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菜畦的塑料布,小丫头就提着小竹篮跑了过去,远远就喊着:“苏晴阿姨,你快看!小苗苗长高了!”她扒着稻草捆扎的围栏,手指着畦里的菠菜和生菜,嫩绿色的叶片舒展着,沾着晨露,看着格外喜人。
苏晴正提着水壶给菜畦补水,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忍不住笑了:“可不是嘛,有了山泉水灌溉,长得就是快。”她刚要伸手摸摸叶片,忽然眉头一皱,指尖捻起一片菠菜叶背面的小东西,“这是蚜虫!怎么会长这个?”
叶片上爬着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正贪婪地啃食着嫩叶,几片靠近畦边的生菜已经被啃得缺了角,边缘泛着枯黄。林野刚检查完引水管道回来,闻言立刻走过来,弯腰仔细看了看:“是蚜虫,春天气温回升就容易滋生,再放任不管,菜苗就被啃光了。”
“那可怎么办?”李嫂也凑了过来,看着长势喜人的菜苗被虫害,心疼得不行,“灾年里好不容易种出点新鲜菜,可不能就这么毁了。”
林野安抚道:“别慌,咱们有天然的杀虫办法,既不伤菜苗,吃着也放心。”他转头对众人说,“周婶你去柴房收集草木灰,越纯越好,别混着塑料烧的灰;陈婶你去摘点红辣椒,晒谷场边那几株野生的正好能用;苏晴你跟我去地窖拿点纱布和喷壶,咱们做天然杀虫剂。”
“好嘞!”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周婶在柴房里忙活,把烧柴火剩下的草木灰仔细筛了筛,去掉杂质,装了满满一布袋;陈婶摘了半篮子红辣椒,回来后用剪刀切碎,一股辛辣味扑面而来;林野则从囤货里翻出几个备用喷壶,还有之前囤的医用纱布,用来过滤杂质。
“草木灰是碱性的,蚜虫最怕这个,既能杀虫,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林野一边往大盆里倒草木灰,一边解释,“抓一把灰兑三斤水,泡上半天,过滤后喷在叶子上,蚜虫要么跑要么死,还能让菜长得更壮。”他又把切碎的红辣椒放进另一个盆里,“一斤辣椒兑十斤水,泡一天一夜,辣味素能刺激虫子神经,对付菜青虫、蚜虫都管用。”
苏晴帮忙往盆里加水,搅拌均匀:“这样做的杀虫剂,比买的安全多了,喷完之后菜也能放心吃。”小丫头也想帮忙,踮着脚尖给盆里递水,溅得满脸都是水珠,还一脸认真地说:“我要多加点水,让虫子都被辣跑!”
等草木灰水和辣椒水浸泡到位,林野用纱布把杂质过滤掉,分别装进喷壶里。“喷的时候要注意,叶子正面背面都要喷到,尤其是蚜虫聚集的地方,要多喷点。”他示范着举起喷壶,细密的水雾落在叶片上,裹着草木灰的颗粒,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
大家分工合作,拿着喷壶穿梭在菜畦间,小心翼翼地给每一株菜苗喷洒杀虫剂。小丫头也捧着个迷你小喷壶,跟着林野身后,学着他的样子往叶子上喷水,虽然喷得东倒西歪,却格外认真。周婶一边喷一边念叨:“这办法真省事,不用花钱买农药,还环保,等以后菜多了,得多存点草木灰备用。”
喷完杀虫剂,林野又在菜畦周围撒了一圈干燥的草木灰,形成一道“防护圈”:“这样能防止外面的蚜虫再爬进来,连喷两三天,就能彻底除干净了。”
忙活完虫害防治,已近中午,阳光暖洋洋地晒着,菜畦里的杀虫剂散发着淡淡的草木味和辛辣味。林野看着大家额头上的薄汗,提议道:“今天菜苗没事了,咱们摘点能吃的野菜和蔬菜,做顿丰盛的野菜鲜蔬宴,好好补补。”
“好啊!”小丫头第一个欢呼起来,拉着苏晴的手就往山坳方向跑,“我知道哪里有蒲公英!”众人笑着跟了过去,山坳里长满了各种野菜,蒲公英、马齿苋、鱼腥草,绿油油的一片,趁着晨露还没散,格外鲜嫩。
大家分头采摘,陈婶摘了满满一筐蒲公英,她说:“这蒲公英焯水后凉拌,清热败火,灾年里上火了吃这个最好。”李嫂则挖了不少马齿苋,“这个炒鸡蛋香得很,还能晒干存着,冬天也能吃。”周婶采摘着鱼腥草,一边摘一边说:“虽然味道冲了点,但营养丰富,拌上酱料,越吃越香。”
回到晒谷场,大家开始忙活午饭。苏晴负责处理野菜,把蒲公英、马齿苋、鱼腥草分别清洗干净,蒲公英和马齿苋放进开水里焯了焯,捞出来过凉水,...
