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重返股市了?-《港片:开局西贡码头收下大傻哥》

  完成任务奖励:一条可助你在股市大赚的情报。”

  看到这条提示,苏墨眼中一亮。

  他原本就打算在这场晚宴露个脸,如今正好顺水推舟,把事情办了。

  不过他并不急着出手,眼前这件拍卖品——皇家钻戒,并不在他的目标范围内。

  这戒指样式华丽,戴在男士手上未免太过招摇;若要送人,他又犯了难。

  欣欣、阮梅、细细粒、贺天儿……四个名字在他脑海转了一圈,送谁都不合适。

  万一悄悄给了其中一个,被旁人知晓,少不了风波。

  他索性将心思放在接下来的两件拍品上,寄望能碰上合意的物件。

  “乔先生出价两百万!恭喜乔先生,成功竞得第一件拍品!”

  主持人话音落下,掌声零星响起。

  苏墨瞥了眼身旁的乔正本,此人年近中年,眉宇沉稳,不知是为妻子添件礼物,还是另有所图。

  锤声刚落,主持人移步至第二件拍品前,轻轻掀开红绸。

  “此物为奇石,名为‘仙人指路’,寓意吉祥,起拍价八十万!”

  托盘之中,一块青灰石体静静陈列,形如一位仙者侧身抬手,遥指前方。

  苏墨略通赏石之道,知道这类石头全凭自然造化,未经雕琢,讲究的是一个‘巧’字。

  眼前这块形态逼真,姿态生动,确属难得。

  但他对这类藏品并无偏爱,毕竟奇石价值飘忽不定,有人视若珍宝,有人只当是山野顽石。

  况且压轴之物尚未登场,他不急于在此处挥金。

  “怎么,不动手?”霍景良低声问道。

  苏墨轻摇头,“不合心意,等最后那件吧。”

  两人说话间,那位穿旗袍的女士已将奇石收入囊中。

  成交价一百二十万。

  竞价过程干脆利落,因多数宾客对此类藏品兴致寥寥。

  虽远不及前一枚戒指的热度,但慈善为先,成交便是善果,无人在意高低。

  紧接着,主持人郑重揭开最后一组红绸。

  “压轴之作,《雅宜山斋图》,出自明末清初名家王时敏之手,起拍价一百万!”

  话音未落,竞价声便此起彼伏。

  厅内多是行家,自然明白这幅画的分量——百年遗墨,笔意苍润,收藏价值极高。

  “一百万!”

  “一百五十万!”

  “两百万!”

  价格迅速攀升,气氛渐热。

  连霍景良也举牌一次:“两百八十万!”

  随即转头看向苏墨,“再不出手,机会可就溜了。”

  苏墨仍端坐不动,“不急,我在等。”

  “等什么?”

  “等最后一锤落下的时机。”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笃定。

  他不喜欢拉锯式加价,更不愿卷入无谓争抢。

  他要出手,就做那个终结战局的人。

  霍景良轻笑,“你是想一锤定音啊。”

  此时,叫价已升至三百五十万。

  这个数字已远超市场估值,多数有意者纷纷收手。

  主持人环视全场,“三百五十万一次,还有更高吗?”

  霍景良低声道:“该你了。”

  苏墨微微抬手,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全场:

  “五百万。”

  刹那间,厅内一静。

  众人纷纷转头,目光落在这个年轻面孔上。

  主持人难掩激动:“五百万!这位苏先生出价五百万!”

  他主持多年慈善拍卖,千万级拍品也非首见,但如此果断加码,实属罕见。

  寻常书画类拍品,成交多在两三百万之间,这般豪掷,堪称惊艳。

  宋世万、乔正本、贺峰、丁本等人近在咫尺,原也有意一试,此刻只是相视一笑。

  “后生可畏。”

  “看来苏先生是对这幅画情有独钟啊。”

  话音落下,现场再无人举牌应价。

  五百万对他们来说并非拿不出,可一来这《雅宜山斋图》的艺术价值实在有限,不值得真金白银砸下去;二来今晚本是慈善性质,大家心照不不宣,意思到了便罢,谁也不会当真较劲。

  “五百万第一次!五百万第二次!”

  主持人刻意拖长语调,目光扫过全场,仍抱一丝希望看是否有人突然出手。

  可惜回应他的只有窸窣低语——人群早已被苏墨吸引,议论纷纷,没人再把注意力放在那幅画上。

  “五百万第三次!成交!恭喜苏先生,成功竞得《雅宜山斋图》!”

  霍景良笑着朝苏墨轻轻鼓了两下掌,打趣道:“你可真是大手笔,就为了亮相一次,甩出五百万。”

  “刚好喜欢这幅作品罢了。”

  苏墨轻描淡写地回应。

  霍景良自然不知道,苏墨肯花这笔钱,真正原因是为了完成系统下达的任务。

  “恭喜宿主完成‘参与高端慈善活动’机遇任务。

  奖励发放:一条股市投资线索。”

  宴会散场后,脑海中的提示如期响起。

  “叮,是否接收股市信息?”

  苏墨默念一声:“接收。”

  随即,系统声音再度浮现:“未来三十日内,明日邮轮公司股价将出现显着涨幅。”

  明日邮轮公司?

  苏墨眉梢微动。

  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说过,八成又是那种深陷泥潭、无人问津的冷门股,恐怕比当年的百乐地产还要不堪。

  但既然是系统给出的消息,他说什么也会信——过去每一次提示都精准无误,这次也不会例外。

  只要时间一到,哪怕是最烂的壳子,也能翻红。

  “苏先生,在想什么?”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霍景良端着酒杯踱步而来。

  此时夜风微凉,苏墨并未随众人离去,而是独自来到半岛酒店顶层的露台,俯瞰港岛灯火如织的夜色。

  高楼林立,光影交错,整座城市仿佛在脚下流淌。

  听见脚步声回头一看是霍景良,苏墨眼中闪过一丝思量,随即开口:“在琢磨一只股票。”

  “哦?”霍景良略感意外,旋即笑开,“莫非咱们的苏老板要重返股市了?”

  当初让他对苏墨刮目相看的,正是百乐地产那一战——短短一个月,净赚十五亿,干净利落得不像新手所为。

  可自那之后,苏墨却像消失了一般,不仅不再出手,连四海证券也全权交给了刘雄打理,自己退居幕后。

  这让霍景良一直觉得可惜。

  “哪有什么股神,都是外行人瞎捧。”苏墨摆了摆手,语气诚恳。

  面对霍景良这样的老江湖,他从不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