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上温室的塑料薄膜,里面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惊叹——黄瓜藤上挂满了嫩果,顶花带刺的绿条垂得密密麻麻,有的还顺着架子往下爬;番茄架上更热闹,青的、红的、半青半红的果子挤在一起,像一串串彩色的灯笼,连叶片都被压得往下沉。
“这可真是大丰收!”周婶踮着脚摘黄瓜,指尖刚碰到瓜柄,“咔嚓”一声就折了下来,脆嫩的汁水顺着指缝往下滴,“我估摸着,这一茬能摘二三十斤,够腌两坛子黄瓜了!”
林野搬来竹梯靠在番茄架旁,小心翼翼地摘着红透的番茄:“红的先摘,青的再晒两天,摘下来能放地窖里存着,慢慢吃。”他把摘好的番茄放进竹篮里,红得发亮的果子堆在一起,看着就喜人,“苏晴,你把摘下来的黄瓜分分类,粗点的腌黄瓜干,细点的留着生吃或凉拌。”
苏晴拿着小刀,把黄瓜尾部的老根切掉,按粗细分成两堆:“粗的切条腌,细的拍碎拌蒜,再留几根嫩的,给丫头当零嘴。”小丫头蹲在旁边,把最细的黄瓜捡出来,用清水冲干净,咔嚓咬了一口,脆生生的汁水溅了一脸:“真甜!比上次摘的还好吃!”
李嫂早就把腌菜的坛子洗干净晾着了,坛口还透着太阳晒过的温热。她把粗黄瓜条放进大盆里,撒上粗盐,用手揉搓均匀:“腌黄瓜得先盐渍脱水,挤出多余的水分,这样腌出来才脆,不容易坏。”她一边揉搓一边说,“盐要放够,按十斤黄瓜一斤盐的比例,腌一夜,明天再用清水冲净,拌上酱油、醋、辣椒和花椒,封坛发酵半个月就能吃了。”
陈婶则在晒谷场支起了竹席,把切好的番茄片均匀地铺在上面:“番茄干要晒得薄,阳光足的话,三四天就能晒干,装起来存着,冬天炖肉、煮面条都能放,酸甜解腻。”她用手把番茄片摆得平整,“还要时不时翻面,不然一面干一面湿,容易发霉。”
众人分工协作,摘瓜、切菜、盐渍、晾晒,晒谷场里满是瓜果的清香和盐的咸鲜。小鸡们在竹席旁边踱来踱去,时不时啄一下掉在地上的番茄碎块,吃得叽叽喳喳;小花猫蹲在竹梯旁,盯着番茄架上的麻雀,尾巴轻轻晃动,随时准备扑上去。
忙活了一上午,两坛黄瓜已经腌上了,竹席上也铺满了番茄片,红彤彤的一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林野坐在石墩上歇气,喝着山泉水,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心里美滋滋的:“等黄瓜腌好了,番茄干晒透了,咱们冬天的菜就又多了两样,再也不用只吃咸菜和干菜了。”
苏晴递过来一根洗干净的黄瓜:“尝尝你亲手种的黄瓜,这可是咱们自己种出来的第一茬瓜果,意义不一样。”林野咬了一大口,脆嫩的口感带着自然的清甜,满口生津:“还是自己种的好吃,没有农药,纯绿色,吃得放心。”
刚歇没多久,天边忽然飘来几朵乌云,风也变得凉飕飕的,吹得晒谷场的竹席哗哗响。“怕是要下雨了!”周婶抬头看了看天,赶紧起身去收竹席上的番茄片,“刚晒上的番茄可不能淋雨,不然就白忙活了!”
众人也跟着行动起来,林野和苏晴抬着竹席往屋檐下挪,周婶和陈婶则用布把番茄片盖起来,防止雨水打湿。小丫头也帮忙抱着小竹篮,把散落在地上的番茄片捡起来:“快收快收,别让雨水把番茄片冲跑了!”