苏晴正提着水壶给菜畦补水,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忍不住笑了:“可不是嘛,有了山泉水灌溉,长得就是快。”她刚要伸手摸摸叶片,忽然眉头一皱,指尖捻起一片菠菜叶背面的小东西,“这是蚜虫!怎么会长这个?”
叶片上爬着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正贪婪地啃食着嫩叶,几片靠近畦边的生菜已经被啃得缺了角,边缘泛着枯黄。林野刚检查完引水管道回来,闻言立刻走过来,弯腰仔细看了看:“是蚜虫,春天气温回升就容易滋生,再放任不管,菜苗就被啃光了。”
“那可怎么办?”李嫂也凑了过来,看着长势喜人的菜苗被虫害,心疼得不行,“灾年里好不容易种出点新鲜菜,可不能就这么毁了。”
林野安抚道:“别慌,咱们有天然的杀虫办法,既不伤菜苗,吃着也放心。”他转头对众人说,“周婶你去柴房收集草木灰,越纯越好,别混着塑料烧的灰;陈婶你去摘点红辣椒,晒谷场边那几株野生的正好能用;苏晴你跟我去地窖拿点纱布和喷壶,咱们做天然杀虫剂。”
“好嘞!”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周婶在柴房里忙活,把烧柴火剩下的草木灰仔细筛了筛,去掉杂质,装了满满一布袋;陈婶摘了半篮子红辣椒,回来后用剪刀切碎,一股辛辣味扑面而来;林野则从囤货里翻出几个备用喷壶,还有之前囤的医用纱布,用来过滤杂质。
“草木灰是碱性的,蚜虫最怕这个,既能杀虫,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林野一边往大盆里倒草木灰,一边解释,“抓一把灰兑三斤水,泡上半天,过滤后喷在叶子上,蚜虫要么跑要么死,还能让菜长得更壮。”他又把切碎的红辣椒放进另一个盆里,“一斤辣椒兑十斤水,泡一天一夜,辣味素能刺激虫子神经,对付菜青虫、蚜虫都管用。”
苏晴帮忙往盆里加水,搅拌均匀:“这样做的杀虫剂,比买的安全多了,喷完之后菜也能放心吃。”小丫头也想帮忙,踮着脚尖给盆里递水,溅得满脸都是水珠,还一脸认真地说:“我要多加点水,让虫子都被辣跑!”
等草木灰水和辣椒水浸泡到位,林野用纱布把杂质过滤掉,分别装进喷壶里。“喷的时候要注意,叶子正面背面都要喷到,尤其是蚜虫聚集的地方,要多喷点。”他示范着举起喷壶,细密的水雾落在叶片上,裹着草木灰的颗粒,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
大家分工合作,拿着喷壶穿梭在菜畦间,小心翼翼地给每一株菜苗喷洒杀虫剂。小丫头也捧着个迷你小喷壶,跟着林野身后,学着他的样子往叶子上喷水,虽然喷得东倒西歪,却格外认真。周婶一边喷一边念叨:“这办法真省事,不用花钱买农药,还环保,等以后菜多了,得多存点草木灰备用。”
喷完杀虫剂,林野又在菜畦周围撒了一圈干燥的草木灰,形成一道“防护圈”:“这样能防止外面的蚜虫再爬进来,连喷两三天,就能彻底除干净了。”
忙活完虫害防治,已近中午,阳光暖洋洋地晒着,菜畦里的杀虫剂散发着淡淡的草木味和辛辣味。林野看着大家额头上的薄汗,提议道:“今天菜苗没事了,咱们摘点能吃的野菜和蔬菜,做顿丰盛的野菜鲜蔬宴,好好补补。”
“好啊!”小丫头第一个欢呼起来,拉着苏晴的手就往山坳方向跑,“我知道哪里有蒲公英!”众人笑着跟了过去,山坳里长满了各种野菜,蒲公英、马齿苋、鱼腥草,绿油油的一片,趁着晨露还没散,格外鲜嫩。
大家分头采摘,陈婶摘了满满一筐蒲公英,她说:“这蒲公英焯水后凉拌,清热败火,灾年里上火了吃这个最好。”李嫂则挖了不少马齿苋,“这个炒鸡蛋香得很,还能晒干存着,冬天也能吃。”周婶采摘着鱼腥草,一边摘一边说:“虽然味道冲了点,但营养丰富,拌上酱料,越吃越香。”
回到晒谷场,大家开始忙活午饭。苏晴负责处理野菜,把蒲公英、马齿苋、鱼腥草分别清洗干净,蒲公英和马齿苋放进开水里焯了焯,捞出来过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