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井底归源-《天命双星:我的井通阴阳》

  张道长驾驭着马车,缓缓停在了清泉村村口那口古老的水井旁边。车厢中,那块镇龙碑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开始轻微地震颤共鸣,散发出一阵阵难以言喻的能量波动。井中的生灵意念此时异常激动,几乎难以自持,迫切地想要与这块石碑产生更深的联系。

  村民们见到这位陌生的老道长围着老井来回踱步观察,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脸上带着警惕与疑惑交织的神情。老村长闻讯急忙赶来,他仔细打量着这位气质非凡的道长,又望向马车上那块被油布覆盖的神秘石碑,迟疑地开口问道:“这位道长,不知您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张道长执道家礼,温和地回应:“老人家不必惊慌。贫道与这口古井颇有渊源,近日感知到井中似有异样气息,特来查看。此事或许对贵村的安宁大有裨益,绝非什么坏事。”

  老村长见张道长气度超然,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正气,不似奸邪之辈,再联想到近年来村子确实太平无事,心中的戒备便放松了几分。他点头应允了道长的请求,但众多村民仍然围在四周,好奇地观望。

  张道长不以为意,全神贯注地感知着井口周围的气息。他发现老井的封印依旧完好无损,然而在那块黑色圆石下方,归墟之眼散发出的气息却比以往更加平和,甚至隐约传来一丝与镇龙碑相似的温和波动。

  这时,井中的意念传来急切的催促:“道长……请下去……让我……靠近它……”

  张道长会意,转身对村民说道:“贫道需要下井查探,还请各位退后一些,以免发生意外。”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绳索很快固定妥当。张道长背负起镇龙碑,再次潜入冰冷彻骨的井水之中。

  井底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那块黑色圆石依旧静静地镇守在原地,表面光滑如镜。然而当镇龙碑靠近圆石时,异变突生!

  圆石表面上镌刻的“镇”、“渊”、“钥”三个古字骤然亮起,与镇龙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股温和却浩瀚无边的封印之力从圆石中奔涌而出,与镇龙碑的力量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井中的意念在这一刻发出了无比舒畅的呻吟,仿佛漂泊已久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那些残缺的记忆碎片在这同源气息的冲刷下,开始加速融合、变得清晰。

  无数画面在他“眼前”飞速闪过:前朝宫廷的惊天变故、萧先生的悉心教导、昆仑的神秘传承、京城的权力风云……那些失去的过往,如同潮水般汹涌回归!

  更令人惊叹的是,圆石之中还蕴藏着一股精纯至极的上古“镇守一族”的传承意志与残存力量,正顺着这股奇妙的联系,缓缓注入镇龙碑与井生的真灵之中。

  这并非简单的能量灌注,而是一种本源的补全与升华!

  井生的真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壮硕,其意念不再微弱不堪,而是充满了力量与沧桑:“道长……我想起来了……一切都想起来了……”

  镇龙碑也因此受益,碑身变得更加古朴厚重,光芒内蕴,与这口老井、与这片大地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系。

  张道长在一旁护法,感受着这奇妙的变化,内心激动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回到这个一切开始的地方,竟能给井生带来如此巨大的机缘!

  许久,那强烈的共鸣才渐渐平息。圆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井生的真灵已经脱胎换骨,虽然仍无实体,但其强度与清晰度已经远非从前可比,记忆也基本完全恢复。

  “……多谢道长……一直以来的守护……”井生意念传来,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与复杂难言的情绪。

  张道长含笑回应:“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正当两人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时,井生意念忽然一顿,传来一丝惊疑:“……等等……这圆石之下……似乎……不仅仅是一道封印……还有……一条通道?通往……一个很遥远……却很熟悉的地方……”

  井生意念感知到黑色圆石之下,除了镇压归墟的封印外,似乎还隐藏着一条极其隐蔽、通往某个“遥远而熟悉”之地的通道。这个发现让张道长也大为震惊。

  两人仔细探查后,发现那通道的入口并非实体存在,更像是一种空间层面的标记或联系,极其隐晦难察。若非井生真灵与圆石产生了深度共鸣,根本不可能察觉到它的存在。通过镇龙碑的模糊感应,这条通道似乎指向昆仑祖灵之殿的方位!

  “难道……这老井与昆仑祖殿之间,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空间联系?”张道长猜测道,“是古代镇守一族为了快速往返各地镇守点而布置的?”

  井生意念沉吟片刻,回应道:“……极有可能……在我接受传承力量时,似乎感知到这方面的零星信息……这或许是一条……早已被世人遗忘的‘星路’或‘脉门’。”

  这个发现意义非凡!若果真如此,他们或许无需长途跋涉,就能直接返回昆仑祖灵之殿!那里灵气充沛,遗迹众多,很可能藏有能让井生彻底恢复甚至重塑形神的秘法!

  然而,启动这条通道显然需要巨大的能量和特定的方法,绝非易事。

  正当两人专心研究之时,井生意念忽然一动,传信给张道长:“……道长……请先上去……安抚村民……我感觉到……村里来了一位……故人……”

  张道长虽心存疑惑,但相信井生的感知,于是先行攀上井口。

  果然,刚一上来,就看到村民们正围着一个风尘仆仆、牵着一匹瘦马的青衫文士。那文士面容憔悴,眼神却格外锐利,正在向村民们打听什么。

  当他的目光落在从井中上来的张道长,以及那辆板车上的石碑时,浑身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张……张道长?!是您吗?!”那文士声音颤抖,激动地冲上前来。

  张道长仔细端详,也是又惊又喜:“苏……苏大学士?!您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

  此人竟是当朝翰林院大学士苏洵,以学识渊博、为人刚正不阿而着称,同时也是宰相李文渊的至交好友。京城发生变故后,他因不愿与庆王余党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自请外放,没想到竟会出现在这偏远的清泉村!

  苏大学士激动地说道:“我是循着李相爷留下的线索找来的!他说若遇无法解决之大变,可来清泉村寻一位背碑的道长!道长,京城……京城又出大事了!”

  原来,庆王虽死,其残余党羽却勾结了北方蛮族,里应外合,如今已经兵临京城城下!朝廷内部因之前的动荡元气大伤,加之又有妖人作祟,情况万分危急!李相爷与太后被困城中,冒死派人送出求救消息……让苏大学士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找到张道长与那件至关重要的圣物,或许唯有如此,方能在这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

  张道长听闻此言,顿时面色大变,心中惊骇万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他们离开京城之后,这座繁华都城竟再度遭逢如此惊天巨变,局势已然危急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井生那沉稳而坚定的意念如一道清泉,缓缓传入张道长的脑海:“……道长……请勿惊慌……或许……这条我们新近发现的隐秘通道……正是上天为应对此刻危局而早有安排。

  “……若能集结众人之力……以那古老的镇龙碑为核心媒介……或可……短暂开启这道神秘之门……直通昆仑秘境……在那里取得祖殿的无上神力……再以最快速度回援京师……”

  巨大的危机再次逼近,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的无助者,而是拥有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作战,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中握有一条或许能彻底扭转乾坤、反败为胜的惊人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