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旅在文山防务交接完毕之后便当即返回了瑞京,那些牺牲战士的遗体都已经在文山火化,由他们的家属跟他们一起荣归故里。因为河江发生的事情暂时不能被外界所知,所以地方的武装部就没有大肆宣传,只是在那些烈士家门口多了一块烈士之家的牌子。
军队很清楚相比于这些父母妻子痛失儿子丈夫父亲的悲痛,他们能做的就是按照战时抚恤的最高标准给他们提供烈属待遇,并且为他们的子女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提供便利。
“好儿郎!”东南军区副司令员钟元年看着载誉而归的新一旅将士们不由得十分欣慰。经历过战火考验,这个由他牵头的信息化合成旅俨然已经脱胎换骨,成了一支真正的精锐部队。
“首长!”宋子任、许巍还有褚玉书小跑过来对钟元年敬了一个军礼,他们也没有想到钟元年会在新一旅机关门口等着他们回来。
“这一次新一旅打得不错,打出了我们东南军区的精气神,几位首长都对你们赞不绝口。”钟元年苍老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红润之色,他看着自己选定的新一旅班子,笑着点了点头,“之后你们新一旅暂时没有任务,就先修整吧。立功受奖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好了上报司令部。”
“是,首长。”宋子任知道钟元年刻意过来自然不可能是说这些可有可无的话,他很快就明白钟元年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给了许巍一个眼神,许巍当即会意,然后小跑到旅部指挥车内,让钟冀过来一趟,“首长,到我这喝口茶?”
“正好,我也口渴了。”钟元年笑了笑,然后跟几个人一起走进了旅部机关。
“报告!”钟冀刚刚打报告进门就看到自己的爷爷跟宋子任相谈甚欢,看到钟冀进来,宋子任也是对他笑了笑,然后便起身带上门出去了。
新一旅上下,无论是旅部机关的参谋干事还是基层部队的营连长都对钟冀的能力有目共睹。钟冀在这一次的前线指挥当中,无论是作战思路,还是身先士卒都无可挑剔。无论是通过电抗连锁定敌人指挥部的位置,还是用心理战的手段找出敌人,都让这群人佩服不已。要知道,新一旅的军官和士兵本身就是其他部队的尖子和骨干,想让这群人认可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好小子。”钟元年看着完好无缺地站在他面前的钟冀,澄澈的眼中竟然出现了一丝浑浊。不过当他看到钟冀手臂上的伤口的时候,眼里出现了一抹自责。
事实上,让新一旅参加实战的命令是钟元年主动向总参谋部申请的。让自己唯一的孙子,钟家唯一的血脉进入战场,钟元年也是心如刀绞。一旦钟冀有什么意外,他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依旧那么做了,因为他是钟家的子弟。
“你娘知道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他的嘴角扯出抹苦笑,眼里的浑浊却渐渐清明,“但你爹要是活着,会拍着你肩膀说‘好样的’。”
钟冀想起小时候母亲翻相册时的样子,父亲穿着军装的照片总被放在最上面,旁边压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 “军人的天职是守护”。他明白钟元年的想法,历练新一旅的实战能力是一方面,历练他是另一方面。钟家在军中的威望不是靠的血脉继承,而是一代代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
“辛苦了,爷爷。”钟冀如是说道。
教员在晚年的时候读到“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时候潸然泪下,他也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改变不了。为子孙谋是人性,钟元年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一个值得尊敬的首长,但同时他也是爷爷。有了战功,钟冀的晋升之路会更加顺利,他也还能在自己还在位的时候多给钟冀谋划一下。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然那些军三代子弟为什么要进入军队?江璞瑜也很清楚有这种现象,但是作为一号,他需要的是稳定,你要是搞一刀切,那么底下人怎么想?那些没有能力的人,给个不重要的职务就行了,而那些有能力的人,才是他需要重用的对象。很多东西,理论是一回事,但是实践又是一回事。
钟家的底蕴来自于钟元年,但是钟冀父亲的早逝使得钟元年的政治遗产没有人继承,就导致钟冀这一代不尴不尬的局面。虽然说以钟冀的能力,他可以靠着自己跨过那第九级阶梯,但是什么时候跨过,这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听到自己孙子安慰自己的话,钟元年欣慰地笑了,他抱了抱钟冀,什么话都没说。对于男人来说,很多时候话不用说的那么明白。
一周后,玉泉山
虽然华夏军的军政目前是由中参会二号齐夏上将负责,但是江璞瑜也会处理一些齐夏没办法处理的事项,就好比是放在他桌子前的几份晋升命令。正常的晋升命令通常是由大军区正职首长签发,但是一些破格提拔的晋升命令则需要再上一级的部门首长签字。所以能放在江璞瑜面前的晋升命令,要么是晋升将级军官的,要么就是有破格提拔资格的军官。
破格晋升的手续挺麻烦的,必须要有大军区正职首长的签字申请,再由总参谋部评估是否通过,最终才会被放在江璞瑜这里,让这位一号亲自决断。
“钟冀。”江璞瑜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总参谋部也放了一堆资料上来,这让江璞瑜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这个英才。
22岁的中尉,23岁的上尉,合成旅构想,爱尔纳突击第一,全军记录保持者,参加安南前线的战斗并有重大贡献···随便哪一个拉出来,都足以让江璞瑜在这份晋升命令上签字。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江璞瑜没有丝毫犹豫地就在晋升命令上签了字,24岁的少校啊,说出去真的是吓死人呢。江璞瑜心里想着,不过他的资历配得上这个军衔。时势造英雄,江璞瑜很相信这一点。
军队很清楚相比于这些父母妻子痛失儿子丈夫父亲的悲痛,他们能做的就是按照战时抚恤的最高标准给他们提供烈属待遇,并且为他们的子女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提供便利。
“好儿郎!”东南军区副司令员钟元年看着载誉而归的新一旅将士们不由得十分欣慰。经历过战火考验,这个由他牵头的信息化合成旅俨然已经脱胎换骨,成了一支真正的精锐部队。
“首长!”宋子任、许巍还有褚玉书小跑过来对钟元年敬了一个军礼,他们也没有想到钟元年会在新一旅机关门口等着他们回来。
“这一次新一旅打得不错,打出了我们东南军区的精气神,几位首长都对你们赞不绝口。”钟元年苍老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红润之色,他看着自己选定的新一旅班子,笑着点了点头,“之后你们新一旅暂时没有任务,就先修整吧。立功受奖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好了上报司令部。”
“是,首长。”宋子任知道钟元年刻意过来自然不可能是说这些可有可无的话,他很快就明白钟元年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给了许巍一个眼神,许巍当即会意,然后小跑到旅部指挥车内,让钟冀过来一趟,“首长,到我这喝口茶?”
