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在路远身后轻轻合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仿佛隔绝出了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隐秘空间。套房客厅的灯光柔和,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昂贵的地毯上。
苏晚晴站在客厅中央,并没有立刻坐下。她似乎有些无措,手指下意识地绞着薄开衫的衣角,这与她平日里作为省报首席记者的干练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她飞快地抬眸看了一眼路远,又迅速垂下,脸颊上的红晕似乎更深了些。
路远没有催促,他走到迷你吧台旁,背对着她,用尽量平常的语气问:“喝点什么?茶,还是水?”这个动作既给了她平复心情的时间,也为自己理清纷乱的思绪争取了片刻。
“水……谢谢。”苏晚晴的声音细微。
路远倒了两杯水,转身将其中一杯递给她。他的目光沉静,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他走到沙发旁,自己先坐了下来,姿态看似放松,实则每一根神经都绷紧着。他没有选择单人沙发,而是坐在了长沙发的一端,留下足够的空间,既不失礼,也保持了距离。
“坐吧,苏记者。”他指了指对面的位置,语气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这么晚过来,是采访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这是一个安全的话题切入点,他将她的到访定义在工作的范畴内。
苏晚晴依言坐下,双手捧着微凉的水杯,仿佛从中汲取一丝勇气。她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再次抬起头时,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不是工作的事。”她否定了他的引导,目光直直地看向他,那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愫,有紧张,有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坦诚,“路书记,我……我是故意的。”
“什么故意的?”路远端起水杯,抿了一口,动作不疾不徐,内心却已波澜暗起。
“这一切……在这里‘偶遇’,入住同一家酒店,在餐厅,在工业园区……都是我刻意安排的。”苏晚晴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像是一颗颗小石子投入路远的心湖,“我知道您的考察行程,我调整了我的采访计划,就是为了……能有机会再见到您。”
空气仿佛凝滞了。路远握着水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他猜到了,从第一次在酒店大堂“偶遇”时心底那一丝微妙的异样,到后来接二连三的巧合,他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他未曾想到,苏晚晴会如此直接、如此彻底地摊牌。这份大胆和坦诚,出乎他的意料,也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路远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掠过她泛红的脸颊,落在她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的睫毛上。他能感受到她此刻剧烈的心跳,几乎能听到那鼓点般的声音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回响。
“为什么?”良久,路远才沉声问道。他的声音比刚才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克制下的沙哑。
苏晚晴似乎被这个问题问住了,或者说,她正在组织语言,如何将内心深处积压多年的情感,清晰地表达出来。她放下水杯,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路书记,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了回忆,“不是在高速上,也不是在省里的某个会议。是更早,大概四年前,您在青溪刚推行‘三驾马车’不久,面临很大阻力的时候。我当时还只是个实习记者,跟着老师去做一个关于基层改革阻力的内参调研。”
路远微微蹙眉,在记忆中搜寻。四年前的青溪,风雨飘摇,他确实接待过不少调研团队。
“那天,您在会议室里和一群本地势力据理力争,言辞犀利,逻辑清晰,面对围攻毫不退缩。”苏晚晴的眼神有些迷离,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火药味的会议室,“我当时坐在角落,看着您。您身上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还有眼底那份即使疲惫也不肯熄灭的火光,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关注了您所有的公开报道,看着您一步步扳倒贾谭正、赵省长,看着您在罗山打开局面……我欣赏您的能力,佩服您的魄力,也……也隐约能感觉到您风光背后的不易和孤独。”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羽毛一样,轻轻搔刮着路远内心最不设防的角落。那些被他刻意忽略的疲惫和孤独,从一个几乎算是“局外人”的年轻女子口中如此清晰地被描述出来,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共鸣感。
“两年前,那次原本约定的深入采访,我其实非常期待。”苏晚晴的语气低落下去,“但后来……我父亲,他跟我谈了一次。他没有明说,但他暗示我,您的个人情况……可能比较复杂。他提醒我保持距离。”
路远的心猛地一沉。苏铭书记!他果然注意到了什么。虽然只是模糊的“复杂”二字,但这背后的意味,路远再清楚不过。这像是一盆冷水,让他瞬间从苏晚晴营造的略带旖旎的氛围中惊醒。他身份的敏感性,他背后那些纠缠不清的关系网,是横亘在他与任何一段正常情感之间的天堑。
“我听从了。”苏晚晴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苦涩,“我努力地克制自己,不去关注您的消息,不去想您。我告诉自己,您是有家庭的人,有妻子,有女儿。我不应该,也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她的坦诚,让路远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愧疚。林静、苏晓棠、金茹、柳晴……还有如今安置在隐秘处的林晓薇和她腹中的孩子……这些名字像沉重的枷锁,勒得他喘不过气。他在苏晚晴清澈而勇敢的目光注视下,几乎无所遁形。
“可是,我做不到。”苏晚晴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但她倔强地没有让眼泪掉下来,“这次在高速上的意外,您像天神一样出现,把我从那种无助和恐慌里拉出来。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完了。我所有的克制,所有的理智,在见到您的那一刻,全都土崩瓦解。”