刚把番茄片收进屋檐下,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晒谷场的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还好收得快,不然这番茄片就废了!”陈婶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这雨来得正好,能浇浇田里的庄稼,省得咱们浇水了。”
林野跑到温室查看,雨水顺着薄膜往下淌,温室里的泥土已经湿润了,黄瓜藤和番茄藤被雨水冲刷得更绿了。“温室的排水还行,没积水。”他放心地说,又跑到水渠边,看着雨水顺着水渠流淌,灌满了农田的垄沟,“这雨下得匀,田里的玉米和小麦都能喝饱水,长得更壮。”
雨越下越大,远处的山和近处的田都被雨帘笼罩着,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众人躲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雨景,听着雨声,心里格外踏实。“这雨要是下一夜,山泉水肯定更充沛,水渠里的水也能多存点。”苏晴望着雨中的水渠,笑着说,“以后浇水就更方便了。”
李嫂端来热茶,分给众人:“喝点热茶暖暖身子,这雨天凉,别冻着了。”她坐在屋檐下,剥着蒜,“等雨停了,我就用新鲜的番茄炒鸡蛋,再炖一锅萝卜排骨汤,让大家好好补补。”
小丫头趴在窗台上,看着雨水打在鸡圈的顶棚上,溅起水花:“马老师,雨停了之后,会不会有蘑菇长出来呀?上次下雨后,东山林里就长了好多白蘑。”林野摸了摸她的头:“肯定会有,等雨停了,咱们就去山林里看看,说不定还能摘到更多的蘑菇和野菜。”
雨下了大半天,傍晚时分才渐渐停了。天边挂起一道彩虹,映得小院里的泥土泛着湿润的光泽。空气格外清新,带着雨后的凉爽和草木的清香。林野跑到田里查看,玉米苗和小麦被雨水冲刷得油绿发亮,叶片上的水珠滚来滚去,像是缀了满株的珍珠;温室里的黄瓜藤和番茄藤也精神了不少,又有几朵小花开了出来,预示着下一波丰收。
“走,咱们去东山林看看,说不定能摘到新鲜的蘑菇!”林野扛着柴刀,率先往山林走去。苏晴和小丫头赶紧跟上,周婶和陈婶也拎着竹篮,兴致勃勃地跟着:“雨后的蘑菇最鲜嫩,摘点回来炖鸡汤,肯定香得很!”
果然,东山林里的腐木上、草丛中,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蘑菇,白蘑、灰蘑、香菇,一朵朵胖乎乎的,透着新鲜的气息。“小心点,只摘认识的蘑菇,不认识的千万别碰。”林野一边摘蘑菇一边提醒众人,“有毒的蘑菇颜色鲜艳,或者菌盖下面没有菌褶,很好分辨。”
众人小心翼翼地摘着蘑菇,竹篮很快就装满了。小丫头还在草丛里发现了几颗野草莓,红得透亮,摘下来尝了尝,甜中带酸,味道很不错。“今晚的晚饭可太丰盛了!有蘑菇炖鸡汤、番茄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野草莓当甜点!”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说,脸上满是喜悦。
回到小院时,夕阳已经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李嫂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蘑菇炖鸡汤的香气漫满了整个小院,番茄炒鸡蛋色泽鲜亮,凉拌黄瓜脆嫩爽口。众人围坐在石桌旁,吃着丰盛的饭菜,聊着雨后的收获,心里满是满足。
林野喝了一口蘑菇鸡汤,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这灾年里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一坛腌黄瓜,一筐番茄干,一场及时雨,一篮鲜蘑菇,还有一群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人。只要守住这份踏实,用心打理每一寸土地,呵护每一份收获,往后的日子,定会像这雨后的新苗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愈发红火兴旺。
“这可真是大丰收!”周婶踮着脚摘黄瓜,指尖刚碰到瓜柄,“咔嚓”一声就折了下来,脆嫩的汁水顺着指缝往下滴,“我估摸着,这一茬能摘二三十斤,够腌两坛子黄瓜了!”
林野搬来竹梯靠在番茄架旁,小心翼翼地摘着红透的番茄:“红的先摘,青的再晒两天,摘下来能放地窖里存着,慢慢吃。”他把摘好的番茄放进竹篮里,红得发亮的果子堆在一起,看着就喜人,“苏晴,你把摘下来的黄瓜分分类,粗点的腌黄瓜干,细点的留着生吃或凉拌。”
苏晴拿着小刀,把黄瓜尾部的老根切掉,按粗细分成两堆:“粗的切条腌,细的拍碎拌蒜,再留几根嫩的,给丫头当零嘴。”小丫头蹲在旁边,把最细的黄瓜捡出来,用清水冲干净,咔嚓咬了一口,脆生生的汁水溅了一脸:“真甜!比上次摘的还好吃!”
李嫂早就把腌菜的坛子洗干净晾着了,坛口还透着太阳晒过的温热。她把粗黄瓜条放进大盆里,撒上粗盐,用手揉搓均匀:“腌黄瓜得先盐渍脱水,挤出多余的水分,这样腌出来才脆,不容易坏。”她一边揉搓一边说,“盐要放够,按十斤黄瓜一斤盐的比例,腌一夜,明天再用清水冲净,拌上酱油、醋、辣椒和花椒,封坛发酵半个月就能吃了。”
陈婶则在晒谷场支起了竹席,把切好的番茄片均匀地铺在上面:“番茄干要晒得薄,阳光足的话,三四天就能晒干,装起来存着,冬天炖肉、煮面条都能放,酸甜解腻。”她用手把番茄片摆得平整,“还要时不时翻面,不然一面干一面湿,容易发霉。”
众人分工协作,摘瓜、切菜、盐渍、晾晒,晒谷场里满是瓜果的清香和盐的咸鲜。小鸡们在竹席旁边踱来踱去,时不时啄一下掉在地上的番茄碎块,吃得叽叽喳喳;小花猫蹲在竹梯旁,盯着番茄架上的麻雀,尾巴轻轻晃动,随时准备扑上去。
忙活了一上午,两坛黄瓜已经腌上了,竹席上也铺满了番茄片,红彤彤的一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林野坐在石墩上歇气,喝着山泉水,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心里美滋滋的:“等黄瓜腌好了,番茄干晒透了,咱们冬天的菜就又多了两样,再也不用只吃咸菜和干菜了。”
苏晴递过来一根洗干净的黄瓜:“尝尝你亲手种的黄瓜,这可是咱们自己种出来的第一茬瓜果,意义不一样。”林野咬了一大口,脆嫩的口感带着自然的清甜,满口生津:“还是自己种的好吃,没有农药,纯绿色,吃得放心。”
刚歇没多久,天边忽然飘来几朵乌云,风也变得凉飕飕的,吹得晒谷场的竹席哗哗响。“怕是要下雨了!”周婶抬头看了看天,赶紧起身去收竹席上的番茄片,“刚晒上的番茄可不能淋雨,不然就白忙活了!”
