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战地观摩团-《亮剑:打造兵王小队,老李懵了》

  ……

  山西的日军也整夜未眠。

  虽已过了凌晨一点,筱冢义男办公室的灯却仍亮着。

  情报参谋野泽纪夫抱着文件夹敲门而入,只见筱冢义男正双手背在身后,盯着地图上的晋东南太岳地区。

  “将军!”野泽纪夫行礼。

  筱冢义男没回头,问:“虎亭据点有没有新情况?”

  “没有。”野泽纪夫摇头,“零点前刚联系过虎亭据点,一切正常。”

  筱冢义男眉头微皱,又问:“埋伏在正太公路两侧的眼线就没有发现什么吗?”

  “没有。”野泽纪夫点头道,“独立混成第4旅团报告说,正太公路沿线的眼线都没有任何动静。”

  “奇怪。”筱冢义男低声自语,“难道被识破了?”

  野泽纪夫道:“将军,捌陆军行踪飘忽,不到最后关头,很难掌握他们的动向。”

  筱冢义男点头道:“这话也有道理。”顿了顿,又问,“独立混成第9旅团和观摩团现在到哪了?”

  “已抵达杨村,也就是386旅独立团的驻地。”野泽纪夫回答,“不过独立团早已撤离,杨村的百姓也转移了。”

  “386旅的主力呢?”

  “正在风箱岭一带设防。”

  “风箱岭?”筱冢义男的目光在地图上游移,很快便找到了风箱岭的位置。

  地图显示,风箱岭横亘在杨村与大夏湾之间,第9旅团要去大夏湾,必须经过这里。

  从保护捌陆军总部的角度来看,这也合情合理。

  但第9旅团并不会真的去大夏湾。

  筱冢义男又问:“观摩团那些客人,最近有没有闹事?”

  野泽纪夫答:“到目前为止,还没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筱冢义男微微颔首,继续下令:“发电给越生君,务必管住观摩团的人,绝不能出一点差错。”

  “这……”野泽纪夫闻言顿了顿,语气略显迟疑。

  筱冢义男眼神一冷:“怎么?”

  野泽纪夫低头道:“越生阁下……其实已经返回太原了。”

  “什么?”筱冢义男一愣,随即脸色沉了下来,“那现在第9旅团由谁指挥?”

  野泽纪夫答道:“目前由越生阁下的副官,大城户宽重代为指挥。”

  “八嘎,越生虎之助这个废物!”筱冢义男低声怒骂了一句,随即说道,“立刻给大城户宽重发电,务必确保观摩团万无一失!”

  对于大城户宽重的命令,并不是要去限制观摩团的行动。

  筱冢义男心里清楚,大城户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去约束那些军官,因此将命令调整为确保观摩团安全无虞。

  野泽纪夫恭敬地低头回应:“哈依!”

  ……

  此时,杨村村口的打谷场上,

  一场盛大的篝火聚会正在热烈进行中。

  对于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摩团的两百多名军官而言,这次来山西与其说是到第一军观摩新战术,不如说是一次轻松的出行。

  特别是抵达杨村临时驻地后,那些年轻的尉官早已按捺不住兴奋,一边搬运干柴点燃篝火,一边唱歌跳舞,气氛热烈。

  “樱花啊,樱花啊。”

  “春日三月晴空下,一眼望不到边的樱花哟。”

  “繁花如云似彩霞,芬芳四溢美如画。”

  “来吧,来吧,快来看樱花……”

  没多久,连一些佐官也陆续加入其中。

  到最后,就连领队的少将服部直臣也没能置身事外,被一个少佐拉进了队伍里。

  大城户宽重虽然也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尤其钟情于歌舞,但他却不敢轻易参与,因为他身负整个观摩团安全的重任。

  不过好在,随团出发的还有第9旅团的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独立山炮大队以及一个战车中队。

  有如此多的兵力护卫,加之周边数公里内的制高点也已被日军掌控,观摩团的安全似乎不会有什么隐患。

  歌舞常伴美酒。

  观摩团早已备足了清酒。

  每人几瓶酒下肚,气氛愈发热烈。

  一名中佐忽然提议道:“旅团长阁下,诸位长官,难道我们就这样坐等山本君完成斩首任务的消息传回来吗?”

  大城户宽重心头一紧。

  服部直臣也皱眉问道:“那你有何打算?”

  那中佐继续说道:“既然是战地观摩团,就应亲临现场观摩!即便无法靠近,也应远远观察,而不是坐在几十公里之外干等。

  如果只是这样,我们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这种偏僻之地?留在太原还能看艺伎表演,不是更惬意吗?”

  其他军官纷纷点头,认为中佐说得有理。

  服部直臣却摇头道:“小野君,这可是特种作战!我们这么多人一去,还谈什么隐蔽性?山本的特工队还怎么执行斩首任务?”

  小野中佐道:“将军,我刚才说的是远距离观察!”

