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雪落藏春,兔崽添欢-《灾年求生:我靠囤货养全村女眷》

  寒潮来得比预想中早。

  清晨推开院门时,林野一眼就望见了漫天飞舞的雪絮——灾变后的冬天总是格外凛冽,雪花裹着冰碴子,打在脸上凉得刺骨,远处的冰原与天空连成一片白茫茫,只有后山缓坡的新田还露着点点褐土,像是大地没来得及藏好的胎记。

  “这雪下得真急,”苏晴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袄,手里拎着装满干草的竹篮,“得赶紧给田垄盖层草帘,不然刚种的种子该冻坏了。”她的鼻尖冻得通红,鬓边的碎发沾了雪沫,却没放慢脚步——囤货里的草帘早就在地窖里晾好了,此刻正等着派上用场。

  周婶和陈婶也扛着木杆跟了出来,木杆上缠着厚厚的草绳:“雪下透了才好,既能冻死地里的虫,开春化了还能浇苗。”陈婶往手上哈了口白气,搓着冻得发僵的手指,“就是这风太烈,盖草帘得压严实点,别让风刮跑了。”

  小丫头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袄,像个圆滚滚的布娃娃,怀里抱着给母兔准备的干草,肩头的小花猫缩成一团,只露出两只黑亮的眼睛。“母兔会不会冻着呀?”她踩着积雪往鸡圈跑,雪没到脚踝,每一步都陷得深深的,“它肚子里还有小兔崽呢!”

  鸡圈旁的竹笼早已被雪盖了薄薄一层,林野快步走过去,拂掉笼顶的积雪,又往笼外裹了两层厚实的旧棉絮。母兔缩在干草堆里,耳朵紧紧贴在背上,看见林野靠近,只是微微抬了抬头,黑亮的眼睛里没了初见时的惊慌。“它好像胖了点,”苏晴蹲在笼边,轻轻拨开棉絮往里面看,“肚子比前两天更鼓了,是不是快生了?”

  林野往笼里添了把干草,又把温好的米汤倒进陶碗:“按日子算,也就这两天了。”他指了指笼角铺得厚厚的稻草,“我昨天特意把稻草晒得松软,够它铺窝了。”

  众人没敢多耽搁,扛着草帘往后山缓坡去。雪越下越大,脚下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林野在前头开路,用锄头在雪地里铲出一条小路,苏晴和周婶、陈婶跟在后面,把草帘顺着田垄铺下去——草帘是用稻草和玉米秆编的,厚实又透气,铺在田垄上,恰好能挡住漫天风雪。

  “每块草帘都得用木杆压住,”林野挥着斧头把木杆钉进地里,雪水顺着他的额角往下淌,很快就在下巴上结了层薄冰,“不然夜里风一吹,草帘掀起来,种子还是得冻坏。”苏晴帮着扶木杆,指尖触到冰冷的木杆,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却还是咬着牙把木杆扶得稳稳的:“左边再钉深点,那边的风更急。”

  小丫头也没闲着,她背着小竹篮,把篮子里的碎稻草撒在草帘的缝隙里——这些碎稻草是她特意攒的,说是能把缝隙堵严实,不让冷风钻进去。小花猫跟在她身后,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雪地里的枯草,像是在帮她寻找能堵缝的东西。

  忙活了大半上午,半亩田的草帘终于盖完了。远远望去,田垄上的草帘像一条条深褐色的毯子,把藏着种子的土地裹得严严实实。林野直起身,往手心哈了口白气,搓了搓冻得发麻的胳膊:“这样就稳妥了,等开春雪化,草帘掀开,苗就能顺着暖土钻出来。”

  周婶往远处望了望,冰原上的风雪似乎更烈了:“咱们得赶紧回去,不然雪下大了,路该不好走了。”众人点点头,转身往回走——雪已经积了半尺深,来时的脚印早就被风雪盖没了,只能凭着记忆在雪地里摸索。