众人也跟着行动起来,林野和苏晴抬着竹席往屋檐下挪,周婶和陈婶则用布把番茄片盖起来,防止雨水打湿。小丫头也帮忙抱着小竹篮,把散落在地上的番茄片捡起来:“快收快收,别让雨水把番茄片冲跑了!”
刚把番茄片收进屋檐下,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晒谷场的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还好收得快,不然这番茄片就废了!”陈婶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这雨来得正好,能浇浇田里的庄稼,省得咱们浇水了。”
林野跑到温室查看,雨水顺着薄膜往下淌,温室里的泥土已经湿润了,黄瓜藤和番茄藤被雨水冲刷得更绿了。“温室的排水还行,没积水。”他放心地说,又跑到水渠边,看着雨水顺着水渠流淌,灌满了农田的垄沟,“这雨下得匀,田里的玉米和小麦都能喝饱水,长得更壮。”
雨越下越大,远处的山和近处的田都被雨帘笼罩着,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众人躲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雨景,听着雨声,心里格外踏实。“这雨要是下一夜,山泉水肯定更充沛,水渠里的水也能多存点。”苏晴望着雨中的水渠,笑着说,“以后浇水就更方便了。”
李嫂端来热茶,分给众人:“喝点热茶暖暖身子,这雨天凉,别冻着了。”她坐在屋檐下,剥着蒜,“等雨停了,我就用新鲜的番茄炒鸡蛋,再炖一锅萝卜排骨汤,让大家好好补补。”
小丫头趴在窗台上,看着雨水打在鸡圈的顶棚上,溅起水花:“马老师,雨停了之后,会不会有蘑菇长出来呀?上次下雨后,东山林里就长了好多白蘑。”林野摸了摸她的头:“肯定会有,等雨停了,咱们就去山林里看看,说不定还能摘到更多的蘑菇和野菜。”
雨下了大半天,傍晚时分才渐渐停了。天边挂起一道彩虹,映得小院里的泥土泛着湿润的光泽。空气格外清新,带着雨后的凉爽和草木的清香。林野跑到田里查看,玉米苗和小麦被雨水冲刷得油绿发亮,叶片上的水珠滚来滚去,像是缀了满株的珍珠;温室里的黄瓜藤和番茄藤也精神了不少,又有几朵小花开了出来,预示着下一波丰收。
“走,咱们去东山林看看,说不定能摘到新鲜的蘑菇!”林野扛着柴刀,率先往山林走去。苏晴和小丫头赶紧跟上,周婶和陈婶也拎着竹篮,兴致勃勃地跟着:“雨后的蘑菇最鲜嫩,摘点回来炖鸡汤,肯定香得很!”
果然,东山林里的腐木上、草丛中,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蘑菇,白蘑、灰蘑、香菇,一朵朵胖乎乎的,透着新鲜的气息。“小心点,只摘认识的蘑菇,不认识的千万别碰。”林野一边摘蘑菇一边提醒众人,“有毒的蘑菇颜色鲜艳,或者菌盖下面没有菌褶,很好分辨。”
众人小心翼翼地摘着蘑菇,竹篮很快就装满了。小丫头还在草丛里发现了几颗野草莓,红得透亮,摘下来尝了尝,甜中带酸,味道很不错。“今晚的晚饭可太丰盛了!有蘑菇炖鸡汤、番茄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野草莓当甜点!”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说,脸上满是喜悦。
回到小院时,夕阳已经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李嫂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蘑菇炖鸡汤的香气漫满了整个小院,番茄炒鸡蛋色泽鲜亮,凉拌黄瓜脆嫩爽口。众人围坐在石桌旁,吃着丰盛的饭菜,聊着雨后的收获,心里满是满足。
林野喝了一口蘑菇鸡汤,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这灾年里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一坛腌黄瓜,一筐番茄干,一场及时雨,一篮鲜蘑菇,还有一群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人。只要守住这份踏实,用心打理每一寸土地,呵护每一份收获,往后的日子,定会像这雨后的新苗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愈发红火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