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暗流审讯-《天命双星:我的井通阴阳》

  天牢那巍峨高耸的城墙之外,因安龙大典风波而引发的朝堂震荡才刚刚拉开帷幕。这座象征着皇权威严的古老建筑,此刻却成了风暴的中心,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无声地见证着这场即将改变王朝命运的政治剧变。这场政治风暴如同滚雪球般愈演愈烈,从最初的朝堂争论迅速蔓延至整个京城,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力,朝堂上下暗流涌动,人心惶惶。就连平日里最不起眼的六品小官,此刻也都屏息凝神,生怕一个不慎就被卷入这场足以粉身碎骨的政治漩涡之中。

  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虽然下令将地师、刘瑾、井生三人收押候审,但圣意明显摇摆不定,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犹豫与踌躇。御书房内的烛火常常彻夜不熄,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被反复翻阅,显示出这位年轻帝王内心的挣扎与煎熬。一方面,井生当庭出示的那些证据确实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每一个细节都直指朝中重臣的滔天罪行;那些记载着活人祭祀、私通外敌、贪墨军饷的铁证,即便是最老练的朝臣看了也不禁毛骨悚然。另一方面,地师与刘瑾这些年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六部九卿,他们不断上递奏章喊冤叫屈,反倒诬陷井生是妖道,甚至恶人先告状,指责李相爷等重臣是其背后主使,意在扰乱朝纲、动摇国本,其言辞之激烈,指控之恶毒,令人咋舌。这些奏章中引经据典、字字诛心,就连皇帝也不得不考虑这些指控的可能性。

  三司会审虽然尚未正式开始,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方的明争暗斗已经趋于白热化。每日清晨,这三座衙门的门前都会聚集着各怀心思的官员,他们或明或暗地交换着情报,试探着彼此的态度。地师一党正在动用全部人脉资源全力运作,不惜重金收买官员,企图将案件定性为妖道构陷忠良的政治冤案。他们暗中派人销毁关键证据,甚至不惜杀人灭口,企图切断所有线索,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就在前夜,一名关键的证人离奇暴毙,仵作验尸后却只得出突发心疾的结论。当朝宰相李文渊则顶住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联合几位正直敢言的御史言官,力主彻查此案。他暗中派遣心腹开始搜集更多关于地师、刘瑾及其党羽不法行为的铁证,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誓要将这些祸国殃民的奸佞绳之以法。李相爷的书房里,每晚都有密信往来,他的心腹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京城各处搜集证据。

  井生通过那位忠心耿耿的老狱卒秘密传出的玉片,历经波折后终于安全送到了李相爷手中。这枚看似普通的玉片实则暗藏玄机,在烛光下显现出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这枚玉片不仅补充了大量关于邵雍阴谋、阴脉走向的隐秘细节,更明确指出了几个地师党羽中的关键人物,以及他们可能藏匿罪证的重要地点,内容之详尽,线索之清晰,令人叹服。这些情报为李相爷的调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相府立即暗中派出最得力的密探,这些训练有素的暗卫们化装成商贩、苦力,悄无声息地潜入目标地点。根据这些线索迅速展开行动,果然收获颇丰:不仅找到了地师与刘瑾秘密往来的数封亲笔信原件(虽然用语隐晦但足以证明二人勾结),还查获了几处秘密据点中与邪术相关的法器物品,更成功控制了一名正在执行灭口任务的地师心腹!这名被生擒的心腹在严刑拷问下,终于吐露了几个关键证人的下落。这些新获取的证据被李相爷命人连夜整理成册,在次日早朝时,由他亲自呈送御前。皇帝陛下仔细翻阅这些铁证后,脸色愈发阴沉,终于不再犹豫迟疑,当即下旨要求严查此案,并限制了地师一党几位核心官员的职权,以防他们继续阻挠办案。

  至此,正式的审讯工作才得以开始。然而地师与刘瑾即便身在狱中,依旧气焰嚣张,对所有指控一概矢口否认,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下人擅自所为妖道幻术伪造,导致审讯进展十分缓慢。他们甚至在公堂之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为自己辩护,那副义正言辞的模样,几乎要让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更令人担忧的是,地师竟然还能通过特殊渠道,向远方的影月之主传递消息,请求指示与支援,其背后势力之庞大,令人心惊。狱卒们发现,每到子夜时分,总会有几只诡异的黑鸦停在地师的牢房窗外,而次日地师的神情就会变得格外镇定。井生虽然被困在天牢之内无法直接参与其中,却能通过那位老狱卒及时了解到外界的情况变化。这位年过六旬的老狱卒冒着杀头的风险,每日都会将最新的朝堂动向写在纸条上,藏在送饭的食盒底部。井生深知时间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大。必须给地师施加更大的压力,才能迫使这条老狐狸露出破绽。

  于是井生再次冒险传出密信,建议李相爷从那条神秘的和皇家档案库入手,进行一场公开的、有文武百官共同监督的实地勘察!他在密信中详细说明了阴脉的具体走向,以及如何在档案库中找到那个被刻意隐藏的暗门。只要能够找到那个隐藏的归墟入口或是相关邪阵,地师的罪行就将大白于天下,再无狡辩的余地!这个提议无疑极具风险,一旦勘察无果,李相爷必将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甚至可能因此获罪。那些虎视眈眈的政敌们必定会趁机弹劾他亵渎皇室、扰乱朝纲。但眼下这确实也是打破僵局最有效的办法。李相爷经过彻夜的深思熟虑,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直至东方泛白,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采纳这个铤而走险的建议。次日早朝,他再次挺身而出,在满朝文武面前慷慨陈词,正式奏请勘察皇家档案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再起波澜,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支持与反对的官员立即分成两派,在殿上激烈争辩。地师党羽立即群起攻之,指责李相爷此举是对皇室的不敬;他们声嘶力竭地宣称档案库中藏有皇室机密,岂能任由外人翻查。而支持彻查的官员则据理力争,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查明真相。他们指出,若地师等人确实清白,更应该主动要求勘察以证清白。皇帝陛下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显然陷入了更深的犹豫。他时而望向慷慨激昂的李文渊,时而扫视那些义愤填膺的地师党羽,手中的玉扳指被无意识地转动着。这场关乎王朝安危的政治博弈,正朝着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之中。就连市井小民都能感受到这种压抑,茶馆酒肆中的议论声都压低了许多,生怕祸从口出。