  回到晒谷场时,每个人的头发和眉毛都结了白霜,棉袄也被雪水打湿了大半,贴在身上凉飕飕的。李嫂早已把灶房的沼气火烧得旺旺的,见众人进来,赶紧递上暖乎乎的姜汤:“快喝点姜汤驱驱寒,别冻着了。”她把姜汤盛在粗瓷碗里,碗沿冒着热气,喝一口下去,暖意顺着喉咙一直淌到肚子里,冻僵的四肢渐渐有了知觉。

  “对了,林野,”李嫂忽然想起什么,往鸡圈的方向指了指,“刚才我给鸡添食的时候,听见竹笼里有动静,好像是小动物叫的声音。”

  “难道是小兔崽生了?”小丫头眼睛一亮,顾不上喝姜汤,拔腿就往鸡圈跑。

  众人赶紧跟了过去——竹笼里的景象让所有人都笑开了花:母兔趴在松软的稻草堆里,身下蜷缩着五只毛茸茸的小兔崽,它们只有拇指大小,浑身光秃秃的,皮肤是淡淡的粉红色,闭着眼睛,小鼻子轻轻抽动着,正往母兔的怀里钻。母兔用前爪小心翼翼地护着它们,耳朵时不时动一下,警惕地看着笼外的众人。

  “哇,好小呀!”小丫头蹲在笼边,声音放得轻轻的,生怕惊扰了小兔崽,“它们没有毛,会不会冷呀?”

  林野往笼里又添了些干草,轻轻把笼门掩上:“母兔会给它们喂奶,还会用身体护住它们,冻不着的。”他又指了指母兔的肚子,“你看,母兔的奶水很足,这些小兔崽很快就能长出毛来。”

  苏晴端着一碗温好的米汤过来,倒进笼角的陶碗里:“母兔生了崽,得补补身子。”她又从囤货里找出些晒干的黄豆,磨成粉撒在米汤里,“黄豆粉有营养,能让母兔多产奶。”

  接下来的几天,雪一直没停,晒谷场和后山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只有灶房里的沼气火依旧温暖。小丫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蹲在鸡圈旁看小兔崽——它们长得飞快,短短几天就长出了一层细密的灰褐色绒毛,眼睛也睁开了,圆溜溜的像黑葡萄,偶尔会从母兔的怀里爬出来,在稻草堆里跌跌撞撞地摸索。

  “它们会吃东西了吗?”小丫头看着小兔崽啃咬稻草的样子,好奇地问林野。

  林野笑着摇了摇头:“它们现在还得靠母兔的奶水活,等再长大点,就能吃嫩草和玉米粉了。”他从地窖里拿出些鲜嫩的野菜,用刀切碎了撒进笼里,“先让它们尝尝味道,等断奶了就能吃这些了。”

  周婶和陈婶也常来照看母兔和小兔崽,她们把鸡圈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在笼外搭了个小小的避风棚,防止风雪吹进笼里。“这些小兔崽可是咱们的宝贝,”周婶看着笼里欢腾的小兔崽,脸上满是笑意,“等它们长大了,既能吃肉,兔皮还能缝手套、做帽子,冬天就能暖和点了。”

  陈婶也点头附和:“以前村里养过兔子,繁殖得可快了,不出半年就能发展成一大群。到时候咱们就能把兔子分栏养,用它们的粪便喂沼气池,沼气池的沼渣再肥田,日子就能循环着往好里过。”

  林野站在晒谷场的雪地里,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后山缓坡——草帘下的种子,正借着雪水的滋润积蓄力量;鸡圈里的小兔崽,正披着细密的绒毛茁壮成长;灶房里的沼气火,正烧着暖乎乎的饭菜,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红彤彤的。

  雪还在下,冰原的寒气依旧凛冽,但林野的心里却暖融融的。他知道,这漫天风雪藏着来年的春意,这小小的兔崽带着生存的希望,只要大家团结一心,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提前的准备,就一定能在这灾年里,守住这一方安稳,等到冰雪消融、草木发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