“正好,我也口渴了。”钟元年笑了笑,然后跟几个人一起走进了旅部机关。
“报告!”钟冀刚刚打报告进门就看到自己的爷爷跟宋子任相谈甚欢,看到钟冀进来,宋子任也是对他笑了笑,然后便起身带上门出去了。
新一旅上下,无论是旅部机关的参谋干事还是基层部队的营连长都对钟冀的能力有目共睹。钟冀在这一次的前线指挥当中,无论是作战思路,还是身先士卒都无可挑剔。无论是通过电抗连锁定敌人指挥部的位置,还是用心理战的手段找出敌人,都让这群人佩服不已。要知道,新一旅的军官和士兵本身就是其他部队的尖子和骨干,想让这群人认可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好小子。”钟元年看着完好无缺地站在他面前的钟冀,澄澈的眼中竟然出现了一丝浑浊。不过当他看到钟冀手臂上的伤口的时候,眼里出现了一抹自责。
事实上,让新一旅参加实战的命令是钟元年主动向总参谋部申请的。让自己唯一的孙子,钟家唯一的血脉进入战场,钟元年也是心如刀绞。一旦钟冀有什么意外,他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依旧那么做了,因为他是钟家的子弟。
“你娘知道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他的嘴角扯出抹苦笑,眼里的浑浊却渐渐清明,“但你爹要是活着,会拍着你肩膀说‘好样的’。”
钟冀想起小时候母亲翻相册时的样子,父亲穿着军装的照片总被放在最上面,旁边压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 “军人的天职是守护”。他明白钟元年的想法,历练新一旅的实战能力是一方面,历练他是另一方面。钟家在军中的威望不是靠的血脉继承,而是一代代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
“辛苦了,爷爷。”钟冀如是说道。
教员在晚年的时候读到“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时候潸然泪下,他也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改变不了。为子孙谋是人性,钟元年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一个值得尊敬的首长,但同时他也是爷爷。有了战功,钟冀的晋升之路会更加顺利,他也还能在自己还在位的时候多给钟冀谋划一下。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然那些军三代子弟为什么要进入军队?江璞瑜也很清楚有这种现象,但是作为一号,他需要的是稳定,你要是搞一刀切,那么底下人怎么想?那些没有能力的人,给个不重要的职务就行了,而那些有能力的人,才是他需要重用的对象。很多东西,理论是一回事,但是实践又是一回事。
钟家的底蕴来自于钟元年,但是钟冀父亲的早逝使得钟元年的政治遗产没有人继承,就导致钟冀这一代不尴不尬的局面。虽然说以钟冀的能力,他可以靠着自己跨过那第九级阶梯,但是什么时候跨过,这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听到自己孙子安慰自己的话,钟元年欣慰地笑了,他抱了抱钟冀,什么话都没说。对于男人来说,很多时候话不用说的那么明白。
一周后,玉泉山
虽然华夏军的军政目前是由中参会二号齐夏上将负责,但是江璞瑜也会处理一些齐夏没办法处理的事项,就好比是放在他桌子前的几份晋升命令。正常的晋升命令通常是由大军区正职首长签发,但是一些破格提拔的晋升命令则需要再上一级的部门首长签字。所以能放在江璞瑜面前的晋升命令,要么是晋升将级军官的,要么就是有破格提拔资格的军官。
破格晋升的手续挺麻烦的,必须要有大军区正职首长的签字申请,再由总参谋部评估是否通过,最终才会被放在江璞瑜这里,让这位一号亲自决断。
“钟冀。”江璞瑜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总参谋部也放了一堆资料上来,这让江璞瑜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这个英才。
22岁的中尉,23岁的上尉,合成旅构想,爱尔纳突击第一,全军记录保持者,参加安南前线的战斗并有重大贡献···随便哪一个拉出来,都足以让江璞瑜在这份晋升命令上签字。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江璞瑜没有丝毫犹豫地就在晋升命令上签了字,24岁的少校啊,说出去真的是吓死人呢。江璞瑜心里想着,不过他的资历配得上这个军衔。时势造英雄,江璞瑜很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