她站起身,没有靠近,只是站在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路远,我
苏晚晴站在客厅中央,并没有立刻坐下。她似乎有些无措,手指下意识地绞着薄开衫的衣角,这与她平日里作为省报首席记者的干练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她飞快地抬眸看了一眼路远,又迅速垂下,脸颊上的红晕似乎更深了些。
路远没有催促,他走到迷你吧台旁,背对着她,用尽量平常的语气问:“喝点什么?茶,还是水?”这个动作既给了她平复心情的时间,也为自己理清纷乱的思绪争取了片刻。
“水……谢谢。”苏晚晴的声音细微。
路远倒了两杯水,转身将其中一杯递给她。他的目光沉静,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他走到沙发旁,自己先坐了下来,姿态看似放松,实则每一根神经都绷紧着。他没有选择单人沙发,而是坐在了长沙发的一端,留下足够的空间,既不失礼,也保持了距离。
“坐吧,苏记者。”他指了指对面的位置,语气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这么晚过来,是采访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这是一个安全的话题切入点,他将她的到访定义在工作的范畴内。
苏晚晴依言坐下,双手捧着微凉的水杯,仿佛从中汲取一丝勇气。她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再次抬起头时,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不是工作的事。”她否定了他的引导,目光直直地看向他,那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愫,有紧张,有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坦诚,“路书记,我……我是故意的。”
“什么故意的?”路远端起水杯,抿了一口,动作不疾不徐,内心却已波澜暗起。
“这一切……在这里‘偶遇’,入住同一家酒店,在餐厅,在工业园区……都是我刻意安排的。”苏晚晴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像是一颗颗小石子投入路远的心湖,“我知道您的考察行程,我调整了我的采访计划,就是为了……能有机会再见到您。”
空气仿佛凝滞了。路远握着水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他猜到了,从第一次在酒店大堂“偶遇”时心底那一丝微妙的异样,到后来接二连三的巧合,他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他未曾想到,苏晚晴会如此直接、如此彻底地摊牌。这份大胆和坦诚,出乎他的意料,也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路远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掠过她泛红的脸颊,落在她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的睫毛上。他能感受到她此刻剧烈的心跳,几乎能听到那鼓点般的声音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回响。
“为什么?”良久,路远才沉声问道。他的声音比刚才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克制下的沙哑。
苏晚晴似乎被这个问题问住了,或者说,她正在组织语言,如何将内心深处积压多年的情感,清晰地表达出来。她放下水杯,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路书记,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了回忆,“不是在高速上,也不是在省里的某个会议。是更早,大概四年前,您在青溪刚推行‘三驾马车’不久,面临很大阻力的时候。我当时还只是个实习记者,跟着老师去做一个关于基层改革阻力的内参调研。”
路远微微蹙眉,在记忆中搜寻。四年前的青溪,风雨飘摇,他确实接待过不少调研团队。
“那天,您在会议室里和一群本地势力据理力争,言辞犀利,逻辑清晰,面对围攻毫不退缩。”苏晚晴的眼神有些迷离,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火药味的会议室,“我当时坐在角落,看着您。您身上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还有眼底那份即使疲惫也不肯熄灭的火光,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关注了您所有的公开报道,看着您一步步扳倒贾谭正、赵省长,看着您在罗山打开局面……我欣赏您的能力,佩服您的魄力,也……也隐约能感觉到您风光背后的不易和孤独。”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羽毛一样,轻轻搔刮着路远内心最不设防的角落。那些被他刻意忽略的疲惫和孤独,从一个几乎算是“局外人”的年轻女子口中如此清晰地被描述出来,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共鸣感。
“两年前,那次原本约定的深入采访,我其实非常期待。”苏晚晴的语气低落下去,“但后来……我父亲,他跟我谈了一次。他没有明说,但他暗示我,您的个人情况……可能比较复杂。他提醒我保持距离。”
路远的心猛地一沉。苏铭书记!他果然注意到了什么。虽然只是模糊的“复杂”二字,但这背后的意味,路远再清楚不过。这像是一盆冷水,让他瞬间从苏晚晴营造的略带旖旎的氛围中惊醒。他身份的敏感性,他背后那些纠缠不清的关系网,是横亘在他与任何一段正常情感之间的天堑。
“我听从了。”苏晚晴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苦涩,“我努力地克制自己,不去关注您的消息,不去想您。我告诉自己,您是有家庭的人,有妻子,有女儿。我不应该,也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她的坦诚,让路远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愧疚。林静、苏晓棠、金茹、柳晴……还有如今安置在隐秘处的林晓薇和她腹中的孩子……这些名字像沉重的枷锁,勒得他喘不过气。他在苏晚晴清澈而勇敢的目光注视下,几乎无所遁形。
“可是,我做不到。”苏晚晴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但她倔强地没有让眼泪掉下来,“这次在高速上的意外,您像天神一样出现,把我从那种无助和恐慌里拉出来。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完了。我所有的克制,所有的理智,在见到您的那一刻,全都土崩瓦解。”
她站起身,没有靠近,只是站在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路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