反而可能成为阻碍。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国家的职位,不是私人恩怨的奖赏。

  不能因为关系亲厚,就放宽标准。

  这不符合组织选拔干部的原则,也背离了公正用人的底线。

  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清醒认识。”

  高育良一开口,心里已然明白——

  沙瑞金既然推出陈海,祁同伟的盘算恐怕难成。

  作为老师,他必须站队。

  即便陈海是自己的学生,但比起共事多年的祁同伟,感情的分量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一个是多年心腹,一个是昔日门生,孰轻孰重,他拎得清。

  于是那一刻,师徒二人之间,没有任何眼神交汇。

  配合得相当默契,可结果明摆着——

  一切努力都成了空。

  当沙瑞金抛出陈海这个名字时,局势已然锁定。

  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陈海的身份太过特殊。

  只要他被提出来,票数基本就稳了。

  这也是沙瑞金最坚实的底气所在。

  不过,他还是习惯性地保持谨慎,缓缓开口道:

  “同伟同志和育良省掌讲得都很到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点大家都心里有数。

  我反倒担心的是,咱们这位陈海同志要是真的一点毛病挑不出来,那这个推荐反而要慎重了。

  较真?证法系统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较真的人。

  推进法治建设,正需要这样不妥协、敢坚持的干部。

  在我看来,这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大家不必纠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同伟提出的两位人选,赵东来大家都熟悉。

  在京州这些年勤勉尽责,城市治安平稳有序,背后离不开他的付出。

  这样的人才,我们当然应当重视。

  所以现在,他理应列入备选名单。

  而另一位杨厅长,工作上也算熟门熟路,但缺乏担当精神。

  做副手尚可,若要独当一面,还差那么一口气,不如再观察一阵子。”

  “目前来看,合适的人选就是赵东来和陈海两位。

  接下来,请各位表决。

  先对赵东来同志进行投票——同意由赵东来担任公安厅长的,请举手。”

  话音落下,会场一片沉寂。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沙瑞金的态度已经毫不掩饰。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早已没有悬念。

  他执意推陈海上位,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

  这就是权威的力量。

  尽管在座不少人心知肚明,论能力和实绩,赵东来显然更胜一筹。

  可有些事,不是道理说了算的。

  现实往往比理想更沉重,连他们这些身居高位者,有时也不得不低头。

  祁同伟沉默片刻,终于缓缓抬起右手,举过了肩头。

  随后便再无动静。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没有人再开口,也没有人再动作。

  这一刻的安静,仿佛是对权力无声的臣服。

  沙瑞金嘴角微扬,神情满意。

  这正是他想要的局面——整个汉东,只听他一人定调。

  祁同伟自然清楚结局会如此,可心头仍泛起一丝不甘。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后招被沙瑞金抢先一步识破,又或许是预感到了某种未知的风险。

  他望着沙瑞金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悄然做出了决定。

  他要去找陈海谈一次。

  如果谈不拢,那就换人。

  公安厅长这个位置,虽由省韦提名上报,但最终审批权仍在公安厅手中。

  而他在厅里积攒多年的人脉与情分,至今未动用过一次。

  只要他一句话,哪怕常委会通过了任命,也能被硬生生拦下。

  到那时,沙瑞金也只能默认结果——权力的游戏,从来不止一条路。

  原本,祁同伟是打算借力打力,让公安厅主动促成陈海上位,顺势铺好下一步棋局。

  可眼下风向有变,他立刻收住了脚步。

  此刻的陈海并不知道,自己的前程看似已尘埃落定,实则仍悬于一线。

  命运的天平,依旧掌握在祁同伟的一念之间。

  沙瑞金环视众人,神情从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现在开始第二轮投票。

  同意陈海同志出任公安厅长的,请举手。”

  说罢,他自己率先抬起了手。

  这个动作如同号令,清晰传递出他的意志:这是我选定的人,你们只需表态——谁支持,谁反对。

  坐在他身旁的高育良面无波澜,也缓缓举起手。

  这是必然之举。

  作为陈海的导师,若在此刻退缩,不仅颜面尽失,更将动摇他在学界与政坛的根基。

  而常务副省掌与吕州市韦书籍,则始终低眉垂目,纹丝未动。

  他们的沉默本身就是表态:我个人尊重组织决定,但我所代表的力量,并不背书。

  这两票,沙瑞金压根没指望。

  李达康反应迅速,紧跟着举起了手。

  在他之前,常务副书籍和田国富也已亮明态度。

  五票已定。

  即便如此,沙瑞金依然不急不躁,反而带着几分玩味的目光,落在祁同伟身上。

  他知道,祁同伟一定会举手。

  因为陈海的出现,本就是祁同伟埋下的棋。

  祁同伟会不举手吗?如果不表态,他之前的谋划就全盘落空了。

  此刻,随着他的手缓缓抬起,支持陈海的票数已来到六票——再有一票,陈海就能稳稳上位,结果再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