  “远距离?”服部直臣皱眉,“恐怕不容易。”

  “不,可以做到!”小野显然早有准备,转身从车上取出一张地图铺开,指着地图对服部直臣和几名围上来的高级军官说道,“将军,请看,这座山叫黄草岭,是附近数十里最高的山头,视野极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看这等高线,正对着大夏湾方向,没有任何遮挡。”

  “虽然距离远了些,我刚才估算了一下,大约有十五公里左右,但如果在黄草岭架起一部16倍的炮队镜,应该可以大致看清大夏湾的情况。”

  服部直臣听了有些动心,转头问大城户宽重:“大城户君,独立山炮第9大队有没有16倍的炮队镜?”

  “没有。”大城户宽重赶紧摇头,“只有一部8倍的炮队镜。”

  话音刚落,小野中佐便接口道:“没关系,我们有!”

  说罢一挥手,两名中尉立即跑回车上,搬下一部炮队镜。

  “将军,这是刚刚从德国进口的16倍炮队镜!”小野中佐颇为自豪地介绍,“看清十五公里外的情形完全没问题。”

  “哟西。”服部直臣点头同意。

  ……

  月光如霜,冷冽中透出一丝杀机,悄然逼近。

  王彦已经清晰地听到了微弱的脚步声。

  毫无疑问,那只能是敌人的脚步。

  他轻轻从腰间抽出三八式军刺,回头朝魏大勇、王根生和孙铭做了个手势。

  魏大勇和王根生也悄悄拔出了漆黑的三棱军刺。

  孙铭也悄悄抽出了别在腰间的刀,是一把廓尔喀弯刀,民间俗称狗腿刀。

  这把刀是中央军校一位教官送他的,据说曾经属于一位英军上校,后来不知如何辗转到了他手里。

  这是一把沾满鲜血的战刀,毫无疑问。

  王彦静静地伏在草丛中,连呼吸都放得极其轻缓,整个人仿佛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前方传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也愈发清晰,甚至可以判断是三个人的脚步。

  这是一个典型的三人侦察小组,一前两后,前头一人负责搜索,后面两人稍作掩护,随时准备支援。

  王彦的目标正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鬼子。

  时间悄悄流逝,三个鬼子也越来越近。

  他把自己当作一块石头,静静等待。

  十几秒后,最前头的鬼子终于走到他身旁,几乎贴身而过!

  这个鬼子警觉性很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停下了脚步。

  可这个时候察觉已经太晚了。

  说时迟那时快,王彦猛然从草丛中跃起。

  寒光一闪,他手中的三棱刺刀直刺敌人胸口,直取心脏,他要的就是一击致命!

  生死瞬间,鬼子猛地侧身一闪。

  下一刹那,只听“嗤”的一声。

  三棱刺刀的平刃迅速划开鬼子胸前的肌肉,从胸骨的缝隙间狠狠刺入。

  仅凭手感,王彦就知道刀已经刺入敌人的胸腔,但有没有刺中心脏却无法确定。

  一击得手,他毫不犹豫地拔刀就退。

  直到这时,中刀的鬼子才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啊——”那声惨叫瞬间打破了山崖的寂静。

  紧随其后的两个鬼子反应也极快,立刻端起MP38冲锋枪猛烈扫射,火舌如鞭子般横扫而来。

  但终究慢了半拍,没能命中王彦。

  他早一步闪身到一块巨石后方。

  9毫米子弹击中岩石,火星四溅。

  王彦借着这块巨石的掩护,迅速撤离。

  “追!干掉他!”两个鬼子左右分开,紧追不舍。

  可才追出不到五米,两个黑影猛然从埋伏处跃起。

  一道黑光与一道白光几乎同时划过,是早已埋伏在鬼子必经之路上的魏大勇和孙铭动手了。

  “嗤!”

  “噗噗——”

  先是利刃切入皮肉的脆响,

  接着是鲜血喷涌而出的闷响。

  两个鬼子同时捂住喉咙,侧身倒下。

  整片山崖迅速归于寂静,只剩最先中刀的那个鬼子还在微弱地呻吟。

  而后来中刀的两个鬼子已无法出声,只是双腿还在抽搐,眼看就要断气。

  ……

  十几秒后,又有三名鬼子以战斗队形出现。

  他们没有理会仍在呻吟的同伴,迅速占据了周围三个制高点。

  紧接着,第二组、第三组鬼子也陆续赶到,在四周增设多个警戒点。

  确认安全后,两个鬼子才走到仍在呻吟的伤者身旁,蹲下身子,打开手电筒检查伤势。

  来的是前田直人,

  另一位则是特工队队长山本一木。

  前田直人用手电一照,伤口顿时清晰可见。

  只见秋野上等兵右胸口有个血洞,鲜血正汩汩流出。

  他立刻从急救包中取出纱布,试图按压止血。

  但这已无济于事,无论他怎么按压,滚烫的鲜血依旧如泉涌般不断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